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小云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研究近30年,治学严谨,积累了丰富的中医临床辨治经验.笔者随师侍诊多年,现将其临床辨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孙建芝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原河南省中医院院长,笔者曾是其研究生,随师侍诊多年,现将导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风心病)的经验加以总结。孙建芝教授认为,风心病之辨,当辨治风湿热、合并肺部感染、风心病心衰三大方面。1辨治风湿热风湿热是风心病...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总结历代中医典籍有关心衰的理论及导师对心衰的理论认识和证治经验的基础上,从32例临床资料入手,对心衰从理论到临床辨治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
肖承悰教授论治卵巢囊肿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承悰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妇科临床工作近40年,学术上既遵循古训,又每有创新;临证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女性的生理病理特点,重视标本兼治.在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前后诸症等疾病的辨治方面见解独到,疗效卓著.本文谨就导师辨证治疗卵巢囊肿的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5.
黄政德教授从寒热错杂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政德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带头人,擅长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黄政德教授在辨治脾胃病方面有独到的临床经验,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疗效显著,现将黄政德教授从寒热错杂辨治脾胃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发热者外感即内伤,而不明原因的疑难发热辨治为临证之难。通过收集导师周亚滨教授临证治疗疑难发热的验案,阐发周师治疗疑难发热的辨证体系思路,构建以伤寒六经辨证、脏腑内伤辨证再到温病辨证的体系。精选周亚滨教授临证治疗发热验案来诠释基于不同的辨证体系下辨治疑难发热的思路,以此启发在疑难发热的治疗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仝小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长期在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师从诸位国医大师,治学严谨,临床辨治每获良效。笔者随师临诊,受益匪浅,特将仝教授诊治难治性聚证病案一例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在三探的基础上,对运气南北政脉不应与反其诊的辨证论治,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主要包括天干中阳明与少阴的单独辨治和组合辨治,地支中的同气辨治和同时辨治,干支结合中的同性辨治和同数辨治,岁会中四正、四维、四角的属性辨治和方位辨治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眼病四时辨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探讨了眼疾四时辨治的理论依据及辨治方法.认为四时辨治可作为其它辨治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冼绍祥教授多年来从事中西结合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在系统总结岭南医学流派对心悸、心衰病、胸痹心痛的证治思想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通过跟师出诊、研读导师学术著作、对导师进行深度访谈等学习方法,总结导师学术思想,凝炼导师学术特色,从心悸的病机、益气健脾及活血化痰法定悸、辨病辨证相结合以及炙甘草汤、温胆汤在心悸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冼绍祥教授论治心悸的相关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张永华教授运用情志辨证理论体系辨治脾胃病思路。[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学习、导师讲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等方法,归纳总结张永华教授情志辨证理论体系的主要内涵及其辨治脾胃病的思路。[结论]情志辨证理论体系是张永华教授首创的一种新型辨证体系,该理论体系在形神合一指导下,重视辨识患者情志特点,以“烦-郁-虑-惊”为纲,与辨体质、辨病相结合,三位一体,整体辨证论治。脾胃病与情志密切相关,情志失调不仅是脾胃病的诱发因素,同时也是伴随症状,从情志辨证入手,协调心身关系,充分发挥中医整体论治的优势以提高疗效。[结论]情志辨证理论体系作为一种新型辨证体系,能够为脾胃病的辨证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阐述王付教授灵活运用经方辨证论治顽固性失眠的经验.从阳虚辨治失眠、从阴阳辨治失眠、从心肺辨治失眠、从肝辨治失眠等四个方面辩证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通脉四逆汤加味辨治风湿性关节炎,乌头汤加味辨治膝关节炎,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辨治痛风性关节炎,以及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辨治肩关节炎等,均取得了缓解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吾师戴永生,贵阳中医学院教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国内知名中医五行辨证研究专家。其从事的《中医五行系列研究》成果,获得贵州省200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作者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有幸跟随导师临床实践,见证导师灵活应用五行辨证辨治疾病取得显著疗效的众多案例,今整理二则中医肝病五行辨证医案与同道交流,共同光大中医五行辨证。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通脉四逆汤加味辨治风湿性关节炎,乌头汤加味辨治膝关节炎,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辨治痛风性关节炎,以及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辨治肩关节炎等,均取得了缓解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严季澜治疗胃脘痛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季澜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全国著名老中医孔光一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30多年,长于中医内、妇、儿科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辨治,尤其擅长心脑血管病、脾胃病、肺系疾病、风湿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7.
杨毅教授系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常委。杨教授从医30余载,医术精湛,对多种肺系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随诊,现将其辨治肺系病症部分经验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林雪  杜妍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3):222-222,240
高热为临床常见症状,尽管西药抗生素对细菌性高热有很好的疗效,但对病毒性高热、中枢性高热、不明原因的高热,疗效却有限。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仝小林教授,对高热辨治独有心得,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呕吐的辨治颇有特色,其辨治可从以下几方面概括:首辨虚实辨治之纲;呕有多因细审详辨;安胃为本勿伐脾土;治分虚实贵在知权;治虚之呕当审气味。对后世的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30例伤寒病的分型证治经验。认为中医辨治伤寒病既要遵循湿温病辨治规律又要针对患者的具体表现灵活辨治,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