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荣亮 《华夏医学》2000,13(3):414-414,F003
随着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层出不穷。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药物,是临床长期探讨的课题。现将近十余年来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综述如下。1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原则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是胃粘膜的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失衡。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Hp)、非甾体抗炎药等,防御因子有粘液、碳酸氢盐、粘膜屏障和粘膜的修复机能,还有前列腺素等。治疗溃疡病的药物很多,其机制不外是加强防御因子或是削弱攻击因子或两种作用兼而有之2 溃疡病的药物治疗2.1 抗酸剂 早在1910年就有学者…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是胃粘膜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强或防御因子(主要是胃粘液屏障、粘膜屏障和粘膜血流量等)诚弱,二者失衡所引起。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近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有辉 《右江医学》2001,29(3):228-230
消化性溃疡 (PU )包括胃溃疡 (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 ,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 ,近年来各家较一致的看法是PU由多种因素所引起 ,其主要是由于胃粘膜的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失衡之结果 ,防御因子有粘液和碳酸氢盐 ,粘膜屏障 ,粘膜血流 ,细胞更新 ,前列腺素 ,上皮生长因子等。攻击因子有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 (HP) ,非甾体抗炎药 ,酒精、应激等。治疗PU的目的有三 :解除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1) ,治疗PU的原则有四 :加强防御因子机能 ,削弱攻击因子作用 ,抗HP治疗或联合治疗(2 ) 。目前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很…  相似文献   

4.
目前认为消化性溃疡是多种病因参与的疾病,是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失衡的结果。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局部粘膜损害因素增强和粘膜保护因素削弱有关,其中有两个机制分别或同时被肯定,印胃酸量的增加和粘膜屏障受损,本主要讨论消化性溃疡与相关性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病,是主要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发病初期的症状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似,之后严重者出现腹痛、黑便和呕皿等。其具体的发病机理还在研究讨论中,目前认为它与导致溃疡的攻击因子和黏膜的防御因子失去平衡有关。攻击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反流的胆汁等;防御因子包括黏膜屏障、黏膜修复功能等。造成消化道溃疡的因素主要有工作紧张、疲劳、饮食没有规律、服用过多刺激肠胃道的药物、不良生活习惯和负性心理状态等。  相似文献   

6.
老年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章群 《中原医刊》1999,26(2):51-53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病,一般认为是胃粘膜攻击因子(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强或防御因子(主要是胃粘液屏障、粘膜屏障和粘膜血流量等)减弱,二者失衡所引起。老年人胃溃疡(Gu)多于十二指肠溃疡(Du),分别占老年消化性溃疡(Pu)总数的604%...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发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达云  孙丽玲 《广西医学》2009,31(2):273-275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呈世界性分布,约有5%-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主要是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袭损害作用的胃酸、胃蛋白酶等攻击因子与黏膜消化性溃疡防御因子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类消炎药、吸烟也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的致病因素。在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近年小儿消化性溃疡患病率有所增加,其发病基础是溃疡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衡。随着对该病小儿期临床特点认识的提高及胃镜检查的开展,使小儿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治疗陈寿坡(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100730)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溃疡病的发生与以胃酸为主的攻击因子的增强,胃十二指肠粘膜防御因子的削弱,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当前对消化...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理,目前仍以Shaly学说占主导地位,即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这一天平失衡所致。所以消化性溃疡目前的治疗原则是:①抑制攻击因子,②增强已经减弱了的防御因子。现将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危重症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璇  吴坚 《医学综述》2009,15(13):1944-1947
肠黏膜具有选择性渗透吸收营养物质和防御肠道内微生物及致炎因子入侵等屏障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屏障功能使细菌和内毒素局限在肠道内,防止机体受内源性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侵害。在严重感染、创伤、手术、休克、重症胰腺炎等应激状态或长期进行肠外营养的情况下,肠黏膜发生缺血缺氧损伤,其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肠道细菌易位,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肠屏障功能已成为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肠屏障功能损伤的机制对于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Li ZG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12):1388-1392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defense,qi,nutrient and blood aspects is a method developed by Ye Tian-shi,a celeb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physician in the Qing Dynasty,for the treatment of warm disease of external contraction,which is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ix meridians.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CM,  相似文献   

13.
海上作战减员预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海上作战减员预计这一难题,在充分考虑舰艇编队进攻和防御2个方面涉及到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导弹打击效果角度出发,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采取作战模拟的方法实现以舰艇编队损伤评估结果计算舰艇编队战伤减员数,从而提供一种适合水面舰艇编队面对多波次导弹攻击实际情况的减员预计方法,使海战减员预计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影响突聋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突聋的发病时间、年龄及眩晕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听力损失程度不同、病程长短不同、发病年龄不同及伴随有无眩晕的突聋患者150例,采用以前列腺素E1为主药,以扩血管、神经营养药为辅助治疗,观察上述因素与疗效关系,治疗前后行听力学检查对照。结果:病程小于2周内就治的轻中重度耳聋患者其有效率达97.22%;起病大于3个月就治者,其有效率为58.33%。从年龄看45岁之内者有效率为91.91%;46~60岁者有效率为85.36%;大于60岁以上者有效率75.00%。伴随症状看,伴有眩晕者有效率60.86%;不伴眩晕者有效率94.48%。结论:突聋的疗效与治疗时间成正比应越早疗效越好、反之越差;以中青年发病者治疗效果佳,伴眩晕的疗效差,不伴眩晕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对哮喘发作期病人支气管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研究。电镜下发现:嗜酸粒细胞(EOS)胞浆内分泌颗粒体密度(Vv)及数量(N)显著减少,比表面增大,提示:哮喘发作期EOS处于明显的脱颗粒状态。  相似文献   

16.
彭淑梅  曾静  邓雪梅 《热带医学杂志》2006,6(8):956-957,894
目的探讨社区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社区中2837名0~14岁儿童进行哮喘筛查,共筛查出65例哮喘患儿,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将65例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即健康教育、规范化管理及跟踪随访,随访期限为1年,比较两组哮喘发作频率及程度。结果该社区中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为2.3%,以春季最多见,占47.7%(31例);哮喘患儿首次出现喘息的年龄<3岁者占72.3%(47例);诱发因素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占65.2%(38例);家族中有哮喘及其他过敏史者分别为23.0%(15例)和16.9%(11例),患儿有湿疹和/或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史者占29.2%(19例)。经社区综合干预后,哮喘的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均明显改善。结论哮喘发病与发病年龄、季节、家族史及个人过敏史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应改善儿童的居住环境,积极防治儿童早期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和社区综合干预是儿童哮喘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许科闻  董伟 《河北医学》2002,8(3):208-20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早发的危险因素。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对25例早友PD作为观察组和同期33例晚发PD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早发PD组和晚发PD组在出生时难产缺氧,50岁前长期毒物接触,饮用河水,PDN生家族史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早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出生时难产缺氧,50岁前长期毒物接触,饮用水质量差和PD阳性家族史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深入研究、人们积累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而伴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人们发现往往难以通过简单的总结来理解数据中包含的大量信息,从而形成了"资料丰富而知识缺乏"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张玲  赵海潞 《华夏医学》2014,27(5):126-130
界面医学是一门通过动态观控人体界面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医学学科。人体生命展示多种界面,包括皮肤、黏膜、内皮细胞、质膜,构成了抵御外邪的多重屏障,其完整性遭到破坏将会导致多种免疫紊乱,如炎症、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中医属于界面医学,其常用的治疗干预方法(如针灸、刮痧、中药、心理治疗及良好的医患沟通)通过"证"同时展现"生理-病理-药理"的动态界面变化。因此,恢复界面自稳是维护免疫系统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刘志明  彭英娟 《河北医学》2001,7(12):1081-1083
目的 :为了观察多重因素对鼻衄的发病过程及治疗影响 ,解释其复杂的病生理变化及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 :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对 16 8例鼻衄观察 ,从就诊前时间、鼻腔出血部位、患者情绪反应、血压变化、感染、贫血及处置方法等多个角度比较。结果 :鼻衄是一个复杂的病生理过程。除贫血以外 ,就诊前时间、出血部位、情绪、血压、感染及处置方法对鼻衄的发病过程及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在对鼻衄的处置过程中 ,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 ,控制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