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癌由于其自身生物学特点使其就诊时多为中晚期,因此,放射治疗是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能够提高靶区的适形度,减少靶区周围正常器官和组织的照射剂量,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并为食管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通过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模式和临床失败模式来分析食管的CTV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计划与传统计划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 :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对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分别制定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双侧对穿野计划.根据剂量适形度、DVH曲线、危及器官所受剂量来对这些计划进行比较.结果 :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适形度好于其它计划.结论 :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中,与传统方法相比,IMRT方法在改善肿瘤靶区高剂量覆盖的同时,也明显地改进了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并提高了治疗效率.应该进一步研究规范鼻咽癌的IMRT计划和治疗方法,以便充分发挥这种新技术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剂量学。方法:选取入住本院的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针对每例患者制定2套放射治疗计划,比较计划靶区(PTV)的平均剂量、最小剂量、最大剂量及最大剂量与处方剂量的百分比、靶区适形指数以及靶区均匀指数,分析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结果:统计分析显示,最小受照剂量(PTVD min)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7,P>0.05);平均受照剂量(PTVD mean)、最大受照剂量(PTVDmax)、靶区最大剂量与处方剂量的百分比(PTVDmax/%)、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IMRT与3D-CR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31,t=4.136,t=3.428,t=2.123,t=15.996;P<0.05)。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分析中,IMRT在肾脏、胃、十二指肠和脊髓的剂量明显低于3D-CRT的照射剂量。结论:IMRT能有效地提高靶区的照射剂量,降低危及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剂量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五野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三野3DCRT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等3种不同方法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优缺点。方法:2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3DCRT方法进行治疗,应用同一治疗计划系统,制定适形放疗和常规模拟机定位放疗方案,3种方案照射剂量均为1.8~2.0Gy/次,5次/周,50Gy/(5~6周)。结果:与常规模拟定位机定位放疗相比,食管癌照射中3DCRT有最好的剂量分布,既可明显提高靶区的剂量,同时能较好地保护正常组织。结论:食管癌的适形放疗技术能降低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和并发症,提高放疗治疗的适形度,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5.
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毅 《医疗装备》2009,22(11):37-38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常规放射治疗与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在同一处方剂量(45Gy)时的剂量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例胃癌术后患者,分别用常规放射治疗及适形照射技术进行计划设计。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靶区和正常器官的受量差异和剂量分布。结果:适形放疗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均匀性明显优于常规照射。双肾23Gy剂量的体积比,适形放疗小于常规放疗。适形放疗脊髓受到的最大剂量是39.3+2.3Gy,常规放疗的最大剂量是51.7+1.8Gy。结论:适形照射相对于常规照射具有明显的靶区剂量分布优势,可以减少肾脏、脊髓等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体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并分析OUR-QGD型体部伽玛刀(γ-SB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胰腺癌治疗计划中剂量学数据,为胰腺癌放射治疗技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10例胰腺癌患者(胰头癌、胰体尾癌各5例)制定体部伽玛刀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要求50 Gy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计划靶体积(PTV)。比较两种PTV的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显示的结果计算靶区剂量和危险器官(OARs)照射剂量。结果:3D-CRT计划的均匀指数好于γ-SBRT,两者适形度近似。γ-SBRT计划中靶区剂量明显高于3D-CRT,且OARs受照射剂量较低。结论:γ-SBRT治疗胰腺癌明显提高靶区照射剂量,更好的保护靶区周边正常组织,可以作为治疗胰腺癌安全有效的放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两种方式所使用定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12例食管癌患者均进行CT模拟定位与常规模拟定位,然后对两种不同的定位方法在靶区面积、剂量分布和等中心位置等方面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种定位方法靶区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划靶体积周边被90%等剂量曲线所包括的计划中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有12例,常规放射治疗有4例。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使用的CT模拟定位所显示的肿瘤浸润的范围比常规放射治疗的模拟机定位显示得更加充分,但在确定肿瘤长度时不如后者,所以常规模拟机的食管吞钡片应作为确定肿瘤长度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食管癌术后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术后采用3D-CRT(3D-CRT组),另外35例术后采用IMRT(IMRT组),参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两组的靶区剂量学参数[计划靶区(PTV)百分比(V100%)、靶区适形性指数(CI)、剂量均匀性指数(HI)]及心脏、肺、脊髓、气管等危及器官参数,并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心脏损伤、放射性肺炎、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和1年内无进展生存率(PFS)。结果 3D-CRT组的V100%低于IMRT组,CI、HI高于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组的心脏Dmean、肺Dmean均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脊髓、气管的受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适形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对鼻咽癌治疗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0月-2007年1月60名鼻咽癌患者,采用静态或动态IMRT技术,全程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结果 3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7%、88.3%、78.3%和80%,放疗结束后3个月Ⅰ级、Ⅱ级和Ⅲ级口干反应分别为21例占35%、36例占60%和3例占5%。结论调强放疗技术能对治疗鼻咽癌的各靶区达到很好的剂量分布,取得较高的局部控制率,并能降低靶区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和急性治疗反应,提高治疗的生存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两种方式所使用定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12例食管癌患者均进行CT模拟定位与常规模拟定位,然后对两种不同的定位方法在靶区面积、剂量分布和等中心位置等方面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种定位方法靶区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划靶体积周边被90%等剂量曲线所包括的计划中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有12例,常规放射治疗有4例。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使用的CT模拟定位所显示的肿瘤浸润的范围比常规放射治疗的模拟机定位显示得更加充分,但在确定肿瘤长度时不如后者,所以常规模拟机的食管吞钡片应作为确定肿瘤长度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30例,与常规分割放疗(CF)30例;观察比较30-CRT放疗与CF放疗疗效比较。结果3D-CRT放疗组与CF放疗组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6%,53.3%和63.3%,46.6%(P〈0.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0%和50%、40%,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近期反应和远期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X线能量的选择.方法:选择21例中段食管癌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采用6 MV和15 MV X线进行3DCRT治疗计划设计,同一患者的2个计划均使用相同的布野方案和剂量体积约束.比较2组治疗计划的计划靶区、危及器官及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结果:能量6MVX线治疗计划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均匀性、适形度与15 MV的结果近似相同,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量6 MV治疗计划危及器官脊髓、心脏,正常组织肺的受照剂量与15 MV的结果一致,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段食管癌3DCRT中,不同能量X线照射后,肿瘤组织、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无明显差异,但高能X线使患者受到更多的低剂量照射.因此,中段食管癌3DCRT时X线能量一般选用6 MV.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5,(10):10-13
目的观察和分析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型放射治疗和动态多叶准直器调强放射治疗在肿瘤靶区和剂量分布,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剂量学上的优势性。方法入选2012年7月~2013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未手术的IIIa期和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26例,分别给予三维适型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和动态多叶准直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根据CT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和危害气管,两种治疗方法剂量均为66Gy,标准为处方剂量至少覆盖95%的PTV,危害器官剂量均在耐受剂量范围内,通过靶区等剂量分布、适型指数和均数指数等对比肿瘤靶区剂量的差异。结果两组均能得到满足标准的剂量分布,两种治疗方法 PTV剂量比较提示平均剂量和最大剂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最小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I和HI值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IMRT较3DCRT能够提高肿瘤靶区适型性,在保护正常组织器官上有显著优势,但均匀性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放射工作者共同追求的最终目标一直是最大限度地将剂量集中到病变(靶区)内,杀灭肿瘤细胞,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1988年瑞典物理学家提出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全新的放射治疗方法,它能使高剂量区与肿瘤靶区相符合,并且剂量强度可调,从而提高了肿瘤靶区的治疗剂量,降低正常组织的吸收剂量,达到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目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治疗机(例如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此外还要求必须配备多叶准直器、CT模拟定位系统和逆向治疗计划系统等现代新设备.国内外放疗专家认为,在放射肿瘤学史上,强调适形放射治疗,将是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常规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一直徘徊在10%左右,局部复发或未控是主要原因。如何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随着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为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我们对我院收治的35例食管癌病例应用不同放疗方法治疗进行近期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时靶区及其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CMS公司的Xio 44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12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3D-CRT和IMRT计划设计,95%PTV剂量50 Gy.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计算靶区剂量适形指数(Cindex)和小肠、直肠、膀胱等正常器官受量以进行对比.计划执行采用Elekta公司的Precise电子直线加速器(6MV光子线).结果 与3D-CRT相比,IMRT计划的直肠受到40 Gy、膀胱受到45 Gy、小肠受到50 Gy照射的体积所受剂量分别下降了375%、368%和91%,靶区的剂量适形指数提高了189%.同时,IMRT计划的直肠、膀胱平均剂量也显著低于3D-CRT计划.结论 宫颈癌术后IMRT剂量分布优于3D-CRT.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估三维适形放疗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48例未手术食管癌患者,对3DCRT疗效、急性毒副反应和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全组患者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1%和56.7%,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3.1%和68.1%。TNM分期及局部复发是食管癌3DCRT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当3DCRT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对生存率的提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TNM分期及局部复发是食管癌3DCRT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靶区移位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放疗科(本院)诊治的食管癌患者3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放疗计划完成后,打印0°、90°射野图,随后患者吞钡,在模拟定位机下拍验证片并存档;当放疗完成DT20 Gy/10 f,DT40 Gy/20 f,DT 60 Gy/30 f时,分别再次吞钡,在模拟定位机下拍验证片确定精确靶区。并采用CT模拟定位方法进行首次与第2次定位,记录靶区移位情况与放疗2次定位的剂量学参数变化。结果在第2次定位时患者的放疗GTV总体积、长度、最大横径与初次定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中发生靶区移位4例,发生率为13.3%,X轴平均位移为(0.54±0.43)cm,Y轴平均位移为(0.38±0.21)cm,Z轴平均位移为(0.63±0.51)cm。第2次定位时患者的CTV与PTV剂量学参数(D100、D95、D90、V100、V95、V90)与初次定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较大限度的保护食管周围高危器官,提高靶区剂量,放疗过程中靶区移位可使靶区的剂量分布发生变化,需要进行2次定位以修正靶区剂量。  相似文献   

19.
1895年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7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镭,此后一百年来,随着物理与生物科学理论的完善,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放射治疗已成为肿瘤的三大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放射治疗之目的在于通过提高靶区剂量和/或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损伤从而不断提高治疗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放疗剂量和肿瘤体积对非小细胞患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0例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利用CT扫描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制作出相应的靶区,为每一个靶区定名为GTV-T、GTV-P及GTV-N。结果全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5.0cm者生存率高于≥5.0cm者;GTV-P<90.00cm3者生存率高于≥90.00cm3者等,经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GTV-T、放疗疗效、N分期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独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GTV-T是预测进行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以后再为肺癌患者分析时应加入这项可靠的指标;本次研究表明对于体积较小的肿瘤加大放疗剂量可能有益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