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肃省医学生医学观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编制出具有一定信效度的医学观问卷,进而对甘肃省地区的医学生医学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现代医学观的认识比较欠缺,形成的大多是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体的知识结构.为此,建议医学院校要努力构建以"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医学观为核心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医学新理论、新概念日新月异,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更新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打破了传统的对症治病观念。临床医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全面解决临床医学复杂难题,将成为21世纪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医学模式的转变 1.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目前,用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传统的生物  相似文献   

3.
音乐治疗与音乐护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秋嫦  余瑾 《广州医药》2005,36(6):70-72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护理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型向整体护理转变.本文简要介绍音乐治疗和音乐护理,以及在整体护理,尤其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仅要考虑生物因素,而且要考虑心理的、社会的因素,这要求医学工作者掌握充分的心理学知识,才能面对现代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挑战。同时医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也要求医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本文从以上两方面论述学习心理学对医学生自身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病因的探求从传统的生物理化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采用SCL-90[1] 对20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了测试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逐渐取代了旧的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认为每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但三者在不同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相同的。人类疾病是有机体的,自然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是与环境关系不协调的结果。只有对人类疾病的本质有深刻的了解,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全面综合的水平上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的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垂危病人的急救手术.  相似文献   

8.
心身护理是研究对人类健康和疾病起作用的生物-心理-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新的医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正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主要是从心身或身体与精神的相互关系研究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并且根据社会、心理、生理  相似文献   

9.
顺应新医学模式的组织胚胎学教学与考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和疾病总体特征及其本质的高度哲学概括,它反映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研究、处理健康与疾病问题,决定着人们对人的生命、生理、病理、预防、治疗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在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因而医学模式也在随着医学的发展而转变。不同时期的医学模式对人的理解不同,在培养医学人才的过程中,对其主要的要求也不同。为培养适应新医学模式的医学人才,本研究对组织胚胎学教学与考试进行了尝试性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1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对医学人才素质的要求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揭示了人体不仅受理化和生物因素的影响,也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制约,因而,两种医学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有不同的要求。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受生物医学模式的支配而以疾病为中心,把人的生理与心理、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割裂开来。医学生致力于追求生物医学的科学知识、理论和技能,忽视了生物医学的伦理、社会和审美价值,从而培养出来的医学生难以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们正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正确地认识健康和...  相似文献   

10.
论微创医学体系对未来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永光 《中国医刊》2005,40(7):55-56
1977年,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恩格尔在<科学>杂志发表了"需要新的医学模型: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1],指出现在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生物医学,认为疾病可以完全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解释,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疾病的心理、社会行为留下余地.他认为,当代医学正面临着这样一种挑战:扩充对疾病的研究方法和视野,将心理、行为、社会因素纳入医学研究的范围.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称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如此,现代医学开始了一种新的重大转变,即在重视和关注技术的同时,也重视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对疾病、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发展,人类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日趋深入和完善,以往被忽视的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越来越被得到重视,促使医学模式从片面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上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领域的迅猛发展,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代替,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和保健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口腔科患者的心理活动有其特殊性,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和愈后.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1],对人类健康状况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四个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战线上也呈现了可喜的变化.现代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的医疗型,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防预型,从而发挥医学对人群的积极保健作用.这种模式的变更,是受社会中多种原因影响的.如:工业化的发展造成的大气污染,种种化学药物给人类带來的药源性疾病;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职业、道德、伦理等原因所带来的各种疾病等.  相似文献   

15.
所谓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及健康观等)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1,2].目前,医学模式已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知识结构所限,许多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对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认识仅停留  相似文献   

16.
医学模式转变迟缓原因之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我国提出至今已20年,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观点也已经普遍被人们接受。但在现实的医疗实践中,把病人仅仅当作生物体,从生物角度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做法仍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对于其中的原因,学术界认为主要有以下3种:第一,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第二,新医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差;第三,滞后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 为了推动医学模式转变,我们将对上述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期找出妨碍医学模式转变的症结。1 功利主义和知识结构单一化是医学模式转变迟缓的深层原因1.1 为…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突破了狭隘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化、社会化的角度全方位研究身心与疾病,既重视生物因素在致病中的重要影响,又重视患者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在致病中的重要作用,把病人、疾病、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必然会对医患关系产生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医学模式是人类在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以及与疾病抗争的无数实践中得出对医学的总体认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全球疾病谱、死因谱的巨大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并提出了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现代医学的发展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医学模式的变革与其时代发展密切相关,是医学理论及诊治方法正确与否的前提,社会的进步发展必然伴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革新。当前,在促进医学模式转变方面中无疑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困难重重,挑战与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替代医学"或称"补充医学"、"结合医学"被愈来愈多的人们认识和接受.替代疗法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的松弛反应技术作为一种便捷、有效地锻炼技术,可以有效地拮抗应激,改善不良情绪和不适症状,维持身心健康.探索松弛反应对机体生理、心理的影响及其健身的机理已经成为国际上行为医学、心理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刘宇军 《华夏医学》2009,22(3):526-528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当今医学模式以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因此传统的临床实习教学灌输式的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笔者就多年临床实习教学实践中探索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当前形式下实习教学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