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接诊的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主要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脂各项指标和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研究组在血脂各项指标的治疗前后有着明显的改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脂各项指标的治疗前后无改变,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缺血性事件发生率的比对上,研究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阿托伐他汀对改善冠心病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防治的一种有效方法,大量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用于冠心病(CHD)一级和二级预防有血管重建作用,可明显减少死亡、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近年来已广泛使用.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积极降低胆固醇也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以下简称卒中)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低胆固醇药物,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脂药物。大量循证医学充分论证了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减缓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他汀类药物的调脂治疗已成为冠心病防治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防治应用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冠心病的长期综合性治疗中,他汀类药物(statins,STs)的合理应用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STs以其调脂作用为中心的多效性药理学效能,可以多方面改善患者预后。STs不仅可减少粥样斑块发生、发展,稳定易损性斑块.甚至可使斑块消退,而且对心脑血管及其它外周动脉疾病均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因此确定了STs在冠心病防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综述STs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防治应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0例冠心病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35例,无效9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5.00%。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7.
美国心脏病学会曾发布新闻公报,鼓励患者对他汀类药物恢复信心,认为这类药物不但有效而且安全。通过对他汀类药物进行的10年以上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而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是指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低。人体70%的胆固醇是由自身合成的。“他汀”通过阻断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来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因此被誉为革命性的发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物除他汀类外,另一类为贝特类,后者能明显地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自1987年全球第一个他汀类药物洛伐 相似文献
8.
胡大一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12):1-3
自2001年西立伐他汀撤出市场后,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降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不断报道,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冠心病防治的重要药物,目前世界上数百万人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的年销售额为数十亿元人民币,积累了丰富的他汀类药物的临床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9.
马洪勇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9):79-79
目的 了解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他汀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2.44±0.42,4.30±0.68,1.57±0.68)mmol/L均优于对照组(2.96±0.44,4.89±0.81,1.86±0.55)mmol/L,且不良事件发生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K(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以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参考.方法:他汀类药物是当前调脂药物中最有效的-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我们临床实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介入治疗.结果: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以外将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论: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评价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普适性量表-医学结局研究简短量表(SF-8)和冠心病专用量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问卷(SAQ)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PCI治疗成功病例171例和同期接受单纯药物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98例为对象,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在入院前1天、出院后第1天以及患者出院后第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PCI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出院后6个月〉出院前〉入院前(P〈0.05);药物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出院后6个月〉出院前〉入院前(P〈0.05);PCI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幅度高于药物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幅度。结论PCI手术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近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蕾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4):162-163
目的:观察研究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41例心电图检查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作为A组,另选择同时期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异常的41例冠心病患者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诊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冠脉病变特点。结果:A组出现稳定性心绞痛几率明显高于B组(P<0.05)。比较两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多为单支病变,与B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结果未见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多为单支病变,狭窄程度较轻,更易出现稳定性心绞痛,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相对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而言更低。 相似文献
14.
张蕾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4):162-163
目的:观察研究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41例心电图检查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作为A组,另选择同时期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异常的41例冠心病患者作为B组,对两组患者诊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冠脉病变特点。结果:A组出现稳定性心绞痛几率明显高于B组(P<0.05)。比较两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多为单支病变,与B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结果未见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多为单支病变,狭窄程度较轻,更易出现稳定性心绞痛,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相对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存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而言更低。 相似文献
15.
贾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7):118-11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72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术前3d给予患者肠溶阿司匹+氯吡格雷术前准备,手术时患者取半卧位,选择搏动良好的桡动脉行介入治疗,介入术后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采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相关指标。行6min步行试验,评估患者的运动耐力。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进行分级。结果:治疗后,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平均6min步行距离为(165.3±48.8)m,治疗后,患者的平均6min步行距离为(232.6±69.4)m,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Ⅰ级25例(34.7%),Ⅱ级26例(36.1%),Ⅲ级21例(29.2%),Ⅳ级0例(0.0%),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17.
鲍静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7):104-105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IABP置入时机分别归纳为术前预防组(30例)、术中术后紧急置入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IABP置入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70例MH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7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max)及斑块等进行检测,计算阻力指数(RI),并结合患者的粥样斑块、有无糖尿病等具体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病程≥5年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病程〈5年组(P〈0.05);粥样斑块阳性组的年龄较阴性组高,其IMT明显增厚,RI显著升高,Vmax、Vmin降低(P〈0.05);糖尿病组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病程、糖尿病等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择112例患者为对象,通过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EF和LVEDD等指标,并记录患者存活状况,以评价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患者数量显著增长,Ⅱ级人数大幅减少(P均<0.05)。治疗后的EF和LVEDD分别为(38.9±7.4)%、(52.3±5.8)m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1月3年。本组存活102例(91.07%),死亡10例(8.93%),其中:2例在术后1月因其它疾病突发死亡,4例患者术后3月和5月因肺水肿死亡,4例在术后12月因心衰死亡。结论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存活状况,提高生存质量,是临床上较为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患者全麻胃镜检查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胃镜检查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45例,分为对照组(72例)及观察组(7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在全麻下行胃镜检测,对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改变、心肌酶水平进行监测并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心率(HR)较术前有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SBP及DBP较术前有显著下降,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LDH、AST、CK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室性早搏、传导阻滞、ST段改变分别有4例、2例、7例,观察组分别有3例、2例、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0.242,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全麻胃镜检查可减轻冠脉缺血,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