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对2008年2月~2010年2月共收治的42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双侧或一侧椎弓根完整,椎体下半部或下终板无爆裂的患者,采用后路经伤椎及上下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术前、术后随访摄片观察椎体高度有无丢失,内固定物有无松动。结果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术后对比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恢复良好,无内固定物松动和断裂。结论后路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增强了脊柱的强度和稳定性,并能有效预防术后远期发生椎体塌陷,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
单节段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伤椎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压缩性骨折和轻度暴力骨折采用后路单节段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患者随访6~27(平均17.5)个月,进行临床Denis疼痛评分、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患者工作恢复状况及X线检查情况(包括术前、术后、随访时椎体的高度、伤椎的后凸畸形,内固定物的状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按照Den is疼痛分级,P1级有12例患者无疼痛,P2级有5例患者有轻微疼痛,无需服药治疗,所有患者均对手术表示满意。神经功能均恢复至正常;X线检查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后伤椎矫正率为96%,随访椎体高度丢失0.4 mm,丢失率为1.4%。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结论选择好适应证,后路单节段伤椎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5例胸腰椎骨折脱位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术后伤椎复位情况。结果:25例随访12个月~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对比术前、术后l周伤椎前缘高度的比值、cobbs角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对比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高度的比值、cobbs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可提高复位质量,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后路整复胸腰椎屈曲型压缩骨折,相邻的上一椎间隙进行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和后外侧植骨融合,评价其脊柱矫正度.方法对接受手术的23例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经12mo随访,测出X光片术前和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术前平均为19mm,术后1wk平均为31mm,术后12mo平均为29mm.骨折后成角的Cobbs角术前平均为21°,术后1wk平均为6°,术后12mo平均为9°.结论后路单个椎间隙固定治疗胸腰椎屈曲性骨折可行,复位好,远期矫正度有小部分丢失;可最大范围地保留其他椎间隙的功能,缩小了手术创伤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节段与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节段固定组与双节段固定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9个月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及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椎体高度的恢复,术后1周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与术后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高度的恢复差异及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具有较好的复位作用,均能有效防止复位丢失,而单节段椎弓根固定植骨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具有固定单位少、创伤较小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18例,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Cobb角、椎体压缩百分比及椎管矢状径占位率,用Frankel分级评估神经功能.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无一例内固定松动和断裂,全部获得骨性融合;术后伤椎Cobb角、椎体压缩百分比及椎管矢状径占位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Frankel分级:术前B级2例,C级5例,D级7例,E级4例;术后C级3例,D级8例,E级7例.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内固定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冀明欣 《基层医学论坛》2016,(30):4192-4193
目的 分析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附加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施行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伤椎椎弓根固定配合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的椎体高度百分比与椎管占住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更佳(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神经恢复良好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跨伤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附加伤椎固定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司军  曹涌  成红兵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7,27(3):185-186,188
目的:评价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椎骨折27例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随访2年以上,对其并发症、脊柱矫形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植入椎弓根螺钉108钉,术中并发症4钉(3.7%),分别为置钉位置不当3钉(2.78%),椎弓根骨折1钉(0.92%)。术后矫形矢状位指数(SI)平均矫正约18.7°。随访24~38个月,平均29.3个月,SI在拆除内固定物之前有轻度丢失,之后有中等程度丢失。发生断钉、断杆2例(7.41%),发生松动5例(18.5%),不全瘫者22例至少提高Frankel一级者17例(77.3%),括约肌功能恢复2例。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对合并有椎间盘严重损伤、椎管侵占明显的患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止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蔡亮  周志刚  严朝华  付江明  李强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11):27-28,31,F000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复位固定的可行性及原理。方法对2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伤椎及相邻的上、下椎体,经椎弓根置钉后,按固定区的正常矢状面形态将棒预弯;利用中间螺钉作为支点,将伤椎向前推顶,纠正伤椎后凸畸形及水平移位。结果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4.6%,水平移位恢复至正常的0.5%。骨折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及加重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骨折直接复位和固定可提高复位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应力分布,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Chance骨折的发生机制及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的疗效分析。方法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Chance骨折23例,致伤节段:T113例,T126例,L18例,L24例,L32例。结果失访3例,余20例均获6个月~5年的随访,随访病例脊柱后柱分离状态均得到明显恢复,无内固定失败及感染等并发症,除Frankel功能分级A级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无变化外,其余例神经损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Chance骨折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及时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王明  周志强  刘智 《当代医学》2014,(24):37-38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21例(23椎)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随诊及回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1年脊髓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此外,所有患者术后1周及1年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椎管狭窄程度以及腰背痛情况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各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该四项术后1周与术后1年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手术效果稳定。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一侧或双侧)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操作安全,术后病情恢复效果满意,脊柱固定可靠,弯曲正常,无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探讨骨折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1年12月~2007年10月收治的64例单锥体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行跨骨折椎的4钉固定术(A组)34例,包括骨折椎椎弓跟固定的6钉固定术(B组)30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18.3个月)分别从病人骨折椎前缘高度、失状面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内固定失败率(断钉,断棒及退钉等)及腰背痛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虽然两组骨折椎前缘高度和失状面Cobb角的即刻改善无明显差别(P>0.05),但B组的骨折椎前缘高度和失状面Cobb角均优于A组(P<0.05)。两组的神经功能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较A组有较低的腰背疼痛及内固定失败率。结论经骨折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切实可行及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一半以上,以往对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多采用后路跨伤椎4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但其存在一些缺陷,如后凸畸形、断钉断棒、矫正角度的丢失等现象屡见不鲜,影响治疗效果。2006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固定非融合技术治疗单一椎体、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对本院67例单一椎体、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35例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固定非融合技术(微创组),32例患者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记录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测量两组术前、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后凸Cobb角和椎间隙高度。【结果】微创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影像学观察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均有明显的恢复,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而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微创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损伤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其宝  康伟军 《吉林医学》2011,32(23):4848-4850
目的:讨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相应椎管减压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骨折患者23例,分别对椎体高度、神经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6~36个月,未发现内有固定物松动现象,无感染及医源性损伤等并发症。椎体高度分别由术前49.3%恢复到术后平均92.5%。相邻椎体横突间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标准较术前平均提高1-2级。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具有解剖较简单、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操作容易等特点,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33例胸腰椎单节段爆裂骨折患者。结果骨折椎体均愈合,时间3~6个月,术后伤椎高度较术前得到明显恢复,后凸畸形角度明显改善,生理弧度恢复。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是维持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复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后路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原理和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3岁.骨折部位:T11 7例,T12 19例,L1 13例,L2 9例.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障碍分级标准:A级4例,B级5例,C级9例,D级13例,E级17例.按椎管阻塞 面积分为4度:Ⅰ度7例,Ⅱ度15例,Ⅲ度18例,Ⅳ度8例.手术方法:经伤椎椎弓根植骨,伤椎及相邻的上、下椎体经椎弓根置钉后,按固定区的正常矢状面形态将棒预弯;利用中间螺钉作为支点,将伤椎向前推顶,纠正伤椎后凸畸形及水平移位.结果伤椎高度恢复至正常的93.8%,水平移位恢复至正常的0.5%.随访3~36个月,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骨折椎体愈合满意,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1~2级的恢复.无神经损伤及加重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联合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对骨折直接复位和固定可提高复位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应力分布,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09年4月收治的34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伤椎5枚或6枚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同时行单节段植骨融合.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2个月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测量并比较Cobb角、伤椎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及神经恢复情况.结果 伤椎置钉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切口感染,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现象.所有患者获得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随访,未出现内固定失败,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随访时,Cobb角由术前的12°~42°(26.5°±7.4°)矫正至0°~16°(5.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8,P<0.05).伤椎前缘压缩率由术前的20%~50%(70%±12%)恢复至86%~100%(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P<0.05).椎管占位率由术前的12%~56%(38%±10%)恢复至0~1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9,P<0.05).脊髓神经功能除4例A级无变化,其余均较术前有1~2级恢复.术后12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A级4例,C级3例,D级3例,E级24例.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三椎体治疗胸腰椎骨折重建前中后三柱稳定,畸形矫正满意,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1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总结经伤椎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12例,其中5例单纯行短节段钉棒系统(GSS)内固定,7例行短节段钉棒系统内固定的同时行椎板开窗减压及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果通过手术治疗,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3个月,椎体成角,椎体压缩率明显改善,椎管占位率明显恢复,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神经症状ASIA评分平均提高1.5级。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可增强钉棒系统内固定稳定性,经椎弓根打压植骨可有效增加伤椎的骨量,恢复椎体高度,预防后期椎体高度丢失。在伤椎椎体内打入椎弓根钉的短节段固定是安全有效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6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拍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结果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4.8个月,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伤椎高度、Cobb角、矢状位指数均得到明显恢复,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也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