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未遂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原因及规律,做好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自杀未遂的27例病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占自杀病人的77.8%,自杀方式以自缢为主,占70.4%,自杀时间多发生在夜间和中午,占59.3%。结论:对新人院和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的病人必须严密观察,有效控制精神症状,干预病人的自杀先兆,强化安全制度,以预防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入院精神病病人中有自杀未遂行为病人的情况,并探讨住院自杀安全防范。[方法]分时段抽取2013年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精神病病人病历,对有自杀未遂行为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安全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2013年744例住院精神病病人中,自杀未遂者占7.39%,住院自杀风险很高;女性自杀未遂率为8.88%,高于男性自杀未遂率5.82%;20岁~30岁自杀未遂率最高;自杀方式以大量服用精神疾病药物为多见;1月发生率最高;疾病以心境障碍最多见。[结论]精神科病房是自杀隐患较高的住院场所,应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及安全护理措施,减少和防止自杀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3.
癌症患者自杀行为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癌症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安全管理措施。方法按时间顺序逐个调查2004年7月-2007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肿瘤科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行为的2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自杀行为分类,并分析自杀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心理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针对性护理措施后的效果。结果29例发生自杀行为的患者中,自杀成功3例,占10.3%,自杀未遂8例,占27.6%,有自杀准备4例,占13.8%,有自杀计划2例,占6.9%,有自杀意念12例,占41.4%。发生自杀行为的原因与心理障碍、情感支持缺乏、疼痛、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负担过重等有关。通过有针对性的干预,自杀行为人数逐渐下降(P〈0.05)。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强化病区护理安全管理,增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能使住院癌症患者自杀行为减少。  相似文献   

4.
自杀未遂患者一例的护理会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报道^[1],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杀死亡、1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2006年8月24日,我院收治了1例因自杀未遂而造成全身多发骨折伴截瘫的患者。在人院后第3天患者再次出现自杀行为,被护士及时发现并制止。为了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识别自杀倾向,阻断自杀心理,防止自杀行为,我科组织了院内护理会诊,现将护理会诊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具有自杀危险的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护理干预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在50万以上,自杀未遂者约为1000万。在世界各国,自杀均被列为前十位死亡原因之一。所有自杀者中,约39.8%患有抑郁,而约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死于自杀。为了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对2002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8例具有自杀危险的住院抑郁症患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精神分裂症自杀未遂者和其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关系。现将2003年~2005年入住我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自杀未遂史的病人36例进行回故性分析,结果显示:有自杀未遂史者血清胆固醇(X=3.8,S=0.6)水平明显低于无自杀史者(X=5.2,S=0.6)。而且血清胆固醇水平随自杀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提示血清胆固醇水平低下,可做为预测自杀危险性的一个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病人自杀隐患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医院非精神科收治的病人中,经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障碍,生病就医作为一种较高强度的应激源,对住院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显而易见,如果在住院过程中,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出现自杀风险。自杀是生物、遗传、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病人中也会出现。病人一旦自杀,不仅给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给医院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1]。通过对近五年来63例有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病人的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防范病人住院期间自杀风险,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自杀未遂者的一般特征,如年龄、性别、自杀方式、时间分布及其他相关特征,以更好的理解自杀现象,为制定自杀预防策略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某综合医院急救中心2002年至2008年的抢救记录中按序贯抽样方法抽取自杀未遂者907例,其中有效样本895例.结果 在895例自杀未遂中,男性191例,女性704例,男女之比为1∶3.69;15~34岁是自杀的高发年龄段,24岁为自杀未遂人数的最高值,47岁后自杀未遂人数明显下降;自杀方式以口服毒物为主;7年间,急救中心抢救成功的自杀患者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春(3-5月份)、夏(6-8月份)两季是自杀高发的季节,秋(9-11月份)、冬(12 -2月份)两季相对较低.结论 自杀行为与年龄、性别、季节有一定关系,预防工作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对药品和农药的管理;医院急救中心应该加强对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胡晓梅  胡金明 《护理研究》2011,25(26):2372-2373
[目的]探讨住院抑郁症病人自杀发生率、性别差异、自杀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利用问卷调查表对150例自杀未遂的抑郁症病人自杀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住院抑郁症病人出现自杀意念、自杀意图、自杀行为较高;女性病人自杀行为明显多于男性,但男性自杀行为的后果更为严重;精神病家族史、自杀家族史、家庭环境等均与自杀行为密切相关。[结论]住院抑郁症病人存在较多的自杀问题,特别是病程长、多次住院、具有精神病家族史和自杀家族史者是自杀预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危机干预预防有自杀观念、自杀未遂的精神疾病患者再次自杀的作用。方法将28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有自杀观念、自杀未遂的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只在住院期间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出院后按原来的服药要求进行药物维持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危机干预治疗。入院时及出院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有自杀观念和再次自杀的人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危机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和治疗依从性,消除自杀观念,预防有自杀观念、自杀未遂的患者再次自杀。  相似文献   

11.
综合干预对自杀未遂住院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晶  黄国胜 《护理研究》2007,21(28):2585-258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自杀未遂住院病人的影响.[方法]73例自杀未遂住院病人在治疗前做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状态,住院期间接受心理和药物治疗;出院前再次进行SCL-90评估,将两次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综合干预后病人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自杀意念分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综合干预对自杀未遂病人的康复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浦晓珍  张建娟  施俊峰  吴海峰 《护理研究》2011,25(15):1368-1369
自杀是指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未遂是指有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1]。有资料显示,自杀病人中每出现一个自杀成功者,就有可能有10例~20例自杀未遂者,而[2]  相似文献   

13.
王晶晶  黄国胜 《护理研究》2007,21(10):2585-258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自杀未遂住院病人的影响。[方法]73例自杀未遂住院病人在治疗前做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状态,住院期间接受心理和药物治疗;出院前再次进行SCL-90评估,将两次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综合干预后病人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自杀意念分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综合干预对自杀未遂病人的康复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综合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服毒自杀未遂病人自杀的真实感受和心理体验。[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与12例服毒自杀未遂病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服毒自杀未遂病人的自杀心理体验提炼出4个主题:人际关系冲突/丧失、孤独无助、心境恶劣、绝望感。[结论]应制定系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EICU自杀未遂病人管理干预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急诊科自杀未遂病人再自杀率及提高自杀未遂病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风险分级管理在ICU自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防止患者住院后出现再自杀等意外事故,提高护理安全。方法:本研究采用非同期对照试验,将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60例自杀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住院的60例自杀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分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再自杀发生率、护士防自杀得分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采用风险分级管理后,有效杜绝了自杀患者住院期间再自杀等意外事故发生,护士的防自杀水平得到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住院的满意率由85.0%提高到98.33%。结论:对自杀患者住院期间采用风险分级管理,能很好防止和杜绝患者出现再自杀事故,提高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程序对自杀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将2006年住院自杀未遂的156名患者作为观察组,2005年住院自杀未遂的187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用心理健康教育程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心理健康方面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程序是对自杀轻生患者心理干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42例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死亡的原因,以便降低其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所采用的方法是收集1985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期间死亡的精神病人42例,回顾性分析病史,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为自杀、躯体疾病和猝死。结论是住院死亡病人中自杀比例较高,伴有躯体疾病的以心脑血管疾病多见,长期住院病人,全身衰竭应引起重视。定期做好体检,及时进行医患沟通,加强相关医学知识学习。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放心理病房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对策。方法:对2006年10月8日至2008年4月30日收住的195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和干预后自杀意念明显下降,而自杀未遂在治疗好转时有所增加,治疗4周时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明显下降:入院前与第一周比较自杀意念没有统计学差异,而自杀未遂则有统计学差异,和第二周及第四周比较自杀意念、自杀未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开放式心理病房采取综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  相似文献   

19.
王晓璇 《护理研究》2008,22(14):1246-1247
[目的]重新评估住院精神病痛人自杀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2005年3 000例住院精神病病人进行调查,对自杀的30例进行回顾性评估,分析其自杀原因或主要隐患.[结果]自杀危险因紊或安全隐患:精神症状严重21例,护士因素2例,安全管理不到位1例,安全设施有隐患3例,家属陪护监护不力及探视不当3例.[结论]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自杀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精神疾病本身.做好自杀风险评估,采取预见性护理和加强监管是防范自杀事件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自杀行为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的自杀问题,为维护患者安全提出心理干预防范措施。方法对2000年8月至2006年8月在综合性医院有自杀行为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和危机干预。结果6年间共发生跳楼自杀8例,割腕自杀1例;其中3例自杀未遂被及时解救。自杀行为发生时,44%的患者有心理障碍,88%的患者采取了高层坠楼自杀方式。结论自杀已成为综合性医院常见的意外死亡,提高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对患者自杀事件的认知水平,积极施行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对保障住院患者的住院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