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种志荣  董娓  鲁波  段思娜  肖潇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2):2139-2142

目的:分析房角分离或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Phaco)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2013-03/2018-02期间收治的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6例108眼。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房角分离术联合Phaco组(A组,50例54眼)和小梁切除术联合Phaco(B组,46例54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以及手术失败率、术后复发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至少随访12mo,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且眼压比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B组眼压明显低于A组(P=0.004),而最佳矫正视力低于A组(P=0.012)。两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比术前明显加深(P<0.01),但两组间无差异(P=0.231)。末次随访时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六角形细胞比例组间无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短(P=0.022),且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B组(P<0.001)。两组手术失败率(P=0.243)和术后复发率(P=0.113)无差异。

结论:房角分离联合Phaco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和小梁切除联合Phaco手术具有相似疗效和安全性。前者更容易获得较好视力,手术时间短,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而后者手术失败率和复发率较低,更适合慢性PACG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方法:选取44例52眼PACG合并白内障病例,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术后视力显著改善,眼压明显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眼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出现前房炎症细胞反应6眼,前房纤维素样渗出物3眼,经过散瞳、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眼药水滴眼治疗后吸收,浅前房2眼,经散瞳、加压包扎后恢复,未出现恶性青光眼、睫状体脱离等并发症。

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可靠性高,治疗效果好,手术方法简单易学,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我院急性PACG合并糖尿病患者42例42眼,根据术后控制炎症方式不同分为小梁切除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组(A组)和小梁切除联合球周注射甲泼尼龙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和并发症等。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前房炎症控制良好(P>0.05),A组并发症显著少于B组。

结论:小梁切除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或联合球周注射甲泼尼龙,均能有效控制急性PACG合并糖尿病术后眼压和前房炎症反应,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降低并发症方面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34例47眼,分为两组:A组26眼(房角关闭粘连范围≤180°)行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B组21眼(房角关闭粘连范围>180°)行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mo,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前房深度、炎症反应、滤过泡及并发症。

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14.37±4.83和15.86±3.74mmHg,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前房深度分别为3.53±0.37和3.63±0.35mm,较术前均显著加深(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BCVA中值分别为0.6和0.5,较术前提高。两组术后均未见明显的并发症。

结论: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适合的青光眼术式治疗PACG,降眼压效果稳定,视力提高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或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巴中市中心医院2015-01/2017-06收治的94例94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组)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每组47例,比较两组疗效指标。

结果:观察组术后1、3mo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术后3mo阻力指数(RI)明显小于对照组以及前房深度、房角开放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房角分离或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均能有效降低眼压,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但房角分离术相对能更好地促进房角开放,改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并与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进行比较。

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01-01/2019-01-01在我院眼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C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29例36眼)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13例16眼)采用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16例20眼)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wk,1、3、6mo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前,术后1、6mo的中央前房深度(ACD)、中央角膜内皮细胞数、手术时间、手术至出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情况等。

结果:两组患者的人口基线特征无差异(均P>0.05)。研究组术后6mo与术前相比视力改善眼数增多(Z=-2.066,P=0.039),术后6mo时两组的视力无差异(Z=-0.319,P=0.765)。研究组术后1wk,1、3、6mo的眼压与术前相比均下降(均P<0.001),两组的眼压无差异(F=0.003,P=0.956)。两组术后1、6mo ACD均较术前加深(均P<0.001),两组的ACD、中央角膜内皮细胞数均无差异(P>0.05)。手术时间研究组26.1±4.5min,对照组31.5±5.1min,两组有差异(t=-3.307,P=0.002)。手术至出院时间研究组7.2±1.6d,对照组7.7±1.5d,两组无差异(t=-0.880,P=0.388)。研究组1眼EX-PRESS触及虹膜,因眼压正常未做处理。对照组2眼术后2度浅前房,采用散瞳及加压包扎1wk后恢复。术后6mo时两组各有1眼用1种降眼压滴眼液维持眼压正常。对照组1眼12mo后因眼压升高行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1眼8mo后行睫状体光凝术。

结论: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CPACG可以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取得良好疗效,手术时间短于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30眼),研究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30眼),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

结果:术前两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2mo两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程度均明显比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研究组术后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眼压及并发症相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的提高、眼压的控制有着积极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治疗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

方法:选取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共66例67眼。试验组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前进行BCVA、IOP检查; 观察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改变; 随访时间为术后1d,1wk,1、6mo,1a。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23.26±2.00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1.73±2.17min,两组间有差异(t=16.68,P<0.01)。试验组术后发生浅前房和滤过泡瘢痕化者各1眼; 对照组术后发生低眼压3眼,前房出血和脉络膜脱离各1眼,滤过泡瘢痕化者5眼。滤过泡Kronfeld 分型无差异(Z=-0.775, P=0.438)。两组干预因素及时间对患者术后眼压均有影响(F组间=8.67,P组间<0.01; F时间=127.58,P时间<0.01; F组间×时间=7.5,P组间×时间<0.01)。干预因素对患者术后视力无影响,两组术后视力同术前相比均有差异(F组间=0.35,P组间=0.55; F时间=34.92,P时间<0.01; F组间×时间=0.38,P组间×时间=0.86)。

结论:超声乳化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治疗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可作为一种常规青白联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3例2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1例12眼,进行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均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结果:术后随访1mo,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平均眼压30.68±7.60mmHg,术后17.83±5.9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前平均眼压29.27±5.55mmHg,术后18.12±1.8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间平均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者(6~21mmHg)者26眼(72%),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控制良好者8眼(22%),总体有效控制率94%,眼压不能控制者(22~30mmHg)2眼(6%); 术后视力提高者32眼(89%),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并发症少; 其在控制眼压方面对于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01/2016-07在我院诊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30眼)和观察组(30例30眼)。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小梁切除术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王淑英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1):2089-2092

目的:分析单切口和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6-01/2017-02在我院眼科诊治的68例79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将所有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取单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双切口三联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滤泡形成情况及术前与术后的眼压和视力改变、中央前房深度和房角开放程度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手术后1mo,观察组患者的功能型滤泡形成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型滤泡形成率(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平均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平均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分别为12.45±3.01mmHg、0.17±0.03、0.19±0.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mo中央前房深度和房角开放程度与术前相比均有增加,但观察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早期发生角膜水肿5 眼,短暂性浅前房4眼,一过性高眼压3眼,炎性渗出3眼。观察组术后早期发生角膜水肿4眼,短暂性浅前房3眼,一过性高眼压3眼,炎性渗出2眼。均经对症治疗1wk后好转,未出现前房出血、瞳孔夹持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临床上双切口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眼内压,改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和裸眼视力,增加前房深度,术后患者功能型滤泡有较高的形成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oucoma,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59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ACG)3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ACG)24眼。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术后用药情况及并发症。随访6~12mo。结果:(1)急性ACG组术前(n=35眼)平均眼压23.9±6.6mmHg,术后12mo时(n=28眼)平均眼压11.7±2.6mmHg(P<0.01)。慢性ACG组(n=24眼)术前平均眼压20.9±6.5mmHg,术后12mo时(n=19眼)平均眼压14.5士1.4mmHg(P<0.01)。急性ACG组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为11.3±5.9mmHg,慢性ACG组为7.4±7.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ACG59眼术后末次复查时44眼(74.6%)视力较术前提高。(3)急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79±0.15,3.32±0.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ACG组术前、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84±0.19,3.37±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分别为2.26±0.16,2.14±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急性ACG组、慢性ACG组手术完全成功率分别为94.3%,87.5%,条件成功率分别为5.7%,8.3%。(6)全部患者术后有15眼(25.4%)发生轻或中度角膜内皮水肿,15眼(25.4%)发生前房纤维素渗出。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急性ACG的疗效优于慢性ACG。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中央前房深度(ACD)、散光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11/2019-11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100例100眼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50眼给予超声乳化IOL植入术治疗和观察组50例50眼给予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wk,1mo的BCVA(LogMAR)、眼压(IOP)、ACD、散光、视觉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后1、2wk, 1mo,两组ACD较术前升高,BCVA(LogMAR)、IOP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ACD高于对照组,BCVA(LogMAR)、IOP低于对照组(P<0.05); 术后1、2wk两组散光较术前升高,术后1mo观察组散光降低(P<0.05),且观察组散光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mo,观察组看电视、阅读书写及精细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 vs 22%,P<0.05)。

结论: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视力和视觉质量,降低眼压和散光,加深ACD,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赵玲  靳扬扬  李冬  樊容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7):1367-1369
目的:评估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合并PACG白内障的患者60例70眼,其中急性PACG43眼,慢性PACG27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观察视力、眼压、房角镜检查、前房深度等。术后随访6mo。结果:手术前后比较:视力提高(P<0.05);平均眼压下降(P<0.01);房角不同程度开放(P<0.01);前房深度增加(P<0.01)。手术成功率:急性PACG组高于慢性P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对急性PACG治疗效果优于慢性PACG,慢性期及慢性PACG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2014-01/2016-10我院收治的60例60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单纯小梁切除术,n=28)、观察组(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n=3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的变化,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wk,两组患者视力上升,眼压降低,观察组前房深度增加,对照组前房深度降低,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wk视力、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术后房角开放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wk,3mo,两组患者评分均上升(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成功率高,同时可改善患者视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Ex-press引流钉联合微切口白内障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随机的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药物控制不理想的62例70眼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随机分为试验组34眼,行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对照组36眼,行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收集术前、术后1d,1wk,1、3、6、12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前房深度、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等基本数据,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12mo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53± 0.19,优于术前的0.83± 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术前眼压为31.3±6.85mmHg,术后1d,1wk,1、3、6、12mo分别降至7.37±2.94、9.88±3.18、10.84±2.68、12.28±2.81、12.82±2.84、14.14±3.41mmHg,试验组术后各期平均眼压较术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眼压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术后12mo时手术相对成功率分别为97.1%、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x-press引流钉联合微切口白内障术用于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是安全而有效的,且能有效控制患者眼压和提高视力,是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又一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