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鲍一峰  庄伟 《现代实用医学》2013,(10):1111-1112
目的 探讨微型钢板及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3例手法复位失败的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桡骨远端应用背侧切口,予T形微型钢板固定;尺骨应用 闭合复位或尺背侧切口,予弹性髓内钉髓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3~4周.结果 本组均顺利手术,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23例骨折均愈合,术后无骨折再移位发生.术后6个月行Daruwal功能分级功能评估,优1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 微型钢板及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手术入路安全,固定可靠,对骨骺无影响,对周围软组织干扰少,对前臂及腕部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28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2年10月采用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28例?切开复位时23例同时行尺骨近端截骨逆行弹性髓内针内固定,17例行环状韧带重建手术,19例以细克氏针固定肱桡关节?随访采用Broberg-Morry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周~3年2个月,按Broberg-Morry标准评定,术后优良率达92.86%,疗效满意?结论:陈旧性孟氏骨折对儿童肘关节功能?外观均有较大影响?切开复位时,桡骨头能否顺利复位决定尺骨是否需要行截骨矫形?肱桡关节克氏针固定?环状韧带重建能够维持桡骨头复位的稳定?桡骨头脱位时间和患儿年龄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C型骨折(28例)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18例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10例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本组全部随访,腕关节功能按改良的McBride评定标准评定,优19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85.0%。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长度及关节面。  相似文献   

4.
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前臂不稳定性骨折4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剑  赵强  衡孝来  王进 《海南医学》2011,22(11):22-24
目的 探讨采用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不稳定的闭合型儿童前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非洲儿童42例,男29例,女13例,平均6.3岁,均为不稳定的闭合型前臂骨折,其中桡骨远端骨折4例,桡骨近端骨折3例,尺骨近端2例,尺桡骨双骨折33例,均行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采用Anderson 前臂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 对2000~2005年间62例桡骨远端骨折经掌或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并总结操作方法。结果 随访12-24个月,优57例,良2例,差3例,优良率95%。结论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需手术的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掌侧内固定治疗效果,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使用掌侧T形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2例,均采用掌侧切口T型钢板内固定,其中25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平均随访20~36个月,远期疗效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良者29例,优良率90.63%。结论: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较困难,并因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而常发生再移位。这类骨折应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切口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3骨折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70例桡骨远端C型且伴有中柱骨折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应用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进行分析.通过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就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患者进行12-36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平均时间为3~6个月,总体优良率达90%.结论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伴有中柱骨折)疗效确切,其优点是可靠而稳定地固定骨折,防止中柱骨折块向背侧移位,恢复桡骨长度,早期开始功能锻炼,能够较好的恢复手和腕关节的功能,为桡骨远端复杂型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掌侧入路采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经验,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4例病例,均采用Henry桡骨远端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的评定采用Dienst功能评估标准。结果 随访10~18个月,优18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8.2%。结论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选择掌侧入路(与背侧入路相比)具有骨床平坦,易操作,软组织破坏较少,植骨不易外露等优点。“T”型钢板内固定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固定可靠,术后配合合理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其中C2型16例,C3型11例,均采用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X线片量关节面复位情况、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存在正中神经损伤及背侧肌腱激惹等。结果 27例经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所有病例无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尺桡骨干双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成人尺桡骨干双骨折180例的疗效。方法:双根髓内针内固定40例;桡骨用钢板、尺骨用髓内针内固定66例;用双块AO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74例。结果:用双块AO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组治疗的前臂功能恢复优级率(100.0%)及骨愈合率(98.6%)明显高于前二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提示:成人尺桡骨干双骨折内固定采用双AO自动加压钢板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掌侧组(40例)和背侧组(40例)。掌侧组患者接受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背侧组患者接受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情况(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台阶、桡骨高度、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背侧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50%(37/40)]高于掌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肿痛消失时间均短于掌侧组,术后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均大于掌侧组,关节面台阶小于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采用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李光旭 《中外医疗》2012,31(25):44-45
目的观察和比较掌侧和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经诊断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6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后T形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其中掌侧入路38例,背侧入路30例。经术后随访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2.11%和83.33%;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过程中根据骨折的损伤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方式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国产T型或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大多解剖复位,桡骨关节面掌偏尺偏角恢复;临床疗效优20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6%。所有病例均无内固定物松动、骨折移位、肌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T型支撑钢板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很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国产T型或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大多解剖复位,桡骨关节面掌偏尺偏角恢复;临床疗效优20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6%。所有病例均无内固定物松动、骨折移位、肌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T型支撑钢板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很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潘虹强 《西部医学》2012,24(8):1521-1521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均采用掌侧入路用"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年,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94.7%。结论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行掌侧入路T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7例。比较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的变化,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 17例患者均获4~22个月的随访,平均13.2个月。全部患者均在10~15周愈合,平均12.3周。除了1例创伤性关节炎外无其他并发症。根据X线片测量及腕关节功能按Dienst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2%。结论掌侧入路T形钢板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本院48例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测量患腕活动度及腕关节评分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平均屈曲45.7°,背伸58.2°,旋前82.2°,旋后60.2°,桡偏20.4°,尺偏29.8°,腕关节评分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其中优27例,良16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1.67%。结论: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提供坚强内固定,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保留尺骨茎突,植骨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对18例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欠佳的患者,通过桡骨远端截骨、撑开加压植骨、钢板内固定骨折端以及保留尺骨茎突,恢复尺桡骨的正常解剖关系,术后评估腕关节功能及骨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Mcbride改良评分及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1例,良5例,一般2例,优良率88.9%.结论 通过桡骨远端截骨、撑开加压植骨、钢板内固定骨折端以及保留尺骨茎突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结构,促进骨愈合,使病人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三棱钉张力带在尺桡骨骨干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三棱钉张力带固定尺骨、钢板固定桡骨治疗30例尺桡骨骨折,尺桡骨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尺骨骨膜剥离长度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尺骨骨膜剥离长度有显著性差异,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棱钉张力带内固定在尺桡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价格低廉、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改良夹板外固定法治疗的5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同时采用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评价2组病人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的尺偏角丢失角度、掌倾角丢失角度、桡骨长度短缩长度比较,P>0. 05.治疗后,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 29% (50/56);对照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 00% (45/50);2组比较,P>0. 05.结论:采用改良夹板外固定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相当,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以有效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