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 对46例误诊、漏诊的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误诊为消化道疾病;8例误诊为呼吸道感染;4例误诊为肺心病;4例误诊为心绞痛;3例误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误诊为感染性休克,其余12例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易误诊,临床医生应重视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原因.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初诊误诊的患者2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2例(46.2%);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6例(23.1%);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疾病5例(19.2%);误诊为其他疾病3例(11.5%).结论: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容易造成初诊时误诊,从而延误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3.
李民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X):132-132,145
目的:分析非典型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提高诊断准确率,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方法:对2002年2月~2005年10月在我院门诊、急诊的非典型心肌梗死初诊误诊的58例患者(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4.5%)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58例中,误诊为急性胃炎者5例、急性胰腺炎者7例、急性胆囊炎者5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肺部感染2例、肺心病8例、心律失常者15例、急性心衰者8例、脑出血者8例。结论:非典型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少见,往往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心肌梗死早期极易误诊,是增加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21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因其疼痛不明显或无疼痛,或疼痛的部位、性质等与心绞痛不相符而易引起漏诊或误诊。结论:加强对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提高警惕性,提高诊断准确率是避免误诊误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非典型心肌梗死5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非典型心肌梗死误诊的原因,提高诊断准确率,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方法对2002年2月~2005年10月在我院门诊、急诊的非典型心肌梗死初诊误诊的58例患者(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4.5%)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58例中,误诊为急性胃炎者5例、急性胰腺炎者7例、急性胆囊炎者5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肺部感染2例、肺心病8例、心律失常者15例、急性心衰者8例、脑出血者8例。结论非典型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少见,往往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心肌梗死早期极易误诊,是增加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年2月至2015年5月误诊的39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男27例,女12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17例,循环系统疾病9例,神经系统疾病5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其他疾病4例。结论:通过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临床总结,提高该病的诊断、处理及防范,提高临床医生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警惕性,减少误诊、漏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心肌梗死为临床危重症,多数患者有急性发作的剧烈胸痛,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不典型,临床误诊后多导致病人错过了最佳再灌注心肌时间.方法 对2011年就诊于我院门诊、急诊的非典型心肌梗死初诊误诊的5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多无典型心绞痛.易误诊为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源性心脏病.结论 非典型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少见,容易导致早期心肌梗死误诊,以延误最佳治疗时期,从而导致患者生命危险.因此,我们对急门诊患者要提高认识,做到尽早诊断,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共56例,其中疼痛部位不典型者21例,无痛而以其它表现为首发症状者23例,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者12例;住院期间病死率30.4%。结论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者较多。高龄、确诊时间晚、临床症状和(或)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者,误诊病例多,住院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以致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数由于梅毒性主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开口,结缔组织病或冠状动脉栓塞所引起.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急性心肌梗死的爱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尤其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危重综合征。一般都有典型的症状、体征和心电图改变,但是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并会延误抢救时间。为了提高对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表现和特征的认识,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1月共收治的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2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俊梅  温彬  蔺轶娴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60-762
目的分析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误诊原因,以减少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误诊率。方法本组23例误诊病例中,误诊为心绞痛4例,呼吸系统疾病2例,急性胃肠炎3例,特殊部位疼痛5例,脑梗2例,心律失常5例,尿潴留1例,更年期综合征1例。本组23例病例分别经心电图、心肌酶谱、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后,确诊为不典型心肌梗死。结果 23例误诊病例中,22例经确诊后,给予对症治疗痊愈;1例因室颤,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各种不明原因的胸闷、心悸状况,应首先给予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以提高对不典型心肌梗死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其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李沛琪 《中外医疗》2014,33(6):68+70-68,70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选择该院6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例患者根据主要症状分别误诊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疾病,以及异位疼痛等;急性Q波性心肌梗死26例,非Q波性心肌梗死34例;心肌酶谱检测发现95.0%的患者均明显升高。治愈49例(81.7%),死亡11例(18.3%)。结论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出现不易说明的胃肠道、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症状时,首先应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检测,排除心梗后再行其它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3.
洪树坤  杨坤兴 《医学综述》2012,18(15):2518-2519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误诊为胆绞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9例首诊误诊为不典型AMI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不典型AMI患者病初时均被误诊为胆绞痛。其中4例死亡。结论提高临床医师对不典型AMI的重视,对减少AMI误诊率、病死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琼涛  金秀  杨海珍 《中华全科医学》2012,(7):1085-1086,1158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心肌炎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方法对37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中,有低热、咳嗽、咽痛等上感症状8例,胸闷、气促8例,胸痛5例,心慌10例,恶心、呕吐8例,所有病例心肌酶谱均升高,心电图表现酷似下壁心肌梗死8例、前间壁心肌梗死4例、前壁心肌梗死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7例、前壁+下壁心肌梗死2例。结论急性重症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血清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对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重症心肌炎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动态分析患者心电图演变,及时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和同位素心肌灌注显像等检查认真鉴别,以尽早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许海燕 《中外医疗》2012,31(36):3+5-3,5
目的对非典型AMI临床特征展开分析。方法选取30例非典型AMI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对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行抗心律失常,"血压低及休克"患者使用升压药"多巴胺",心衰患者采用"利尿剂"、"马吗啡"与"多巴酚丁胺"。结果 30例非典型AMI患者抢求成功29例(96.67%),死亡1例(3.33%)。结论非典型性AMI多发于高龄,难确诊,"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误诊多。  相似文献   

16.
郑红 《医学综述》2009,15(21):3346-3347
目的探讨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误诊原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临床工作中收集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讨论。结果漏诊、误诊为急性胆囊炎、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5例,急性心力衰竭3例,脑血管疾病2例,颈椎病、牙周炎各1例。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极易误诊,应引起临床各科医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对11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年龄分布、发病季节、昼夜节律、梗塞先兆、梗塞部位及其并发症、病死率等临床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并对梗塞先兆、Q梗塞与ST梗塞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近9年收治AMI患者90例的临床和随访资料。50~69岁发病率最高,前间壁、下壁、前壁梗塞为多。并发心律失常(84.4%),心衰(25.6%),心源性休克(18.9%),上消化道出血、室壁瘤及空间隔破裂。77例生存出院,急性期死亡13例,死于泵衰竭6例,心脏骤停5例,室间隔破裂和心外因素各1例。存活者得到随访者63例,随访年限5个月~8年。病后1~2年死亡4例,4年内1例,存活者58例。梗塞部位、范围与远期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杨 《实用全科医学》2010,8(6):689-690
目的分析年青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选择宿州市立医院2003—2008年21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资料对临床表现、确诊方法、误诊情况、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分别误诊为急性胃炎、急性支气管炎、心血管神经症、颈椎病等。结论年青人急性心梗发生率逐渐增加,对此病认识不足、症状不典型、加之心电图和生化检查的局限性增加误诊。临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