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ICAM-1水平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CHD)合并肺动脉高压( PAH)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5月-2013年6月就诊的CHD 81例,根据平均肺动脉压分为CHD合并PAH 45例(A组),CHD无PAH 36例(B组)。 C组40例来自于我院健康体检儿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ICAM-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血浆ICAM-1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01),且B组显著高于C组(P<0.001)。取ICAM-1386.0 ng/ml为最优截断点时,灵敏度为84.0%,特异度为80.0%。 CHD患儿血浆ICAM-1水平与平均肺动脉压呈正相关( r=0.664,P<0.001)。结论血浆ICAM-1水平升高可能与CHD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CHD患儿发生PAH的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脑利钠肽(BNP)和右室长轴二维整体收缩期应变(GLS)及应变率(GLSR)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价值。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心患儿65例分为无PAH(B组,17例)和PAH(A组,48例)两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C)组。血清BNP用ELISA法测定,保存二维图像分析右室功能。结果 A组血清BNP浓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并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右室GLS、GLSR在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GLS随着肺动脉压力程度升高而下降。血清BNP浓度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呈正相关(P<0.01)和左向右分流比率(Qp/Qs)呈正相关(P<0.05)。血清BNP与GLS或GLSR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血清BNP可以反映左向右分流先心病的容量和压力负荷,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辅助诊断及疾病严重性评估的客观指标。二维右心室应变和应变率能恰当地评估右心室整体和局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术前应用前列地尔的意义。方法 56例CHD合并PH的患儿,术前予前列地尔100μ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微量泵泵入,0.02~0.05μg·kg~(-1)·min~(-1),每日持续用药8~10h,连续用药14~18d。对比分析用药前后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体动脉压(mSAP)、周围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患儿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前列地尔治疗后,CHD合并重度PH患儿mPAP显著降低(P<0.01),而LVEF、SaO_2及PaO_2均不同程度提高(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前用前列地尔治疗后可明显改善CHD合并重度PH患儿的心、肺功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管收缩因子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对象为某医院产科在2012年4月至11月间出生的新生儿,在出生24h后,无创监测其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肺动脉收缩压情况分别纳入正常组和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酶联免疫聚合法检测新生儿血清中HIF-1α、EPO、ET-1的水平,对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本实验共纳入新生儿76例,肺动脉压正常组40例,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各12例。与正常肺动脉压组比,肺动脉高压组中三者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肺动脉高压组问差异也有显著性,血清HIF-1、EPO、以及ET-1的水平随着PASP程度增加而递增(P〈0.01,P〈0.05)。结论在新生儿发生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血清中HIF-1仅、EPO、Err-1水平显著性上调,且与PASP存在相关性。HIF-1α、EPO、ET-1α参与了HPH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变化特点,分析PASP与甲状腺抗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0月符合研究标准不同时期的甲亢患者,其中临床甲亢组30例,亚临床甲亢组30例,临床缓解组30例,选择同期健康人群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PASP、脑钠肽(BNP)水平、甲状腺相关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并分析PASP与甲状腺功能、抗体和BNP的相关性.结果 临床甲亢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高于其他3组,促甲状腺激素低于健康对照组和临床缓解组(P<0.05).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亢组和临床缓解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PASP水平和肺动脉高压患病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临床甲亢组PASP水平高于亚临床甲亢组和临床缓解组(P<0.05).PASP水平与TSH呈轻度负相关(r=-0.452,P=0.018),与血浆BNP值呈中度正相关(r=0.557,P <0.05).结论 甲亢患者肺动脉高压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且在亚临床甲亢阶段即可发生,PASP水平随甲亢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增高,但PASP水平与甲状腺抗体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血浆BNP值可用来评估甲亢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Apelin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Apelin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8例肺动脉高压(PH)患者和21名健康对照者(NC)血浆Apelin的含量,用超声诊断仪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PH组血浆Apelin明显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内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与无该并发症者血浆Apeli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Apelin含量绝对减少可能与PH有关,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曹磊 《河北医药》2012,34(5):671-672
目的 研究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急性肺栓塞者肺动脉压力(PAP)的相关性.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 ELMA)检测8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BNP.用超声心动图测量8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根据PASP大小、有无肿动脉高压(PH)分为无PH组( <30 mm Hg)25例、轻度PH组(30~49 mm Hg)25例、中度PH组(50~69mm Hg)25例、重度PH组(≥70 mm Hg)15例,比较5组BNP水平.结果 肺栓塞PH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中度及重度PH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较无PH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BNP与肺动脉压力增高的程度呈正相关(r =0.44,P<0.01).结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压增高血浆BNP水平也增高,血浆BNP可作为判断PH形成和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素E_1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动脉高压(PH)是先天性心脏病(CHD)中严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患儿的手术效果。我们对30例CHD合并PH患儿行前列腺素E1(PGE1)治疗,以期了解PGE1对CHD合并PH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心功能评价及心力衰竭(心衰)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4例CHD患儿分为CHD心衰组(A组,34例)和CHD无心衰组(B组,40例),22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C组),应用ELISA法测定血浆NT-proBNP和血清CA125浓度.结果 A组血浆NT-prcBNP浓度高于B、C组(P<0.01);A组患儿血浆NT-proBNP浓度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A组患儿血清CA125浓度高于C组(P<0.01).CHD患儿血浆NT-proBNP和血清CA125浓度分别均与改良ROSS评分呈正相关(r=0.941和r=0.690,P<0.01).结论 CHD患儿合并心衰时血浆NT-proBNP及血清CA125浓度升高,可用于CHD患儿的心功能评价及心衰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左向右分流型CH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32例,正常对照组14例。采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血浆ET、ANP的浓度,分析上述各指标在病变进展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相关性。结果①CHD各组术前肘静脉ET的浓度大于对照组(P<0.05);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与高肺血流量组之间术前肘静脉E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与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之间的术前肘静脉ET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轻度肺动脉高压组。②CHD各组术前肘静脉血浆ANP浓度分别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肺血流量组、轻度、中度与重度肺动脉高压组之间术前肘静脉血浆A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中度>轻度>高肺血流量组。③CHD各组肺动脉血浆ET浓度与肺动脉收缩压/主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r=0.794,P<0.01);ANP浓度与肺动脉收缩压/主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r=0.700,P<0.01)。④CHD各组术前肘静脉血浆ET与ANP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91,P<0.01)。结论ANP、ET共同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ET合成增多,使缩血管物质与舒血管物质间失衡,促进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ANP的升高则为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对维持肺循环稳定,减缓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有积极作用。本实验将为延缓肺动脉高压形成或逆转失去手术机会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1月天津市西青医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或鼻饲枸橼酸西地那非片0.5~1.0 mg/(kg·次),1次/6 h.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5μg/(kg·min),输液泵持续静脉滴入.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动脉压(PA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清内皮素(ET-1)、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一氧化氮(NO)、促红细胞生成素(EPO)、Ca2+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95.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SaO2、NO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2、PAP、EPO、HIF-1、ET-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调节缺氧相关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肺动脉高压(PH)中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①测定CHD患儿肺动脉(PA)压力,分成肺高压组(n=52)和非肺高压组(n=11);②检测肺高压组、非肺高压组上腔静脉和肺动脉和对照组(n=25)静脉NO浓度。结果:①非肺高压组、肺高压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各组内NO静脉与PA水平比较,无显性差异;②肺高压与非肺高压组、对照组比较有显性差异,非肺高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性差异;③肺高压组内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三间有显性差异。结论:NO变化与肺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NO水平可以估计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高压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哮喘患儿血清CD40L、V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以55例未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MP-Ig M患儿阳性率和血清CD40L、VCAM-1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合并MP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MP-Ig M阳性率为54.2%(32/59)、16.4%(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1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未合并MP及合并MP的哮喘患儿的CD40L、VCAM-1水平均升高(P<0.05),且合并MP哮喘患儿的CD40L、VCAM-1水平高于未合并MP的哮喘患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0L、VCAM-1为哮喘合并M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CD40L、VCAM-1水平升高与MP感染的哮喘患儿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波生坦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3月于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82例HPH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加用波生坦治疗分为波生坦组(50例)和非波生坦组(32例);另选取25例血清标本留取时间、出生胎龄、日龄等一般资料与波生坦组匹配的非HPH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HPH新生儿均给予持续静脉滴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5 mg/(kg·min),直到肺动脉收缩压(PASP)正常;在此基础上,波生坦组患儿加用波生坦片1 mg/kg(用适量注射用水溶解后喂服),q12 h,连用72 h。分析HPH患儿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与PASP的关系,并比较治疗前后波生坦组和非波生坦组HPH患儿的PASP和疗效以及3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波生坦组患儿血清ET-1水平为(164.3±115.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9±3.7)pg/mL,且与PASP呈正相关(r=0.864,P<0.001)。波生坦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非波生坦组的71.88%(P<0.05)。治疗72 h后,两组患儿的PAS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且波生坦组显著低于非波生坦组(P<0.05);3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波生坦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非波生坦组(P<0.05)。在波生坦治疗期间及停药1周内,均未发现有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及血清肌酐水平有明显变化。3组患儿喂养不耐受、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生坦可改善HPH患儿的氧合状态,降低PASP,且短期用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PAH)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左向右分流型CHD术后残留PAH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波生坦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肺动脉高压状态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心功能分级改善Ⅰ级的患儿占90.32%,优于对照组的70.97%(P<0.05)。结论 波生坦片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儿童左向右分流型CHD术后残留PAH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NP及高敏CRP在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肺动脉压分为肺动脉压正常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浆BNP、hs-CRP以及Pa O2水平,并分析BNP、hs-CRP以及Pa O2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结果肺动脉压正常组患者BNP、hs-CRP、PASP水平显著低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0.01);轻度肺动脉高压组患者BNP、hs-CRP、PASP水平显著低于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P0.01)。BNP与hs-CRP、PASP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与Pa O2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hs-CRP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与Pa O2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Pa O2与PASP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P0.01)。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BNP及CRP水平随着肺动脉压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3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用前列地尔治疗。静脉持续泵入量5ng/(kg·min),平均用药(6.8±1.4)d。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肺动脉压、氧合指数、右心射血分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患儿,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后,可使肺动脉压及肺循环阻力降低,提高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提高氧合指数,改善心肺功能。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队列分析81例PAH-CHD患儿,包括有或无心力衰竭(HF)者的RDW、NT-proBNP水平及预后。结果 PAH+HF组患儿RDW及NT-proBNP明显高于P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无HF及有HF者的HF严重程度做出卡方趋势检验提示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RDW、NT-proBNP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升高,死亡风险则升高(OR=4.909);NT-proBNP升高,死亡风险也升高(OR=8.571)。结论 RDW、NT-proBNP升高在PAH-CHD特别是合并HF患儿中发生率高,RDW、NT-proBNP升高水平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舒维  陈文龙  王大江  曾云龙 《江西医药》2021,56(11):1923-1925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尘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吸氧、解痉、平喘、祛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全肺灌洗(WLL),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及WLL同时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口服(0.5g,3次/d,连用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收缩压(PASP)、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CAT问卷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病情严重程度(SaO2、PASP、6min步行距离、CA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SaO2、6min步行距离、CAT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PAS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较(P<0.05),对照组PASP较治疗前稍降低,但(P>0.05).结论 采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WLL治疗尘肺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能降低肺动脉压,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治疗过程中应用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的疗效.方法:取86例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联合米力农治疗,观察两组的应用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9.07%,(P<0.05);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水平(OI、SpO2)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动脉压指标水平(PASP、PA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PPHN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严重发绀、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