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20例外科休克病人凝血和抗凝变化的观察,同时对40例健康人作对照检查。实验证明DIC前期凝血象,主要是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和凝血酶生成,因子Ⅷ复合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升高。休克后各种凝血因子活性增高,大量耗损AT-Ⅲ的活性,实验证明AT-Ⅲ含量和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必须注意肝素抗凝治疗,在于与血液中AT-Ⅲ形成复合物,肝素必须通过AT-Ⅲ才能起到抗凝作用。所以使用肝素的剂量必须考虑患者血中AT-Ⅲ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感染性休克病人在手术中行体外抗凝动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时对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了解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方法34例感染性休克病人行手术清除病灶同时行体外抗凝动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中、治疗结束时病人的硅藻土激活凝血时间(AC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了解病人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中、治疗结束时病人的ACT、TT、PT、APT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感染性休克病人手术中行体外抗凝动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不影响病人的凝血功能,因此该治疗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4.
郑紫丹  杨杰  万晓强 《四川医学》2012,33(5):797-798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胰腺炎(SAP)患者机体凝血和抗凝系统的变化情况。方法轻型胰腺炎(MAP)、SAP、健康者各40例编入三组,均于入组后首个清晨取空腹血液2ml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比较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 SAP组患者PT、APTT、FIB和D-二聚体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和MAP组,MAP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老年SAP患者机体内的凝血和抗凝系统存在明显的异常性,影响正常的微循环,PT、APTT、FIB和D-二聚体可作为检测指标了解SAP患者的病情发展,并对预防SAP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年龄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病人的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水平变化,揭示不同类型
急性白血病病人凝血、抗凝、纤溶系统异常情况。方法: 选取157 例初诊急性白血病病人,按照白血病类型分为6
组,成人健康对照组、成人AML 组、成人ALL 组、儿童健康对照组、儿童AML 组、儿童ALL 组。应用美国贝克曼
库尔特公司ACL TOP-700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各组病人血浆中DD、FDP、Fib、APTT、PT、TT、AT 的表达水
平。结果: 与成人健康对照组相比,成人AML 组病人PT 、DD、FDP 水平明显升高(P<0.01),APTT、AT 明显降低
(P<0.05),(P<0.01);成人ALL 组病人PT、DD、FDP 水平明显升高(P<0.05),AT 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成
人ALL 组相比,AML 组PT 明显延长(P<0.01)。与儿童健康对照组相比,儿童AML 组病人PT、TT、DD、FDP 水
平均明显升高(P<0.01),ALL 组TT、DD、FDP 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儿童ALL 组相比,AML 组PT 时间明显
延长(P<0.01)。与治疗前相比,急性白血病病人治疗后PT、DD、FDP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成人与
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均发生异常,且急性白血病不同亚型之间外源性凝血机制有一定差异。
急性白血病治疗后外源性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围手术期病人凝血、抗凝及炎性因于变化的检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30010)余永康,朱仕钦,任崇体,龚林,叶友坤术后感染是外科比较严重的问题,检测外科重危病人血液中凝血、抗凝及炎性因子的变化,定量评价外科病人感染及病情的严重度,在危重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休克病人凝血、纤溶动态变化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第二医院(400010)李生伟朱仕钦沈庆明罗文军叶友坤感染性休克发展过程中有凝血或纤溶改变〔1~3〕,其平衡破坏可加重休克程度,研究休克病人凝血、纤溶变化有助于临床早期预防、合理治疗和预后的判断。作者...  相似文献   

8.
肺癌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方面的变化。方法对31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凝血酶元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纤维蛋白元定量(Fbg)、抗凝血酶Ⅲ(ATⅢ)、Ⅷ因子活性(Ⅷ:C)、Ⅷ因子相关抗原(ⅧR:Ag)、纤溶酶元(PLG)测定。结果肺癌患者PT、KPTT、ATⅧ结果均正常,Fbg3.90±0.91g/L、Ⅷ:C(131.03±27.11)%、ⅧR:Ag(143.07±42.49)%、PLG(199.31±31.92)mg/L。结论31例肺癌患者Fbg、Ⅷ:C、ⅧR:Ag含量增高,PLG含量减低,说明肺癌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随访观察长期阿司匹林抗凝治疗脑梗死的凝血指标变化及出血风险。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阿司匹林服用情况分为观察组(长期服用,80例)与对照组(短期服用,99例)。两组均采取常规防治措施,阿司匹林口服剂量均为100 mg/d,观察组连续服用阿司匹林1年,对照组服用天数在30 d以内。分别于出院时、出院1年后检测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及纤维蛋白原定量(Fbg)。经随访或复诊了解两组出血事件、药物不良反应及脑梗死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T、TT、a PTT均延长(P<0.05),Fbg含量下降(P<0.05);两组颅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率为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9.09%(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皮疹、白细胞下降及心悸发生率均相当(P>0.05),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但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临床需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选取肝硬化患者68例和健康者3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2组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抗凝血酶(AT)、蛋白C (PC)、蛋白S (PS)、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及纤溶酶原(PLG)活性的差异,分析上述指标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PT、APTT、TT、FDP、DD、FⅧ及VWF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AT、PC、PS、PLG及F (Ⅱ、Ⅴ、Ⅶ、Ⅺ)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增高,PT、APTT、TT、VWF、FDP、DD呈现升高趋势,FIB、F (Ⅱ、Ⅴ、Ⅶ、Ⅺ)、AT、PC、PS、PLG呈现下降趋势,FⅧ无明显变化,各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肝硬化患者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对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能正确预防、诊断和治疗儿童时期止凝血异常,必须先了解儿童凝血系统的正常范围。多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受制于技术因素:需血量相对较大,幼儿采血困难,需要多个年龄段的参考范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微量分析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微循环中发生广泛的微血栓,后者由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而成,由此引起以下病变:①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引起严重出血倾向;②多发性微血栓导致器官、组织的缺血坏死;③继发纤维蛋白溶解加重出血。多数DIC病例病情严重,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常危及生命。 DIC可发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如各种感染性疾病、组织损伤(包括手术)、肿瘤、产科意外等。休克与DIC关系密切。二者可互为因果,已知休克可诱发DIC,而DIC亦可引起或加重休克,二者往往可由同一因素引起(如感染),在病理变化上相互联系,仅临床表现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AECOPD)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相关性。方法AECOPD病人排除可能并存对凝血指标有影响的疾病及相关因素者共计92例,分析PCO2与FIB、D-二聚体的相关性。结果AECOPD病人PCO2增高组FIB、D-二聚体明显高于PCO2正常组(P < 0.01)。PCO2与FIB呈正相关关系(r=0.686,P < 0.05),PCO2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关系(r=0.741,P < 0.05)。结论AECOPD病人二氧化碳潴留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3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血浆活性肽水平进行了放免检测。相关分析揭示,休克早期血浆CGRP与ANP、中期CGRP与ANP、ET与NPY、次晚期CGRP与ANP、ET与NPY均显著性正相关。结果表明,ET、CGRP、NPY和ANP进行性、显著性和相关性升高直接介入了休克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全双 《血栓与止血学》2021,(3):421-422,425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指标变化及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2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对象,以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指标水平.随机将12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动脉血气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休克病人的院前救护措施.方法:回顾对80例休克患者的院前救护.结果:通过快速的出诊,现场施救,转运途中给予生命支持,73例患者安全护送到医院.结论:对休克病人进行及时准确的院前救护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 休克的概念: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下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脏器和组织中微循环灌流量不足或可能是原发性细胞器中毒以致细胞缺氧所产生的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症.  相似文献   

18.
19.
很多资料表明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创伤已成为年轻人群的第1死因,约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7%。交通事故及各种事故中创伤失血性休克高发,而休克是导致危重病人死亡的共同通路。多年来,国内外休克的研究集中在炎症因子和抗炎治疗。但是22个大型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试图通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时期由于出、凝血系统正处于发育成熟过程中,因而生理变异较大,新生儿中约有1%存在出凝血系统紊乱。掌握新生儿不同阶段各类凝血成分的正常范围,有利于对出凝血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及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