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青霉素的发现有效控制了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随后抗菌药物的研发进入了黄金时代,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国抗生素使用率的不断增高,病原菌为确保生存优势,驱动基因突变获得耐药性,并促使耐药基因转移传播,造成耐药菌发生率急剧增加。此外,目前新型抗菌素的研发速度远不及耐药菌的增加及传播速度,使得耐药危机愈发严重,并成为全球社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与同类非耐药细菌感染相比,耐药菌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使患者面临更差的临床转归以及更高的死亡风险,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如果细菌耐药趋势未得到控制,将陷入无药可用的危机,因此亟需寻找有效替代手段对抗细菌的耐药性,减少耐药菌感染带来的危害。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有独特的优势,与现代抗菌药物相比,具有来源广、活性成分丰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可能是筛选研发新型抗感染药物的重要来源,因而开发利用中药解决耐药菌感染问题大有可为。该文将从中药通过干扰耐药菌生化代谢以直接抑制或杀灭耐药菌、改善细菌耐药性以间接抑菌杀菌、维护机体平衡以整体调节治疗耐药菌感染等方面对近年来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指导临床用药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萍 《国医论坛》2014,29(2):45-45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临床使用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临床常见的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用常用抗生素效果欠佳,故已成为治疗上的棘手问题,并伴有较高的病死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在社区或医院中可引起散发、交叉传播、甚至爆发流行,对婴幼儿、免疫缺陷者和老年人的威胁尤大。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全身免疫力降低,营养状况差,长期反复住院,既往病史复杂,加上放、化疗及介入手术等其他侵入性操作,处于医院这个感染源比较集中的场所,因而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碳青霉烯耐药与非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有效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按照CLSI推荐的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分离菌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将细菌分为碳青霉烯耐药和非耐药2组。结果 171株鲍曼不动杆菌共有115株(67.3%)为多重耐药,56株(32.7%)为泛耐药。其中碳青霉烯耐药组中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为96.1%(99/103),泛耐药菌的分离率为57.3%(59/103);而碳青霉烯非耐药组中多重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仅为23.5%(16/68)。多重耐药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均极高,仅对多黏菌素B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为100%),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流行极其严重,特别是在碳青霉烯耐药菌组中更为普遍。MDRAB不但耐药性强,并且极易通过医院环境、医疗器械及医护人员在患者之间传播,提醒应高度重视院内环境监测及控制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耐药率和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长,导致临床抗感染治疗难度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化脓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数十年来,由于细菌的进化和抗生素的滥用,该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了及时了解该菌的耐药情况,本文从分子水平阐明了其对几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5.
刘俊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5):107-108
细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1],伴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不断升级、更新,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其耐药水平越来越高,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甚至近来出现了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的"超级细菌",不仅增加医疗负担及交叉感染,且致死率高,故积极应对耐药菌感染是当务之急.但由于细菌耐药机制的不断变化,药物的毒副作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问题远未解决[2].笔者以中医药治疗2例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取得了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北京3家三甲中医医院近3年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状况,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为管理部门制定适合医院的院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以及北京中医医院平谷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并将菌株鉴定到种,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检测细菌的耐药性,判读标准参照CLSI-2010文件,以WHONET 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家医院按监测方案共分离出细菌21 1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株13 971株,占66.2%,包括大肠埃希菌为2 787株,占19.9%;奈瑟氏菌菌株检出率次之,为2 350株,占16.8%;革兰阳性菌7 143株,占33.8%,其中甲型溶血性链球菌3 013株,占42.2%;金黄色葡萄球菌1 542株,占21.6%。结论:基于院内细菌耐药监测基础数据平台,较为全面的掌握了3家监测医院的细菌耐药现状;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但近3年细菌耐药率增长趋势较为稳定;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仍需重点监测,同时要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措施,遏制耐药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紫金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取其感染组织标本,送入实验室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分析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情况。结果:30例患者的感染组织标本经细菌培养发现呈阳性的有26例(86.67%);26例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28株,其中2例(7.69%)标本分离出两种细菌。导致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发生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主要有:17株(60.71%)革兰阳性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粪肠球菌;10株(35.71%)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及黏质沙雷菌;1株(3.57%)真菌,即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8株细菌中,15株(53.57%)为多重耐药菌,其中多数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呈较高耐药性,同时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药物具有敏感性。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容易发生术后感染,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其多数为多重耐药菌,对多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应尽早通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来明确病原菌类型,及时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以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的发明与临床应用大大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细菌耐药等一系列问题。多重耐药菌的发生与流行导致目前抗感染治疗药物的选择压力增加,治疗难度加大,患者病死率升高。特别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感染治疗更为棘手。中医药的介入对抗感染领域里带来新的思路,在延缓、抑制并逆转细菌的耐药,调节耐药菌感染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等诸多方面,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并分析2013年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标本,分离出2126株病原菌,进行培养并药敏实验。结果:在检出的2126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较多,占总数80%以上。主要致病菌3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差异较大。结论: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大多为革兰氏阴性菌,常见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且大肠埃希氏菌表现为多重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为临床有目的性地采取治疗及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中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进行调查,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结果共调查病例20 507例,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1例,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2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93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9例。结论了解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及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薇  陈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21-12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及干预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病科收治的39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及所采取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39例,感染率为3.42%;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3例,占58.97%;泌尿道感染14例,占35.90%;血液感染2例,占5.13%。感染病原菌主要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在老年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规范医疗护理操作行为,认真落实手卫生,加强易感人群的保护,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高感染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细菌鉴定,同时用Whonct5软件对分离到的多重耐药菌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1~6月份分离多重耐药菌共计955株,检出数量最多的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411株、占43.04%,其次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89株、占30.26%,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CRE)171株、占17.9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4株、占8.79%;主要分布的科室为ICU 484株、占50.68%,神经重症病房249株、占26.07%,神经外科108株、占11.31%。4种多重耐药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依次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92株(41.05%)、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78株(29.11%)、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138株(14.45%)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5.55%)。结论:多重耐药菌主要来自医院呼吸道感染,提示应加强对高危科室及易感人群的监控,有效遏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626例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学及抗生素耐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亚太传统医药》2011,7(7):177-178
目的:对我院2009—2010年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学鉴定以及引起耐药菌株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方法:对626例肺炎患儿送检的痰标本812份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并对两年的药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12份标本中,检出228株细菌,总检出率为28.1%,革兰阴性(G-)菌127例,占55.7%,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革兰阳性(G+)菌101例,占44.3%,主要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代甚至部分三代头孢等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第四代头饱有一定耐药性,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细菌性肺炎耐药性病原菌逐年增高,2009年对抗生素药物敏感率明显高于2010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细菌性肺炎病原的耐药性随着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应重视病原学诊断,根据本地区的病原菌流行情况及耐药规律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我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MDRO)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控制MDRO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2014年检验科细菌室对我院多重耐药菌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7324株,多重耐药菌1997株,占33.7%;耐药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多重耐药菌中占前三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结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菌株的增加,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合理选用抗菌药,加强感染监测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控制感染播散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罗昭 《亚太传统医药》2014,(22):131-132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干预措施,观察和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经治疗,干预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为0.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为临床有目的性地采取治疗及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1—12月住院患者中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进行调查,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结果共调查病例20 507例,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1例,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2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93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9例。结论了解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及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多重耐药菌肺炎日益增多,多重耐药菌肺炎患者发展为重症肺炎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几率明显增加。中医治疗ICU多重耐药菌肺炎存在一定优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辨证多属本虚标实证,多以阳气亏虚为本,痰浊、瘀毒为标,治疗予益气温阳,健脾化痰治疗为主,阳气复,气血畅,则痰浊、瘀毒自散。中医药在提高救治ICU中多重耐药菌肺炎患者的疗效、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1月—2007年12月172例入住本院呼吸科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7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有121例痰培养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0.35%,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2例占18.09%,革兰阴性杆菌84例占69.42%,真菌15例占12.49%。细菌感染前5位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23.59%),肺炎克雷伯菌(14.1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32%),大肠埃希菌(10.38%),金黄色葡萄球菌(8.49%)。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所检出的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高度耐药,治疗当选对革兰阴性菌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同时应警惕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机体菌群失调而引起内源性感染增加及耐药菌的产生[1]。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形势日趋严峻,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备受关注的问题。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对我科一年来共1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了有效隔离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院内传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发生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暴发流行及病人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院多药耐药菌(MDRO)感染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状况,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调查并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某中医院检出多重耐药菌住院患者的特点和耐药趋势。结果:共调查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719例次,检出耐药菌799株,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28.85%)、鲍曼不动杆菌(12.66%)、铜绿假单胞菌(8.62%)、金黄色葡萄球菌(7.70%)、肺炎克雷伯菌(7.44%)、表皮葡萄球菌(7.31%);MDRO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32.68%)、手术部位(24.20%)、泌尿系统(20.7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工作,临床医师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