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查五个单位288名接振的清砂、造型工,采石场风钻工,水电站浇捣工和剪刀厂磨工。在浇捣工、磨工中发现白指病人61例。对其中的50例白指病人查检了临床末梢神经和末梢循环功能,并与标准中  相似文献   

2.
一、局部振动病的患病情况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局部振动病在我国的地区和工种分布是相当广泛的。东北地区报道较多,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四川等省均有报告,最近,江西、福建亚热带地区也发现了振动病,许多地区尚未调查。己调查的工种有凿岩工、风铲清理工,造型捣固工、固定和手持砂轮磨工、铆工、油锯伐木工、电锯工、锻造工、手锤钢板校正工、抻拨工等。我们观察,砂轮磨光工的患病率为22.2%~47.0%;油锯伐木工的的患病率为38.0%。振动性白指发生率在  相似文献   

3.
振动对工人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职业医学中的应用,国内报道尚少。为此,我们对17例振动性白指病例的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了观察分析。观察对象以1985年在长江葛洲坝地区混凝土浇捣工中检出的17例振动性白指患者(男性、平均年龄39岁)为观察组;选择劳动条件相同的13名水电工地值班电工(男  相似文献   

4.
10年来大连地区5个行业、35个厂矿、5个工种962名接振工人的体检结果,确诊为局部振动病者51名,总发病率为5.3%。其中以砂轮磨工的发病率最高,占23.5%;其次为采矿凿岩工,占8.0%;风  相似文献   

5.
局部振动危害,国内长江以北,尤其东北等地报告较多,而江南则少见。为了解其对我省工人健康危害情况,本文对有关厂矿的浇捣、风钻、造型、清铲、打磨工等共350人进行了调查,并以不接触振动的保全、电工等88人为对照组。使用工具SMX—1型振动器振频11000次/分,振幅15mm。风钻冲击次数1400~1800次/分,现场测试加速度3.98×10~2~4.36×10~3MS~(-2),位移0.27~13.8mm.临床主诉以头昏、失眠、手麻、手僵、手白等为主。主诉白指率,风钻工20.13%,浇捣工为42.31%,为受检人数的18.57%。其他工种无主诉白指。检见白指率分别为3.1%、5.1%,总检出率2.57%。痛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对某电站的浇捣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时,发现有典型的局部振动病四例,均为男性。他们使用SMX—1A型振捣机,机器自重35kg,每分钟振动11,000次,振幅15mm,工人站立弯腰操作,每日平均接触时间约3小时。 四例病人均可见到白指发作,除发作时作了检查外,在其恢复后还作了冷水试验,观察了甲皱微循环(双手第四指)、双手及  相似文献   

7.
冷水试验是评价周围循环功能的方法之一[1] ,也是我国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中规定的方法[2 ] 。该标准附件中规定冷水试验的水温为 4~ 5℃ ,浸手 2min。但在实践中 ,我们发现受试者有时难以忍受 ,确有改进之必要。我们旨在改进这一方法 ,为修订现行标准提供资料。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某机械厂砂轮磨光作业工人 5 0名作为调查对象 ,男 35名、女 15名 ,年龄 2 2~ 5 0岁 (平均29 .6岁 ) ;工龄 1~ 2 5年 (平均 9.9年 )。其中振动性白指患者 (白指组 ) 2 0名 [男 14名、女 6名 ,年龄 (2 9.72± 9.31)岁 ],非白指患者 (接振组 …  相似文献   

8.
局部振动病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血管机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发病部位一般在上肢末端,其典型表现为振动性白指.检见白指是诊断局部振动病和评定危害程度的主要依据.本文对确定为振动性白指的16例患者(均为汞矿井下凿岩工)的白指诱发试验和临床过程进行如下分析探讨. 一、白指诱发试验和白指诱发条件白指诱发试验是给予受检工人一定的寒冷刺激加强血管反应.以诱发白指出现.诱发方法有全身寒冷和局部寒冷两类办法,实用有效的诱发试验国  相似文献   

9.
亚热带钨矿井下凿岩作业局部振动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亚热带钨矿井下凿岩工的局部振动危害进行了调查,发现接振组主诉申枴8例,占10.96%,用5℃冷水诱发试验检出振动性白指3例,占4.11%;发展为振动性白指的工龄为3~7年;接振组主诉头痛、手麻、手冷,手多汗等症状,和手部触觉嵴试验以及听力测定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在亚热带从事局部振动作业人员,也可发生振动病。  相似文献   

10.
长期使用局部振动工具引起末梢循环障碍的典型表现为白指,我所自1964年至今诊断局部振动病92例,其中以自指为主要依据者占63%,均在未离岗位前出现白指。本例为离岗10年后出现白指,暂称“迟发白指”,现报告如下。史某,男,57岁,清砂工,住院号90061,1990年2月7日入院。  相似文献   

11.
汞与局部振动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对汞矿井下凿岩工进行局部振动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从事汞冶炼与接触局部振动的危害有一定关系。现报告如下: 井下凿岩工受检人数97人,诊断为局部振动病20人,患病率为20.6%。 97名受检接振工人中,接振前从事汞冶炼一年以上者10人,发病6人,患病率为  相似文献   

12.
闽西北林区油锯工局部振动病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闽西北林区局部振动病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及探讨南方亚热带地区局部振动病临床体检时白指诱发方法,现就48例资料作一分析。工人使用051,CY_5和YJ_4型油锯,实际接触振动时间205.5±37.8日/年,4.33±0.94小时/日。用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太钢162名局部振动作业人员进行了局部振动危害调查,检出局部振动性白指21例,占受检总数的12.96%,且检出率有随着按振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振动作业人员的手疼、腕疼、肩痛及手外形检查中手指运动障碍、手肌萎缩、指甲变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部末梢神经血管功能的各项检查均有明显改变,同时发现白指组的基础皮温与冷水试验5分钟回升速度,基础皮温与肢端血流图的波幅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长江葛州坝工程局二分局混凝土浇捣工进行局部振动病的调查。该工种使用工具为GZD-102型电动直流插入式高频振动器(功率为1.5KW;振幅1.7mm;频率  相似文献   

15.
使用振动工具的工人,可造成其指端血管痉挛(雷诺氏现象)的局部振动病;亦可引起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的全身反应。据此我们对庆岩机械厂钢板校正工和锻工共57名作了指血流图、脑血流图及心电图检查,并以该厂未接触振动的59名工人作对照。以期验证和了解局部振动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职业性局部振动病的诊断标准是以振动性白指(Vibration-induced White Finger,VWF)为主要依据的。但是,调查研究表明,VWF不是局部振动病的早期表现,更不是唯一的表现。VWF的治疗恢复又相当缓慢困难。既使脱离振动作业10年后仍有半数以上患者反复发作。为了研究手臂振动危害所致VWF以前和VWF以外的表现,以探讨局部振动病早期诊断指标,特进行本研究。  相似文献   

17.
振动性白指—局部受冷和振动负荷后的末梢循环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分为三个组:(1)振动白指组(29例);(2)振动无白指组(105例);(3)对照组(60例)。 研究表明:振动白指组冷水试验的白指再现率为10%,而振动无白指组和对照组无一例出现白指;Ⅰ期振动性白指患者的皮温恢复时间延长者占40%,而Ⅱ期和Ⅲ期振动白指患者皮温恢复时间延长者均为100%;振动白指组的指血流图平均波辐高度冷水试验后显著低于冷水试验前(P<0.01),而振动无白指组和对照组没有这种差异。 本文讨论上述试验在振动性白指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85年振动性白指(VWF)被确定为一种工业疾病以来,有关其病情严重性的诊断和分级的客观检验已变得十分必要,已经对34名处于VWF赔偿要求医学检查范围的男性和22名健康对照者的寒冷变化前后的手指血流和手指收缩压做了测定,这类试验先前曾在35名已建立有Raynaud’s(雷诺氏)综合征临床诊断的病人中产生一例假阳性结果而在40名对照者中无假阳性出现。在局部指温从32℃下降至20℃时无论环境冷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浙江省某企业手传振动岗位56名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及临床相关检查资料收集,了解浙江省某企业职工手传振动作业岗位手臂振动病诊断情况.结果显示,56名职工中伴有不同程度的手臂麻木、乏力、疼痛等不适的有22人,占39.3%,且随着工龄增长症状明显增加(P<0.05).22人中合并肘关节畸形伴轻度活动受限者2例,白指诱发试...  相似文献   

20.
局部振动病手部循环障碍指标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多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手持振动工具的强烈振动可致手部血管功能障碍,造成局部血流量减少,严重者出现白指发作,即雷诺氏现象。振动所致白指是局部振动病的主要诊断依据。由于其具有发作性特点,诱发比较困难,检诊时不易发现。因此,其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