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故障现象:机器开机正常,扫描时不能进行。故障分析:观察PDU控制板DS6uNDR—v红灯亮,DS2灯不亮。用PDU上手动TEST测试测量电容C1,C2两端电压分别为 295V和 499V;两个电压不相等,证明电容两端电压不平衡,用手动测试测量1t4,R30两端电压分别为 295V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院高新大型设备的不断引进,医院设备维修越来越困难,维修费用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在加强维修技术的培训和学习外,更要加强同行之间的信息沟通,本文提供有关GE Lightspeed机器故障2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院所使用的CT机是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plus螺旋扫描机。近来机器在扫描中经常出现一个现象:在正常扫描中突然扫描中止,需重新RESET后,重装扫描模式方可继续扫描。我们输入“LOG”命令查看计算机故障自检记录,仅提示DAS(数据采集系统)错误,无其他有价值的提示。刚开始,由于该现象出现不频繁,且不定期出现,未影响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4.
层螺旋CT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60年代末CT发明至今的30余年来,X-CT的发展经历了1~5代,CT技术的发展始终是围绕着提高机器的性能,以及降低射线辐射量等方面进行的,80年代以来的螺旋CT扫描在提高扫描速度、改善图像质量特别是减少运动伪影和开发新的扫描功能如CTA、CTVE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CT的临床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至此有些人认为CT的发展是否到了“顶点”?直到1998年RSNA(北美放射学年会)上各CT生产厂家多层螺旋CT的展出,开始了X-CT又一新的发展阶段,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或multi-detector rowsu CT;MDCT)指采用多排探测器阵列,扫描时不用常规的单层面或常规螺旋扫描准直宽度的扇形线束,而是采用可调宽度的锥形线束,根据拟采集的层厚及层数选择锥形线束的宽度,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可同时获得多层(最多4层)图像,故又称谓宽探测器、多层采集螺旋CT,简称为多层螺旋CT,现在此技术已经历了2年多的发展,其优点和发展前景已得到大家的一致公认。  相似文献   

5.
1 故障现象 GE Prospeed AI CT机在扫描过程中不断报错,代码为60-0317H.原来使用Varian Tube,更换为GE Tube后,扫描正常.但做Hilight Calibration 后,再做QA Check时发现杂乱多环状伪影.做GSA分析,发现第2块CAM板上通道有问题,交换CAM板位置,重新做GSA分析,通道数据改变.换上新CAM板后,做校准,仍出现杂乱多环状伪影,有时大小视野均有伪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癌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胰腺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多层螺旋CT的影像资料,寻找其特点。结果:40例中,胰头癌28例(28/40),占70%,胰体癌8例(8/40),占20%,胰尾部癌2例(2/40),占5%,癌肿位于胰头颈部、体尾部4例(4/40),占10%。CT平扫时呈低密度改变26例,等密度改变7例,水样密度改变6例。增强扫描病变均有不均匀强化;部分病例病变累及胰包膜及胰腺周围,致使胰周脂肪间隙消失。胰头病侧病变导致胆道低位梗阻(肝内外胆道扩张),同时伴有主胰管扩张。腔静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及其分支受累及包埋的24例(24/40);腹腔淋巴结肿大,肝内转移21例(21/40)。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胰腺癌的检查和诊断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临床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最有意义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16层螺旋CT诊断胃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16层螺旋CT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对50例胃癌患者在空腹、低张和胃充气状态下行16层螺旋CT扫描,利用原始的横断面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及仿真内镜成像,观察病变及其周围情况,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16层螺旋CT对胃部病灶发现率100%,对早期和进展期胃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6.67%和100%,对胃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准确率分别为100%和75.00%.结论检查方法适宜时,16层螺旋CT可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对进展期胃癌和胃周浸润的诊断十分可靠.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 6 0年代末CT发明至今的 30余年来 ,X CT的发展经历了 1~ 5代 ,CT技术的发展始终是围绕着提高机器的性能 ,以及降低射线辐射量等方面进行的 ,80年代以来的螺旋CT扫描在提高扫描速度、改善图像质量特别是减少运动伪影和开发新的扫描功能如CTA、CTVE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CT的临床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至此有些人认为CT的发展是否到了“顶点” ?直到 1998年RSNA(北美放射学年会 )上各CT生产厂家多层螺旋CT的展出 ,开始了X CT又一新的发展阶段 ,多层螺旋CT(multi sliceCT ;MSC…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是常见的心血管检查方式,国内关于CCTA检查失败案例较少。本例报道为1例小剂量团注时相不准确,CCTA显影不佳致检查失败者,但结果还有待其他案例证实。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12月 2 7日通用电气 (GE)在上海召开了新产品发布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2 0 0多位放射学专家及新闻记者出席了发布会。GECT产品部杨鹏渝主任介绍了CT/e开发研制过程及其性能特点 ,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主任屈辉介绍了首家临床应用CT/e的情况。CT/e成功地使用稀土陶瓷探测器 (Hilight) ,因而可实现高分辨率图像 ,低剂量扫描 ;CT/e设计独特 ,有方便病人的可升降床 ,可前后倾斜的机架 ,及先进的网络化图像工作站与操作台 ,设计体积小 ,安装操作方便。CT/e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编辑部    2 0 0 0年 12…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CT应用于临床诊断以来,CT扫描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自1991年双层螺旋CT问世以来,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日新月异,数年间已发展至目前的64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是CT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CT的应用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尤其是64层螺旋CT,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容积数据采集,该技术在无创性影像诊断学中开创了一个全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心血管成像技术对小儿法洛四联症(TOF)的诊断价值,并与超声心动图(ECG)对比。方法对26例临床诊断TOF患儿进行64层螺旋CT增强心脏检查,并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成像(VR)进行图像重建。所有病例均作ECG对照,以24例手术为金标准比较64层螺旋CT和ECG对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手术证实的心血管畸形152处,64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93.42%,明显高于ECG的诊断准确率69.74%(χ2=14.18,P<0.01)。对手术证实的18例小儿TOF,64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达到100%。64层螺旋CT对TOF伴发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86.67%,ECG为33.33%(χ2=17.78,P<0.01)。结论64层螺旋CT对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优于ECG,能准确诊断小儿TOF,同时能评价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对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心脏的多层螺旋CT检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1 背景 1989年螺旋CT(spiral CT,SCT)问世,它采用滑环技术和连续进床的螺旋扫描方式,在提高扫描速度、改善图像质量、减少运动伪影和开发新功能(例如:CT血管造影)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1,2].但是螺旋CT尚不能完成大范围(例如:胸腹部联合扫描)、高空间分辨率的容积扫描,时间分辨率不够高,使其在心脏的应用受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肺部扫描的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GE lightspeed 16层多排螺旋CT,检查205例次,电流30~80mA,电压180kV,螺距1.375,扫描时间6—8s。对检出有肺部病变的病例加扫常规剂量的CT扫描,进行比较。结果 检出早期肺癌2例,肺结核3例,炎症16例。低剂量肺部扫描与常规剂量组之间比较,重要诊断信息无明显缺失,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05)。结论 16层螺旋CT低剂量肺部扫描,接受X射线剂量为常规扫描1/4左右,但能满足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纵隔血管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纵隔血管瘤的CT资料,观察病变部位、形状、大小、边缘、密度和强化模式、肿块-心脏大血管界面(MCI)和肿块-肺界面(MPI)及其他征象。结果 13例血管瘤均为单发肿块,边缘模糊,位于前中纵隔6例、前中后纵隔4例、右后纵隔3例。10例呈弥漫性蔓状生长,形态不规则,MCI模糊并轻度占位效应9例、明显占位效应1例;2例呈轻度蔓状生长,哑铃状,并延伸入椎管压迫脊髓;1例呈膨胀性生长,椭圆形。MPI清晰12例,模糊1例。8例为混合密度并周边条索状软组织,2例为均匀密度,3例以脂肪密度为主并结节或条索状软组织,其中5例见静脉石;13例均呈结节状或条索状强化并延迟强化,其中12例见引流静脉、7例见供血动脉;4例合并脾脏血管瘤。结论 纵隔血管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增强CT扫描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6.
胰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扫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胰腺与胰腺癌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胰腺灌注扫描,其中胰腺癌29例,正常胰腺31例.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MSCT ADW 4.1工作站,使用Perfusion-3软件包分析.分别测量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结果正常组BF、BV、MTT及PS分别为:(176.54±76.18) ml/(100 mg*min)、(14.62±3.60) ml/100 mg、(7.02±3.09) s、(15.70±9.92) ml/(100 mg*min).癌组分别为(74.89±91.50) ml/(100 mg*min)、(6.12±3.62) ml/100 mg、(10.38±5.31) s和(27.43±11.97) ml/(100 mg*min).胰腺癌组和正常组的BF、BV、MTT和PS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BF、BV:P<0.01;MTT、PS: P<0.05).结论胰腺癌时的血流灌注与正常胰腺的血流灌注相比明显减少,MS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血流变化的分析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髓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24例骨髓瘤的16层螺旋CT表现结果发病部位包括肩胛骨2处,肋骨11处,颅骨16处,脊柱18处。18例为病灶多发,6例病灶单发。主要CT表现为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软组织肿块等。结论骨髓瘤的CT表现有某些特点,CT可在骨髓瘤的发现和诊断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年脑梗死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青年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20-40岁脑梗死9例,应用MSCT行全脑容积扫描和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采集和重建层厚均为1.0mm,重建间隔0.5mm,螺距:5.5。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方法显示横断、冠状、矢状三个方向的脑实质断面图像和遮盖容积重建(SVR)方法显示三维CTA图像。结果 全部病例MPR图像显示脑实质低密度病灶,其中单发7例,多发2例;9例中CTA发现7例脑动脉主干截断、狭窄、分支减少等异常改变。结论 MSCT是诊断青年人脑梗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单层螺旋CT(SCT)与多层螺旋CT(MSCT)两种扫描方法对主动脉运动性伪影显示的差异性。方法 40例患者同时或3个月内分别行SCT和MSCT扫描。主动脉运动性伪影依其形态分夹层样搏动伪影与内膜搏动伪影,分别统计两种伪影各自的显示率、部位和伪影上下径累及的层面数,然后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SCT对主动脉运动性伪影的显示率为50%,其中夹层样搏动伪影有17.5%的显示率。对内膜搏动伪影的屁示率是82.5%;而MSCT对主动脉运动性伪影的显示率是58.8%。其中对夹层样搏动伪影显示率为35%,对内膜搏动伪影的显示率是82.5%。两种扫描方法对主动脉运动性伪影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X^2=3.16,P〉0.05)。SCT与MSCT对内膜搏动伪影的显示率一致,无差异;而对夹层样搏动伪影的显示牢不同。但两者统计检验结果仍然无统计学意义(X^2=3.16,P〉0.05)。结论SCT与MSCT两种扫描方法对主动脉运动性伪影的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肝脏多期血管成像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70例肝脏多期增强扫描患者,行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双期血管成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表面遮盖显示(SSD)重建技术,分析三种重建方法对肝动脉、门静脉系统以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HTVPC)显示情况。结果肝动脉期CT血管造影术(CTA)对二级肝动脉、三级分支以下肝动脉、肿瘤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的显示率分别约90%、69%、90%、69%。MIP与VRT对二级肝动脉分支及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级以下肝动脉分支及肿瘤血管的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MIP显示率为高。门静脉期CTA可显示正常肝内门静脉5~6级分支。肝癌肝动脉-门静脉瘘发生率约13.9%,门静脉癌栓发生率约58%,以MIP显示最佳。结论16层螺旋CT肝血管成像是了解肝动脉、门静脉系统状况及肝肿瘤血管性病变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以MIP及VRT价值较大,可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术前提供重要信息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