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65年我国江静波教授等发表的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以来,随后又报道了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晚期原虫重复感染,引起国内寄生虫学工作者的重视,并相继有河南、陕西、四川、江苏等地报告了有关间日疟原虫变异的虫株及形态观察,作者于1981年9月在徐州地区发现一例形态特异的间日疟原虫,现将这种原虫的形态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淮北地区间日疟原虫的异常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红细胞内期的形态异常,国外早有报道。国内自60年代江静波等(1961,1965)对广东的间日疟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以来,河南(1965,1982),广西,安徽淮南(1981)和山东(1982)等地都先后发现间日疟原虫的异常形态、重复感染及不同期混合感染。1982年7~9月,我们在安徽省淮北市验证5-对氟苯氧基伯喹柠檬酸盐对间日疟患者的毒副反应时,在收治的139例间日疟患者中,也发现6例原虫形态与经典描述  相似文献   

3.
自从1954年以来,我室陆续在豫东地区发现有间日疟原虫的异常形态。1964年,我们在开封县防治疟疾期间,于所接触的患者中,看到当地间日疟原虫的形态虽然大部分仍与一般间日疟相同,但有少数的间日疟原虫及受染红细胞的变化,与一般寄生虫学著作和疟疾学专著上所描述的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试图对此问题加以研究,挑选了一  相似文献   

4.
哺乳类疟原虫生活史中最为隐蔽并难于研究的是红细胞外期,如人类的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虽早1890年即已发现,但其红外期则在1949年才查明。至于与间日疟的复发及长潜伏期有密切关系的休眠体阶段更是80年代初期才被观察到。我国的疟疾种类以间日疟为主,并证明各地均兼有长、短潜伏期的病人,但越往北方,长  相似文献   

5.
间日疟原虫多核和复居现象,江静波氏认为是间日疟原虫一个亚种、杨柏林氏认为是间日疟原虫固有的形态或某种变异。笔者于1984年9月在珙县王家乡对一例每日发作间日疟病人的原虫象进行了两个临床周期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赵辉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4):501-503
间日疟原虫的研究由于体外培养技术的缺乏而进展迟缓。而体外连续性培养体系的建立由于间日疟原虫的本身特性及对侵入红细胞的特异性选择而受阻。近几年,研究用源自血色病患者血液和脐带血中的网织红细胞短期体外培养,可使间日疟原虫在体外生存达到一个月左右。目前,使用实验室源自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分化的红系细胞能够不断的提供网织红细胞以及源于正常人肝组织的肝细胞株HC-04的新建立,完成了间日疟原虫体外连续性培养的目的。这里,我们着重介绍间日疟原虫的体外连续性培养技术。  相似文献   

7.
间日疟原虫的特异形态,国外三十年代即有零星报道。1961年我国江静波等对广东的间日疟原虫特异形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并于1965年命名为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Plasmodium vivax multinucleatum Chiang,Yu and Chen,1965)。此后在河南(1965)、四川(1975、1976)、陕西(1977),江苏(1977、1979),广西和云南等地都先后发现间日疟原虫特异形态,重复感染或不  相似文献   

8.
IFA检测体外培养的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寄生虫学教研室舒衡平,罗树宏,刘多,付冉定关键词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显微镜检查,荧光;细胞,培养的间日疟的复发机制迄今未能阐明。随着疟原虫红细胞外期研究的深入及免疫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免疫荧光试验(Indir...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5种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伯氏症原虫,约氏疟原虫)中,可被间日疟、恶性疟病人血清识别的交及反应抗原。方法用50%、60%Percoll不连续梯度分离疟原虫感染红细胞,20mmolPBS被红细胞后,收集红内期原虫,以1%NP—40提取可溶性抗原。各种抗原经SDS—PAGE电泳后,转移至硝酸纤维膜上,分别用间日疟、恶性疾病人血清进行免疫识别。结果3神动物疟原虫红内期抗原中有多条蛋白区带可被间日疟或恶性疟病人血清识别。其中合蟹报疟原虫有14条蛋白带被间日疟病人血清识别,伯氏疟原虫有16条蛋白区带被恶性疟病人血清识别,分别多于其它疟原虫。间日疟病人血清可识别5种疟原虫共有的72kD蛋白,而恶性疟病人血清不识别该蛋白。结论人疟原虫和动物疟原虫之间有一系列支又反应抗原。会压滤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伯氏疟原虫与恶性疟原虫之间抗原相似程度高于其它疟原虫。72kD.蛋白在间日疟无疾学诊断方面可能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殷东滨 《河北医学》2002,8(12):1151-1151
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及肝细胞内的原虫 ,能引起疟疾。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1998年 ,曾在我校入学新生中发现间日疟 1例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标本来源1998年 9月入学某新生 ,男性 ,17岁 ,来自湖北。按常规采集末梢血 ,涂血膜薄片数张 ,自然干燥 ,瑞氏染色待检。1.2 标本镜检经瑞氏染色的血膜薄片 ,用光学显微镜油镜 10×10 0观查。镜下形态 :由于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 ,可见红细胞的体积涨大 ,颜色变淡 ,其间有明显的粉红色的薛氏点。寄生在红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滋养体的细胞质形状不规则 ,呈阿米巴状 ,染成…  相似文献   

11.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共有4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原虫,均属细胞内寄生(或寄生于人体肝细胞和红细胞内),体积小.  相似文献   

12.
疟疾的发作是由于进入红细胞内发育成熟的疟原虫裂殖子周期性破坏红细胞所引起的。由于疟原虫的种类不同,疟原虫裂殖子在红细胞里生长成熟的时间不同,故发作的时间也就长短不一样。间日疟裂殖子发育成熟的时间为48小时,每48小时挤破红细胞释放裂殖子1次,故呈间日定时寒热发作。三日疟为72小时,故隔2天发作1次;卵形疟  相似文献   

13.
自 Laveran(1880)从一个疟疾病人红细胞内发现疟原虫以来,显微镜检查在疟疾诊断中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尽管疟原虫镜检具有敏感、特异、可用于疗效考核等诸多优点,但此法费时、费力,难于检出低密度疟原虫感染和区分以环状体期为主的间日疟和恶性疟感染。而且被抗疟药影响的疟原虫形态很难辨认,给疟疾的诊断造成困难。因此,有必要改良传统的寄生虫学检查方法,发展替代常规显微镜检查的疟疾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肃清间日疟患者红细胞内疟原虫,常规使用氯喹基质1.5克,产生严重副作用者并非罕见。为能安全而又足以肃清红细胞内疟原虫,笔者在1979~1982年间对江苏间日疟复发类型的观察中,曾试用氯喹基质0.6克伍用青蒿浸膏片20克(0.4克×50片)的疗法,其结果竞甚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中缅边境拉咱地区48份间日疟原虫标本耐药相关基因pvcrt-o及pvmdr1的多态性,为指导该地区间日疟的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收集2007年缅甸拉咱地区的间日疟原虫样本48份,采用PCR方法扩增pvcrt-o及pvmdr1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与间日疟原虫Sal-I株标准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分析。结果 在48份间日疟原虫样本中,扩增出pvcrt-o及pvmdr1基因片段分别39份和40份,其中pvcrt-o基因在第10个氨基酸前有AAG碱基序列插入(K10插入)25份(占64.1%);pvmdr1基因共检测到3个位点存在非同义突变,分别为T958M、Y976F和F1076L,其突变频率分别为100.0%、22.5%与55.0%,且存在3种基因型,其中三重突变型T958M/Y976F/F1076L占22.5%(9/40), 双重突变型T958M/F1076L占32.5%(13/40),单重突变型T958M占45.0%(18/40);同时存在pvcrt-o和pvmdr1基因变异的虫株比例为63.16%,与未发生pvcrt-o变异但存在pvmdr1变异的虫株存在较大的遗传进化差异。结论 48份间日疟原虫pvcrt-o及pvmdr1基因发生变异比例高,且两种基因变异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需要对这两类分子标志加强监测,以评估该地区间日疟原虫的药物抗性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6.
红细胞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与肿瘤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菲抗原或趋化因子受体(Duffy antigen/Receptor for Chemokines,DARC)是红细胞上的达菲血型抗原,是1950年Cutbush等在多次输血溶血的病人血清中利用同种抗体首次检测到的一种糖蛋白,1975年证实Duffy抗原是间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受体,1991年Darbpmme等发现,Duffy抗原也是红细胞膜上能够结合CC家族和CXC家族趋化因子的杂性趋化因子受体,是红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Erythrocyte Chemokine Receptors ECKR),现命名为CD234。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疟原虫核酸检测技术建立及在献血员筛查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血液中疟原虫检测的核酸技术,探讨应用于献血员筛查的效果。方法根据红细胞内期疟原虫ssurRNA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三条扩增引物。将5份待检血样混合,采用蛋白酶K消化裂解法制备模板,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DNA,诊断鉴别恶性疟和间日疟。与厚血膜镜检法比较评价其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将3份恶性疟原虫及10份间日疟原虫感染者的血样随机混入5000份无偿献血者血样中,每5份为一个检测单元,采用PCR方法从感染血样中扩增出分别为436bp和341bp的恶性疟原虫及间日疟原虫特异性的DNA片段,并经序列测定证实扩增片段的正确性;10份间日疟患者血样以及3份恶性疟患者血样均被检出,献血者血样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果与厚血膜方法完全一致。结论所建立的疟原虫核酸检测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可以批量处理,提高了检测的效率,能有效降低疟原虫的输血传播,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疟疾的复发     
自Shortt等(1948)~(53)、Shortt和Garnham(1948)~(51)发现间日疟原虫(P.vivax)、食蟹猴疟原虫(P.cynomolgi)的组织型之后,虽然初步肯定了组织型的存在是疟疾复发的原因,但是关于疟疾复发的机制,却仍然不十分清楚。例如:间日疟原虫的组织型能否在肝细胞內持续循环发育;为什么间日疟的潜伏期,常表现长短不同。而这种潜伏期不同的间  相似文献   

19.
在1979~1989年的10年中,对我国最多见的疟疾病原体——间日疟原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间日疟潜伏期和潜隐期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对间日疟种下分类、鉴别新感染和复发以及制订防治对策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至少在温带地区迄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我国间日疟原虫不同地理株红内期SSUrRNA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其分子特征。方法收集深圳、海南、湖北和河南四地间日疟患者血样5份(其中海南2份),并提取核酸DNA,采用PCR从核酸提取物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片段,纯化后分别与pGEM—Teasy质粒连接构建重组子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以双酶切鉴定后,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序列,采用BLAsT和MEGA4软件分析序列相互关系特征。结果5株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扩增片段大小一致,约为998bp;核酸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所克隆的SSUrRNA基因片段均含有998个核苷酸,不同地理株间SSUrRNA基因序列有9个位点存在变异的可能,两两比对的同源性均高于99.5%,其中河南与湖北株序列的同源性为100.0%;与GenBank中报道的国外6株间日疟原虫相同序列作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国内5株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与Sa11株遗传距离小,亲缘关系接近。结论测定的国内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在不同地理株间相对保守.其间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地理变化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