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自然人群进行甲胎蛋白(AFP)普查,不但可发现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病人,还可以发现一批AFP低浓度持续阳性患者(简称AFP低持阳),本文对这些患者的转归及临床意义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复方木鸡冲剂对肝癌前期的阻断性治疗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本鸡[木鸡经鉴定为云芝Polystictus Versiclor(L)Fr]冲剂,系由木鸡、菟丝子等药物组成,药理实验证明: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较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对新生大鼠血清AFP有抑制作用。应用复方木鸡冲剂为主治疗肝癌、亚临床肝癌、AFP高持阳者等,均取得了一定疗效,单用复方木鸡冲剂治疗AFP低持阳者,取得了较高的疗效。从该药的药理实验结果、对人体和大鼠血清AFP的抑制作用及临床疗效看,初步提示该药对肝癌前期具有阻断性治疗作用,有利于探讨防治肝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1977年11月, 我们对全县7个区的45个公社(农场)、648个生产大队、928个机关单位的637, 393人进行了肝癌普查, 查出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499例, 甲胎蛋白(简称AFP)低浓度持续阳性(简称低持阳)644例, 同时, 发现各型肝炎3,980例。 现将这次普查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B型超声对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具有定性定位的价值,一般文献报告B超所见癌灶最小直径2厘米。AFP低浓度持续阳性(下称AFP低持阳)患者是一组肝癌高危险人群,可315.2倍于自然人群发生肝  相似文献   

5.
业已证实,甲胎蛋白(AFP)低浓度持续阳性(低持阳)者是原发性肝癌(PHC)的高危人群。这部份对象的免疫机能状况,与PHC的关系,至今国内外未见系统报道。本文采用血清细胞、体液免疫和补体等检测,对此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于后。 对象和方法 1.对象及诊断标准:AFP低持阳指在普查和肝病随访中发现AFP血凝法1:10*~1:100+或火箭法50~200 ng/ml,对流法阴性,检测三次以上,时间持续二个月以上,排除妊娠,其他恶性肿瘤临床不能确诊为PHC者86例,其中男62例,女24例,中位年龄43岁,均系门诊随诊者。 PHC系根据全国通用的诊断和分期标准。共116例。其中男86例,女30例,中位年龄47岁。早(Ⅰ)期14例,中(Ⅱ)期77例,晚(Ⅲ)期25例。均系住院病例。其中72例经组织学/细胞学证实为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6.
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细胞癌(下称肝癌)的诊断价值早已肯定。随着高灵敏度检测方法在普查中的应用,非癌甲胎蛋白增高病例,特别是低浓度甲胎蛋白持续阳性(低持阳)的出现,给肝癌的诊断带来困难。本文通过对有关病种1,687例的甲胎蛋白含量测定,和对297例甲胎蛋白增高(>30ng/ml)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62例瘤体直径在5厘米以下小肝癌进行术后AFP转归和肝病背景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术后AFP持续阴性者生存率,肝癌复发率与低持阳组及持续阳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术后AFP转归与肝病背景,特别是与肝硬化及硬化程度是有密切关系的。从术后低持阳到肝癌复发症状出现,大约一年左右。中位数为10.5月;62例中癌周肝硬化为66.1%(41/62),其中3/5为中重度肝硬化;肝细胞不典型增生77.4%(48/82),在中重度硬化中达100%。成为肝癌发生或复发的潜在病理基础;同时认为黄曲霉毒素污染及肝病背景的普遍存在可能是启东肝癌高发的主要因素。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预后极差,死亡率接近于发病率。自甲胎蛋白(AFP)用于肝癌普查以来,不仅发现了较早期肝癌,而且为研究肝癌术后复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临床诊断指标。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手术患者因肝癌复发而死亡。本文着重分析肝癌术后AFP转归与肝病背景关系及癌周肝病与复发的关系。为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手术不彻底及瘤栓等因素存在,因而选用瘤体在≤5厘米小肝癌作为分析对象。  相似文献   

8.
GSTs是人体重要的肝脏解毒系统酶。本文应用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A—ELISA)检测了启东市肝癌高发区不同人群血清中总的GSTs浓度。该地区正常人群血清GSTs水平为(0.66±0.54ng/ml)明显高于北京地区正常人群(0.36±0.27ng/ml)。这可能与当地致癌物长期污染有关。肝癌家族、HBsAg携带者及AFP低持阳患者为启东肝癌高危险人群。他们血清中GSTs水平分别为1.25±1.46ng/ml、1.43±1.44ng/ml、2.81±1.76ng/ml。三组均高于正常人群,反映他们肝脏受到一定损伤。其中AFP低持阳组GSTs水平最高,这可能与癌前病变有关。57例肝癌患者GSTs水平为3.08±3.35ng/ml。此方法简便、快速,在肝癌高发区可望作为反映肝脏功能损伤及预测肝癌的一个新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肝癌高发区原发性肝癌相关人群ABO血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01例原发性肝癌(PHC)、362例甲种蛋白(AFP)低持阳及632例乙型肝炎进行ABO血型分析,结果表明:(1)三组人类A型血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A型血者其血清AFP含量持续升高者较其他组为高。(P<0.025)、PHC发生率亦高(P<0.005)。提示A抗原遗传基因—HBV—AFP三者间存在某种密切的、复杂的联系,对PHC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高表达和低表达肝细胞肝癌(HCC)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表达谱, 为HCC的分子机制研究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肿瘤基因图谱计划(TCGA)公共数据库获得368例包含完整临床信息的HCC转录组数据, 根据组织AFP mRNA表达四分位数将样本分为AFP高表达组和AFP低表达组, 每组各92例。应用R软件中的DEseq2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应用ClusterProfiler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 应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筛选关键基因。采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 通过R软件GSVA包对特征基因进行富集评分, 根据得分定义特征基因集表达情况。利用RNAseq数据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进行独立数据集验证和组织验证。结果 TCGA数据分析显示, AFP高表达与HCC低分化、患者人种有关(均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1 382个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931个基因在AFP高表达组织中表达上调, 451个基因表达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85例甲胎蛋自低浓度持续阳性,在三年以上随访期间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和甲胎蛋白的动态变化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提示有肝病史、肝功能慢性持续异常的中年以上男性的甲胎蛋白低持阳对象似有较高的癌变倾向性。甲胎蛋白变化分上升型和马鞍型两类,重点讨论甲胎蛋白马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单药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接受阿帕替尼单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安全性指标,评价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210例患者治疗后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71%和65.71%;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3.0 d;≥3级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6例,合并手足综合征10例,蛋白尿4例,腹泻4例,血小板减少7例,疲倦2例,出血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给药剂量、合并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腹泻及AFP水平与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疾病控制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合并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及AFP水平是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疾病控制率独立影响因素(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S评分、给药剂量、合并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蛋白尿及AFP水平与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胃癌无进展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S评分、给药剂量、合并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及AFP水平是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胃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疾病控制效果与PS评分、合并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及AFP水平密切相关;PS评分、给药剂量、合并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及AFP水平能够独立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血清AFP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放免法对118例胃癌术前病人血清AFP进行检测,发现AFP水平与肝转移、淋巴转移呈明显的正相关。AFP阳性胃癌的病理类型主要为高分化的乳头状或管状腺癌及低分化的髓样癌,这种低分化的髓样癌癌细胞类似于原发性肝癌细胞。AFP阳性组肝转移率为60%,明显高于AFP阴性组的6.5%。从淋巴结转移距离及转移个数上看,N_2组AFP阳性率明显高于N_0、N_1组,多个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及少数转移组。本研究表明,术前检测血清AFP对判定病期的早晚、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HBsAg阳性和阴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肝细胞肝癌(HCC)的血清AFP水平.作者就104例HCC和140例慢性肝病(CLD)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和血清HBsAg状态的关系进行研究.HBsAg(一)的HCC患者AFP水平分布呈低多高少,与此相反,HBsAg(十)的 HCC患者AFP水平呈低少高多.血清AFP≥200ng/ml或≥400ng/ml诊断HCC的特异性,在HBsAg( )患者分别为90.1%和96.4%,在HBsAg(一)患者均为96.6%,阳性预测值(PPV)在HBsAg(十)患者分别为83.1%和92.5%,HBsAg(一)患者则均为92.3%、因此根据AFP水平诊断HCC,必须了解HBsAg状态.对HBsAg(十)患者AFP水平较高的原因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老山云芝多糖是从南京老山森林中采集的野生云芝菌种,经人工培养的云芝菌丝中提取精制而得。自1981年对云芝多糖进行了化学、药理、毒理和临床等较系统的研究。经红外、紫外高效液相,蛋白电泳,氨基酸组份等实验证明,云芝多糖是一种蛋白结合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 探讨非HBV感染型和HBV感染型原发性肝细胞癌病理学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肝细胞性肝癌患者病理资料,包括肿块大小、病灶数目、包膜完整性、卫星灶、细胞分化程度及AFP、CD34、p53、Ki-67等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学特征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对各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25例为非HBV感染型,占28.0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大小、包膜完整性、卫星灶、细胞分化程度、AFP及CD34在HB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大小(χ2=10.360,P<0.01)、Edmondson分级(χ2=6.671,P=0.01)、CD34(χ2=6.671,P<0.05)及AFP(χ2=7.638,P=0.01),两组间差异具有独立性。[结论] 非HBV感染型较HBV感染型原发性肝细胞癌具有就诊时肿块较大和相对完整的包膜、较高的分化程度、CD34和AFP低表达等相对独特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FP)阴性复发性小肝细胞性肝癌(rsHCC)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rsHCC患者132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 其中AFP阴性rsHCC组51例(59个病灶), AFP阳性rsHCC组65例(73个病灶), 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的超声造影强化始增时间、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低增强开始时间以及灌注模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AFP阴性组rsHCC超声造影表现以快进慢出为主。AFP阴性rsHCC组病灶的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和低增强开始时间分别为(23.22±5.08)s、(59.44±39.75)s和(102.89±44.45)s, AFP阳性rsHCC组病灶的达峰时间、等增强开始时间和低增强开始时间分别为(20.30±3.41)s、(40.75±16.16)s和(87.08±25.27)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阴性rsHCC组和AFP阳性rsHCC组病灶在门脉期呈等增强的比例分别为59.3%和37.0%, 在延迟期呈等增强的比例分别为16.9%和4.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阴性rsHCC...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iR-122在肝细胞癌(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清AFP水平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78例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miR-122的表达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肝癌患者术前血清AFP水平,分析miR-122表达与血清AFP水平的关系。结果78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miR-122的相对表达量为(23.71±13.33)%,其中高、中分化组织为(26.90±13.64)%,明显高于低分化者的(16.54±9.40)%(P=0.001)。78例肝癌患者血清AFP平均值为(741±382)ng/ml。miR-122表达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血管浸润、分期等无关,miR-122在肝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血清AFP水平呈负相关(r=-0.863,P<0.01)。结论 miR-122表达与血清AFP水平呈负相关,在低分化肝癌中表达更低,提示miR-122是肝癌的一个潜在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甲种胎儿球蛋白(AFP)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临床病理因素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08例HCC和76例癌旁组织FHIT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AFP高、中和低表达的肿瘤组织中FHIT阳性率分别为100%(36/36)、67.0%(20/30)和45.2%(19/42);肿瘤组织中FHIT的表达与AFP表达有显著正相关,P&lt;0.01。术后生存1年的32例,FHIT阳性表达16例(16/32);108例肿瘤组织中FHIT低表达33例、中表达20例和高表达55例,对应预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3.7879&#177;7.4320、30&#177;19.8202和40.60&#177;21.3729,三组样本均数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肿瘤组织中FHIT的表达与预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P&lt;0.05。108例肿瘤组织中AFP低表达42例、中表达30例和高表达36例,对应预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7.3095&#177;14.7259、36.0333&#177;20.3376和41.1111&#177;21.0886,肿瘤组织AFP的表达与预后生存时间有关。结论:癌组织中FHIT与AFP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恶性程度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40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通过电话、门诊复诊等方式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对变量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截至2013年2月6日,401例患者失访34例(8.5%),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1年生存率为86.9%,3年生存率为58.5%,5年生存率为39.0%。单因素分析表明前白蛋白(PA)、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为肝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癌根治术后AFP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PA、AST、ALB是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清AFP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该加强随访,定期监测患者血清PA、AST、ALB、AFP水平,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