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不同显微手术入路的应用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于2006年3月~2013年4月行显微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入路、结果及预后情况等。42例患者年龄1.25~67岁,平均35.8岁。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7例经额中回、2例经纵裂-胼胝体前、18例经顶上小叶、15例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结果本组28例(66.7%)全切除,11例(26.2%)次全切除,3例(7.1%)大部分切除。术后死亡2例(4.8%)。随访38例患者,随访时间39~97月,平均70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分8例,3分2例,4分3例,5分25例。结论侧脑室肿瘤位置深在,局部解剖关系复杂,需综合考虑肿瘤位置、大小、生长方向等因素以确定手术入路。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及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可以使大部分侧脑室肿瘤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侧脑室肿瘤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生率低,据文献报道仅占颅内肿瘤的0.75%~2.8%[1],早期诊断困难,手术难度大。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肿瘤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36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6~69岁,平均年龄43.2岁。  相似文献   

3.
侧脑室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侧脑室肿瘤作为脑室肿瘤的一部分也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起源于侧脑室各结构(包括脉络丛、脉络体和室管膜)的肿瘤称为原发性侧脑室肿瘤,原发于侧脑室壁附近脑组织而肿瘤大部分(超过2,3)突人侧脑室内者称为继发性侧脑室肿瘤。虽然侧脑室肿瘤部位深,但大部分可经外科手术成功切除,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和1%~3%的死亡率。因此术前必须充分考虑病人已有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手术目的,同时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病理性质以及肿瘤的血供和脑室大小,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理想的手术人路应既能充分暴露肿瘤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脑组织及重要结构的损害。术前对肿瘤的血供以及肿瘤分块切除的可能性应有充分评估。这有利于术中早期判断并处理肿瘤的血供,避免对脑组织过度牵拉,减少对脑组织尤其是重要功能区的损伤。手术切除侧脑室肿瘤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脑组织的损伤.但应避免损伤一些重要的结构如中央区、语言中枢、穹隆(至少保留一侧)、大脑内静脉和Galen静脉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5年8月手术治疗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47例,采用经皮层入路25例、经脑沟入路22例。结果 47例肿瘤按SimpsonⅠ级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经脑沟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7%)明显低于经皮层入路(60.%;P<0.05)。47例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为6个月。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不同程度地改善,复查ct、mri未见肿瘤复发;按gos评分评估预后,经脑沟入路手术的患者中,5分12例(54.5%),4分7例,3分2例,2分1例;经皮层入路手术的患者中,5分2例(8.0%),4分4例,3分8例,2分11例;两者预后良好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脑沟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符合微侵袭手术理念,术中辅助超声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预后也较好,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但是对于肿瘤较大、颅内压明显增高的患者,采用经皮层入路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选择,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并予手术的该类病人24例,分别经额部、额部及顶枕部入路手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果:治愈14例,好转9例,死亡1例。结论:根据侧脑室肿瘤所在部位选择适当手术入路,尽量采用显微手术技术,力争做到全部或大部切除,一般均有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6.
显微手术治疗侧脑室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32例侧脑室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以提高侧脑室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组32例侧脑室肿瘤,CT、MRI作为术前诊断及设计手术入路的主要依据。本组按肿瘤叶中心部位不同分别采用经皮质入路和经胼胝体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手术全切肿瘤26例,次全切除肿瘤4例,大部切除肿瘤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合理运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侧脑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侧脑室肿瘤的临床分型及显微手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类型的侧脑室肿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入路选择、手术技巧,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51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性质、临床分型合理选择手术入路: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手术5例,经皮层切开入路手术46例。术后密切随访,并进行Karnofsky操作评分(KPS)以评估预后。结果术后病理提示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30例,全切除23例,大部分切除7例;恶性肿瘤21例,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13例。48例随访12~50个月,29例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患者中,KPS>80分25例,60~80分4例,有癫痫发作5例。19例恶性肿瘤患者中,KPS>80分者5例,60~80分者3例,<60分者1例;死亡10例。结论根据侧脑室肿瘤的临床类型合理选择手术入路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降低病残率、死亡率;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侧脑室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按肿瘤起源决定侧脑室内肿瘤手术入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9例侧脑室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经皮层入路,14例采用经纵裂入路。结果 23例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病理证实良性肿瘤14例,低级别胶质瘤8例,高级别胶质瘤5例,恶性肿瘤2例。经皮层入路组患者术后癫痫发病率明显高于经纵裂入路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8.5个月,58.62%恢复良好。结论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是治疗侧脑室内肿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但对于肿瘤较大或肿瘤向脑实质延伸者或继发性脑室内肿瘤经皮层入路是较好的选择。肿瘤应争取全切,但不可强求全切,残留部分可进行放疗和(或)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入路切除侧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侧脑室前部肿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脑积水和认知能力下降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充分暴露侧脑室肿瘤和术中行脑室内静脉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预防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减少神经功能缺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改良经额侧脑室前入路切除室间孔区肿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通过对室间孔区域的显微解剖,结合临床经验,设计新型的手术入路,以提高室间孔区域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择侧脑室室间孔区域肿瘤16例,行改良经额皮质侧脑室前入路,作为研究组(第1组);选择同期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的室间孔区域肿瘤25例,作为对照组(第2组);将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现有的室间孔区域肿瘤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仍不满意。改良经额皮质侧脑室前入路切除室间孔区域肿瘤,手术全切率为81.2%,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改良经额皮质侧脑室前入路切除室间孔区域肿瘤的手术视野扩大,易于操作,皮质功能保护肯定,手术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7 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达到SimpsonⅠ级切除.7 例患者全部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切除效果有赖于详细的术前评估、手术入路的选择、微创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功能神经导航系统下高枕部经皮质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及周围病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侧脑室三角区及周围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BrainLAB神经导航系统下经高枕部入路切除病变,切口位于枕外粗隆上5~8cm,中线旁2~4 cm.统计分析手术前、后失语指数(aphasia quotient,AQ)评分.结果 病变全切除3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病理:脑膜瘤14例,胶质瘤11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转移瘤2例,室管膜瘤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脉络丛乳头状癌1例,生殖细胞瘤1例.术后偏瘫加重3例,偏盲2例.随访35例,时间3~12个月,3例偏瘫及1例偏盲病人均好转,另1例偏盲无改变.5例术前语言功能障碍病人较术后早期改善明显(AQ = 95.2±2.58,P<0.05);30例术前语言功能正常病人,除2例语言功能恶化外,其余均正常(AQ = 94.9±6.37).结论 神经导航下高枕部入路便于操作、容易显露病变,能成功避开重要神经功能传导束,降低术后功能障碍发生率,是治疗侧脑室三角区及周围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前纵裂胼胝体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第三脑室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人均经前纵裂胼胝体人路行显微手术,术中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前MRI示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前部68例(44.4%),第三脑室中部36例(23.5%),第三脑室后部49例(32.0%)。结果术后MRI证实手术全切123例(80.4%).大部切除26例(17.0%),部分切除4例(2.6%)。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45例(29.4%),脑室内出血13例(8.5%),癫痫15例(9.8%),脑积水14例(9.2%)。随访153例,时间3个月一5年。死亡15例,肿瘤复发或进展55例,其中2l例再次手术。结论经前纵裂胼胝体入路对第三脑室前、中、后部肿瘤暴露良好,可直视下切除肿瘤,手术全切率高。联合术中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经验.方法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24例,其中第三脑室前部肿瘤10例,中部12例,后部2例.结果 肿瘤全切20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病理结果示:颅咽管瘤9例,胶样囊肿7例,星形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畸胎瘤1例.术后并发症:近记忆力障碍6例,2个月内均有所恢复;短暂性尿崩5例,治疗1~2周后恢复;缄默症2例,1个月内恢复;脑积水4例,其中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恢复良好,另1例术前昏迷者,术后意识状态无改善,放弃治疗.结论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部肿瘤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肿瘤切除率高,病人术后合并症少、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三脑室肿瘤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脑室肿瘤15 例.肿瘤位于三脑室前部9 例、三脑室中部3 例、三脑室后部3 例.12 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脑积水.结果 本组11 例肿瘤达到镜下全切,3 例次全切除,1 例部分切除.短期并发症包括尿崩症5 例,...  相似文献   

16.
脑沟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病变(附3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经脑沟入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经脑沟入路治疗的35例脑室三角区病变的手术效果。结果 其中脑膜瘤24例(均行全切除),丘脑枕部胶质瘤11例(无数为近全切除):术后CT、MRI随访全部病例中,31例脑组织手术痕迹不明显;沟旁脑组织无明显软化、挫伤的表现;4例可隐约看到沟旁皮层水肿或软化。结论 脑沟入路工除侧脑室三角区病变是可行的,且有助于减少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报告10例侧脑室内肿瘤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术,全切除9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6例经5个月~6年随访,肿瘤无复发.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术野清楚,能正确辨认丘纹静脉、脑室壁、脉络丛及丘脑等结构与肿瘤之间的关系.提高了肿瘤全切除率.对诊断,手术技巧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切除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效果.方法 对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切除1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肿瘤最大径2 ~4 cm7例,>4 cm9例;病变基底位于透明隔9例,位于一侧脑室的外侧壁7例,脑室扩大8例;全切12例,次全切4例(术后行放疗),无手术死亡,术后均出现短暂缄默症,2周后消失;5例出现偏瘫,经康复后可以行走;4例发生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随访14例,时间为1-7年,无复发.结论 应用经纵裂-胼胝体前部入路手术,利用颅腔自然间隙,脑组织损伤少,术后反应轻,是切除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较好入路;肿瘤与侧脑室外侧壁和下壁的粘连是影响肿瘤全切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