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动物KKAy小鼠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造模成功的KKAy小鼠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观察组(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同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并于20周龄、24周龄、28周龄分别处死小鼠。荧光定量PCR测小鼠心脏组织中IRE1α、XBP1U、XBP1S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小鼠心脏组织中IRE1α、XBP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20、24、28周龄心脏组织IRE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比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观察组20周龄IRE1α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1),但观察组各周龄IRE1α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模型组小鼠各周龄XBP1S mRNA和XBP1蛋白表达、28周龄XBP1U的mRNA表达比正常组增加(P0.01或P0.05),观察组各周龄XBP1蛋白表达和20、24周龄的XBP1S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而28周龄XBP1S和XBP1U的mRNA表达均分别比模型组和正常组增加(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葛根素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2型糖尿病动物KKAy小鼠心脏组织中内质网应激信号分子IRE1α和XBP1的表达,减轻内质网应激,保护2型糖尿病KKAy小鼠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药黄芪、莪术配伍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顺铂组(DDP)(2mg/kg DDP腹腔注射)、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组(H)[12g/(kg·d)灌胃]、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组(M)[6g/(kg·d)灌胃]、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组(L)[3g/(kg·d)灌胃],每组8只。观察黄芪、莪术配伍对原位移植瘤的作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H、M、L组的瘤重抑制率为41.55%、26.48%、24.66%,瘤体积抑制率为42.91%、25.05%、23.95%,能抑制原位移植瘤的生长,H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H、M、L组HIF-1α、VEGF阳性表达IOD值均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黄芪、莪术配伍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对HIF-1α、VEGF表达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疏肝活血方促进缺血组织HIF-1α,HGF,VEGF mRNA 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疏肝活血方对肢体缺血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BALB/c裸鼠64只,随机分为疏肝活血方组、模型组和正常组,股动脉结扎法建立裸鼠肢体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1,2,3,4周观察各组裸鼠肢体缺血状态的改变,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肌肉组织一般形态学及微血管数的改变,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HGF,VEGF基因在缺血肌肉中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疏肝活血方能明显改善裸鼠肢体的缺血状态;术后2~4周,疏肝活血方组裸鼠缺血肢体肌肉中的微血管数(MVC)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疏肝活血方组裸鼠缺血肢体肌肉中HIF-1α,HGF和VEGF的mRNA表达明显强于模型组。结论:疏肝活血方具有明显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能够明显上调血管新生相关基因HIF-1α,HGF,VEGF的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鼻咽癌CNE2裸鼠多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黄芪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ip生理盐水,顺铂,10.40、5.20、2.60 g/kg黄芪注射液,4周后处死CNE2荷瘤裸鼠。通过移植瘤生长曲线、终末瘤质量,计算黄芪注射液的抑瘤率;采用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黄芪注射液对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芪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瘤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瘤率分别为39.90%、30.77%;黄芪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移植瘤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移植瘤组织中Bax蛋白表达均呈阴性。结论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组织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复方对小鼠肠癌原位移植瘤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将裸鼠采用原位瘤块接种法建立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造模成功后的50只裸鼠随机分入模型组、氟尿嘧啶(5-Fu)组和肠复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相应干预4周后采取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瘤体HIF-1α与MMP-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肠复方中、高剂量组小鼠肿瘤组织中HIF-1α与MMP-2的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高表达与肠癌发生发展有关,肠复方有降低HIF-1α、MMP-2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花组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人胃腺癌皮下移植瘤裸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BALB/C nu/nu裸小鼠接种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于右前肢腋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HSYA高、低剂量组(0.056g/L、0.028g/L),观察抑瘤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瘤组织VEGF与HIF-1α蛋白以及血清VEGF蛋白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瘤组织KDR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PCR)法检测瘤组织KDR及HIF-1αmRNA表达。结果:HSYA低剂量组抑瘤明显,该组瘤组织及血清VEGF蛋白表达降低,瘤组织KDR磷酸化蛋白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P0.01);HIF-1α蛋白表达较模型组瘤组织明显减少(P0.01)。KDR 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HSYA抑制肿瘤生长的可能机制与抑制VEGF、HIF-1α蛋白的表达,减弱KDR蛋白磷酸化及其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内皮细胞活化阻碍肿瘤血管新生以及降低肿瘤缺氧微环境对血管生成的诱导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消癥方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势+雌激素诱导建立豚鼠子宫肌瘤模型,将68只造模成功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中药高剂量组(14只)、中药中剂量组(12只)、中药低剂量组(13只)及西药组(14只),并设正常对照组(15只)。去势术后第21日开始,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益气消癥方4g/kg、2g/kg、1g/kg干粉;西药组给予米非司酮片1.94mg/kg。各组灌胃容积为1ml/(100g·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12周。检测各组豚鼠子宫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并进行HIF-1α与VEGF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组豚鼠子宫组织HIF-1α、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和西药组豚鼠子宫组织HIF-1α、VEGF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中药高剂量组豚鼠子宫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显著低于中药中、低剂量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豚鼠子宫组织VEGF蛋白表达显著低于中药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P0.01)。HIF-1α与VEGF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930,P=0.000。结论益气消癥方可能是通过降低子宫组织HIF-1α、VEGF蛋白表达,抑制血管生成,从而达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梗阻性黄疸组(S组)、梗阻性黄疸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梗阻性黄疸肾缺血再灌注黄芪注射液处理组(H组),每组20只。根据缺血后再灌注时间点各组又分为再灌注0 h(T0)、再灌注1 h(T1)、3 h(T2)、6 h(T3)4个亚组,每组5只;检测再灌注后各时段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含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肾组织HIF-1α表达。结果:自T1开始,I/R组和H组血清BUN、Cr水平及TNF-α含量均高于S组(P0.05),自T1开始,H组血清Cr、BUN、TNF-α水平均低于I/R组;T2时间点:相比于I/R组,H组HIF-1α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上调肾组织HIF-1α表达,减轻梗阻性黄疸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脏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肝活血方对肢体缺血后代偿性血管新生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BALB/c裸鼠120只,随机分为疏肝活血方组、疏肝方组、活血方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股动脉结扎法建立裸鼠肢体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1、2、3、4周观察各组裸鼠肢体缺血状态的改变,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肌肉组织一般形态学及微血管数的改变,应用Western蛋白质印迹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疏肝活血方能明显改善裸鼠肢体的缺血状态。术后2-4周,疏肝活血方组裸鼠缺血肢体肌肉中的微血管数(MVC)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缺血肢体肌肉中HIF-1α、HGF和VEGF的蛋白质表达明显强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疏肝活血方具有明显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能够明显上调血管新生相关基因HIF-1α、HGF和VEGF的蛋白质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方对人肝癌Sorafenib(索拉非尼)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大小及瘤组织HIF-1α与VM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Sorafenib获得性耐药人肝癌QGY7702细胞株(QGY7702/Sora),通过皮下种植的方法建立人肝癌Sorafenib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药物干预21d后取瘤组织,测瘤净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CD31/PAS双重染色观察血管拟态(VM)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药物干预耐药细胞裸鼠模型提示,益气化瘀解毒方联合Sorafenib对瘤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Sorafenib可促进VM的表达(P<0.05),益气化瘀解毒方联合Sorafenib可显著降低HIF-1α及VM的表达(P<0.05)。结论:益气化瘀解毒方联合Sorafenib不仅可以抑制耐药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亦可抑制其瘤组织HIF-1α与VM的表达,改善瘤组织乏氧微环境状态,拮抗机体Sorafenib耐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阳虚寒凝型骨关节炎大鼠CD4~+/CD8`+及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塞来昔布组、黄芪桂枝五物汤7 d组和黄芪桂枝五物汤14 d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予冷固法复合外界环境刺激的方法复制阳虚寒凝型骨关节炎模型,共6周。造模结束前,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黄芪桂枝五物汤7 d组或14 d组分别给药7 d或14 d(30 g·kg-1),塞来昔布组给药7 d(20.82 mg·kg-1),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7 d,至造模结束。造模结束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膝关节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Ⅱ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取大鼠血液流式细胞法检测CD4~+/CD8~+,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及胰岛素生长因子(I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D4~+及CD4~+/CD8~+降低(P0.05),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14 d组和塞来昔布组CD4+及CD4+/CD8+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4,CRP,HIF-1α及i NOS表达升高(P0.05),Ⅱ型胶原及TGF-β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Ⅱ型胶原及TGF-β表达升高(P0.05),IL-4水平降低(P0.05),黄芪桂枝五物汤14 d组CRP,i NOS及HIF-1α表达降低(P0.05),塞来昔布组CRP及i NOS(P0.05);各用药组之间,与塞来昔布组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7 d组和14 d组Ⅱ型胶原表达降低(P0.05),黄芪桂枝五物汤7 d组i NOS表达升高(P0.05)。IGF水平在各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黄芪桂枝五物可以调节机体免疫低下状态,并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4及下游细胞因子i NOS,HIF-1α,TGF-β1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起正向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抗血管新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片组、新风胶囊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后第19天,新风胶囊组给予新风胶囊溶液2.4 g/kg灌胃,雷公藤多苷片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溶液10 mg/kg灌胃,均每天1次;甲氨蝶呤组给予甲氨蝶呤溶液3mg/kg灌胃,每周1次;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1.0g/kg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各组均灌胃30天。比较各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及滑膜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进行滑膜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升高,滑膜组织MVD计数、VEGF、HIF-1α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片组及新风胶囊组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降低,滑膜组织MVD计数、VEGF、HIF-1α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并且新风胶囊组HIF-1α较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片组降低明显,VEGF较甲氨蝶呤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新风胶囊通过降低大鼠滑膜组织VEGF、HIF-1α的表达发挥抑制滑膜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法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胎盘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PI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以益气化瘀法组方之妊高征胶囊,疗程10d;另设正常妊娠产妇15例为正常组。产后取胎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IF-1α表达。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胎盘组织HIF-1α表达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胎盘组织HIF-1α表达相近。结论益气化瘀法及其组方能明显降低PIH患者胎盘组织HIF-1α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有效治疗PIH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通莲汤对胃癌MGC803细胞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为该方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胃癌细胞株MGC803接种于裸鼠右前肢皮下。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溶液10 m L/kg,阳性对照组灌胃消癌平片1.8 g(生药量)/kg的药液10 m L/kg,复方通莲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1.5,0.75,0.375 g(生药量)/L的药液10 m L/kg,各组连续给药3周,再连续观察3周,6周后处死小鼠,分离瘤组织,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HIF-1α表达。结果高剂量通莲汤显著抑瘤生长,瘤重(1.51±0.49)g,抑瘤率为(61.04±4.79)%,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莲汤可显著抑制HIF-1α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表达率χ2=4.286,P=0.0380.05。结论通莲汤可抑制裸鼠人胃癌MGC803细胞移植瘤生长,其抑瘤机制与下调肿瘤细胞HIF-1α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陆林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2):67-68
目的:观察探讨TNF及受体蛋白P55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组化免疫方法,时17份甲状腺癌组织标本及30份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染色,观察TNF-α与其受体P55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并对其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TNF-α及受体蛋白P55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TNF-α同P55表达呈正相关(r=0.440,P=0.010).结论:TNF-α及受体蛋白P55及受体蛋白P5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其可能通过TNF-α与受体的相互调控在甲状腺癌发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甘草附子汤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和滑膜组织中ASIC3和HIF-1α表达影响,探讨甘草附子汤治疗RA的相关机制。方法: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等量的不完全氟氏佐剂和牛Ⅱ型胶原乳化剂造模。甘草附子汤(9.75g/kg),醋酸地塞米松(7.5 mg/kg),连续灌胃20 d。分别拍摄大鼠足跖X射线,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HIF-1α和ASIC3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HIF-1α和ASIC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和滑膜组织中ASIC-3和HIF-1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甘草附子汤组大鼠滑膜组织和血清中ASIC-3、HIF-1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甘草附子汤可以降低RA模型大鼠血清和滑膜组织中ASIC3、HIF-1α含量,可能是该方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5):1070-1074
目的:探讨活血药川芎对高转移性人巨细胞肺癌细胞PG-BEI干细胞样细胞荷瘤裸鼠手术前后HIF-1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选PG-BG1中的干细胞样细胞亚群,并将其接种于裸鼠右下肢。根据干预时间和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乏氧组、川芎术前组、川芎术后组、顺铂术前组、顺铂术后组、川芎联合顺铂术前组和川芎联合顺铂术后组。于第21天行截肢手术并对原位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表达。第40天获取小鼠复发瘤组织,并对复发瘤组织称重,计算复发率、复发率抑制率、复发瘤重及复发瘤重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表达结果。结果:肺癌干细胞样细胞荷瘤裸鼠原位瘤方面,川芎联合顺铂组原位瘤重及HIF-1α表达较空白组和单纯顺铂组减少。复发瘤组织方面,与模对照、化疗组比较,川芎联合顺铂组复发率、复发率抑制率、复发瘤重、复发瘤重抑制率及HIF-1α表达明显下调。低氧环境较常氧环境下HIF-1α表达增加。结论:川芎联合顺铂组可以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从而抑制肺癌干细胞样细胞荷瘤裸鼠肿瘤组织的增殖和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参三七组方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 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缺血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组和高、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除正常对照组大鼠外,结扎各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并于造模后予相应药物治疗12d。治疗结束后,检测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心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和HIF-1α的蛋白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缺血心肌VEGFR-2和HIF-1α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缺血心肌MVD较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高、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及倍他乐克组MVD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VEGFR-2、HIF-1α的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及倍他乐克组VEGFR-2、HIF-1α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高、低剂量人参三七组方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三七组方能够促进缺血心肌VEGFR-2和HIF-1α表达,提高缺血心肌毛细血管密度,从而改善心肌缺血,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参与脊髓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选取50只SD大鼠(SPF级)建立Allens’重力打击SCI模型(正常组除外)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治疗组、丹参加雷帕霉素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每组10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其余实验组均按1 m L·kg-1·d-1剂量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丹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含雷帕霉素3 mg·kg-1)和尾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溶液30 g·L-1。伤后1,3,7,14 d时采用联合行为评分法(CBS)评价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伤后14 d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实验组HIF-1α和VEGF的表达差异。结果:SCI后14 d,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BS评分升高,HIF-1α和VEGF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治疗组CBS评分降低,HIF-1α和VEGF表达升高(P0.05);与丹参治疗组比较,丹参加雷帕霉素组CBS评分升高,而HIF-1α和VEGF表达降低(P0.05);上述指标在丹参治疗组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通过调节HIF-1α和VEGF的表达从而参与脊髓的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