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明琪  王硕  赵继宗 《北京医学》2007,29(8):449-451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86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三组,A组40例,行单纯动脉瘤蒂夹闭术;B组34例,动脉瘤蒂夹闭术后行动眼神经减压术;C组12例,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栓塞术(GDC).结果 A组40例中,病程14d内者20例,术后10~40d完全恢复;14~30d者14例,12例30~90d完全恢复;>30d者6例,4例术后半年完全恢复.B组34例中,病程14 d内者15例,术后10~40d完全恢复;14~30d者16例,14例30~90d完全恢复;大于30d者3例,术后半年2例完全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C组12例中,病程14 d内者8例,10~40d内完全恢复;14~30d者3例,2例30~90d完全恢复.结论 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尽早病因治疗,对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极为重要,但术中行动眼神经减压与否,以及手术同GDC介入治疗对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Yang MQ  Zhao JZ  Wang 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0):1392-1394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术后恢复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4年来收治的98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其中52例合并有单侧动眼神经麻痹表现,所有患者均经过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后交通动脉瘤诊断后行开颅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分两组观察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情况。A组:单纯动脉瘤蒂夹闭术;B组:动脉瘤蒂夹闭术后行动眼神经减压术。结果 A组20例,其中病程在14d内手术者10例,术后10~40d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4—30d内手术者8例,7例术后30~90d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30d后手术者2例,术后半年1例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B组32例,其中病程在14d内手术者15例,术后10~40d内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4~30d内手术者14例,12例术后30~90d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2例不完全恢复;30d后手术者3例,术后半年2例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恢复,1例不完全恢复。结论 后交通动脉瘤性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及尽早手术治疗,对术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极为重要,但术中是否行切除或穿刺动脉瘤等动眼神经减压术,同术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时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陈荣华  宣井岗  彭亚  王穗暖 《当代医学》2010,16(35):666-667
目的探讨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mA)致动眼神经麻痹(OMNP)血管内治疗疗效。方法对9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及神经功能恢复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动眼神经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7例,部分恢复2例。恢复程度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结论血管内治疗破裂后交通动脉瘤能更快、更有效恢复动眼神经功能,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王科  段劲峰  王晓莉  成刚  唐宇凤 《四川医学》2010,31(10):1469-1470
目的探讨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年来收治的36例单纯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访3个月~1年。结果 35例患者中25例诊断后交通动脉瘤,其中22例单发性,3例为多发性,14例伴发蛛网膜下隙出血;5例脑干梗死;3例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2例动眼神经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21例痊愈,10例好转,2例无效,3例死亡。接受动脉瘤手术的患者23例,痊愈17例,好转5例,死亡1例。结论后交通动脉瘤为单侧动眼神经麻痹的最常见病因。多学科会诊及CT、MRI、CTA、DSA等检查有利于病因诊断。动脉瘤患者尽早手术治疗,对术后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与介入治疗后交通动脉瘤性动眼神经麻痹( ONP)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后交通动脉瘤同时伴有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13例患者选择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夹闭组),35例患者选择动脉瘤栓塞术(栓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是否伴有 SAH、动脉瘤大小、术前ONP程度及发病至治疗时间等可能影响动眼神经麻痹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48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中,最终ONP完全恢复41例(85.4%),部分恢复7例(14.6%)。其中,栓塞组的35例患者中,31例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夹闭组的13例患者中,10例完全恢复,3例部分恢复。术前伴有SAH、部分动眼神经麻痹及发病至治疗时间≤14 d的患者比未破动脉瘤、完全动眼神经麻痹及发病至治疗时间>14 d的患者动眼神经麻痹症状改善明显(P<0.05)。结论在治疗后交通动脉瘤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时,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在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126例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影像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前交通动脉瘤的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总结分析了作者所在医院近15年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126例前交通动脉瘤的影像学资料,随机选取170例非前交通动脉瘤的脑血管造影作为对照。结果126例前交通动脉瘤中,112例为动脉瘤侧大脑前动脉A1段呈优势供血,对侧大脑前动脉A1段纤细或缺如,血管影像出现明显的“三分叉动脉征”;对照组中,162例的大脑前动脉血管影像双侧对称,无以上表现,仅8例出现“三分叉动脉征”。结论双侧大脑前动脉发育不均衡是形成前交通动脉瘤的危险因素,出现“三分叉动脉征”的患者应积极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药物治疗)58例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组)74例,两组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总有效率5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动眼神经对眼球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睫状肌等.动眼神经麻痹作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常出现复视、上睑下垂、眼肌麻痹、瞳孔功能障碍等一项或多项表现;其病因复杂,常见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梗死或出血性疾病、糖尿病、颅内炎症、颅脑外伤、先天性等.每种病因所致的动眼神经麻痹均有其相应的临床特征.本文综述了动眼神经麻痹的常见病因和相应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体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为临床上快速、准确地寻找病因并进行有效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
择我院神经外科2005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7例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为观察对象,
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
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时间为1~6月,平均恢复时间为33.32±16.76 d。年龄、术前动眼神经麻痹程
度、从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到接受治疗时间、球囊使用数量与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呈正相关,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瘘
口流量与患者动眼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呈负相关。结论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所致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动眼神经
功能恢复时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和中青年人前交通动脉(AComA)动脉瘤破裂后并发脑内血肿(ICH)和(或)脑室内血肿(IVH)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12月至2016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85例AComA动脉瘤破裂后并发ICH和(或)IVH的患者,其中95例行夹闭术,140例行栓塞治疗,50例行保守治疗。根据年龄将285例患者分2组:≤60岁168例,>60岁117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行CTA检查,并测量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人和中青年人AComA动脉瘤破裂后合并ICH和(或)IVH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性别、高血压 史、吸烟史、血管角度、入射角度、治疗方式及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1.858,95%CI=1.083~3.188,P=0.025),入射角度(OR=1.016,95%CI=1.004~1.028,P=0.010)和治疗方式(栓塞 vs. 保守治疗,OR=0.209,95%CI=0.088~0.497,P<0.001;夹闭 vs. 保守治疗,OR=0.233,95%CI=0.101~0.541,P=0.001)与老年人AComA动脉瘤破裂后并发ICH和(或)IVH密切相关。老年组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分析显示,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栓塞 vs. 保守治疗(OR=0.134,95%CI=0.049~0.362,P<0.001);夹闭 vs. 保守治疗(OR=0.308,95%CI=0.116~0.820,P=0.018)]。结论:高血压和较大动脉瘤入射角是AComA动脉瘤破裂后并发ICH和(或)IVH的危险因素,而老年人更加明显。老年组手术比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但接受手术治疗后的老年组患者仍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电针组24例、康复组23例、电针加康复组25例。每周5次,30次后做康复评定。结果电针组与康复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3.3%、52.17%,电针加康复组疗程明显缩短,总有效率为96.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加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电针组及康复组。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更有利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缪洪平  唐俊  牛胤  林江凯  陈志  冯华  朱刚 《重庆医学》2015,(27):3785-3787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室50例术中应用荧光血管造影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术中动脉瘤夹闭前后均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术后行头颅 CT 血管造影(CTA)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格拉斯哥(GOS)评分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术中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颈残留3例,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临近分支血管狭窄各1例,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假阴性”2例,均根据情况调整动脉瘤夹,再次荧光造影证实动脉瘤夹闭满意,术后复查 CTA 和(或)DSA 证实术中荧光血管造影结果。随访40例患者(3~6个月)GOS 评分5分30例,4分7例,3分2例,2分1例。结论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对于术中判断动脉瘤夹闭情况、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临近分支通畅情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提高手术安全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根据206例痉挛性脑瘫患者术前情况将患者分为轻度(独立行走)、中度(扶持下行走)和重度(不能行走)3组,均施行SPR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年8个月,有随访的172例,观察痉挛解除情况并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术后71例轻度患者中有45例能单腿站立,占63.4%。74例中度患者中有32例能在室内脱手行走,占43.2%。27例重度患者中有8例能扶持下行走,占29.6%。结论:SPR可有效地治疗痉挛性脑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颈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危险相关的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造影的颈内-后交通动脉瘤39枚,其中破裂动脉瘤28枚,未破裂动脉瘤11枚。重建三维脑血管造影影像获得动脉瘤模型,测量其形态学参数,并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分析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破裂组瘤高/颈宽比(AR)为1.233±0.483,高于未破裂组(0.832±0.252,P=0.002);破裂组标准化壁面切应力(WSS)为0.545±0.259,低于未破裂组(0.761±0.216,P=0.015);破裂组低壁面切应力面积(LSA)为(11.669±16.041)%,高于未破裂组[(1.236±2.212)%,P=0.040]。其余指标,包括瘤体/载瘤血管直径比(SR)和剪切震荡指数(OSI)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AR值、低WSS和高LSA可能是影响颈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行CTA检查发现有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CTA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方法进行图像重建。100例中有11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89例与介入治疗、手术对比。结果100例中CTA发现116个动脉瘤,包括前交通动脉瘤29个、后交通动脉瘤16个、大脑前动脉9个、大脑中动脉35个、大脑后动脉3个、颈内动脉瘤16个、椎动脉4个、小脑后下动脉2个,小脑前下动脉1个,基底动脉1个。2例AVM,4例动脉瘤合并AVM,2例AVM合并静脉瘤,诊断准确率达94.91%。结论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及AVM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3例疑为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诊行CTA检查,观察其原始图像及VR,MIP、MPR后处理图像,部分病例同DSA、3D TOF MRA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发现64例动脉瘤患者共69个颅内动脉瘤(5例患者为2处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28例,大脑前动脉3例。前交通动脉14例,大脑中动脉6例,大脑后动脉1例,后交通动脉11例.椎基底动脉6例:并发瘤内血栓3例:钙化2例;件脑实质血肿15例,脑室积血11例,脑血管痉挛5例。CTA表现与手术结果、DSA、3D TOF MRA基本一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充分显示颅内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瘤颈大小、与载瘤血管及临近血管、骨结构的关系、有无瘤内血栓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获得丰富的影像信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并可作为术后复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virtual imaging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3D-CTA)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s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yet.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virtual imaging techniques and 3D-CTA in diagnosing patients with aneuri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at the acute stage.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non-traumatic SAH received 3D-CTA examinations. The raw CT data of these patients were reconstructed and transferred into the 3D mode through the surgical plan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VR) image, and the 3D virtual images of skulls and brain blood vessels were acquired. The location, size and shape of aneurysms and their anatomic relationship with adjacent tissues were measured from many points of view. Results Seventy-three aneurysms were detected in 68 of the 80 patients, but 2 aneurysms were detected in 2 of the 5 patients who had been found free of aneurysms previously and had received 3D-CTA examinations for a second time one month later. The 3D virtual images produced by the virtual imaging system were clear and vivid, and they could reveal the location and size of the aneurysm and its relations to the parent artery and skull directly. Conclusions The imaging of 3D-CTA is convenient, reliable and fast in diagnosing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nd can be regarded a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ombined with the surgical plan system based on the VR image, 3D-CTA may obtain more imaging information about aneurysms.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时间飞越血管成像(3D-TOF MRA)对颅内动脉瘤(I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66例AN的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表现。结果66例动脉瘤患者共发现68个动脉瘤,其中3D-TOF MRA共检出动脉瘤63个,3例因完全血栓形成,2例因出血背景未明确显示瘤体,敏感性92.65%(63/68)。68个颅内动脉瘤中有7个磁共振成像平扫检查阴性,其中的6个MRA能明确显示动脉瘤。结论3D-TOF MR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段)分叉动脉瘤的发生与分叉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铜仁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经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诊断并经手术或三维数学血管造影证实的单侧大脑中动脉(双干型)分叉动脉瘤患者24例,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使用三维角度测量工具在容积再现(图像上分别测量患侧与健侧M1段分叉角,分别记为γ1和γ2,使用SPSS20.0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γ1平均值为(129.48±22.38)°,γ2平均值为(111.33±20.90)°;γ1-γ2=(18.15±3.10)°,经配对t检验,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8,P=0.009)。结论较大的分叉角易患分叉动脉瘤,是评估分叉动脉瘤形成风险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动眼神经麻痹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以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位置异常和/或瞳孔受损为特征的疾病。 首诊于不同科室的动眼神经麻痹病因不尽相同,本研究分析首诊于眼科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病因、病变定位及预 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 至2018 年首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的137 例动眼神经麻痹住院患者的临床 资料。分析患者的病因及其在各年龄段的分布特点、病变定位、预后。结果: 在137 例患者中,动眼神经麻痹的病 因排名前3 位的依次是头部外伤(38.69%)、海绵窦病变(12.40%)、眶内炎症(9.49%),其他病因还包括颅内动脉瘤、颅 内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变、感染、眶内肿瘤、糖尿病、鼻腔术后等。病因中头部外伤多见于20~49 岁的青壮年, 脑血管病变多见于60~69 岁老年人,糖尿病多见于50~69 岁中老年人,其余病因类型年龄分布相对平衡。病变定位情 况:眶尖病变75 例,病因包括外伤、炎症、感染、肿瘤;海绵窦病变40 例,病因包括炎症、肿瘤、血栓;蛛网膜下 腔病变6 例,病因包括动脉瘤、肿瘤、外伤;动眼神经核病变5 例,病因为梗死;未见动眼神经束病变。有11 例因为 病因不明,所以无法定位。治疗后,动眼神经麻痹侧矫正视力改善不明显。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病变、糖尿病造成 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部分或完全恢复比例较高。结论: 动眼神经麻痹是造成眼肌麻痹及复 视的常见病因,首诊于眼科的动眼神经麻痹以头部外伤、海绵窦病变及眶内炎症最为多见。青壮年常见于外伤,而 中老年人则常见于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变等原因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病变位置以发生在眶尖和海绵窦为主。动眼神 经麻痹侧矫正视力预后较差,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病变及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预 后较好。及时查明病因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