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门冬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CSII治疗,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B组于早、晚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结果 CSII组和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5),两组的空腹血糖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餐后2小时血糖好于B组(P<0.05)。CSII组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明显高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组(P<0.01)。结论 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优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低血糖少,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门冬胰岛素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的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瑞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0):154-155
目的对比门冬胰岛素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40例(中重度)2型糖尿病患者为期6周临床观察,随机分为以精蛋白锌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的A组、以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治疗的B组,两组均采用每日早、晚两次皮下注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7个时点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依从性。结果B组三餐后血糖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低血糖发生率次数低于A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对餐后血糖控制更加满意,且依从性好、低血糖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人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预混制剂与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速效制剂,进行疗效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对比评估。方法:85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A组使用门冬胰岛素30三餐前皮下注射;B组使用门冬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以空腹血糖小于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mmol/L为目标,记录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的情况及两组血糖达标的时间。结果:A、B两组最终均控制到血糖达标水平,两组最终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而A组血糖达标时间较B组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结论: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预混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较三餐前注射速效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更显著,且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门冬胰岛素(诺和锐R)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与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是否同样可以达到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方法: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治疗组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即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对照组为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结果: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尽快达标,同样达到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应用胰岛素泵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均能迅速、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血糖,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同样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是基层医院针对农村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两种方案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A组,n=20)和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组(B组,n=18),治疗4周。测定治疗前后FPG、2hPG、HbA1c、体重指数(BMI),观察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同期的FPG、2hPG、HbA1c、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30都能有效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方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双时相门冬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双时相门冬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睡前血糖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0.05);A组胰岛素治疗费用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每日3次作为简单的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注射次数较少,应用灵活,依从性更好,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门冬胰岛素泵治疗组和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组,每组各30例,随访观察15 d,比较2组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间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是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有效、经济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30治疗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组于早、晚餐前30 min注射预混人胰岛素30R,A组于早、晚餐时注射门冬胰岛素30,药物剂量根据血糖高低调整,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结果:门冬胰岛素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1),降糖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高于预混人胰岛素30R组(P<0.05),尤其是夜间严重低血糖水平的发生。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门冬胰岛素30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韩冬  赵秋菊  周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2):1386-1387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方法:8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在口服瑞格列奈1.5mg/d基础上,采用每日早晚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比较4周后两组8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治疗后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门冬胰岛素30组早晚餐后2h血糖低于人胰岛素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人胰岛素30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两次注射门冬胰岛素30较人胰岛素30R对餐后2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赖脯胰岛素50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入院后均空腹抽取静脉血查糖化血红蛋白,并监测空腹、午餐及晚餐后2 h血糖和凌晨3:00血糖。监测2 d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门冬胰岛素30和赖脯胰岛素50治疗2周。出院后电话随访3个月观察血糖下降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评价两种药物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及降糖治疗支出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两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赖脯胰岛素50组餐后2 h血糖下降较门冬胰岛素30组显著(P<0.05);赖脯胰岛素50组低血糖发生率及降糖费用明显低于门冬胰岛素30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与赖脯胰岛素50对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赖脯胰岛素50对餐后血糖控制明显优于门冬胰岛素30,且低血糖发生率及花费更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62例患者门冬胰岛素30治疗,治疗组64例患者在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mg/d口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及16周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体质量质数(BMI),以及门冬胰岛素30用量。结果:治疗后8~16周时,两组患者的FBG、2h BG和Hb A1c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的FBG、2h BG和Hb A1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16周后,治疗组患者门冬胰岛素30用量和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与单用门冬胰岛素30比较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减少了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和体质量增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每组各20例,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组每晚10时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一次三餐前各注射普通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组每日早晚餐前或三餐前分别注射门冬胰岛素30.两组均联合二甲双胍口服(0.5g,2次/d),根据空腹血糖(FBG)的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胰岛素的调整原则是将空腹血糖(FBG)控制在5.5mmol/L以内.共治疗8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bA1c、FBG和餐后2 h血糖(2h PB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组低血糖事件明显低于门冬胰岛素30组.甘精胰岛素组联合普通胰岛素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门冬胰岛素30组.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可以良好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患者治疗满意度高,适合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门冬胰岛素与传统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 截取我院2012-09~2013-03间收治的共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门冬胰岛素)及对照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两组均采取4次/d的胰岛素降糖强化方案治疗.其中,治疗组在三餐前10 min内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在晚上10时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对照组在三餐前30 min内皮下注射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在晚上10时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对比两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包括两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使用量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胰岛素的使用量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相比,门冬胰岛素能更安全地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并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0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116例)。对照组接受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观察组接受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孕期体质量、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分娩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分娩结局及新生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达标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使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A组,50例)和门冬胰岛素30(B组,46例)强化治疗方案,观察治疗前后的静脉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FPG达标率、静脉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2hPG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lc)、HbAlc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体质量增加情况。结果治疗12w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lc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两组FPG、2hPG及2hPG达标率、HbAlc和HbAlc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FPG达标率高于B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1.3%、25.1%,B组有可记录到的夜间低血糖发生。A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无明显变化,B组患者治疗后BMI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均可以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在控制夜间低血糖发生和体质量增加方面,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方案可能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中效人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在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方法 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中效和普通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降糖效果、达标事件、胰岛素使用量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2hPG、胰岛素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达标时间A组短于B组(P<0.01),低血糖事件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能有效模拟人的生理胰岛素分泌,尽早使血糖平稳达标,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1c等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C-P、2 h C-P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MI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治疗中,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2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夜间低血糖发生,对照组患者2例发生夜间低血糖。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门冬胰岛素30。  相似文献   

18.
李锦华  曾兆良  邱宁 《右江医学》2009,37(6):662-663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0例予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情况、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能良好控制血糖,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能迅速、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临床治疗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以下简称人胰岛素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各50例,采用每日早晚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30R,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比较4、8、12周后两组7个时点血糖、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 门冬胰岛素30组与人胰岛素30R组治疗后血糖、HbAl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门冬胰岛素30组餐前、餐后2h 血糖低于人胰岛素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人胰岛素30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2次/d注射门冬胰岛素30较人胰岛素30R对餐后2h血糖控制更有效,减少低血糖风险,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餐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1型糖尿病患儿69例,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予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并加强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等实验室相关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小儿1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同时通过加强护理工作,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