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12例冠心病患者中,稳定型心绞痛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78例,心肌梗死104例。单支血管病变84例,双支血管病变62例,三支血管病变66例。共处理病变血管298处,置入支架252枚。其中左前降支(LAD)118处,右冠脉(RCA)84处,左回旋支(LCX)84处,左主干(LM)2处。观察PTCA和/或支架术的成功率、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靶病变再血管化率。结果 PTCA和/或支架术的技术成功率为97.6%,临床成功率为97.2%;并发症发生率为11.3%,多为穿刺局部并发症。6个月靶病变再血管化率为2.83%。结论 PTCA和支架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黄江  蔡剑玲 《当代医学》2010,16(34):52-52
目的对于部分急性持续胸痛患者,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本文意在探讨急诊冠脉造影在诊断不明确持续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持续胸痛患者常规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持续6h以上胸痛患者仍诊断不明确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造影术后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对其罪犯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结果 22例急性持续胸痛患者中,5例(5/22)被除外冠心病。17例(17/22)确诊为冠心病,结合随后的肌钙蛋白结果,其中非ST段抬高性心梗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变异型心绞痛2例。对15例确诊为非ST段抬高性心梗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罪犯血管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结论对于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因的急性持续胸痛患者,进行急诊冠脉造影可快速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无,同时对冠状动脉病变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进行直接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从而解除症状,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丁志辉  陈晓萍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08-2308,2328
目的:探讨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并分析支架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术中并发症及疗效。48例冠心病患者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3885岁;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37例,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所有支架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导入。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支架脱落,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未发现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和其它血管并发症。术后残余狭窄程度明显降低。心绞痛得到明显缓解,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观察 5 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治疗。结果显示 :UAP患者多支血管病变占5 2 % ,缺血相关血管复杂性病变占 6 2 %。不同类型UAP各有不同的冠脉病变特点及治疗选择。 38例冠脉狭窄≥ 70 %的患者行冠脉内支架术 ,手术成功率达 94.7% ,2例术后有急性心肌梗塞 ,其中 1例与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有关 ,术后随访 11± 6个月 ,再狭窄率为 10 .5 %。提示冠脉内支架术是治疗冠脉狭窄严重的UAP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的不稳定心绞痛(UAP)行冠脉造影术,5例为双枝或多枝复杂病变,2例为单枝严重狭窄。对“罪犯”血管旅行PTCA,有残留狭窄而植入冠脉内支架。结果:7例全部成功,术后重复造影“罪犯”血管开通无残留狭窄,随访3~4个月无心绞痛发作,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是治疗UAP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冠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 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冠脉内支架术治疗 32例 (治疗组 ) UAP,并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治疗 30例 (对照组 )作对照。结果 :两组手术的成功率分别为 93.8%和 86 .7%(P >0 .0 5 )。治疗组中 2例手术不成功 ,对照组中 4例不成功 ,所有手术成功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8例术后 2~ 6个月再发心绞痛 ,其中治疗组 2例 ,对照组 6例。两组术后再狭窄率分别为 3.3%和 2 3.1% ,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冠脉内支架术对 UAP患者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其治疗 U AP术后再狭窄率较 PTCA术为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解剖特点,并探讨病变解剖特点对于判断病情稳定性的可能性。方法连续入选8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根据症状、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志物分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型心绞痛。对所有入选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外弹力膜、斑块负荷、坏死核心等。计算重构指数。结果两组相比,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坏死核心、斑块负荷和重构指数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坏死核心、斑块负荷以及重构指数的增加对于明确患者病情的急性化、不稳定趋势具有良好的预测和诊断作用。结论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坏死核心、斑块负荷和重构指数更高,坏死核心、斑块负荷以及重构指数增加,斑块趋于糜烂或破裂,病情趋向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比较直接支架置入术与预扩张后支架置入术患者血管的病变特点。结果:124例患者86例尝试直接支架置入术,79例成功,成功率为91.9%;其中A型病变64例,B1型病变25例,B2型病变3例,无C型病变;分叉病变11例,开口病变9例,无闭塞病变;长病变(≥10mm)44例。7例失败者,5例血管严重成角,2例钙化病变。结论:直接支架置入术在有选择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具有满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心绞痛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n=51)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55)。两组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斑块分布情况、冠状动脉超声造影病变特征及斑块内新生微血管等级评分和斑块Crouse积分。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斑块总数177,稳定型心绞痛组斑块总数169;两组混合斑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软斑发生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硬斑发生率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弥漫不规则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向心性病变占比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偏心性病变占比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斑块内新生微血管等级评分、斑块Crouse积分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检测软斑发生率、斑块内新生微血管等级评分和斑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在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冠脉支架术的98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发生4例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1例、靶血管再通治疗3例);对照组发生10例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1例,心肌梗死3例,靶血管再通治疗6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两组轻微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安全、有效,可减少冠脉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远期疗效。方法:55例冠脉造影存在冠脉完全闭塞、弥漫病变、单支血管多处病变、偏心、弯曲等复杂冠脉病变的患者,置入冠脉内支架73个,其中Denovo41例、Suboptimal48例、Restenosis3例、Bailout3例。结果:置入73个支架中,71个植入成功,手术成功率97.3%,残余狭窄(8.7±5.6)%,2例因病变弥漫钙化或过度弯曲支架未能到位,回撤过程中支架脱落,但均已取出,无与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25.3±19.4月,4例再发心绞痛,3例发生心肌梗死。4例造影随访中,1例急性血栓性闭塞,2例支架部位闭塞,1例支架再狭窄,均再次成功PTCA,1例频发严重心绞痛伴血压下降,PTCA成功后死于心源性休克。54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无严重血管并发症。结论:冠脉内支架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残余狭窄小、近期疗效好,尤其适应于冠脉弥漫病变,长血管狭窄病变、弯曲、偏心等复杂冠脉病变。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主要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出院后 4周的内皮细胞功能。1 材料和方法1.1 受试对象的选择 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5例 ,男 16例 ,女 9例 ,年龄 (5 8.1± 6 .3)岁 ,无心肌酶谱改变 ,应用硝酸甘油后 2 0 min内缓解。急性发作患者 1h内进行超声检查 ;病情稳定出院后 4周再行超声检查 ,检查前停药 1周。健康对照 2 5人。所有受试对象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疾病。1.2 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 [2 ]  应用 HDI- 5 0 0 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 7.0~ 12 .0 MHz…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冠脉造影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如何更好地在我地区开展推广此项技术。方法:选择住院的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有适应证者行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术。结果: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45例患者中,7例未见狭窄,38例患者47支血管发生病变。②PTCA及支架术的成功率:33例患者行PTCA术全部成功,同时33例患者置入40枚支架全部成功。并发症假性动脉瘤及亚急性血栓各1例。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冠脉造影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术是安全可行的,适合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IVUS)对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方法:对125名有典型心绞痛的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测,按心绞痛性质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形态和性质的差异。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病变血管及狭窄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是血管内超声显示,UA组病变以脂质斑块多见,SA组病变则以纤维斑块和钙化斑块多见,UA组病变自发性内膜撕裂和血栓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SA组。结论:IVUS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特点的诊断明显优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内皮素与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中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47例冠心病患者分成冠脉造影组12例和支架组3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4h、24h经股动脉取血,采用放免法测定ET的的浓度。结果:冠脉造影对冠脉循环血管活性物质无显著影响,支架术后存在血管活性物质的波动,ET的升高可能是导致支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置入术为近年来冠心病治疗的最主要手段。但根据病变的不同,支架术后仍有12%~58%的再狭窄发生率,增加了心肌梗死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及再次血管重建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结果表明,支架置人术后再狭窄主要是由于内膜过度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99年8月至2001年5月间18例冠脉内支架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8例病人共置入支架19枚,成功率100%,随访(1-30)个月,2例再发心绞痛,1例发生心力衰竭;结论:冠脉内支架手术成功率高,再狭窄率低,冠脉病变的特点及是否进行及时有效的抗凝治疗,是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12h内作梗死相关动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梗死相关动脉:前降支14例.回旋支4例,右冠状动脉6例。结果:24例患者中23例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95.8%),梗死相关动脉共置人支架25个.TIMI血流3级且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随访1~30个月.1例术后2个月出现心绞痛.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再狭窄,经再次PTCA治疗成功。结论: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林英忠  王凤等 《医学文选》2001,20(3):266-26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闭塞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用冠脉内支架术治疗80例冠心病患者,并与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的40例冠心病患者比较其急性冠脉闭塞发生率。结果:病例组急性冠脉闭塞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发生率为7.5%(3/40),3例急性冠脉闭塞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例,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时间均在术中,经处理后3例冠脉均获再通,结论:植入支架是预防PTCA术中急性冠脉闭塞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方法 对7例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的不稳定心绞痛(UAP)行冠脉造影术,5例为双枝或多枝复杂病变,2例为单枝严重狭窄,对“罪犯”血管施行PTCA,有残留狭窄而植入冠脉内支架,结果 7例全部成功,术后重复造影“罪犯”血管开通无残留狭窄,随访3-4个月无心绞痛发作,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结论 PTCA及冠脉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