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妊娠不同时期胎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前体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的免疫学特性的差异,探索胎盘免疫细胞及微环境在妊娠耐受和分娩发动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机械法分离中?晚期胎盘中的蜕膜组织细胞,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CD14+免疫磁珠分选,获得胎盘组织的单核-巨噬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表型,ELISA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再将分离获得的胎盘组织单核-巨噬细胞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以CCK-8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激发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检测混合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结果:自胎盘蜕膜组织中分离获得的单核-巨噬细胞纯度达到93%左右?足月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低表达与细胞免疫激活有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80?CD86? HLA-DR,不表达CD83;细胞培养上清中低表达IL-10?TGF-β;具有较弱的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上清中低表达IL-10,高表达TGF-β?相比之下,中期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CD80?CD86的表达水平较高,以HLA-DR更显著(P < 0.05),CD83也有微弱的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高表达IL-10?TGF-β(P < 0.05);其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也很弱,混合培养上清中高表达IL-10?TGF-β?结论:作为DCs的前体细胞,妊娠不同时期的单核-巨噬细胞在不同的子宫胎盘环境中已处于不同的状态?中期妊娠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可能通过IL-10发挥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妊娠阶段胎盘源性树突样细胞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特点的差异,为分析胎盘免疫细胞在妊娠耐受和分娩发动中的可能作用提供线索?方法:机械分离中?晚期胎盘中的单核-巨噬细胞,以内皮逆穿越系统诱导其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将不同妊娠阶段胎盘单核-巨噬细胞来源的dc样细胞与同种异体t细胞共育,以cck-8法检测其激发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及其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所产生的胞内细胞因子,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dc样细胞表型?结果:足月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经过内皮单层正逆双向穿越诱导培养后,细胞出现树突状形态改变,并高表达与树突状细胞免疫激活有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80?cd86? hla-dr?足月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来源dc样细胞具有较强的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活化时细胞内ifn-γ+亚型的表达十分明显,但几乎不出现il-10+ 亚型?但相比之下,中期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来源的dc样细胞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却很弱(p < 0.05),被刺激的同种异体t细胞中cd8-(即cd4+)亚群ifn-γ+细胞显著减少(p < 0.05),而cd8-和cd8+亚群中il-10+ 细胞亚群却显著增多?对细胞的表型分析结果显示,中期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来源的dc样细胞cd80?cd86及hla-dr的表达均显著低下(p < 0.05)?结论:不同妊娠时期胎盘单核-巨噬细胞分化形成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的树突状细胞的能力不同,提示其生物学特性有所不同,其可能与妊娠耐受和分娩发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晚期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经内皮穿越分化后免疫调节活性的差异。方法:分离新生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单层内皮细胞。分离中、晚期妊娠胎盘CD14+单核-巨噬细胞,与单层内皮细胞共培养诱导其分化。以ELISA法检测经内皮单层诱导分化前后单核-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2、IL-10水平;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经内皮穿越而分化的细胞诱导同种异型脐血淋巴细胞CD69分子和核因子Foxp3的表达。结果:1晚期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IL-12分泌水平显著高于、IL-10分泌水平显著低于中期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IL-12比值在晚期和中期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中分别为2.59±0.71和71.4±8.49;经内皮单层穿越诱导分化后,中、晚期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IL-12分泌水平均显著增高、IL-10分泌水平则显著降低,但晚期妊娠单核-巨噬细胞IL-12分泌水平提高倍数不及中期妊娠单核-巨噬细胞[(2.00±0.35)倍vs(8.91±1.49倍)],而IL-10分泌水平下降比中期妊娠显著[(92.1±8.2)%vs(57.8±4.98)%],导致IL-10/IL-12比值下降仅到0.11±0.04,而中期妊娠单核-巨噬细胞依然保持IL-10/IL-12比值>1(3.16±0.96);2两类细胞经内皮(逆)穿越后都能激活同种异型脐血T淋巴细胞表达CD69,其中晚期妊娠胎盘来源细胞的激活作用显著高于中期妊娠胎盘来源的细胞[(73.59±3.52)%vs(45.32±7.47)%];3在与同种异型脐血淋巴细胞共育的过程中,与晚期妊娠胎盘来源的细胞相比,中期妊娠胎盘来源的细胞则能诱导T细胞分化形成更多的Foxp3+T细胞。结论 :中、晚期妊娠胎盘单核-巨噬细胞经内皮单层穿越系统的诱导培养,可分化成具有不同免疫学特性的细胞。晚期妊娠胎盘来源的细胞经诱导分化后能刺激T细胞充分活化,表达高水平CD69,而中期妊娠胎盘来源的细胞经分化后具有显著地诱导Treg的免疫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妊娠不同阶段胎盘来源的树突样细胞(DC样细胞)刺激脐血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特点的差异,进一步研究胎盘免疫细胞在妊娠耐受及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方法:机械分离妊娠中?晚期胎盘中的单个核细胞,用磁珠分离法获取CD14+ 细胞,以内皮(逆)穿越系统诱导其分化为DC样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IL-10水平,CCK-8法检测其激发脐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所刺激的脐血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结果:足月妊娠胎盘来源的经诱导的细胞高表达与免疫激活有关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80?CD86;培养上清中检出较高水平的IL-12,极低水平的IL-10,具有较强的刺激脐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能刺激脐血T淋巴细胞分化形成较多的IFN-γ产生细胞,而分化形成的IL-10产生细胞则较少?但相比之下,中期妊娠胎盘来源的经诱导的细胞则低表达CD80?CD86(P < 0.05),培养上清中检出较高水平的IL-10(P < 0.05),但检测出的IL-12浓度极低(P < 0.05),刺激脐血淋巴细胞的能力较弱(P < 0.05);刺激脐血T淋巴细胞分化形成较多的IL-10产生细胞(P < 0.05),而分化形成的IFN-γ产生细胞较少(P < 0.05)?结论:妊娠不同时期胎盘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分化形成的DC样细胞免疫学特性不同,高表达CD80?CD86?IL-12的DC样细胞细胞在妊娠免疫耐受中止及分娩发动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低表达CD80?CD86,高表达IL-10的细胞可能参与了妊娠过程中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类足月胎盘中的单核-巨噬细胞是否能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s).方法:机械分离足月胎盘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加入内皮细胞单层中,经正逆两次穿越内皮,48 h后收集返回到内皮单层上方得到的细胞,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及3H-TdR检测DCs激发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足月胎盘中的单核-巨噬细胞经过(逆)穿越内皮系统后,具有典型的DCs的形态学特征,相对于胎盘单核-巨噬细胞而言高表达CD80、CD86以及HLA-DR,并具有激发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足月胎盘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在内皮(逆)穿越系统中可以分化为DCs.  相似文献   

6.
背景:DC可通过产生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DO),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免疫耐受。因此,上调DC细胞的IDO表达可能成为诱导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新策略。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不同浓度γ干扰素(IFN-γ)作用下大鼠脾脏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及IDO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培养大鼠脾脏来源DC,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DC特异性分子OX62和表面分子CD80、CD86的表达。分别用不同浓度(0、100、300、500U/ml)的IFN-γ诱导作用DC后,Real-time PCR测定DC中IDO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C中IDO蛋白在DC中的表达水平。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不同浓度IFN-γ诱导后的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体外诱导培养的D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具有典型的树枝状突起。OX62表达率达到80%以上,CD80、CD86的阳性表达也在80%左右;DC的IDO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随着IFN-γ作用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不同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FN-γ作用后DC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IFN-γ作用浓度的增大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的培养黏附法体外成功地获得了纯度较高的大鼠脾脏来源的DC;IFN-γ可以诱导大鼠脾脏来源DC表面活性IDO的表达增加,减弱脾脏DC对同种T细胞增殖的刺激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s)负载胰岛素B9-23多肽后其表型和功能的变化,探讨其对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①应用10 ng/ml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10 ng/ml的白细胞介素(IL)-4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DCs,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胰岛素B9-23多肽刺激组?脂多糖(LPS)刺激组;②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CD11c?CD80?CD86?CD40?MHC-Ⅱ类分子的表达;③CCK-8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④ELISA检测DCs培养上清中IL-12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DCs,其CD11c的表达均在60%以上,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胰岛素B9-23多肽刺激组表达低水平的CD40以及中等水平的CD80?CD86?MHC-Ⅱ类分子,LPS刺激组表达较高水平的CD80?CD86?CD40?MHC-Ⅱ类分子,同时,胰岛素B9-23多肽组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增强(P < 0.05),分泌较高水平的IL-12,但分泌较低水平的IFN-γ?结论:胰岛素B9-23多肽能够刺激产生半成熟的DCs,对进一步探讨应用胰岛素B9-23多肽负载DCs免疫NOD鼠诱导免疫耐受预防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源性IL-10对单核细胞定向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性IL-10对单核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IL-10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 lupus erythemacosus,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线索。方法:应用GM-CSF IL-4 TNF-α体系诱导培养单核细胞来源的DCs,同时在该体系中加入与SLE患者血清浓度相当的外源性IL-10(30 pg/ml)。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的表型(CD14、CD11c、CD1a、HLA-DR、CD80、CD86和CD83),CCK-8法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DCs分泌IL-12p40、IL-10和INF-γ水平。结果:30 pg/ml的外源性IL-10可使单核细胞来源的DCs(monocyte derived-DCs,MDDCs)HLA-DR、CD80、CD86和CD83的表达以及IL-12p40和IFN-γ的分泌水平受到抑制,并使其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结论:外源性IL-10对单核细胞定向分化为DCs产生了抑制作用。进一步证实IL-10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eAg对体外活化乙型肝炎免疫耐受期患者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患者分为HBV-1组(免疫耐受期)、HBV-2组(低或非HBV复制期),并设正常对照组,自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诱导培养DC,经HBeAg体外负载后,分别检测各组负载前后的DC表型、DC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的刺激能力和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1)与其他两组比较,HBV-1组患者DC表面分子表达率降低、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的能力较弱;(2)经HBeAg刺激后的DC表面分子表达率升高,3组间CD86、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无明显差异,HBV-1组患者DC的CD80表达率较其他两组降低(P〈005);(3)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显示,HBeAg负载的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在DC:T比例为1:5、1:10、1:20时,各组之间的刺激指数无明显差异;(4)HBeAg负载后的DC分泌IL-12水平较负载前明显增高,3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免疫耐受期乙肝患者存在DC成熟障碍和功能缺陷,HBeAg体外负载可提高DC功能,从而可能对增强免疫耐受期患者的HBeAg特异性免疫应答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常妊娠     
051595妊娠早期蜕膜组织巨噬细胞分泌IL-10/IFN-γ功能的特征/肖云山…∥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14(3)·—218~221为探讨正常妊娠早期母胎界面蜕膜组织与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分泌的格局以及单核/巨噬细胞分泌IL-10/IFN-γ的功能特征。9例接受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外周血和蜕膜组织,用MACS法富集单核/巨噬细胞,用ELISPO衍检测细胞因子。结果:在正常妊娠早期,母胎界面蜕膜组织分泌IL-10的细胞和分泌IFN-γ细胞比值显著高于外周血;蜕膜巨噬细胞分泌IL-10数量明显高于外周血单核细胞,亦明显高于蜕膜组织非巨噬细胞。结论:蜕膜组织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BcAg和HBeAg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用rmGM-CSF和rmIL-4体外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s)后,按照干预条件分为对照组、HBcAg组和HBeAg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2、IL-10和IDO的分泌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Akt 磷酸化水平,设置LY294002组为阳性对照探讨细胞因子分泌的可能调节机制.结果 HBcAg组上清液中IL-12水平以及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BeAg组上清液中IL-12水平以及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0和IDO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BeAg组Akt的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LY294002组Akt的磷酸化水平较HBeAg组明显降低(P<0.05),并且上清液中IL-12水平较HBeAg组明显升高(P<0.01),IL-10和IDO的水平较HBeAg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相对于HBcAg的正性作用,HBeAg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DCs细胞因子分泌,减弱DCs的免疫功能,这可能是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行喉部肿瘤切除术治疗,且术中病理确诊为LSCC的患者89例,留取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各89份。比较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DO1、IL-10的表达情况,以及LSCC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IDO1、IL-10表达的差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生存时间和生存率。采用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L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LSCC组织中IDO1、IL-10表达阳性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SCC组织高于癌旁组织。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LSCC患者IDO1、IL-10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的LSCC患者IDO1、IL-10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O1、IL-10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IDO1、IL-10阴性患者(P &l...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胎盘组织匀浆上清(PTHS)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探讨妊娠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分离妊娠及正常BALB/C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经PTHS作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志和抗原摄取能力,MTT法检测其同种异基因淋巴细胞刺激能力,ELISA方法检测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妊娠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与正常对照小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经PTHS作用后的妊娠小鼠及正常对照小鼠的脾脏CD11b+树突状细胞明显降低,而CD8α+树突状细胞明显增高(P<0.01);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摄取能力及刺激同种异基因的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也明显低于正常小鼠(P<0.01);PTHS作用后的树突状细胞产生较高水平的IL-10和较低水平的IL-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HS可向下调节BALB/c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可能与妊娠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探讨IL-6、MCP-1与GDM的关系。方法 选择孕早期在我院确诊妊娠并定期产检孕妇,孕24~28周根据糖耐量结果分为GDM组与正常妊娠组(NGT组)。分别检测两组孕妇妊娠中期(孕24~28周)及妊娠晚期(孕38~40周)血清中IL-6、MCP-1水平及分娩后胎盘组织中IL-6、MCP-1水平。结果 妊娠中期GDM组血清中IL-6和MCP-1的水平明显高于NGT组(t=80.09、34.34,P<0.05)。妊娠晚期GDM组血清中IL-6和MCP-1的水平明显高于NGT组(t=44.00、28.76,P<0.05)。GDM组胎盘组织中IL-6和MCP-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GT组(t=65.34、174.82,P〈0.05)。结论 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GDM孕妇血清及胎盘组织中IL-6、MCP-1水平均明显升高,IL-6和MCP-1在GDM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中Th17细胞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免疫中的作用. 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肝癌模型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空白对照组(10只),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分离纯化后的各组新鲜脾脏Th17细胞的相对比例;实时RT-PCR检测各组肝组织IL-17基因和RORγ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肝癌模型组脾脏Th17/ CD4+T细胞的比例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脾脏、空白对照组脾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各对照组之间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肝癌模型组肿瘤组织IL-17 mRNA和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各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而IL-17 mRNA和RORγT mRNA在各自对照组之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Th17细胞在小鼠原位肝癌模型中数量增多,IL-17表达升高,增强免疫反应,但在肝癌免疫中的作用及机制复杂,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和IL-12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慢性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和IL-12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与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法,对68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IL-10和IL-12进行平行测定。 结果: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患者CD4+、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组IL-10、IL-12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HBeAg阳性肝炎患者CD4+、CD4+/CD8+及IL-12明显低于HBeAg阴性患者,CD8+及IL-10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 结论: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紊乱,IL-10、IL-12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患者HBV携带状态即HBV的复制活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旋毛虫重组抗原P53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2.4)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及炎性因子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 设立实验组(旋毛虫重组抗原P53,终浓度为20μg/mL)、阳性对照组(IFN-γ,来源于提高树突状细胞IDO表达的小鼠,浓度为1 000 U/mL)和阴性对照组(PBS),分别刺激细胞0、3、6、12、24 h后收集样品,利用qPCR技术对细胞内IDO、IL-10、IL-6、TNF-α的mRNA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IDO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细胞内的IDO进行检测。结果 qPCR结果表明,旋毛虫P53蛋白能引起胞内IDO、IL-10、IL-6及TNF-α的mRNA的转录水平增加,且呈现出时间依赖性。在24 h时,相比于阴性对照组,P53蛋白刺激组IDO及IL-6转录水平上调了5倍左右,抑炎因子IL-10 mRNA转录水平更是上调了9倍左右,TNF-α mRNA转录水平上调了7倍左右;Western-blot结果显示,旋毛虫P53蛋白刺激组和IFN-γ阳性对照组的细胞内IDO的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外源性IL-23通过PI3K/AKT/c-Myc通路对TE-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1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癌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中IL 23及其受体(IL 23R)的表达和胞内定位;蛋白质印迹检测TE 1细胞与阴性对照NIH3T3细胞中IL-23p19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IL-23R的表达;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空白对照组,50 ng/mL IL-23组,1 μmol/L Wortmannin +50 ng/mL IL-23组细胞中c-Myc mRNA及其蛋白与E 钙黏蛋白、波形蛋白、p-AKT、Snail 1、Slug蛋白的表达;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TE-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ESCC组织及其细胞质中IL-23呈高表达,细胞膜上IL-23R高表达;与阴性对照比较,TE 1细胞中IL-23p19及IL-23R呈过表达(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IL-23组细胞中c-Myc mRNA及其蛋白、p-AKT、波形蛋白、Snail 1、Slug蛋白明显升高,E 钙黏蛋白表达明显降低,TE-1细胞划痕愈合率和迁移数明显升高(P均<0.05)。与IL-23组比较,IL-23+Wortmannin组细胞中c Myc mRNA及其蛋白、p-AKT、波形蛋白、Snail 1、Slug蛋白明显降低,E-钙黏蛋白明显升高,TE-1细胞划痕愈合率和迁移数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IL-23通过PI3K/AKT/c-Myc通路促进食管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热休克转录因子2(HSF2)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对肺癌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HSF2、IL-10的mRNA、蛋白的表达;在A549细胞中,以siRNA干扰HSF2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肺癌组织中76%(38/50)病例的HSF2表达上调(P<0.01),80% (40/50)病例的IL-10表达上调(P<0.01),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一致.肺癌组织中IL-10的表达上调与HSF2的表达上调呈正相关(R2 =0.921 6).siRNA干扰HSF2可减弱A549中IL-10的表达.结论 HSF2可通过促进IL-10的表达影响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Xu J  Yao N  Li YD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11,124(19):3154-3158
Background  Increas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by the production of indoleamine 2, 3-dioxygenase (IDO), dendritic cells (DC) may reduce the activity of T lymphocytes and inhibit T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induced immune tolerance. One promising way is inspired by increasing IDO expression in DC cells for immune tolerance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interferon-γ (IFN-γ) on the expression of IDO by DC.
Methods  Spleen-derived rat DCs were cultured and induced by cytokin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OX62 and surface molecules CD80 and CD86 were measured with flow cytometry. After the DCs were induced by IFN-γ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 100, 300, 500 U/ml),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DO mRNA were measured with real-time PCR,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IDO protein in DCs were measured with Western blotting. The allogeneic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MLR) was used to test the effects of DCs incub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IFN-γ on allogeneic T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Results  Under the microscope, the DCs induced by IFN-γ showed a typical dendritic morphology. The expression rate of OX62 was above 80% and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CD80 and CD86 were both about 80%. The expressions of IDO mRNA and IDO protein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IFN-γ concentration, show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P <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DC, the DC incubated with IFN-γ had a notable decrease in allostimulatory activity (P <0.05). With the increasing IFN-γ concentration, the T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de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s  The highly purified spleen derived rat DCs can be successfully acquired through the improved adhesion in-vitro method. IFN-γ can induc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IDO in spleen-derived rat DCs and reduce the spleen DCs’ capacity to stimulate the proliferation of allogeneic T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