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胃炎性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胃炎性息肉〔息肉直径3-l0mm)合并Hp感染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及对照组(56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四联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拘椽酸铋及替硝唑,疗程2周.对照组仅接受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治疗.受试者在纳入试验前及治疗结束后4-12个月接受定期胃镜检查和Hp测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52例及44例患者完成整个研究.治疗组有46例(88.5%)用药后4-12个月随访中 Hp得到根除,在Hp根除者中28例(60.9%)胃息肉消失.而在试验开始后12个月,对照组中完成整个研究的患者胃息肉和Hp情况未发生变化(P<0.05).结论大多数胃炎性息肉在根除Hp后消失,患者如同时患有胃炎性息肉和Hp感染,在行息肉摘除术前可先尝试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组33例,以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Amoxicillin,A)、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治疗;雷贝拉唑(Rabeprazole,R)组31例,以雷贝拉唑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奥美拉唑(Omeprazole,O)34例,以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程均为1周,然后3组单独给予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连续2周,疗程结束3周后复查Hp。结果:治疗组的Hp根除率为91.1%、90.3%,对照组Hp根除率为88.2%。结论:3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地根除Hp。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以新型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信阳市肛肠医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Hp相关性溃疡者患者,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研究组给予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Hp相关性溃疡患者,采用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的三联疗法效果较好,可以避免临床常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弊端,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林勤 《吉林医学》2012,(30):6580
目的:对比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因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兰索拉唑组各48例,奥美拉唑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兰索拉唑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结果:两组药物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胃液内pH值升高程度高于奥美拉唑组,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相当,兰索拉唑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赵美伟 《吉林医学》2015,(4):706-707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实验组给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兰索拉唑片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4%,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中有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未采取任何措施,经治疗5~7 d后不良反应消失。讨论:兰索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及根除Hp,并能快速使患者溃疡病临床症状消失,仅有轻微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镇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Hp感染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口服,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兰索拉唑口服,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清除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Hp感染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确切,且Hp根除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马靖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4):656-657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及药物经济学分析。方法选取郑州交通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02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总疗程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并分析两组成本-效果(C/E值)。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16%(47/51)、88.24%(45/51)。对照组和观察组Hp根除率分别为88.24%(45/51)、84.31%(43/5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溃疡治疗有效率、Hp根除率的C/E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与兰索拉唑四联疗法相当,但其药物经济学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两种三联疗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cer, DU)最重要的致病因子.根除Hp在DU治疗中的作用已被广大临床医师所公认[1].随着对Hp根除治疗的广泛开展,根除失败的患者屡见不鲜[2],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细菌耐药;(2)目前广泛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其代谢速度受CYP2C19基因多样性的控制,PPI快代谢的患者服药后其胃内pH值可能未达到根除Hp的要求.本研究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DU患者,观察疗效及Hp根除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均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200mg,阿莫西林1000mg,兰索拉唑30mg;对照组用甲硝唑400mg,阿莫西林1000mg,兰索拉唑30mg。均为2次/d,疗程均为7d。结果疗程结束至少4周后复查14C-UBT,治疗组Hp根除率意向治疗分析(ITT)达82.22%和完成治疗分析(PP)达90.24%,对照组分别为64.44%和72.50%,治疗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安全性好,是一个较好的Hp根除方案。  相似文献   

10.
李永超 《吉林医学》2012,33(25):5457-5458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胃炎(CG)和PU并携带Hp阳性患者13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69例,予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1周后,续单予兰索拉唑治疗7周;对照组63例,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周后,续单予兰索拉唑治疗7周。结果:两组在Hp根除率及溃疡的愈合与症状的缓解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同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黄昕  刘明华 《当代医学》2014,(10):138-139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东莞寮步医院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兰索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n=60)。兰索拉唑组: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等。结果兰索拉唑组有54例愈合,4例好转,2例无效。奥美拉唑组有47例愈合,8例好转,5例无效。兰索拉唑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情况明显比奥美拉唑组好(P<0.05)。兰索拉唑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1.7%)比奥美拉唑组(81.7%)高(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结论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不同剂量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g,Bid)+甲硝唑(400mg,Bid)治疗,疗程1wk;A、B、C三治疗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剂量呋喃唑酮(100mg、200mg、300mg,Bid)+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g,Bid)治疗,疗程1wk。观察、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疗程结束4wk后复查胃镜和Hp检测。结果对照组和A、B、C三治疗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分别为:59.3%、58.6%、85.7%、84.6%和63.0%、65.5%、89.3%、88.5%。A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B、C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B、C两组间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倍标准剂量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可替代甲硝唑作为Hp根除治疗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溃散联合奥美拉唑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选择本站2011年2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奥美拉唑组35例,平溃散联合奥美拉唑组41例。对给药前后的胃内pH、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否根除等指标进行对比,随访6个月。结果经过4周治疗,两组都可减轻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与奥美拉唑组相比,平溃散联合奥美拉唑组的抗酸能力强而持久(P<0.05),平溃散联合奥美拉唑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平溃散联合奥美拉唑组治疗消化道溃疡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阳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经内镜诊断并检测证实H.pylori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6例),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2次/d,共7d;对照组(56例),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克拉霉素500mg,2次/d,共7d.疗程结束4周后胃镜检查并检测H.pylori,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ylori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第1天和第2天腹痛缓解率分别为39.3%和75%,高于对照组的19.6%和39.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和98.2%,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5.7%和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少,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 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安全有效.腹痛症状缓解速度明显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15.
陈仕武  张晓  彭魏 《海南医学》2010,21(19):19-20,18
目的观察两种补救根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对初次根除HP失败的患者1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含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组8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左氧氟沙星500mg,1次/d,口服,阿莫西林1.0g,2次/d,共10d。含铋剂四联方案组8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枸橼酸铋钾240mg,2次/d,口服,四环素250mg,4次/d,甲硝唑400mg,3次/d,共7d。结果含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1.25%(73/80)和13.75%(11/80),含铋剂四联方案组分别为58.75%(47/80)和37.50%(3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含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含铋剂四联方案组有1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含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与含铋剂四联方案均为有效补救根除HP的有效方法,而前者更安全有效和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根除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变化,以探讨Hp长期定植在胃黏膜引起慢性持续性感染的原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45例Hp阳性患者(研究组)Hp清除前后及35例Hp阴性患者(对照组)胃黏膜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Hp阳性患者局部胃黏膜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增多,占5.012%,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胃黏膜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0.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除Hp治疗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减少,占0.551%,明显低于清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结论Hp感染后可能通过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抑制Hp引起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造成Hp的长期定植。根除Hp后人胃黏膜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减少可能是Hp被清除后,该类细胞凋亡或者移出胃黏膜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除幽门螺杆菌后对胃黏膜病变转归的影响。方法人选患者均经胃镜和临床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并确定有Hp感染的状态。患者分两组:幽门螺杆菌根治组慢性胃炎42例、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45例,未行Hp治疗组慢性胃炎41例、萎缩伴肠上皮化生38例;于根除幽门螺杆菌后1年行胃镜随访,在同一部位取活检,根据病理结果的不同分为好转和无好转。结果治疗Hp1年后慢性胃炎根治组逆转率54.52%(23/42),未根治组19.51%(8/41),组间比较有非常明显差异(χ^2=11.06,P〈0.01);Hp根治组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变逆转率15.56%(7,45),未根治组10.53%(4/3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根除Hp1年后慢性胃炎病变有明显好转,对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病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Pu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纽治愈45例,显效2l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纽治愈22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有效患者随访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21.25%,对照组复发率为38.5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兰索拉唑治疗PU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质量影响。方法: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病人10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0%(42/50)和80.0%(40/50),两组间根除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停药后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对Hp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溃疡愈合效果好,可提高Hp根除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何媛  赵晶  林泳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6):4424-4428
背景 我国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较高,但并非所有感染者存在着相同的临床结局,这除了与宿主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关外,可能还与H.pylori菌株基因型有关。目的 探讨血清H.pylori抗体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并同期进行血清H.pylori抗体检测的患者2 650例,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分为五组,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1 01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468例、胃溃疡组7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236例、胃癌组140例。入选患者均未曾行H.pylori根除治疗,采用蛋白芯片法对H.pylori特异性抗体CagA、VacA和Ure进行血清学检测。统计分析H.pylori感染率、H.pylori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组H.pylori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74.58%)、胃溃疡组(74.34%)、胃癌组(72.14%)、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71.58%)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64.49%),各组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H.pyloriⅠ型感染者1 596例,H.pyloriⅡ型感染者259例。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均高于H.pylori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6,P<0.01);其中胃溃疡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P<0.005)。1 596例H.pylori Ⅰ型患者中,以CagA+VacA抗体为主,占60.15%(960/1 596),其次为VacA抗体,占34.27%(547/1 596),CagA抗体占5.58%(89/1 596)。各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抗体阳性率(P<0.05)。各组Cag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4,P<0.01);其中胃溃疡组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05)。各组Vac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4,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及胃溃疡组(P<0.005)。各组Ure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67,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及胃癌组(P<0.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P<0.005)。结论 H.pylori感染与胃部病变密切相关,不同H.pylori菌株基因型的致病性不同;Ⅰ型菌株为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且以CagA+VacA抗体均表达者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