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元素 ,字洁古 (后世常称其“洁古老人”) ,为金代著名医家。其研究《内经》多年 ,颇多心得 ,他的学术思想影响深远 ,临床经验丰富 ,在当时享有盛誉。其对药物的研究 ,主要是在《内经》的理论指导下 ,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 ,针对药物的气味、补泻、归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颇具实用价值 ,至今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1 发挥药物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理论风升生 :味之薄者 ,阴中之阳 ,味薄则通 ,酸、苦、咸、平是也。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细辛、威灵仙、独活、白芷、牛蒡子、桔梗、藁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荆芥、麻…  相似文献   

2.
<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泻,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这是《内经》用阴阳学说阐述药物气味及功用的基本理论。关于气与味传统上大致有两种解释:一、认为味是“辛甘酸苦成”,气是  相似文献   

3.
药性升降源于自然现象升降,基于人体气机升降,本质与两者相通,其本身阴与阳的比例决定了药物的升降作用.气味厚薄是古人通过口尝鼻嗅总结出的气或味中浓厚或淡薄的偏性,是气味对药性升降影响的间接归纳,气厚者具有升的趋势,气薄者升的趋势较弱,味厚者具有降的趋势,味薄者降的趋势较弱.据此,在运用时加大用量提高其药剂的浓度,虽天然药...  相似文献   

4.
中药微量元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疗效来自于中药的基本性能—中药的性味、作用趋向及归经。“性”可分寒、热、温、凉,“味”可分辛、甘、酸、苦、咸,其中辛、甘、酸属阳,苦、成属明。升浮届阳,沉降属明。它们构成了中药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疗效来自于中药的基本性能—中药的性味、作用趋向及归经。“性”可分寒、热、温、凉,“味”可分辛、甘、酸、苦、咸,其中辛、甘、酸属阳,苦、成属明。升浮届阳,沉降属明。它们构成了中药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素问》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谷:糠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成,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莱: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相似文献   

7.
中药的性能概括地说有“四气”、“五味”的特点。“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药物的味与作用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天人相应”是祖国医学理论的一个特点。就四时来分,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就昼夜来分,“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是鸡鸣无之阴,阴由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人亦应之(《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黄帝内经》中“气薄则发泄”的内涵,以获得更深的理解并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围绕“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和“气薄则发泄”,结合《黄帝内经》中气味阴阳并见的条文和历代医家对原文的注解与理解,分析气味的阴阳属性和气薄的内涵。基于名家验方实践和现代研究成果,阐述气薄药物的功效和影响因素,并附医案以佐证。[结果]药物的气与味可作为同一事物的相反属性而分属阴阳,气无形升散,内通心肺,出于上窍,属于阳;味有形沉降,内通胃肠,出于下窍,属于阴。属阳的气可再分阴阳,气薄的药物属于阳中之阴,可归纳为属性寒凉,性质偏于弱,作用趋于上,强度趋于缓。气薄药物的功效可总结为四个方面,即发汗以祛邪、升散以宣滞、行气以和中、甘缓以补养。药物的气味虽为固有特性,但可通过炮制手段、择取用药部位、控制煎煮时间、调整剂型用量等途径实现“气薄”。[结论]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后世丰富拓展了“气薄则发泄”的含义,临床应用时应掌握其性质和功效,注意灵活变通,以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0.
"合夜"一词,语出《素问·金匮真言论》.如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相似文献   

11.
李时珍实事求是,重视实践,使气味理论从传统理论向科学用药迈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1]序例第一卷中,综合前人观念,分别讲述了气味阴阳,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气味升降浮沉,四时用药例,五运六淫用药式,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五脏五味补泻等气味理论,还结合实际,加以评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曰:“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臊是气,其说与《礼记》吻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难改易,故从旧尔。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气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静……”。1修正气味、增加主治《本草纲目》的编撰体例…  相似文献   

12.
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及双重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味理论作为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用药物之偏性以平脏腑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这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手段。 1、五味对脏腑的选择性《内经》论述颇多。《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五脏生成篇》:“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所合五脏之气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灵枢·五味篇》:“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咸、先走肾。”《素问·阴  相似文献   

13.
通常我们所说的气味是指用鼻子可以闻到的味道和用舌头尝可以感觉到的滋味。而中药里所说的气味却并非完全如此。中药归纳起来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气,也称药性;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四气与五味是对中药性质的高度概括,我们平时习惯称为“性味”。  相似文献   

14.
酸、苦、甘、辛、咸五味,在食物、药物中都各有所具,《内经》论之很详。本文仅就《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两句经文分析一下它在临床用药上的指导意  相似文献   

15.
原文: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译文: 药物有酸、咸、甘、苦、辛五种味,还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以及有毒和无毒的不同,有阴处晾干的,有晒干的,采集必须要有适宜的季节和月份,因炮制加工而有生熟之分.不同地区所出产的药物功效有差异,还要分辨药物的真与假,新与旧,同时各药都有一定标准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热、温、凉四气,是以气味而成其性。同一药物,又可因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性味功效。清·徐大椿《制药论》曰:“凡物气厚力大,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始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醇矣。”故临床用药时,或取其偏、或制其偏,以发挥最佳疗效。药物的炮制方法有制其形、制其性、制其质、制其味之不同,兹分述其与临床药物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气候与外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既然能生存于自然界中 ,是因为自然界有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而自然界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 ,为了生存 ,人体就必须产生相应的反应 ,否则就会致病。《灵枢·邪容》故曰 :“人与天地相应也”。自然界的变化包括 :昼夜晨昏、季节气候、地区方域等对人体的影响。1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是指一昼夜的阴阳变化。晨是阴中之阳 ,属春 ,气生 ;昼是阳中之阳 ,属夏 ,气隆 ;昏是阳中之阴 ,属秋 ,阳气虚 ;夜是阴中之阴 ,属冬 ,气门闭。人体须与之相适应 ,才不至于患病。2 季节气候、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在四季气候变化中 ,一…  相似文献   

18.
《易经》主论阴阳分正邪,注意阴阳对立,统一。根据阴阳正邪的道理,称帝王收藏的至真至要言论,落款为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所谓得道的《金匮真言》论篇,却是一篇五脏不清,六腑不明,错把三焦归六腑,导致只有“肝为阴中之阳”,没有“肝为阳中之阴”;只有肺为“阳中之阴”没有肺为“阴中之阳”和只有“腹为阳,阴中这至阴,脾也,”,没有“背为阳,阳中之至阳,胃也”的误出生缺篇。  相似文献   

19.
《内经》论述时间生物学的内容颇为丰富,对临床各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阴阳的生物节律与临床《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界中,逐渐形成了适应外界自然的生物节律。以昼夜言,子时阴极阳始生,午时阳极阴始生,卯酉之时阴阳平均。人体阴阳的生物节律随昼夜更复而变,从之则治,逆之则乱。《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巳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  相似文献   

20.
辛开苦降法 ,亦称辛开苦泄法 ,是通过辛温与苦寒药物的有机结合 ,巧妙配伍 ,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的方法[1] 。《素问·至真要大论》首先提出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说明辛与苦代表着 2种截然不同的阴阳属性 ,辛善于升发宣散 ,属阳 ;苦能降逆泄下 ,属阴。同时 ,又进一步指出 :“阳明之复 ,治以辛温 ,佐以苦甘 ,以苦泄之 ,以苦下之”,表明辛苦 2类不同性质的药物可以合理配伍以治疗疾病。汉·张仲景宗《内经》之说 ,首创辛开苦降法 ,以辛温之半夏、干姜与苦寒的黄连、黄芩为主组成半夏泻心汤。辛苦合拟 ,寒温并用 ,升降同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