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Halo-vest支架外固定辅助下手术治疗不稳定性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7例上颈椎不稳患者分3期治疗:一期:颈椎牵引复位后行Halo-vest支架外固定;二期:Halo-vest支架外固定维持下行内固定手术;三期:术后拆除Halo-vest支架。结果 17例术前、术中均无脊髓二次损伤发生。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Halo-vest支架外固定辅助下手术治疗不稳定性上颈椎损伤,有效避免了脊髓二次损伤,并保证内固定的顺利置入;该技术处理不稳定性上颈椎骨折安全、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椎伤病应用Halo-vest支架固定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治11例颈椎伤病患者,应用Halo-vest支架固定作为围手术期治疗措施,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前稳定的神经系统状态在术后随访过程中未见恶化,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正确合理使用Halo-vest支架,可提高治疗的效价比,减少术中及围手术期颈椎及颈髓损伤的风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了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联合Halo-vest架治疗上下颈椎多发伤的疗效。方法选择性行颈前路减压联合Halo-vest架治疗上下颈椎多发伤患者8例,均有不同程度颈脊髓损伤,行颈前路减压联合Halo-vest架治疗,手术前后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术后3~5个月上颈椎骨折愈合,去除Halo-vest架,术前及术后1周、1、3个月分别拍摄颈椎X线片,术后6个月摄颈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了解内固定位置、生理曲度、融合情况、上颈椎骨折位置及愈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3~5个月,上颈椎骨折愈合,位置良好,骨折术后6个月时钢板位置良好无折断、无断钉及退钉,植骨融合良好,神经功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上下颈椎多发伤,选择合适的病例,掌握治疗适应证,采用前路减压联合Halo-vest架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alo-vest支具外固定治疗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8—2015-08采用Halo-vest支具固定治疗的12例寰椎骨折,定期复查X线及CT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后拆除支具随访评价患者颈椎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17~30周,平均20.4周。颅骨牵引时间为7~21 d,平均13.2 d;Halo-vest支具固定时间11~24周,平均14.4周。12例复查X线及CT片提示骨折椎体均获得骨性愈合。支具拆除后2、4、6周的颈椎活动度、VAS评分及NDI指数较支具拆除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具拆除后4周与拆除后6周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lo-vest支具固定治疗稳定寰椎骨折预后良好,支具拆除后颈椎功能恢复良好。对于部分不稳定寰椎骨折亦可尝试采用Halo-vest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术结合Halo-vest外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成人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23例无手术并发症,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3~4个月达到骨折愈合,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3~5个月达到骨性融合,颈椎活动部分受限.枕颈融合术后4~6个月达到骨性融合,颈椎活动明显受限.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并结合Halo-vest外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上颈椎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估上颈椎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有46例上颈椎损伤患者,单纯Halo-vest外固定15例,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1例,前路齿状突空心螺钉固定10例。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稳定满意,术中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经5-48个月的随访,枕颈部疼痛症状及神经症状减轻或消失,手术植骨患者均获植骨融合(融合率100%,植骨融合时间3-6个月),无内固定物折断、松脱现象。结论上颈椎损伤应根据不同损伤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在稳定满意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保留上颈椎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自Perry和Nickel于1959年首次将头环背心(Halo—Vest)应用于颈椎外科以来,其以良好的外固定效果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颈椎外科。我院自1999年7月-2005年4月应用Halo-vest治疗颈椎疾患23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Halo-vest在重建上颈椎稳定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应用Halo-vest在重建上颈椎稳定性中的疗效. 方法总结1997年3月~2002年10月收治上颈椎疾患16例,年龄14~53岁.单纯Jefferson骨折3例,单纯Hangman骨折4例,AndersonⅡ型骨折1例,以上均采用Halo-vest固定3~4个半月.齿状突陈旧性骨折伴脱位行枕颈融合内固定术3例,C2、3椎体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1例,C1恶性肿瘤行后路肿瘤切除枕颈内固定1例,C2恶性肿瘤行前路肿瘤切除植骨内固定2例,颈椎管肿瘤行C2~7全椎板切除术后鹅颈畸形行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螺钉内固定1例,以上均采用Halo-vest术中固定,其中2例术后继续应用3个月.16例中有脊髓功能障碍者8例. 结果术后15例获6个月~5年随访.其中1例Jefferson骨折后弓愈合,前弓未愈合,拆除支架后未出现不适,颈椎活动正常;1例C2肿瘤术后8个月复发;其余均得到骨性愈合.8例脊髓功能障碍者术后均恢复正常. 结论 Halo-vest对上颈椎失稳的固定效果可靠,可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上颈椎稳定性重建,也是保守治疗可选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1982年Edwards-Iivene根据损伤机制、骨折形态学和稳定程度将Hangman骨折分为4型,是目前国内外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基础.在椎弓根螺钉技术和颈椎前路钢板应用于颈椎固定之前,大多数学者对此类骨折采用颈围领制动、Halo-vest架固定、颅骨牵引等方法治疗,只有Ⅲ型骨折若颅骨牵引C2-3关节突骨折脱位复位失败或合并有严重的脊髓损伤才采用后路复位钢丝、线缆或C2椎弓根固定.由于保守治疗时间长、骨折断端固定不牢靠,20%~60%的患者可出现C2/3后凸畸形或假关节、C2关节突间部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差、晚期残留颈肩臂部疼痛等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结合Halo-vest外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成人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23例无手术并发症,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3-4个月达到骨折愈合,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3~5个月达到骨性融合,颈椎活动部分受限。枕颈融合术后4~6个月达到骨性融合,颈椎活动明显受限。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并结合Halo—veSt外固定治疗成人齿状突骨折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2、3后路椎弓根侧块钉板内固定结合Halo-vest支架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患者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Mayo(McGrory)颈椎创伤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5例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均获得12~41个月的随访,平均21个月.根据Mayo(McGrory)评分标准:优16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2.0%.结论 C2、3后路内固定结合Halo-vest支架外固定是治疗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自1959年Perry和Nickel首先报道Halo-vest外固定架(头环背心)装置的临床应用以来,该装置已成为固定不稳定颈椎的最常用的手段。自1997年10月~2006年12月,笔者采用该项技术治疗23例上颈椎骨折脱位。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中,男15例,女8例。受伤至固定时间10h~36d。  相似文献   

13.
APOFIX内固定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颈椎后路Apofix内固定系统在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齿状突骨折或发育不良并寰枢不稳、5例Hangman骨折(Ⅱ或Ⅲ型)、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Ⅲ°,共16例应用Apofix行颈椎后路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结果 随访6~24个月,Apofix系统固定可靠,椎板钩无松脱断裂,植骨融合.结论 Apofix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术前应有良好的复位,手术在Halo-vest架保护下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4.
黄威  王丹  蒋欣浩  刘平涛  刘文亮  万谦  袁彪  李中 《骨科》2020,11(1):89-92
成人下颈椎损伤是颈椎损伤中的常见类型,这种损伤常合并神经功能障碍,治疗难度较大。临床上针对下颈椎损伤的分型、治疗等问题不断有新的认识,不同的分型系统在指导临床治疗时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指导治疗上存在争议。良好的分型系统有助于理解骨折损伤形态及机制,合理指导临床治疗,并且便于交流和推广。本文将结合成人下颈椎损伤分型与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介绍成人下颈椎损伤分型系统的发展及变化,对比分析不同分型系统的优缺点,同时对成人下颈椎损伤的治疗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颈椎损伤的分类与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颈椎损伤系指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至的颈椎骨、关节及相关韧带的损伤。并常常伴有脊髓和脊神经损伤。随着工业、交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意外事故发生率上升,颈椎损伤也日趋增多。颈椎损伤后果严重,常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充分认识颈椎损伤,及时、正确的现场救治和急诊处理以及有效的续贯专科治疗可使脊柱、脊髓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降低伤残率或减低伤残程度。而颈椎损伤的分类对早晚期的急救和治疗及预后的判断甚为重要,放本文对颈椎损伤的分类和治疗作一专题介绍。颈椎损伤的分类颈椎损伤的分类方法繁多,但由于各种分类…  相似文献   

16.
颈椎过伸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颈椎外伤,对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受伤机制、神经系统及影像学的检查,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治疗措施有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本文就其诊断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颈椎过伸性损伤是常见颈椎外伤性疾病之一,研究颈椎过伸性损伤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本文就颈椎过伸性损伤常见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新鲜齿状突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鲜齿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类型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54例.按Grauer改良的Anderson-D'Alonzo分型,ⅡA型7例,ⅡB型23例,ⅡC型8例,Ⅲ型16例.4例伴有脊髓损伤(ⅡB型3例,ⅡC型1例).ⅡA型、2例合并相邻椎体骨折的ⅡB型、6例ⅡC型和Ⅲ型患者采用Halo-vest外固定;16例ⅡB型采用齿状突螺钉固定,5例移位严重的ⅡB型和2例ⅡC型采用后路寰枢固定融合术.随访时间均超过24周,拍摄颈椎侧位、开口位X线片并行CT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1例Halo-vest外固定治疗者中,30例在12周时获得骨折愈合,其中4例(ⅡB型1例,Ⅲ型3例)原始骨折有前移位者,在牵引复位、Halo-vest固定后发生再移位,畸形愈合,但无神经压迫表现;1例2周时复查骨折前移位,改行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后获骨性融合.16例采用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B型骨折患者13例骨折愈合,3例在24周时骨折仍未愈合,骨折端有明显骨质吸收;7例寰枢关节固定融合患者在12周时均获得骨性融合.4例有脊髓损伤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结论:Halo-vest外固定适合治疗ⅡA型、无或轻度移位ⅡC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但原始有前移位的骨折在固定过程中容易出现再移位.可复位的ⅡB型骨折适合齿状突螺钉固定,但骨折移位大的ⅡB型和粉碎性骨折宜及早采用寰枢固定融合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28例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新鲜损伤26例,陈旧性损伤2例;其中23例手术治疗;5例保守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观察,症状均获得改善,17例完全恢复,7例残留手指麻木,4例颈椎旋转受限,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的稳定性上颈椎骨折脱位行牵引、制动、复位和固定,而不稳定性上颈椎骨折脱位应手术治疗;对于无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首选经前路手术治疗,前路手术除可达到减压、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Hangmanm骨折是指发生于第二颈椎椎弓峡部的骨折,最早发现于被施绞刑者故又名绞刑架骨折,现多见于交通事故中的突然减速伤和矿井下砸伤。Wood-Jones于1913年首次对该病进行了描述,1965年5月共收治Hangmanm骨折患者37例,其中18例为不稳定性骨折,应用Halo-vest结合C2椎弓根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