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的结果,以获得腹泻患者的病原谱,为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腹泻患者1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粪便常规检查(病原菌检测和肠道内的病毒进行核酸检测).观察病原菌与病毒的检出情况.结果:162份粪便样本中检出病原95份,检出率为58.65%.95份病原菌阳性中细菌52份(32.10%),病毒43份(26.55%).细菌性腹泻以感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病毒性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结论:临床上粪便常规检验可准确检验出腹泻患者的病原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洋 《当代医学》2022,28(11):174-176
目的 探讨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78例季节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发病季节分为春季组(n=46)、夏季组(n=43)、秋季组(n=44)、冬季组(n=45).患者入院后均留取自然排泄粪便两份,一份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另一份加固定液后进行粪便红...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泻患儿应用粪便微生物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3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02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检验组及非检验组,各51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细菌菌株总数、抗生素使用率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患儿的微生物菌株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验组抗生素使用率低于非检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检验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高于非检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进行微生物检验,有利于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提高治疗有效率,结果确切且疗效明显,值得在儿科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粪便中的A群轮状病毒,适用于临床婴幼儿腹泻患者,尤其是慢性腹泻患者.粪便常规显微镜镜检能看到脂肪球的标本,建议临床医生进一步检测粪便中的A群轮状病毒时,A群轮状病毒阳性结果高达90%以上,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治疗婴幼儿腹泻的可靠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门诊及住院婴幼儿腹泻患者,年龄范围在0-3岁. 1.2 检测方法 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由检测卡、样本稀释液和样本采样器组成.  相似文献   

5.
376株病原性弧菌的鉴定与耐药性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原性弧菌种类多、产毒性强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尤以海岸及河口水中多见 ,为常见的肠胃道疾病的病原体。为了解病原性弧菌引起肠胃道疾病的情况 ,我们于 2 0 0 1年 5月至 10月间 ,对沿海某医院肠道门诊的 12 37例急性腹泻病人的粪便进行病原性弧菌的分离鉴定 ,并进行了药敏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及菌株来源  376株病原性弧菌是从本市沿海某医院肠道门诊 12 37例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离获得。1 2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按文献[1] 方法将粪便标本先接种于 1%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 ,置 37℃培养 6~8h后 ,再转种…  相似文献   

6.
管惠彬 《四川医学》2012,33(7):1291-1293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方法随机整理收集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门诊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及免疫胶体金方法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 256份门诊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病原微生物136例,总检出率53.51%,其中病毒检测阳性99例(38.67%),轮状病毒感染检测阳性86例(33.59%),致病菌37例(14.4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好发于9~2月。对夏秋季及有不洁饮食的婴幼儿腹泻应注意细菌学监测,便于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三甲医院ICU病房非艰难梭菌医院感染腹泻患者产酸克雷伯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感染率及临床特点,以期对ICU病房细菌性医院感染腹泻患者的诊治思路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综合ICU病房2012年4~11月非艰难梭菌医院感染腹泻102例患者的粪便,PCR检测产酸克雷伯菌毒素基因pehX,产气荚膜梭菌菌种鉴定16S rRNA基因和毒素基因cpa、cpe,空肠弯曲菌菌种鉴定16S rRNA基因、mapA基因及毒素基因hi pO.PCR阳性产物双向测序并用工具BLAST算法进行比对.总结产毒菌株检测阳性的医院感染腹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102例非艰难梭菌医院感染腹泻患者的粪便中检出产毒的产酸克雷伯菌和产毒的产气荚膜梭菌各4例,各占非艰难梭菌相关性医院感染腹泻的3.9%.没有检出产毒的空肠弯曲菌.大多数检测阳性的患者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都在使用强有力干扰肠道正常菌群的抗菌药物,预后都很差.结论 尽管我院ICU病房非艰难梭菌相关医院感染腹泻的患者粪便中产毒产酸克雷伯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的检出率较低,但这两种菌感染的患者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田虎龙  关海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920-2920
滥用抗菌药引起菌群失调,菌群失调所致的肠道疾病逐年上升,通过涂片染色快速检测粪便细菌的量及杆菌球菌比,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将105例腹泻患者粪便染色镜检肠道细菌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粪检有白细胞的腹泻患者与健康者肠道菌群变化及指纹图谱差异。方法提取解放军第252医院临床门诊30名健康成人和30例腹泻成人的粪便总DNA为模板,分为对照组和腹泻组。荧光定量法测定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菌群数量,ERIC-PCR指纹图谱法检查各组肠道菌群组成多样性差异。结果两组肠道菌群数量:对照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为(8.85±0.57)拷贝/g,乳酸杆菌为(8.36±0.45)拷贝/g;腹泻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为(8.28±0.68)拷贝/g,乳酸杆菌为(7.79±0.39)拷贝/g;与对照组比较,腹泻组中该两种细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数量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患者肠道菌群ERIC-PCR指纹图谱条带明显减少。结论腹泻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了改变,菌群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区秋季腹泻的发病有增多趋势。当前国内外已以婴儿腹泻的粪便中检出多种病原。1973年澳大利亚 Bishop 从婴幼儿腹泻粪便中分离出轮状病毒。以后,世界各国资料表明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的主因为轮状病毒。我国于1979年以后于北京、武汉、辽宁等地查明秋季腹泻的主原亦为轮状病毒。1982年10月我院和呼市医院、内蒙防疫站于婴幼儿腹泻的粪便中在我区首次检出轮状病毒。并对秋季腹泻随机抽样检查30例进行了细菌学及病毒学检查,同时对20例无腹泻的其他疾病患儿的粪便进行了对照检查。通过电镜检查前组有23例检出轮状病毒(23/30)。其中一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的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区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10年病原检测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地区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10年病原检测总结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胡开华,黄开琼,邱练芬小儿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我院采用WHO和国内提供的ELISA药盒对561例临床诊断为秋冬季小儿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抗原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实时荧光PCR)对A组轮状病毒的检测效果,为后续试验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北京市某医院肠道门诊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样本,使用ELISA和实时荧光PCR两种方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采用G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ELISA和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的样本。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Kappa和Spearman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20年共采集1 412份粪便样本,其中155份ELISA检测阳性,166份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对实时荧光PCR和ELISA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Kappa检验,Kappa=0.954>0.75,说明这两种诊断方法检测一致性良好。ELISA法的吸光度A值呈偏态分布,实时荧光PCR法的Ct值类似正态分布,Spearman相关系数r=0.088,P=0.278,Ct值和吸光度A值无相关性。有13份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33例使用抗生素期间不明原因发生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明确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实验室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有效地防控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233例使用抗生素期间不明原因发生腹泻的非重复粪便标本,进行实验室常规检测、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及病原体相关检测等。结果 233例腹泻病例中AAD患者178例,均存在菌群失调,63例检出病原菌,分别检出病原菌1~3株,其中真菌感染率最高(36.5%),其次是克雷伯菌属(28.6%)和厌氧菌(艰难梭菌14.3%、产气荚膜梭菌7.9%)。结论 AAD为抗生素使用不当至菌群失调性腹泻,病原菌及其肠道正常菌群破坏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院门诊成人病毒性腹泻的感染情况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广州市两家哨点医院收集门诊18岁以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27份。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A群轮状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的诺如病毒、星状病毒和札幌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腺病毒。结果共127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其中男性占54.33%(69/127),女性占45.67%(58/127),年龄以60岁以上所占比例最高,为25%(7/28)。127份粪便标本中,单一腹泻病毒感染25份,阳性率19.69%,其中检出轮状病毒阳性7份,阳性率5.52%(7/127);诺如病毒阳性11份,阳性率8.66%(11/127);札幌病毒3份,腺病毒阳性3份,阳性率均为2.36%(3/127);星状病毒1份,阳性率0.79%(1/127)。未见混合感染,发病具有明显的秋冬季节升高现象,诺如病毒、札幌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流行株为别为GII-4型、GI-2型、AD41和HAstV-1。结论医院就诊成人腹泻病例中约I/4为病毒性腹泻.其中诺如病毒是最重要的病原体,感染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人群。  相似文献   

15.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8,(2):142-143
[背景]探讨RT-PCR法应用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粪便中)检验的临床价值.[病例报告]采用随机的原则选取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验的腹泻患者100例(2017年4月—2018年4月),按照随机等量原则分为培养法组和RT-PCR法组,每组各为50例.两组分别应用相应方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组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查率.RT-PCR法组腹泻粪便中耶尔森菌的检查率显著高于培养法组(P<0.05).[讨论]RT-PCR法检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粪便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正> 为探讨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1995年以来就诊的2054例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常规、培养及轮状病毒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054例均为5岁以下急性腹泻初诊患儿。其中1岁以下634例(30.87%),1~2岁401例  相似文献   

17.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 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 200g,含水分为60%~75%.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 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 腹泻为临床常见症状,据估计,每年腹泻病人数达数亿人次,其中由细菌所引起约占30%~50%.随着近年来临床微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及时准确地检出腹泻病原菌对发现传染源、控制疾病流行及有效地治疗病人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东莞市病毒性腹泻中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高埗医院、寮步医院腹泻门诊病人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结果检测粪便样品共831份,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15.64%和17.57%。轮状病毒感染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秋冬季为发病高峰;诺如病毒感染则无特殊的季节特征,阳性样品以GⅡ型为主。0~3岁年龄组患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3岁以上年龄组患者。结论病毒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冬季的感染率较高。各年龄组男女性人群都可感染。应加强对病毒性腹泻,尤其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在感染性腹泻中,慢性腹泻时有发生,医院感染性腹泻就是其中之一.在医院感染性腹泻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最为常见,多由艰难梭菌所致.好发于老年、腹部手术、肿瘤化疗等患者,常与使用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有关.绝大多数患者为水样或糊状便,少数可见肉眼血便和假膜.粪便检查可见白细胞和隐血阳性.重者多伴有发热,腹痛时肌紧张、反跳痛,及血白细胞数升高.若未经及时诊治,可发生中毒性巨结肠、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凡遇抗菌药物应用后出现腹泻,均应疑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可能,若伴腹痛、发热和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免疫低下患者,则更应警惕该病的发生.粪便中检测到艰难梭菌细胞毒素,或经验性治疗有效有助于诊断.肠道真菌感染,大多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出现,以念珠菌最常见.儿童腹泻为持续性黄色水样或豆渣样便,泡沫多;成人则表现为轻度腹泻,伴有腹痛及粘液血便.粪便镜检发现大量菌丝和芽孢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0.
呼市地区每当秋冬季节,出现许多婴幼儿腹泻患者,除少数患儿粪便中培养出致病菌外,很大部分未查出病原。我们根据Bishop 等从腹泻患几十二指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发现轮状病毒并在不少国家(包括我国)在患儿粪便中分离到该病毒的启示,于1982年9月27日—12月23日对30例婴幼儿腹泻粪便及20例无腹泻的其它疾病患儿的粪便进行了细菌学检查和轮状病毒检查,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来源:1982年9月27日—12月23日从呼市地区医院门诊和住院诊断为秋季腹泻的患儿中,采集两岁以下发病4天以内的患儿粪便样品30份。粪便外观大多是水样牲,旦花样性。黄绿色或淡黄色。同时采集了20份患其它疾病的婴幼儿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