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络宁注射液系由中药玄参、石斛、牛膝等药物经化学提取后制成的复方注射剂,具有清热养阴、活血化瘀功能,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现就脉络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脉滴注脉络宁致变态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景瑞  张颖 《人民军医》2006,49(9):556-556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39岁。双下肢疼痛不适6个月,经检查确诊为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门诊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脉络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首次静脉滴注药液仅1min左右,患者突感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考虑为脉络宁过敏所致,立即停止静脉滴注,给予吸氧,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50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肌内注射。经上述处置后,症状逐渐缓解,30min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3.
脉络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军辉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7):1216-1217
目的:探讨脉络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10~2009-10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和脉络宁注射液,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间隔3d,在继续下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将64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脉络宁注射液组36例)及对照组(维脑路通组28例),疗程均为20d。结果显示脉络宁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长谷川痴呆量表分数及临床记忆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毒副作用。说明脉络宁是一种理想的脑功能改善剂。  相似文献   

5.
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毒宁注射液是一种抗菌、抗病毒的中成药,具有清热、疏风、解毒之功效.单独或联合抗生素使用在呼吸道感染、小儿病毒性肠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小儿手足口病及小儿咽结合膜热等疾病治疗中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本文针对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经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热毒宁注射液是一种抗菌、抗病毒的中成药,具有清热、疏风、解毒之功效。单独或联合抗生素使用在呼吸道感染、小儿病毒性肠炎、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小儿手足口病及小儿咽结合膜热等疾病治疗中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本文针对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经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脉络宁对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脉络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 将 2 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脉络宁组 ,制备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即将恢复血流灌注时 ,两组分别自耳缘静脉注射等渗盐水和脉络宁注射液。在再灌注前、后不同时间点上分别测定血清有关生化指标并取胫前肌行光、电镜观察。 结果 对照组再灌注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丙二醛 (MDA)明显升高 (P <0 .0 1)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明显下降 (P <0 .0 1)。脉络宁组再灌注后各指标变化不明显 ,而与对照组同期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光、电镜观察可见再灌注后对照组组织损伤严重 ,而脉络宁组较轻。 结论脉络宁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0.5%催醒宁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测定法,该法应用ZROBAX ODS 柱,以甲醇:0.1mol/L 醋酸钠溶液(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 其推测水解产物、氧化产物及加速条件分解产物对测定无干扰,催醒宁在0.02~0.1mg/ml 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958,回收率99.01±0.80%(n=10)。应用此法测定了本品在不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的剩余浓度。实验证明,催醒宁含量与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由 Arrhenius 方程推算0.5%催醒宁注射液25℃t0.9为21.4年,证明该注射液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据文献报道,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近10年增加10倍以上,而其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作者应用心肌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1例,与常规疗法(ATP辅酶A)治疗的40例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心肌宁的疗效比常规疗法有明显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骨宁、脉络宁在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探索治疗方法。方法:8例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介入治疗,其中4例灌注药物中配以骨宁、脉络宁,用药后就临床症状、影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组的症状及影像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患侧动脉分支增多,骨质破坏区边缘由模糊变清晰,逐步出现轻度硬化,囊状破坏区基本修复。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药物中配以骨宁、脉络宁可明显的改善股骨头血液供给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用通常的加药方法,在液体里加入中药针剂如参脉、丹参、复方丹参、脉络宁、刺五加等注射液,在液体面上有较多的泡沫产生,且随着液体的滴入,瓶内的液体少了,但泡沫却多了,直到液体滴完,瓶内充满了泡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本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应用降糖药物、拜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制剂)的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30ml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日一次,疗程14天。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脏功能的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和对照组有效率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何文南  张金龙 《武警医学》1995,6(3):157-158
强力宁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40例肝组织学变化武警浙江总队医院传染科(嘉兴314000)何文南,张金龙,杨翠菊,黄志刚,王素芬,陶正义我院自1988年6月~1994年9月应用强力宁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40例,与同期应用门冬氨酸钾镁等治疗的20例慢性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105例,依据患者治疗用药差异性分组观察,均实施抗凝、控血压,调整颅内压等基础急救处理,其中观察组53例,采取血塞通注射液用药,对照组52例,采用脉络宁注射液用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50/5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85%(41/52),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5,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安全性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塞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效果确切,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多发于春秋季节,传染性强.2006年至2007年,门诊应用鱼腥草注射液超声雾化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145例(287眼),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病人,女,45岁。患者2年前开始无任何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尤其以蹲位转为坐位时明显。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和呼吸均正常,血压80/50mmHg(1mmHg=0.133kPa),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血糖和血脂均正常。诊断:(1)低血压症;(2)窦性心动过缓。给予5%黼萄糖注射液250ml加脉络宁注射液20mJ及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注射用三磷腺苷辅酶胰岛素1支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患儿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分别有61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儿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皮疹或疱疹消退时间、退烧时间以及咽部红肿消退时间均要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6.72%,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78.69%,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能够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06-2013-06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基本对症支持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给予苦碟子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d,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1mg,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90ml,静脉滴注,2/d;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31mg,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90ml,静脉滴注,2/d。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液学变化、临床疗效、神经损伤及不良反应。结果:2周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神经损伤评分、血液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联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05~201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1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2次/d,连续应用7 d;同时给予舒血宁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应用7 d。两组患者均以7 d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评定总有效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能够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UAP患者,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29例,给予硝酸甘油、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等药物;舒血宁组31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疗程10 d.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血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舒血宁治疗组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血宁治疗组血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P<0.05).结论 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