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片仔癀对体外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片仔癀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肝癌SMMC-7721细胞、胃癌SGC-7901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以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CAM)实验,研究片仔癀对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片仔癀在0.2~1.0mg/mL对各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1.0mg/mL片仔癀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率达到81.55%;片仔癀在0.1~1000μg/mL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有显著抑制作用,给药鸡胚的新生血管数减少,血管变细,其中10μg/mL抑制率最高,一级血管抑制率为61.1%,二级血管抑制率为59.1%。结论在实验给药浓度下,片仔癀对受试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斌  韩冠英 《中国药房》2008,19(1):20-22
目的:探讨魟鱼软骨多糖(RCG)对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CG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缝线诱导大鼠角膜新生血管,通过计算新生血管面积评价不同浓度RCG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RCG作用后肿瘤生长情况,计算原发瘤抑制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RCG可明显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增殖,IC50为62.93mg.mL-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应用不同浓度RCG后新生血管面积明显减少(P<0.01),原发瘤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MVD值降低(P<0.01)。结论:RCG对实验动物具有良好的抗血管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3.
倪海雯  孔祥图  孙雪梅 《安徽医药》2012,16(12):1754-1756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LP-1细胞周期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考察雷公藤红素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划痕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采用碘化吡啶(PI)染色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对LP-1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结果雷公藤红素作用浓度为2μM时即可引起细胞生长停滞,雷公藤红素对人多发性骨髓瘤LP-1细胞的生长曲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效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雷公藤红素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对划痕损伤的修复能力,雷公藤红素1μM作用24 h即可引起划痕修复停滞,并引起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死亡,在作用48 h后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现出明显的杀伤活性。雷公藤红素以不同浓度作用24 h后随着雷公藤红素浓度增加,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进入G1期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结论雷公藤红素能抑制骨髓瘤细胞株的生长,并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能力;雷公藤红素可将人多发性骨髓瘤LP-1细胞周期阻断于G1期,从而抑制其后续的DNA合成及有丝分裂。  相似文献   

4.
槐耳清膏体外抑制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槐耳清膏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构建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MTT实验、流式细胞仪、Matrigel实验 ,体外研究槐耳清膏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增殖和分化成血管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浓度为 0 1~ 10g·L- 1时 ,槐耳清膏明显抑制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 ,呈量效关系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槐耳清膏阻止内皮细胞由S期进入G2 /M期 ;槐耳清膏浓度为 1g·L- 1时 ,可以抑制内皮细胞体外分化成管样结构 ,浓度为 10 g·L- 1时 ,则完全阻断内皮细胞体外分化成管样结构的能力。结论 槐耳清膏对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构建新生血管具有抑制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S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因重组心肌肌钙蛋白I与人工短肽的融合蛋白(CIS)对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用MTT法观察CIS体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长的作用。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观察CIS对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用6种小鼠肿瘤异位可移植模型观察CIS在体内对肿瘤生长的作用。结果 CIS对HUVEC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显示,CIS浓度为5、10 mg·L~(-1)时,新生血管生成的数量明显减少;荷瘤鼠体内异位移植模型实验显示:CIS(10 mg·kg~(-1))处理组肿瘤生长缓慢,瘤体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对S180肿瘤瘤重抑制率85.3%,对Lewis肺癌肿瘤瘤重抑制率87.0%,对H22肝癌肿瘤瘤重抑制率84.2%,对人小细胞肺癌H446肿瘤瘤重抑制率60.42%,对人可移植性肝癌SMMC7721肿瘤瘤重抑制率61.62%,对人胃低分化腺癌BGC823肿瘤瘤重抑制率为41.84%。结论 CIS在体外抑制HUVEC细胞的生长,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中,CIS对新生血管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体内,CIS融合蛋白可有效抑制小鼠可移植肿瘤细胞的生长。CIS抗肿瘤效应很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进而减少肿瘤组织中新生血管生成的数量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高糖状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为材料,用Fura-2荧光检测法观察高糖对原代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高糖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基底膜蛋白成分Ⅳ型胶原蛋白(Ⅳ-C)和层粘连蛋白(LN)的情况.结果在11.11mmol/L、16.67mmol/L和33.33mmol/L糖浓度下培养24小时,血管内皮细胞[Ca2+]i分别升高了1.74、2.84和6.74倍.发现不同糖浓度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Ⅳ-C的量均无变化;在16.mmol/L糖浓度下培养24小时血管内皮细胞分泌LN的量下降了26.69%.结论在较短时间内糖浓度升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Ca2+]i升高,而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LN起抑制作用,对Ⅳ-C的分泌无明显影响.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高糖可能通过血管内皮细胞[Ca2+]i升高而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活性组分(CCVAF)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牛肺主动脉内皮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小室趋化实验及大鼠胸主动脉环体外无血清培养微血管样结构形成实验,分别观察CCVAF对内皮细胞克隆形成、细胞迁移及大鼠动脉环微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 CCVAF浓度为1.25,2.5,5.0μg/mL时,其对内皮细胞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17.7%,40.3%,62.9%,呈浓度依赖性(r=0.982,P<0.05),而对内皮细胞迁移抑制率分别为20.5%,59.0%,73.5%,呈浓度依赖性(r=0.902,P<0.05);大鼠动脉环培养至第13天,CCVAF组较溶剂对照组微血管生成率下降了86.5%,CCVAF+VEGF组较VEGF对照组微血管生成率下降了88.1%。结论 CCVAF能够抑制内皮细胞克隆的形成、Hela细胞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和大鼠动脉环微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紫草素对内皮细胞血管新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内皮细胞的作用,明确其抗血管新生机制。方法:利用塞唑兰(MTT)法测定紫草素对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迁移实验和体外管腔形成实验观测紫草素对内皮细胞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紫草素可在体外抑制内皮细胞的血管新生活性,20μmol·L-1的紫草素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抑制率分别为38.66%±0.05%、79.69%±0.03%及80.95%±0.05%。结论:紫草素可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通过抑制其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而发挥其抗血管新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糖状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为材料,用Fura-2荧光检测法观察高糖对原代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 ]i)的影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高糖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基底膜蛋白成分Ⅳ型胶原蛋白(IV-C)和层粘连蛋白(LN)的情况。结果:在11.11mmol/L、16.67mmol/L和33.33mmol/L糖浓度下培养24小时,血管内皮细胞[Ca^2 ]i分别升高了1.74、2.84和6.74倍。发现不同糖浓度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IV-C的量均无变化;在16.67mmol/L糖浓度下培养24小时血管内皮细胞分泌LN的量下降了26.69%。结论:在较短时间内糖浓度升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Ca^2 ]i升高,而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LN起抑制作用,对IV-C的分泌无明显影响。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高糖可能通过血管内皮细胞[Ca^2 ]i升高而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 黄芪注射液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line ,ECV30 4 )共同培养后 ,采用MTT法及形态学方法观察黄芪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结果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在黄芪注射液浓度为 3 .12 5mg时产生增殖效应 ,增殖率为 3 .10 % ;浓度为 12 5mg时 ,增殖率为12 . 10 % (P <0 .0 5 ) ;浓度为 5 0mg时 ,增殖率为 4 8 .31% (P <0 . 0 1)。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无细胞毒性 ,有显著的增殖效应 ,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臧宝霞  金鸣  吴萍 《中国医药》2010,5(11):969-972
目的 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ahy-926;建立H2O2、羟自由基及TNF-α致内皮细胞损伤的模型;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内皮细胞活力;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动力学法检测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双波长荧光光度法测定胞内游离钙浓度;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CAM-1)的释放水平,观察HSYA对内皮细胞的影响.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HSYA处理组在25.0 μmol/L浓度时即可明显抑制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力下降(P<0.05),细胞存活率为82.0%;HSYA处理组对H2O2(200.0 μmol/L)致内皮细胞损伤LDH,漏出有抑制作用,在HSYA 500.0 μmol/L浓度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YA处理组可明显抑制羟自由基H2O2/Fe^2+体系致EAhy926细胞LDH的漏出,并呈现出明显的体外浓度依赖性;HSYA在浓度5.0 μmol/L时即可明显降低FE340/FE380值(P<0.01),提示HSYA可明显抑制H2O2(200.0 μmol/L)介导EAhy926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并呈体外浓度依赖性;HSYA在浓度1、5、25 μmol/L时均可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VCAM-1的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VCAM-1水平分别为(406±4)、(352±14)、(348±4)ng/L. 结论 HSYA有缓解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并能抑制TNF-α诱导的炎性递质VCAM-1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2.
华慧  李增 《安徽医药》2015,(8):1442-1445
目的:研究芸香宁碱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并研究其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生长、迁移实验及体内动物模型-鸡胚绒毛尿囊膜法(CAM 法)研究化合物的体内外抗血管生成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芸香宁碱在非凋亡剂量时对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 VEGF 蛋白分泌量的影响。结果芸香宁碱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优先抑制作用,对 HUVEC 的半数抑制剂量为(33.2±0.4)μmol·L -1,而对其他肿瘤细胞的 IC50值均大于这一数值;芸香宁碱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对细胞外基质黏附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体内实验显示30μmol·L -1剂量浓度时显著抑制 CAM新生血管形成;芸香宁碱在15μmol·L -1和30μmol·L -1的浓度剂量时显著抑制人肝癌 HepG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 蛋白的分泌,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芸香宁碱在非凋亡浓度剂量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以及抑制肿瘤细胞表达 VEGF 有关。  相似文献   

13.
赵娟  徐彦楠  吕雨虹  赵俊霞 《河北医药》2010,32(21):2952-2954
目的研究灵芝菌丝体多糖(ganoderma lucidum mycelia polysaccharides,GLMP)对K562白血病细胞及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LMP对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对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血细胞计数方法绘制生长曲线。结果不同浓度的GLMP处理K562细胞48h后,50mg/L及以上浓度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加。作用48h的IC50为270.2mg/L。生长曲线也表明随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能力下降。GLMP作用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48h后,在多糖浓度为50、100mg/L和25、50、100mg/L时能显著刺激静止性和激活型细胞的增殖。结论 GLMP可以抑制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而且具有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ART)对人卵巢癌CAOV3细胞诱导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CAOV3),采用主动脉环体外培养和鸡胚绒毛尿囊膜体内血管生长实验观察ART对人卵巢癌CAOV3细胞诱导血管新生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RT对人卵巢癌CAOV3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结果主动脉环体外培养和鸡胚绒毛尿囊膜体内血管生长实验结果显示,ART浓度为3μmol/L时即可明显减少CAOV3细胞诱导的血管生成(P〈0.0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显示,ART浓度在3μmol/L时即可明显减少CAOV3细胞分泌VEGF(P〈0.05)。结论 ART具有抑制卵巢癌CAOV3细胞诱导血管新生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ART抑制卵巢癌CAOV3细胞分泌VEGF有关。  相似文献   

15.
乌骨藤提取物对人结肠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骨藤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肠癌细胞(Lovo)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两种方法(A、B)制备乌骨藤提取物,分别采用不同浓度作用Lovo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和MTT法检测乌骨藤提取物对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乌骨藤提取物A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约为0.648 mg/mL;药物浓度在0.389、0.648、1.08、1.8、3 mg/mL时的抑制率分别为6.58%、8.24%、13.02%、59.69%、66.23%,用回归法求出乌骨藤提取物A对Lovo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625 mg/mL。乌骨藤提取物B对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约为0.648 mg/mL,药物浓度在0.389、0.648、1.08、1.8、3 mg/mL时的抑制率分别为14.49%、15.48%、29.69%、63.26%、64.05%,用回归法求出乌骨藤提取物B对Lovo细胞增殖的半数,IC_(50)为1.84 mg/mL。结论:乌骨藤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何首乌提取物对内皮细胞T-AOC、LPO、NO、SOD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何首乌提取物对正常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的何首乌提取物分别作用于内皮细胞,检测其总抗氧化能力(T-AOC)、脂质过氧化物(LPO)、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何首乌提取物对内皮细胞T-AOC和NO有上调作用,并有浓度依赖关系,对SOD25mg/L和12.5mg/L,组有上调作用,50mg/L组则无上调作用,而对LPO25mg/L和12.5mg/L组有下调作用,50mg/L组无下调作用。结论何首乌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为临床选择有效保护内皮细胞的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麝香保心丸中单体入血促进血管新生活性成分进行筛选,以确定其中发挥促进血管新生作用的药效物质。方法采用实时细胞分析仪(xCELLigence系统)检测麝香保心丸及其单体入血成分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活性的影响,并建立细胞体外成管模型和大鼠主动脉环模型评价麝香保心丸及其入血单体成分的体外血管新生活性。结果细胞增殖、迁移及体外成管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麝香保心丸(10^-4-10^-2μg/ml)、人参皂苷Rg3(1-10μmol/L)和人参皂苷Rh2(1-10μmol/L)能够明显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迁移及管腔结构形成(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麝香保心丸(10-2μg/ml)、Rg3(10μmol/L)和Rh2(10μmol/L)具有诱导主动脉环内皮细胞出芽的活性(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及人参皂苷Rg3、Rh2均在体外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用含0.02mol/L MES的1mol/L盐酸胍抽提新鲜中国姥鲨软骨组织,抽提物经Mr30000 PTTK膜超滤、 Sephacryl S-200和Superdex 75柱层析获得1种新的Mr为15200的高纯度蛋白质(Sp15),N-末端序列测定表明其与多种哺乳动物来源的溶菌酶具有相关性,并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溶菌酶活性,其比活性高达223000U/mg ;Sp15在10μg/ml浓度下,可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率高达75%;在8mg/kg剂量下,对小鼠移植的S180肉瘤的抑瘤率达33.3%,并可显著延长荷 S180 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新生霉素抑制血管生成及其与长春新碱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军  江敏  甄永苏 《药学学报》2003,38(10):731-734
目的研究新生霉素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鸡胚尿囊膜模型测定对血管生成的作用,并分别用MTT法、明胶酶谱法等观察新生霉素对于内皮细胞和肺癌PG细胞的影响。结果新生霉素200 μg/egg对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率为68.7%,且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运动、MMP-2分泌以及管腔的形成;新生霉素和长春新碱对血管生成及PG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本研究首次确定新生霉素具有抑制血管生成活性,与长春新碱联合可增强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C225)对体内、外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原代培养模型,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Transwell小室趋化实验、体外小管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观察C225在体外对HUVEC增殖、迁移、小管形成和凋亡的影响;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观察C225对CAM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 0.0625~2.0000μg/ml的C225作用HUVEC 48 h,细胞增殖抑制牢为12.34%~25.26%;体外迁移及小管形成实验显示,0.0625~1.0000 μg/ml C225的HUVEC迁移抑制率为15.51%~48.68%,HUVEC小管形成抑制率为22.91%~44.71%;0.25 μg/ml和1.00 μg/ml的C225诱导HUVEC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20%和35.05%.体内CAM试验表明,0.0625~1.0000 μg/ml的C225对新生血管抑制率为20.39%~36.18%.结论 C225在体内、外具有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