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轴位X线摄影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6年间3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胸部外伤并采用多轴位胸部X线摄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6例患者中共发现肋骨骨折68根、79处。在拍摄常规胸部正位片(前胸受伤者采用后前位、后胸受伤者采用前后位)中总共发现肋骨骨折67处,占总数的84.8%,单纯拍摄胸部正位片漏诊12处,占总数的15.2%;胸部正位片与立位局部肋骨点片相比较,肋骨腋段漏诊9处,占总数的11.4%;胸部正位片与卧位局部肋骨点片相比较,肋骨腋段漏诊3处,占总数的3.8%。结论:采用多轴位X线摄影可以大大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多轴位X线摄影对肋骨骨折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漏诊的原因及最佳检查方法,旨在提高X线平片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肋骨骨折多为外伤所引起,很容易漏诊、误诊.主要探讨以胸部正位片、局部切线位片、多体位透视(结合深呼吸)点片及2周后复查等检查方法,分析肋骨骨折漏诊的原因及最佳检查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5月32例肋骨骨折病例,对X线检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以外伤后的X线检查,加上2周后复查为最后结果,对32例肋骨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读片,其中胸部正位片正确诊断23例,检出率为71.9%;胸部正位片加局部切线位片正确诊断27例,检出率为84.4%;胸部正位片加多体位透视(结合深呼吸)点片正确诊断30例,检出率为93.8%.结论 胸部正位片诊断肋骨骨折漏诊率较高,肋骨骨折的诊断一定要多体位投照,定期复查加上认真负责的阅片,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最佳显示摄影技术,以提高肋骨骨折X线诊断准确性。方法肋骨后前位、肋骨后前斜位和肋骨前后斜位双550角组合摄影。结果18例病例中,常见肋骨骨折一次明确诊断14例,少见肋骨骨折4例诊断正确。结论应用肋骨三位像组合技术摄影检查与CR图像后处理功能结合使用,更加有效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在正住、双斜位、正斜位片组的确诊率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了近几年中由GEVR-500mA高频X光摄片机所摄经CR影像处理的100例肋骨骨折病例。结果肋骨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肋骨正位片组的发现率高,而正位+双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单一体位片组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应在常规肋骨正位片的基础上加摄肋骨双斜位片,以提高肋骨骨折的准确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在正位、双斜位、正斜位片组的确诊率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了近几年中由GE VR-500mA高频X光摄片机所摄经CR影像处理的100例肋骨骨折病例。结果肋骨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肋骨正位片组的发现率高,而正位+双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单一体位片组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应在常规肋骨正位片的基础上加摄肋骨双斜位片,以提高肋骨骨折的准确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6.
X线检查肋骨骨折容易误漏诊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骨折最常见发生于第 3~ 10肋 ,而第 1~ 2肋骨由于锁骨及肩胛骨保护常免于骨折。肋骨骨折诊断一般不困难 ,但X线诊断医师的责任不止在于发现肋骨骨折 ,更重要的是应确定有无液气胸 ,纵隔气肿及肺损伤等。如能及时指出肋骨骨折的部位、范围 ,对于判断胸部外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将我科近年来收集、整理后的肋骨骨折 12 0例经验分析报告如下 ,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率 ,减少漏诊率。1 常规正位X线胸片常规正位胸片均采用后前位摄影 ,此种摄影后肋骨间隙展宽 ,心影放大较小 ,加之此时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在正住、双斜位、正斜位片组的确诊率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了近几年中由GEVR-500mA高频X光摄片机所摄经CR影像处理的100例肋骨骨折病例。结果肋骨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肋骨正位片组的发现率高,而正位+双斜位片组的肋骨骨折较单一体位片组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诊断肋骨骨折中,应在常规肋骨正位片的基础上加摄肋骨双斜位片,以提高肋骨骨折的准确率,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探讨DR胸部正斜位摄片与MSCT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急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8年6月经急诊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59例,患者入院均经急诊进行了DR及MSCT检查,对比DR及MS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结果 59例患者共94处肋骨骨折,第1~3肋13处(13.82%),第4~5肋10处(10.63%),第6~7肋26处(27.65%),第8~9肋16处(17.02%),第10~12肋29处占比最高,为30.85%。DR对肋骨骨折诊断检出率、漏诊分别为71.27%、28.72%,MSCT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检出率、漏诊率分别为98.93%、1.06%,MSCT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漏诊率均高于DR检查(χ2=28.268,P0.001);21例患者DR胸部正位片、斜位图像肋骨重叠无法判断是否发生骨折;CT平扫可见肋骨多发骨折,部分肋骨断端错位明显,重建图像中清晰可见患者肋骨多发肋骨骨折部位、数量、形态和移位方向。结论 MSCT重建技术能有效检出肋骨骨折数目,立体显示骨折位置、移位、形态及移位状态等,可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9.
胸部在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下,均可发生肋骨骨折,在以往的很多病例中,胸部正位X线摄影可未发现明确的骨折征象.加摄肋骨斜位片有时仍不能清楚显示骨折征象,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因为肋骨骨折的数量、对位情况在伤害程度和伤残等级和鉴定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院采用了胸部肋骨正斜位加电透下多轴位肋骨点片的X线摄影方法.对胸部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检出率有较大的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外伤所致肋骨骨折的X线检查方法,提高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胸外伤致肋骨骨折患者临床和X检查资料。结果单发肋骨骨折24例,多发肋骨骨折52例,合并气胸、血胸15例。肋骨骨折主要的X线征象是骨折线与断端的变形。不完全肋骨骨折表现为肋骨边缘局部骨皮质连续性中断。结论肋骨骨折因其走行特殊,普通胸部正位片往往会漏诊,加以患侧左右斜位及透视下患处切线位片,能明显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膈下肋骨X线摄影技术的改进,以提高膈下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准确性。方法:观察和分析膈下肋骨骨折52例,将膈下肋骨分为3等份,外1/3段用患侧小角度前后斜位摄影,中、内1/3段采用对侧反向大角度后前斜位摄影,并对摄影技术改进前后进行对比。结果:52例膈下肋骨骨折病例中,采用常规正斜位片有36例明确诊断,13例为疑似病例,未见骨折者3例。改进摄影技术后13例疑似病例中,11例明确诊断有骨折;3例未见异常病例中,有2例明确显示骨折;其余3例经双层螺旋CT扫描图像重建后示明确骨折。结论:膈下肋骨骨折X线摄影技术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其诊断准确性,降低了漏诊和误诊率,尤其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肋骨骨折漏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伤中,常见到肋骨骨折。对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是容易的,但亦有漏诊发生。笔者收集了数年来经复查证实为漏诊的68例肋骨骨折病例进行分析。1 漏诊病例及原因  仅有前后位肋骨片而无斜位肋骨X线片39例;X线片影象质量差。(包括未用滤线器或未分别按要求摄膈上肋,或膈下肋)13例;对肋骨微小骨折X线征象认识不足7例;由于气胸、液气胸或皮下气肿存在影响诊断5例;当时摄正位斜位片均无骨折发现,一周后复查发现骨折4例。2 分 析2.1 在肋骨骨折漏诊中,由于未拍斜位片而漏诊占57.4%。为漏诊主要因素。由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体位X线摄影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236例298处肋骨分别采用正位、斜位、切线位、透视下点片的方法,对各种方法发现肋骨骨折数进行分析.结果单独的正位片发现骨折占67.5%;正位片未发现,而斜位、切线位和透视下点片发现骨折共占32.5%.结论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在摄取正位片的同时,应根据病史有目的地加拍斜位片和切线位片,必要时透视下点片.[关健词]正位片;斜位片;切线位片;点片;肋骨骨折;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肋骨三位数字化摄影法的特点及其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肋骨三位数字化摄影法,对69例肋骨骨折患者的检查方法及影像表现、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得到了正确的诊断.结论:肋骨三位数字化摄影法是诊断肋骨骨折准确、简易、便捷、节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多体位X线摄影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中,选取84例患者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接受多体位X线摄影诊断,包括正位、斜位、后前斜位、前后斜位、切线位、透视下点片等,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4例患者共检出108处骨折,正位片检出56例69处(63.89%)骨折,斜位检出22例患者29例(26.85%)骨折,切线位片检出2例患者4处(3.70%)骨折,透视下点片检出4例患者6处(5.56%)骨折。结论针对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多体位X线摄影诊断,可以帮助医师更加全面地观察骨折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体位投照X线平片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我院收治的64例确诊为肋骨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影像资料,观察多体位投照X线平片检查的影响学特征。结果:本组64例肋骨骨折共发现75处骨折,其中正位片发现骨折43例(49处),占总例数的67.2%,加摄斜位及切线位片后发现骨折61例(68处),占总例数的95.3%。结论:胸部正位片、斜位片加切线位片联合应用可多方位观察肋骨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值得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邵荣福 《吉林医学》2011,(8):1535-1535
目的:探讨X线检查中肋骨骨折的漏诊原因,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方法:从本院近3年的肋骨骨折患者中找出25例首次X线检查肋骨骨折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采用万东500 MA摄片机摄片,经柯达CR500处理和(或)经岛津500MA胃肠机点片成像。结果:25例漏诊病例中,共漏诊28处骨折,其中26处肋骨骨折为无明显移位或不完全性骨折,另有2处肋骨骨折断端轻度移位。28处骨折中23处骨折为第3~10肋骨折。未检出前肋骨折7处,腋缘部11处,后肋10处。未检出单发骨折11处,多发骨折14处,单一肋骨双骨折3处。结论:肋骨骨折的漏诊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正确的检查体位、阅片者经验水平及短期摄片复查是减少肋骨骨折的关键,另外阅片者的责任心和曝光条件也会影响肋骨骨折的检出。  相似文献   

18.
谭运浩 《求医问药》2014,(15):60-62
目的:探讨用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对这50例患者均进行了胸部X线平片检查、胸部轴位CT检查及肋骨水平位CT检查,对比分析这三种方法对肋骨骨折的诊断率及检出率。结果:经过检查,这50例患者共有86处肋骨骨折。其中,位于隔上的肋骨骨折明确诊断有44处。经胸部X线平片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35处(35/44),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79.5%,未确诊的肋骨骨折有5处(5/44),错误诊断的有4处(4/44),误诊率为20.5%;经胸部轴位CT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42处(42/44),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95.4%,未确诊的骨折肋骨有2处(2/44),误诊率为4.5%;经肋骨水平位CT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44处(44/44),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100%。位于隔下的肋骨骨折明确诊断的有42处(42/86)。经胸部X线平片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28处(28/42),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66.7%,未确诊的肋骨骨折有8处(8/42),错误诊断的有6处(6/42),误诊率为33.3%。经胸部轴位CT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40处(40/42),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95.2%,错误诊断的有2处(2/42),误诊率为4.76%。经肋骨水平位CT检查确诊的骨折有42处(42/42),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100%。结论:与用胸部X线平片检查和胸部轴位CT检查相比,肋骨水平位CT检查可以克服投射角度的问题,有效地提高患者骨折的检出率,且其诊断的准确性优于其他两种检查,为骨折患者最理想的检测手段。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肋骨骨折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对所有8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常规X线检查,采用肋骨正、斜位摄片,同时进行CT检查,并采用VR、MPR等重建。结果:80例胸部外伤且怀疑肋骨骨折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共有136处骨折,其中DR检查有118处肋骨骨折,CT检查有133处肋骨骨折。结论:16排螺旋CT肋骨三维重建能够多角度的、立体的、直观的显示肋骨骨折,大大降低了肋骨骨折的误漏诊,并且临床应用价值优于DR平片。  相似文献   

20.
胸部的各种外伤为临床常见损伤.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多层螺旋CT,PET-CT等先进技术也被逐渐应用,但传统的X线检查仍为诊断肋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技术,因肋骨走形特殊以及影像重叠,肋骨骨折的漏诊率很高.我院广泛应用X线透视下多方位点片,显著降低了漏诊率.现将我科2010年 1月-2010年7月78例肋骨骨折的X线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常规胸部肋骨正位片进行对照,探讨透视下点片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