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828例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型、症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型、症状规律。方法 根据中医四诊内容制定症状观察表,对某高校的828例亚健康状况教师的证型、症状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的主因是劳逸失度、内伤七情;所表现的症状多达62种,其中12个主要症状依次是易疲劳、失眠、夜尿频多、头晕、咽干、便秘、经来不适及月经不调、发黄易落、四肢发凉、活力减退、咽部异物感、头痛。中医证型共涉及32个,其中12个主要证型依次是肝郁气滞证、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肾气不固证、肺气虚证、心脾两虚证、脾肾两虚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脾气虚证、心火亢盛证、脾阳虚证。结论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以虚证和肝系证候、脾系证候、肾系证候多见;劳逸失度、内伤七情致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紊乱,气血阴阳平衡关系受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是亚健康状态发生的病理核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特征及中医病机。方法通过近代亚健康状态的文献研究,归纳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病因病机。结果亚健康状态的病机主要为情志不遂、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禀赋不足或年老体弱,体质亏虚。结论根据中医病机调治亚健康状态将会有的放矢,利于中医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紧张型头痛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紧张型头痛诊断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头风的证候分类等相关标准进行辨证,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紧张型头痛,女性多于男性,中青年高发,慢性紧张型头痛最多,移居者发病率高.辨证结果,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各个病性与疾病分型均未见关联;病性类证候要素11个,分别为痰浊、阴虚、气虚、阳虚、血虚、阳亢、瘀血、气滞、热盛(内)、湿阻和动风.各个病位类证候要素与西医分型未见关联.结论:紧张型头痛所涉及的7个病位类证候要素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涉及11种,均为内伤证候,虚实均有涉及,实以痰浊最多见,虚以阴虚最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衰使用中医证候分布来进行划分的特征。方法:根据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对114例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收集,对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给予了分析研究。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总共发现了17种证素,一共1454次。共分为心肺肾脾肝五类证素,有576次,占总数的39.61%,心功能频次以心肺肾脾肝的顺序依次减小,其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患者其他12种病性类证素中,基本的证素食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所占比例分别是26.65%、18.10%、14.92%、12.07%、11.96%、7.86%。结论:患者的心衰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证候发生变化,虚实结合,痰浊血淤等实证证素所占比例比较多,则症状较轻,而气虚、阴虚等虚证证素占比较大,则会病情严重。通过中医证候分布要素来进行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的症候,可以为临床中医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相关性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特点以及它与患者的脂代谢,对胰岛素的抵抗,病程,年龄这些相关性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0年4月我院门诊120例2型糖尿患者第1次诊断治疗时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湿热困脾,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热盟这几个证型进行分类。结果在多种中医证型分类中,最多的是气阴两虚型患者,阴阳两虚型的患者人数位居第二,之后是湿热困脾型和阴虚热亘型这种证型。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其病程的进一步发展,中医证型也渐渐地从湿热困脾、阴虚热盎证型向阴阳两虚和气阴两虚证型方面转变,并且许多患者还兼有血瘀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特点以及它与患者的脂代谢,对胰岛素的抵抗,病程,年龄这些相关性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0年4月我院门诊120例2型糖尿患者第1次诊断治疗时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湿热困脾,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热盛这几个证型进行分类。结果在多种中医证型分类中,最多的是气阴两虚型患者,阴阳两虚型的患者人数位居第二,之后是湿热困脾型和阴虚热盛型这种证型。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其病程的进一步发展,中医证型也渐渐地从湿热困脾、阴虚热盛证型向阴阳两虚和气阴两虚证型方面转变,并且许多患者还兼有血瘀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脾肾两虚型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脾补肾活血方口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方联合常规西医疗法应用到脾肾两虚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治疗中,能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失眠的病因病机以七情内伤为主,其涉及的脏腑不外心、脾、肝、胆、肾,其病机总属营卫失和,阴阳失调为病之本,或阴虚不能纳阳,或阳盛不得入阴。简单来说,人体内阴阳失和就是失眠的关键所在,而睡眠本身也可看作是阴阳消长平衡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可感觉头痛、头晕、头胀、颈部僵硬不适,中医对于老年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辩证论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质为本虚标实、气血失和、病变在肝,根源在肾。高血压的临床证型最常见的为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证、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和肝风上扰证。临床当以辨证论治为依据,从心、肝、脾、肾四脏着眼,治标重在肝,治本重在肾,调理脾胃应贯穿于始终,兼以调和气血、养心安神。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已经被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案例证明是有确切疗效的,成为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失眠症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轻者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实,或醒后不能入睡;重者彻夜不眠.常伴有头痛、头晕、健忘等症状.中医认为,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肝阳扰动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不寐与心、脾、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按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应补虚泻实,调整阴阳.穴位按摩通过疏通经络、调理阴阳来达到治疗失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藏中小学教师的亚健康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和亚健康量表,以628名西藏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1)西藏中小学教师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一般人群,社会健康状况显著高于一般人群;西藏藏族中小学教师存在职业倦怠,但尚未达到中度水平。(2)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亚健康呈显著负相关(P﹤0.01)。(3)回归分析发现,去个性化和情感衰竭是影响教师生理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低成效感和情感衰竭是影响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因素,情感衰竭、成效感和去个性化是影响社会亚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西藏藏族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是影响其亚健康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应采取一些措施,降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高校教师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所大学1 158名教师的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某市高校教师亚健康检出率为54.5%,亚健康的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入睡困难、疲倦等症状。工作压力大、家庭琐事繁多、同事之间竞争激烈、教学任务繁重、经济压力大以及睡眠时间少是亚健康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某市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广州高校女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与家庭、工作压力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从广州10所高校中随机抽取500名女教师,对其亚健康和家庭、工作压力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高校女教师亚健康的发生率与年龄、学历、职称、家庭因素、人际交往情况、科研困扰、教学时长及学生评价有关(P<0.05),与个人月薪及备课时长无关。结论广州高校女教师亚健康发生率与家庭及工作压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蚌埠市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方便抽取蚌埠地区2所大学在校学生3320名(男生1550名,女生1770名,年龄19.58±1.366岁)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环境因素和亚健康状况。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症状报告率为46.0%。躯体亚健康报告率为30.0%,其中三个维度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低下和抵抗力下降人数比例分别为27.0%、42.0%和34.1%。心理亚健康报告率为36.5%,其中三个维度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人数比例分别为68.6%、35.5%和85.8%。对亚健康症状报告率有影响的家庭环境因素是家庭类型、父母亲的健康状况。结论大学生亚健康症状报告率较高。单亲家庭和父母亲健康程度低为大学生亚健康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沧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防治策略。方法参照中华预防医学会制定的第三状态量化表以及WHO生存质量测定简表,抽取沧州市4所高校58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沧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为69.44%,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压力、工作紧张、睡眠质量和缺乏锻炼等是亚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沧州市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中年教师,应采取积极的行为干预和心理调整,提高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姚剑文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81-2783
目的了解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为改善和提高体育教师的健康水平,促进高校体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文献资料法。结果体育教师健康状况总体上是乐观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表现在亚健康症状、身体不良反应、职业疾病、运动损伤等方面。结论要从加强对教师的健康知识宣传、健康普查和心理辅导,以建立健康保障体系,改变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环境等几方面人手,提高体育教师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校师生亚健康状态表现特征文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高校师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特征,为高校亚健康的识别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借助中国知网(CNK I)平台,检索1998-2009年公开发表、标题中含有"亚健康"、研究对象为"教师或学生"的原著论文;提取文中亚健康的表现特征,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论文183篇,亚健康的常见表现为"失眠"、"疲劳感"、"烦躁不安",在文献中的出现率均在30%以上;"四肢麻木僵硬"(2χ=5.939,P=0.015)、"手脚发冷"(2χ=4.608,P=0.032)、"三观问题"(2χ校正=5.89,P=0.015)、"自杀倾向"(χ2校正=4.824,P=0.028)4个表现特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师生亚健康的常见表现相似,教师在躯体方面的表现高于学生,而学生在心理方面的表现高于教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促进高校教师身体及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运用自行设计经过预试验修订的高校教师健康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武汉市4所高校共1 378名教师进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教师中超重和肥胖的406人(29.3%);患病总人次为455人次,其中有高血压170人次(37.4%),位居首位;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94人次(20.7%)、呼吸系统疾病58人次(12.8%)、除高血压外的其他心血管疾病32人次(7.0%)、泌尿系统疾病32人次(7.0%)、神经系统疾病22人次(4.8%)、其他疾病47人次(10.3%);高校教师躯体亚健康675人,占无疾病史教师的67.77%,躯体症状以腰酸背痛、乏力困倦、记忆力减退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86人(17.48%)、178人(16.73%)和125人(11.75%);心理亚健康教师489人,占无疾病史教师的49.1%,以注意力分散、烦躁、焦虑症状为主,分别为141人(20.83%)、123人(18.17%)、100人(14.77%);亚健康与健康教师吸烟、饮酒、饮水、饮食口味、饮食种类、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运动、排便情况、伏案工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校教师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学校应定期为教师体检,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其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教师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女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人体能量监测仪Auramed Biopulsar收集232名壮族女大学生左手掌反馈各部位器官的生物电能量流动趋势,观察壮族女大学生在45个部位的生物电指标变化,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各因素对亚健康的影响。结果:广西壮族女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76.96%,农村学生亚健康检出率高于城镇,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19岁与21和22岁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学关系、记忆力、辅导员的关心程度和城乡差别是壮族女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广西壮族女大学生亚健康检测率较高,学校相关部门应尽早进行干预,提高壮族女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