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药并举治疗中风痉挛瘫痪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志玲 《淮海医药》2000,18(2):115-116
急性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运动障碍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临床表现为瘫痪侧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造成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直接影响肢体功能康复。笔者1994~1998年以来,采用针刺加中药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本病4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均经CT或磁共振扫描确诊,肌张力分级参照国际通用的Ash-worth分级标准.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为肌张…  相似文献   

2.
杨勇敏 《淮海医药》2000,18(2):109-110
为观察急性脑梗塞患者使用兆科降纤酶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现将我科用该药治疗3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另30例为对照组)的临床观查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确诊[1],均系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急性期,有不同程度面瘫,肢体瘫痪,舌瘫失语,感觉障碍等。全部经头颅CT证实,排除出血及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8岁,平均55.5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疗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肢体瘫痪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等的影响。方法200例首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对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疗法;时间为21 d,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疗效,每周评定1次。结果第7天疗效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2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单元疗法在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恢复上比单纯药物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在脑血管病的治疗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丹参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李翠香,霍同泰,赵跃芹,赵全娥丹参能治疗多种疾病,我们从1991年以来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中老年脑梗塞病人1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15例病人均为首次发病,均经过CT及MRI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经全面检查,无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15例中,男14例,女1例;年龄在53~75岁之间,平均67岁。15例病人均有头痛、头晕;有8例有语言障碍伴一侧肢体瘫痪;4例有口眼歪斜;3例双下肢无力。有高血压史者6例。治疗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内静脉点滴,15天一疗程。在用药前后各采空腹静脉血5ml,用肝素抗凝,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测定血粘度使用成都仪器厂生产的NXE─1型锥板式粘度计;测定红细胞面积使用北京的LD4─2型离心沉淀机;红细胞沉降率测定采用短管法。同时检查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及血、尿常规。结果经过一二个疗程的治疗,15例病人头痛、头晕症状全部缓解;8例语言障碍伴一侧肢体瘫痪病人中,有7例肢体恢复功能,1例症状减轻,语言全部恢复;3例肢体恢复功能,3例双下肢无力者全部恢复正常。经过治疗,血流变  相似文献   

5.
周庆昆  赵延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676-1677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配合中频治疗、作业治疗、电针、心理疏导对94例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进行康复治疗。结果94例患者的瘫痪肢体的功能有不程度的恢复,应用Brunnstrom偏瘫肢体功能评定法评定,发病后≤1个月的恢复较理想,与发病后1~3个月和3~6个月的进行肢体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和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灯盏花素具有活血化瘀、溶栓通络等作用,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新药。为观察其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我们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9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治疗,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进行了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材182例均为我们两院1997年3月~1999年3月收住院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3例,男61例、女32例,年龄52~83岁,平均63.3±17.5岁。对照组89例,男58例、女31例,年龄53~82岁,平均64.1±17.1岁。两组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发病至入…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是指因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脑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脑血管病按其性质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脑血管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多为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中风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发病率和致死率均甚高,50%~70%患者遗留有瘫痪、失语等后遗症。笔者近年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表现为舞蹈症比较少见,为此,我科于1995-10~1999-03共收治脑血管病患者1284例,其中伴随偏侧舞蹈症状3例,我们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进行了研究。 临床资料:3例中,女2例,男1例;年龄48~60岁,平均54.6岁;1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糖尿病病史。均为急性发病。舞蹈样动作于发病后立即发生2例,另一例于发病2周始出现。舞蹈样动作在上肢表现为大幅度、无规律的伸屈、扭转、摆动伴耸肩、咬牙、摇头、下颌抖动等动作,在下肢表现为肢体不停的摆动、踢腿样动作。其中1例仅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
张凡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46-47,50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以及治疗整体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住院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并且两组患者均在病情稳定之后尽早进行肢体功能段能。依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序评分标准》的评定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有良好效果,可以改善实验组患者体征与症状,增加患者肌力,配合肢体功能恢复锻炼,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值得在今后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三大致死疾病之一,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特点。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肢体功能障碍者占致残率的65%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康复治疗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因此,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脑梗塞在脑血管疾病中约占75%。近几年来,发病年龄又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我院采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例及分组本组急性脑梗塞患者均为1998年5月至2001年4月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男37例,女23例,均为首次发病,均于发病后72小时内入院,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犤1犦,并经颅脑CT所证实。凡有出血性疾病,近期有手术及外伤史,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健侧和患侧肢体输液静脉渗漏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480人次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根据输液肢体分成患侧输液组和健侧输液组,各240人次。患侧组采用瘫痪上肢进行静脉输液,健侧组则采用健侧上肢静脉输液。结果静脉渗漏发生率患侧组为25%,健侧组为10%,X^2=46.75,P〈0.001;静脉炎发生率患侧组为15%,健侧组为3.3%,X^2=4.90,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患侧肢体输液较健侧肢体输液更易发生输液渗漏和静脉炎,从而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急性脑梗死占其75%.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标志着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它被美国FDA和欧洲卒中促进会批准和承认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唯一有效方法.而应用的时间窗是发病3h内,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与脑活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葛根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该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活血化瘀的作用;脑活素系脑代谢激活剂。1998-06~2000-07我院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治疗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46~81岁;发病当天入院者17例,发病1~3d入院者10例,发病4~7d入院者5例。32例患者均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病分类及诊断标准,且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按1996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  相似文献   

17.
达纳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珍碧  刘永生  刘平 《中国药业》2000,9(5):47-47,51
达纳康(tanakan,法国搏福一益普生药厂)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天然药物,含有24%银杏黄酮糖苷和6%萜内酯类(Ferpernelactones,3.1%银杏内酯A、B和C及2.9%的果内酯),对预防和辅助治疗脑血管病及痴呆在国内外享有较高评价,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观察报道较少,因此对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脑功能障碍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1998年6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均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  相似文献   

18.
张君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2):1008-1009
本文自1992年1月~2001年1月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甲亢患者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1例 ,其中男30例 ,女1例 ,年龄26~45岁 ,31例均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 ,复发2次以上13例 ,其中18例因首次发作就诊。4例因未能坚持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而发生周期性瘫痪复发 ,本组8例有过度劳累史 ,5例有受凉史 ,6例发作前有饱餐史 ,余12例无明显诱因。1 2临床表现 :周期性瘫痪发作时表现 ,27例为晨起发现肢体瘫痪 ,4例在日间工作时发病 ,均表现为肢体对称瘫痪 ,双下肢瘫痪19例 ,四肢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低血糖昏迷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的病例,提供参考依据以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时机。方法通过对35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的35例患者血糖均〈2.8mmol/L,符合低血糖诊断标准,均有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神经系统病理反射,其中老年人发病率高,60岁以上占7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O%。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如出现疑似急性脑血管病的症状、体征应常规监测血糖,以提高低血糖的早期诊断,早期救治,减少误诊。提高对低血糖昏迷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教育,用药过程中及时监测血糖,尤其对老年人及受教育能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适当放宽血糖控制标准,避免出现低血糖。一旦出现低血糖昏迷,及时救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普恩复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恩复崛故酶胶囊)是从特种蚯蚓中提出的一组具有溶栓活性的蛋白水解酶Llj。我院自1995年10月以来.采用普恩复(青岛双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05例为首次发病,发病时red26~48小时,均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卜‘,并经颅脑呼证实。其中脑叶梗塞22例,基底节区梗塞75例,脑干梗塞8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症状,然无呼吸循环障碍及严重意识障碍。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50~70岁,平均56岁。根据病情分型[Zj,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