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软骨表面纤维化、基质蛋白多糖丢失、胶原基质破坏、软骨下骨外露及骨赘形成等.创伤、自身免疫性疾病、骨关节先天发育缺陷、老龄及肥胖等为其主要病因.虽病因众多,但最终的病理过程相同[1].在其病理过程中,体内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参与并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倍受关注,其原因不仅在于关节软骨是TGF-β的主要组织来源之一,更重要的是TGF-β对靶器官的双重调控作用与关节软骨的生物学特性极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量效关系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宗义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4):241-24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关节内注射对关节软骨全层缺损修复在细胞形态学、细胞基质化学方面的不同影响。方法将兔膝关节造成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分别注入1ng、10ng1、00ng TGF-β1,2、4、8周后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研究,分析比较修复组织中透明软骨细胞数和胶原含量的差异。结果各剂量组均有一定的修复效果,100ng组最佳,但出现了骨软骨赘和正常关节软骨的退变。结论实验各剂量TGF-β1都可以促进关节软骨全层缺损的修复,100ng较理想,最佳剂量和方法仍需探讨。 相似文献
3.
4.
戴心怡 苏新 仇镇宁 章宏伟 张耀娟 DAI Xin-yi SU Xin QIU Zhen-Ning ZHANG Hong-Wei ZHANG Yao-Juan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5):322-325,F0003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单一和联合应用时,对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探符合组织工程需要的合适浓度的bFGF与TGF-β1的组合。方法:第四代幼兔关节软骨细胞,以bFGF(1,5,10ng/m1)或TG-β1(0.1、0.5、1.0ng/m1)及bFGF(10ng/m1)+TGF-β1(1ng/m1)的单独和联合刺激组为实验组,以常规培养组为对照组,通过Cell Titer96AQueous单溶液细胞增殖分析法测定细胞增殖效应。结果:单独应用时,10ng/ml的bFGF和1ng/ml的TGF-β1。分别为各自最有效的促增殖浓度(P〈0.01);以此浓度联合刺激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及单因子浓度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合适浓度的bFGF与TGF-β1联合使用,能有效促进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增殖,有助于组织工程种子细胞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3是否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肺成纤维细胞(human lung fibroblast, HLF)间质转化。方法 在体外培养原代HLF进行细胞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超纯水;TGF-β1组:细胞给予TGF-β1(4ng/ml)处理HLF 24h;TGF-β3组:细胞给予20ng/ml的TGF-β3预处理24h后加入TGF-β1(4ng/ml)处理24h。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n)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体内构建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气管滴注;模型组:博来霉素溶于0.9%氯化钠溶液,按2.0U/kg的浓度给予小鼠气管内滴注;TGF-β3干预组:于造模前1天,将TGF-β3(100μg/kg)给予小鼠尾静脉注射。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和Fibronectin蛋白的变化。结果 在体外,与TGF-β1组比较,TGF-β3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α-SMA和Fibronectin蛋白表达下调。在体内,与模型组比较,TGF-β3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改善,胶原沉积减少,α-SMA和Fibronectin蛋白荧光强度降低。结论 TGF-β3抑制TGF-β1引起的HLF间质转化,并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关节软骨修复与细胞因子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节软骨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覆盖在关节的负重面上,由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所构成,软骨细胞是成人透明软骨的惟一细胞,它合成与分泌高特异性的软骨基质。关节软骨内含多种细胞因子,其在促进软骨细胞增生、分化和基质降解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不同的细胞因子可能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一种细胞因子可调节其他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活性。本文就细胞因子对关节软骨的复合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关节软骨损伤后修复能力有限;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关节软骨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由此为成功治疗关节软骨损伤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方案。文中从保守治疗、移植技术、组织工程化软骨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能获得最佳转染效率和促增殖分化效应的 TGF-β1 基因转染条件、剂量及基因治疗的安全性 ,体外将TGF-β1 基因转入骨膜源间充质干细胞 ( MSCs) ,用水貂肺上皮细胞生长抑制法、透射电镜及软琼脂培养等方法检测。结果发现 :转基因 MSCs表达的 TGF-β1 具有生物学活性。当 3μl脂质体介导 1μg TGF-β1 基因转染时 ,能获得最佳转染效率和促 MSCs增殖及向成软骨方向定向分化效应 ;转基因细胞无恶性转化倾向。从而把组织工程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结合成为分子组织工程学 ,为高质量地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损伤的心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mfing growth factor.13,TGF-β )由于其复合物的复杂性、不同寻常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作用的多样性,其真正生物学作用还并不为人们所了解。TGF-β 在心肌梗死的愈合、心肌修复和左室重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精确地调节心肌梗死后心脏修复的多种细胞反应,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关节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疾病,可以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并加速骨关节炎的发生。由于软骨缺乏血运,本身不含祖细胞,损伤后自身很难修复或再生。常规的非手术疗法无法完全消除疼痛和长久修复软骨功能。目前,多种手术治疗方法已经应用于关节软骨的修复与再生,如骨髓刺激方法、软骨移植方法、软骨再生等,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同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BMP与关节软骨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外伤或疾病造成的关节软骨的缺损 ,临床上十分常见 ,由于关节软骨修复能力极为有限 ,许多促进其再生和修复的方法也不太令人满意。目前 ,生长因子促进关节软骨修复和增生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在许多因子中 ,BMP(bonemorphgeneticprotein)是唯一能够单独诱导骨组织形成的局部因子 ,因而对关节软骨的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其在关节软骨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BMP与关节软骨的概述BMP是机体内多肽生长因子 ,属于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 forminggrowthfactorβ ,TGF β)受体超家族成员 ,主要包括BMP 2、3、4、5、6、7… 相似文献
13.
FGF对关节软骨细胞基质及其TGFβ1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对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基质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1月龄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在每次换液时加入FGF 100 ng/ml,铺满后收集细胞,作关节软骨细胞TGFβ1检测及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采用氯胺T法和Antonopoulos法,作细胞基质的胶原和蛋白多糖含量测定.结果:FGF能明显促进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合成,并且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P<0.01).光镜下实验组细胞明显呈棕色,电镜下细胞膜表面有明显的胶金颗粒粘附.结论:FGF能促进关节软骨细胞TGFβ1的表达及基质合成,推迟了关节软骨细胞的成熟,维持细胞的软骨表现型,这些作用有利于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睡眠剥夺对大鼠髁突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恢复组.利用改良多平台法(modified multiple platform method,MMPM)对实验组和恢...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与尿TGF-β1水平的关系.方法 8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慢性肾脏病(CKD)Ⅱ~Ⅳ期,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分为两组,其中组1患者40例,24 h尿蛋白定量>1.5 g/24 h;组2患者48例,24 h尿蛋白定量<1.5 g/24 h.ELISA法检测尿TGF-β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对24 h尿蛋白定量与尿TGF-β1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组1和组2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2.1±0.5) g/24 h和(1.3±0.2) g/24 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1患者尿TGF-β1水平明显高于组2,为(82±27) pg/mL vs (57±20) p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1患者尿TGF-β1水平与蛋白尿呈显著正相关(r=0.51, 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增多与尿TGF-β1水平增高相关;尿TGF-β1水平测定可能是预测临床糖尿病肾病预后的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藻酸钙凝珠为载体的立体培养的兔脂肪干细胞(ADSC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共同诱导下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利用新西兰大白兔提取兔ADSCs培养传代并鉴定。取第3代ADSCs制成藻酸钙-脂肪干细胞混合凝珠进行立体培养并分为4组:A组(未诱导组)、B组(IGF-1诱导组)、C组(TGF-β1诱导组)、D组(TGF-β1和IGF-1联合诱导组)。连续培养3周后对细胞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检测,对比各组之间的表达结果。结果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提取细胞中ADSCs的纯度>95%;HE染色结果表明细胞分化:D组>C组>B组,A组无明显变化;利用Scion Image图像分析免疫组化中Ⅱ型胶原表达量:D组>C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藻酸钙凝珠为载体的脂肪干细胞能定向诱导成软骨细胞,并且在立体培养TGF-β1+IGF-1两种生长因子联合诱导优于TGF-β1或IGF-1单一诱导,两者之间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 (DN)患者体内转化生长因子 - β1(TGF - β1)含量及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 4 8例 2型糖尿病肾病 (G1组 )患者尿液、血液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HA体外刺激培养上清液 (CPBMCs)中TGF - β1含量进行检测 ,并与 4 6例肾功能正常的 2型糖尿病 (G2组 )及 4 8例健康人(G3组 )比较。结果G1组尿液和血浆中的TGF - β1含量明显升高 ,其尿液中含量 (45 0 2 9± 99 75fg·L-1)与G2组 (74 72± 18 5 7fg·L-1)和G3组 (5 9 90± 9 5 5fg·L-1)比较 ,分别为P <0 0 1和P <0 0 0 1。血浆中含量 (387 4 5± 82 0 6fg·L-1)与G2组 (5 8 91± 11 0 3fg·L-1)和G3组 (47 2 5± 6 2 2fg·L-1)比较 ,分别为P <0 0 5和P <0 0 1。G2组与G3组之间比较 ,尿液及血浆中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G1组患者CPBMCs中的TGF - β1含量与G2组、G3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结论尿液和血浆中TGF - β1含量检测可能作为判断DN病情活动的一项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8.
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能力差一直是困扰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如何提高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能力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提高关节软骨修复能力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有生物活性的生长因子能提高软骨损伤的修复,逐渐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治疗手段。本文主要对生长因子在关节软骨损伤与修复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仿生基质材料的体外复合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转染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评价涂覆多聚赖氨酸(PLYS)的聚DL乳酸(PDLIA)仿生基质材料能否作为关节软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支架材料。方法 将组织工程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结合,体外将具有多重生物学效应的TGF-β1基因转入关节软骨组织工程首选种子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与表面涂覆PLYS的PDLLA可降解三维多孔基质材料体外复合培养。以单纯空载体转染MSCs为对照,通过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种子细胞的粘附、增殖及分化等情况。结果 基质材料孔隙率为88%,其中孔径为150-200μm的有效孔占80%。所有细胞增能很好地粘附于基质材料上,其中TGF-β1基因修饰的MSCs增殖分化活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利用扮子组织工程学原理可使TGF-β1持续高效发挥作用,使提高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和远期疗效成为可能。涂覆PLYS的PDLLA仿生基质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结构相容性,而且具有更好的表面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细胞--基质材料之间非的界面不相容问题,是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良好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