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5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对2001~2005年间57例食管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1例患者因误吸导致死亡,1例出现吻合口瘘,3例因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5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喉返神经损伤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预防喉返神经损伤可有效地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与预防.方法:对2001~2005年间57例食管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1例患者因误吸导致死亡,1例出现吻合口瘘,3例因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5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喉返神经损伤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预防喉返神经损伤可有效地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手术后可能会发生的肺部感染原因,以及预防肺部感染的相对措施。方法:将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整理,重新审视回顾病例资料,对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数据统计;与此同时随机抽取手术后无并发症的患者,将两组命名为合并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因素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6.2%,而导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不少,比如男性患者伴有长期的吸烟史;又或者是患者属于高龄发病人群并且长期的营养不良;或是FEV1/FVC偏低;或是手术时间较长且术中失血过多,术后并发其他疾病;或是喉返神经损伤且吻合口在主动脉弓上;有些是因为操作不当,术后未采用PCEA和抑酸剂应用时间过长。结论:食管癌术后之所以肺部感染率如此高,和多种外界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应对上述可造成肺部感染的原因加强管理,争取最大程度的杜绝。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发生肺部感染10例,未发生肺部感染70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吸烟时间、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术前放疗与否、术中喉返神经损伤与否、术前血清白蛋白、术中是否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术前营养不良(术前血红蛋白≤100g/L、白蛋白≤30g/L)、术前未进行化疗、行开胸手术、未使用PCEA、有吸烟史、吸烟时间≥20年的食管癌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P<0.05或P<0.01)。将上述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术前营养不良(术前血红蛋白≤100g/L、白蛋白≤30 g/L)、吸烟史、吸烟时间≥20年、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是食管癌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在治疗食管癌的手术中应引起广大医生的重视,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赣州市肿瘤医院2021年1—9月诊治食管癌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纳入观察组,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纳入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调查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总结防治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结果 2组患者性别、饮酒史、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肺部病史、肿瘤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肺部病史、开胸手术、中上段肿瘤、手术时间≥3 h和术后营养不良都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众多,高龄、手术时间长、有肺部病史等因素都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加强围术期的护理管理工作,降低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象在自身因素与手术因素两个方面与术后肺部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年龄较大、吸烟、术前有并发症、经弓前路径、行弓上吻合术、术后合并其他并发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两组患者在这几个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于食管癌患者术后引发肺部并发症的原因有很多方面,除了与患者自身因素有关之外,还与手术因素有关,为了保障患者早日康复及提高预后,就应从患者自身因素与手术因素上去把握。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减少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术后给予特定的护理.结果 120例均能如期手术,术后1例80岁男患者并发症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并发肺部感染,经过术后呼吸道护理和抗感染治疗均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2001年6月-2009年6月对147例6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严重肺部感染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6.84-6.1岁。术前主要伴随疾病依次有慢支肺气肿8例、高血压3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同时合并呼吸困难以及气体交换障碍,经医生诊断为重症肺部感染。其 相似文献
10.
头孢呋辛治疗高龄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抱映辛(西力欣)是一种高效、广谱、低毒的头抱类抗生素,其对p一内酸胺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而对许多耐药菌株特别是耐青霉素类的细菌也能奏效,而且具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lop年以来应用头抱映李治疗对例高龄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男16例,女5例,年龄ho一兀岁,平均年龄65.7岁;术前均无肺部感染,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细菌学检查、X线检查确诊;感染时间为术后5-ic天,其中肺炎门例,支气管哮喘伴感染5例,肺不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56例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造成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56例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较为常见,年龄、吸烟、免疫力低下、手术创伤等诸多因素均会增加肺部感染的可能性,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护。方法:对36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做好心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使用胰岛素、认真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咳嗽、排痰、维持胸腔引流及胃肠减压通畅;采取消毒隔离措施、预防交叉感染。结果:全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5例,均治愈。结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护理了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以及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食管癌患者281例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食管癌患者281例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2例,感染率7.83%。共培养出病原菌3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68.57%),革兰阳性菌7株(20.00%),真菌4株(11.4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与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天数以及术后使用呼吸支持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25 d(OR=3.713,95%CI:1.273~10.836)、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天数≥10 d(OR=2.982,95%CI:1.099~8.088)以及术后使用呼吸支持(OR=6.849,95%CI:2.087~22.480)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术后肺部感染与住院时间、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天数以及术后是否使用呼吸支持密切相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术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与呼吸衰竭的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共收治食管癌患者312例,其中颈部吻合252例,弓上吻合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54例,呼吸衰竭12例,其中1例合并气管食管瘘,死亡6例,5例合并脓胸,经加强引流与营养治愈。结论高龄、肺基础疾病、抽烟、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合并低血压及单肺通气长时间肺不张、术中输液超负荷是肺部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分析了65例手术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对策。强调作好呼吸道的管理工作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一项措施。认为只要充分作好术前教育,深呼吸训练,正确咳嗽的方法;以及术后变换体位,雾化吸入,鼓励或协助患者早期排痰胀肺,刺激咳嗽咯痰,气管吸痰,早期活动等多方面护理配合。有利于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9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监护措施,着重强调了手术前后护理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确保呼吸道通畅,加强气管切开后护理,及时处理术后呼吸衰竭,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引起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38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386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共30例,占到了全部手术患者的7.77%,其中60岁及以上的患者共占83.33%(25例),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共占16.67%(5例),存在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共占86.67%(26例),无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共占13.33%(4例)。引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中,术后反流,共占26.67%(8例),管理不善,共占23.33%(7例),因喉返神经损伤导致的肺部感染占10.00%(3例)。其中无通气功能障碍以及轻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共占16.67%(5例),中度以及重度慢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共占83.33%(25例)。30例患者中共有20.00%(6例)的患者因肺部感染严重而引发呼吸衰竭,2例的患者因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为6.67%。讨论:导致食管癌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大小、是否存在吸烟史、进行手术前是否存在通气功能障碍、手术过程中对于呼吸道的管理是否科学规范、术后是否发生胃食反流以及手术过程中是否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等几个方面,因此医护人员应当特别加强对以上方面的管理,降低和避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易出现肺部并发症,因此,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我院1983~1998年间共施行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156例,其中男122例,女34例,平均年龄62.5岁。吸烟患者107例,肺部并发症14例,发生率9%。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术后常出现肺部感染,由于麻醉影响,肺被牵拉、压迫,术后疼痛造成患者的呼吸浅快,食管癌导致的营养不良,呼吸肌肌力下降,以至于老年人肺发生退行性变化或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致使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细菌繁殖引起肺部感染, 排痰不畅是肺部感染最主要的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胸胃压迫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疼痛引起的呼吸浅快也影响痰液排出[1]. 相似文献
20.
全麻术后较老年人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95年3月至1997年3月收治的24例全麻术后较老年人肺部感染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肺部感染是较老年人手术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不典型,致病菌多为耐药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而且 发生呼吸功能衰竭和诱发心力衰竭等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预防和控制术后肺部感染是降低较老年人手术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