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帕罗西酊治疗此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汉密斯顿抑郁量表了解卒中后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及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帕罗西酊治疗。结果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8.05%,盐酸帕罗西酊治疗有效。结论卒中后抑郁影响疾病康复,在治疗卒中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联合帕罗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66例观察组患者在早期康复基础上接受帕罗西汀口服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及脑卒中影响量表(SIS 310)评估患者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HAMD评分、NIHSS评分、改良Barthel及SIS310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与病损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以及盐酸舍曲林 (左洛复 )治疗此症的疗效。 [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了解卒中后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及抑郁程度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头CT或MRI检查病损部位 ,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 [结果 ]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1 ) ,且大脑皮质、丘脑、脑干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 (P <0 .0 1 ) ,盐酸舍曲林治疗有效。 [结论 ]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与脑卒中病损部位有关 ,盐酸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状态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恢复早期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108例老年康复病区住院和神经康复门诊复诊的脑卒中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ADL评分,分别于卒中后第4,8,12周对其进行3次测试。结果48例脑卒中患者恢复早期伴发抑郁障碍,其发生率为44.4%,包括重度抑郁9例,其发病率为8.3%。结论 脑卒中恢复早期抑郁障碍发生率并不比急性期低,其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依赖程度呈正相关,早期使用帕罗西汀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急性期与卒中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与文化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和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的有关标准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的程度,并根据临床体检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脑卒中急性期抑郁发生率为35.16%,卒中后抑郁与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程度显著相关。结论: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的发生率高,其产生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且抑郁程度与社会功能缺损程度之间有显著关系,应于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26例和对照组(帕罗西汀)26例,在治疗前后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障碍发生情况,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S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ADM、S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抑郁障碍总有效率、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康复,而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脑卒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112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治疗 )和治疗组 (加用帕罗西汀 )各 5 6例。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 (BI)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SSS)量表评定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 (4 8± 1 6 )较治疗前 (2 1 4± 4 1)下降 (P <0 0 1) ,对照组治疗后 (15 1± 2 3)与治疗前 (2 0 4±3 6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显著降低 ,BI评分显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不仅对抑郁有明显效果 ,且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存在正相关性,与日常生活能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相关性。方法 采用6mo纵向设计,选定两个观察时间点:T1入院后48h内;T2相距T1后的第6mo。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抑郁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Barthel指数(BI)测定功能状态以评价日常生活(ADL)的自理能力。对126例脑卒中患者分两个时间段(T1期和T2期)进行现状调查后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结果 126例脑卒中患者中,T1期有60例,T2期有48例发生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7.9%和38.1%,经统计学分析表明卒中后抑郁与性别、年龄无关,而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呈正相关p〈0.01。结论 抑郁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精神卫生问题。对于脑卒中患者,除了重视急性期对脑血管病的积极治疗外,还应重视恢复期肢体功能康复和心理及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部分脑卒中患者伴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Zung抑郁量表评估188例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并根据临床体检结果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头颅CT或MRI确定病灶部位以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PSD发生率为34.04%,抑郁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合并症、既往抑郁史、近期负性生活事件、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关系、性别以及病灶数目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结论 脑卒中后早期即存在普通的抑郁情绪,抑郁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陈俊红  张颖 《当代医学》2008,(2):113-115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在脑卒中后抑郁的应用,评估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卒中后抑郁患者分组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结果 9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心理治疗组及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组在轻度、中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效果好,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组在重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最好,药物治疗组次之.结论 针对卒中后抑郁不同时期、不同程度患者选择适宜模式的个体化治疗,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在脑卒中后抑郁的应用,评估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卒中后抑郁患者分组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结果 9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心理治疗组及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组在轻度、中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效果好,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组在重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最好,药物治疗组次之.结论 针对卒中后抑郁不同时期、不同程度患者选择适宜模式的个体化治疗,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86例丰中后抑郁(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帕罗西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以及不干预.采用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SS)、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测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SSS、HAMD、HAMA评分减少和BI评分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卒中后抑郁、焦虑病人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在脑卒中后抑郁的应用,评估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卒中后抑郁患者分组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结果 9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心理治疗组及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组在轻度、中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效果好,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组在重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最好,药物治疗组次之.结论 针对卒中后抑郁不同时期、不同程度患者选择适宜模式的个体化治疗,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在脑卒中后抑郁的应用,评估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卒中后抑郁患者分组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结果 9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心理治疗组及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组在轻度、中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效果好,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组在重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最好,药物治疗组次之.结论 针对卒中后抑郁不同时期、不同程度患者选择适宜模式的个体化治疗,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在脑卒中后抑郁的应用,评估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卒中后抑郁患者分组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结果 9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心理治疗组及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组在轻度、中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效果好,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组在重度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最好,药物治疗组次之.结论 针对卒中后抑郁不同时期、不同程度患者选择适宜模式的个体化治疗,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减少致残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用Hamilton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性质与抑郁的发生无显著性关系,而卒中后病程、社会支持、职业、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头颅CT或头颅MRI(1.5T)进行病灶定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约36.7%,与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相关。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需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方法:168例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状态,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别对患者入院后2周内及康复治疗后3个月的CSS和SD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68例脑梗死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7.5%,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抑郁的发生率越高并且程度越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状态具有相关性。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抑郁逐渐缓解,神经功能康复程度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显著。结论: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神经功能康复有助于抑郁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卒中后抑郁的非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状态的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的治疗效果.方法 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三组:一组31例给予放松治疗,一组32例给予音乐治疗(心理放松自助疗法),一组31例不予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得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情况,以及治疗后三组之间的得分情况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放松治疗、音乐治疗(心理放松自助疗法)组抑郁量表得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期予以心理干预可以很好地控制抑郁状态的症状,并且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