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癌的护理。方法:16例晚期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并肝内转移9例,转移性肝癌7例。通过患者病灶的CT图像扫描,用三维实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制定其粒子治疗计划,在CT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按照计划将放射性^125I粒子8~33粒通过微创手术植入患者肝内肿瘤部位。术前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术中做好配合,术后进行系统护理管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粒子术中种植成功率100%,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癌.近期疗效满意,术后规范护理行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护理。方法对20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 2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症状、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粒子植入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护理。方法对20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 2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症状、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微创、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及提高粒子植入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许艳  詹艳艳 《全科护理》2013,(27):2558-2559
[目的]总结15例恶性肿瘤病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及心理护理。[方法]使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每个125I放射性粒源活度0.6mci。术前根据CT或B超资料,由计算机计划系统模拟合理分布,确定放射性粒子在组织中的剂量、分布及数量,确定麻醉方式、靶区植入粒子数目。在CT或B超引导下按计算机治疗计划,经穿刺将粒子植入肿瘤体内。术中配合操作,防止粒子丢失和泄露。术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加强营养,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并做好护患防护,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结果]15例病人均粒子植入成功,未发生粒子移位,术后症状均有改善。复查CT示,14例病灶不同程度减小或消失,1例病灶未进展。1例疼痛明显,1例有局部烧灼感,经治疗后均改善。术后随访,15例均生存至今。[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比较新的近距离治疗方法,术后综合治疗,规范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颅底肿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在CT导引下,按照治疗计划(TPS)系统指导植入粒子,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熟悉该部位的解剖结构,掌握术后的观察要点和采取完善的术后监护措施,确保患者身心康复。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情绪稳定,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颅底肿瘤存在一定手术风险,术后精心的专科护理,对治疗效果、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愈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植入放射性粒子^125Ⅰ治疗肺癌的护理。方法通过支气管镜将放射性粒子^125Ⅰ植入20例肺癌患者肿瘤内,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做好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支气管镜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成功率100%,术后并发症为零。结论经支气管镜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晚期肺癌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术前对139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术后对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做好相应的病情观察、营养指导及防护措施,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粒子植入成功率达100%,术中发生1例气胸,肺压缩体积在30%以内,术后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种新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做好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袁灵  李宜敏 《华西医学》2012,(3):130-131
目的探讨植入125I粒子内放射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7月,对87例行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患者,加强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放射防护,使其最终配合完成治疗。结果 87例患者均能配合粒子植入治疗,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1、3、6个月随访,没有发现患者有肿瘤局部复发或粒子移位现象,肿瘤局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确保晚期肿瘤患者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郭苏玲  邵双玲 《全科护理》2011,(20):1838-1839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术前对139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术后对病人进行系统的护理管理,做好相应的病情观察、营养指导及防护措施,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粒子植入成功率达100%,术中发生1例气胸,肺压缩体积在30%以内,术后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种新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做好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李敏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53-55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结合肝动脉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结合TACE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综合护理。结果:28例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均能密切配合治疗与护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复查显示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护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结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过程中,要求护士要有全面的专科知识,高度的责任感,给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提供优质的全面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125 I放射性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患者行125 I放射性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后病情观察、放射防护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对9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5例行瘤灶清除,椎板扩大减压,椎弓根内固定联合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未发现粒子移位及放射性脊髓炎,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13例患者术后经CT所证实肿瘤明显缩小,1例无改变。结论125 I放射性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是一种新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加强护理对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治疗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分析50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由于对接受本项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合理的护理,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性粒子治疗,无伤口感染及不愈合;通过耐心的交流及宣教,使患者及家属对本项治疗产生的焦虑得以解决。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知识,以及了解患者对于本项治疗的不适心理并进行宣教是护理配合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会干预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有反复发作倾向的精神疾病。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年纪较轻、病程较短、社会功能缺陷程度相对较轻,生活方式没有形成刻板的固定模式,其康复效果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深远影响。有文献报道,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鉴此,笔者于2003年10月-2005年9月对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以系统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丽萍  张新萍  秦香英 《全科护理》2014,(18):1697-1698
[目的]总结前列腺癌病人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护理干预经验。[方法]对采用Ⅰ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癌病人行护理干预。[结果]15例前列腺癌病人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前列腺癌病人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护理干预是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甲状腺肿瘤患者100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的观察组(50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0例),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给予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循证护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总结2001年7月~2008年1月为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54例,观察和记录各种并发症,分析其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出现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14.81%,其中静脉炎2例,导管感染2例,导管堵塞3例,导管脱落1例。经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加强护理,均顺利恢复并完成治疗。结论:熟练掌握PICC的操作技能,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可以降低PICC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商龄患胆道疾病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152例高龄胆道疾病患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152例中治愈149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8例。结论:术前要加强心理护理,治疗合并症,术后要密切观察患生命体征变化,加强引流管和并发症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16.4d,术后出血再次开胸止血1例,并发复张性肺水肿1例,心律失常5例,经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对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CBT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颈动脉压迫训练(M atas训练),术后做好体位护理,加强生命体征及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出现神经麻痹3例,经及时治疗与护理改善了症状,未出现新的并发症。随访6个月~3年,肿瘤无复发或转移。结论:CBT手术具有较大难度和危险性,准确的诊断、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手术操作、全面的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治疗的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术后的护理方式和技巧。其中男17例,女9例,中位年龄46岁;右侧12例,左侧14例;Ⅰ级瘤栓6例,Ⅱ级11例,Ⅲ级6例,Ⅳ级3例。结果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围术期患者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并积极应对,24例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弹干预措施,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痒的发生率,促讲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