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藏铁路沿线鼠疫生态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和整理青藏铁路沿线人间鼠疫流行病学资料、喜马拉雅旱獭生态学和鼠疫流行病学资料、鼠疫细菌学特征以及2001~2006年鼠疫监测资料,总结出青藏铁路沿线鼠疫生态学基本内容,确定青藏铁路鼠疫综合防控策略。方法人间鼠疫资料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利用微卫星技术研究旱獭生态学;现场调查方法研究疫源地结构、动物和昆虫种群结构;实验室常规检测鼠疫菌的生化、营养、毒力、药敏和遗传物质;藏系绵羊鼠疫和青海田鼠鼠疫调查按照《国家鼠疫监测方案》中的方法进行。结果自1966年以来青藏铁路沿线已累计发生人间鼠疫疫情11起,发病43人,死亡23人,病死率53.48%;喜马拉雅旱獭的繁殖与种群密度有关联性,旱獭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地形地貌和植被有关,所研究的各旱獭种群之间亲缘性较近;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菌属于青藏高原型,对Trp、Thr、Leu、Arg不依赖,而对Phe、M et、Cys依赖,对Ile和G lu表现出低营养。属于强毒力菌株,对广谱抗生素敏感,尤其对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菌都具有6、45 Mdal,大质粒分别为52 Mdal或65 Mdal或92 Mdal。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青藏铁路沿线宿主、媒介、病原体的生态学特点,掌握了人间和动物间鼠疫流行规律,为青藏铁路鼠疫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且可以改变目前鼠疫监测技术和方法的落后局面,对全国鼠疫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藏铁路沿线近年来鼠疫流行态势,为今后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8年青藏铁路沿线鼠疫监测结果和人间鼠疫疫情处置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8年青藏铁路青海境内沿线动物鼠疫主要发生在格尔木市唐古拉山乡、天峻、乌兰等地区,共分离鼠疫菌60株;检出鼠疫FI抗体阳性血清54份。发生人间鼠疫疫情6起,发病6例,死亡2例,病死率33.33%。结论青藏铁路青海境内沿线鼠疫防治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青藏铁路沿线鼠疫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情况。方法按照卫生部《青藏铁路鼠疫防治技术方案》设监测点进行监测。结果共收集可检材料2560份,分离鼠疫菌11株,阳性血清8份,处理动物间鼠疫疫情7起。结论青藏铁路沿线动物问鼠疫疫情流行并未间断。因此,加大鼠疫防控是做好青藏铁路沿线卫生保障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青藏铁路格拉段青海省境内沿线鼠疫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动物鼠疫疫情,严防动物鼠疫波及人间,确保青藏铁路建设施工和试运营的正常进行.方法 在西大滩、二道沟、开心岭地区设置3个固定监测点,在西宁至开心岭青藏铁路沿线设置1个流动监测队,按照<青藏铁路鼠疫防治技术方案>实施监测工作.结果 2006年监测总面积达5 900 km2,收集可检材料835份,分离到鼠疫菌1株,监测到犬阳性血清12份.结论 2006年青藏铁路沿线动物鼠疫仍处于活动期,青藏铁路沿线鼠疫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5.
目的全面总结青藏铁路建设期间鼠疫防治工作。方法对2001~2006年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监测、宣传教育、实地演练、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进行总结,结合历史资料对青藏铁路建设期间鼠疫防治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结果2001~2006年在青藏铁路沿线周边地区共发生动物鼠疫24县次,分离鼠疫菌81株,发生人间鼠疫4次,发病6人,死亡3人;但是青藏铁路建设工区内取得了人间鼠疫的"零"发生,邻近地区内动物间疫情提前被监测并有效控制的辉煌成果。结论在卫生部和铁道部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西藏、青海两省(区)的鼠疫防治工作人员在青藏铁路施工期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为青藏铁路的施工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卫生安全保障,其成功经验足以为其他大型工程建设期间的鼠疫卫生学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云南省家、野两型鼠疫菌的营养需求.方法采用固体平皿法,对云南省32株家、野两型鼠疫菌进行谷氨酸、苯丙氨酸营养需求研究.结果 21株家鼠鼠疫菌株中有19株对谷氨酸半依赖,2株对谷氨酸不依赖,21株均为苯丙氨酸依赖;11株野鼠鼠疫菌株中有3株对谷氨酸半依赖,8株对谷氨酸不依赖,11株均为苯丙氨酸依赖.结论云南省家、野两型鼠疫菌在营养需求上有交叉性.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携带的质粒种类及相对分子质量.方法 采用碱裂解,酚一氯仿抽提法提取鼠疫菌质粒,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并分析质粒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 所检测的18株鼠疫菌具有6×106,45×106,52×106,65×106,92×106质粒,其中大质粒的变化范围在52×106~92×106.结论 青藏铁路沿线鼠疫菌除具有规范的质粒图谱外,鼠疫菌最大质粒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具有分类属性,对研究鼠疫自然疫源地空间结构和鼠疫菌的遗传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藏铁路2006~2012年青海境内沿线鼠疫流行特征,探讨鼠疫流行态势,为今后鼠疫防治工作提供防控措施。方法汇总2006~2012年青藏铁路沿线青海境内的鼠疫监测报告和人间鼠疫疫情处置总结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疫情分析。结果 2006~2012年青藏铁路青海沿线每年均有动物鼠疫发生,且伴有人间鼠疫。结论青藏铁路沿线动物鼠疫流行活跃,鼠疫防控手段须加强。  相似文献   

9.
收集1960-1992年间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及媒介分离的鼠疫菌462株进行营养需求及突变的研究,利用Lawton氏最小培养基进行初筛,所有菌株均能生长。在限定培养基上,应用影印与定量法同步在28℃下进行培养,结果表95%的菌株需要苯丙氨酸,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少数菌株出现了营养突变,形成四种营养依赖型:缬氨酸依赖,异亮氨酸依赖,甘氨酸依赖和缬,甘氨酸联合依赖;四种低营养型:苯丙氨酸不依赖。甲硫氨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疆准噶尔盆地鼠疫野外分离株的营养需求。方法应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相结合分析准噶尔盆地28株鼠疫菌对11种氨基酸的营养需求。结果准噶尔盆地28株鼠疫菌株中,低营养型1株(No.25,Phe+)占检测菌株的3.57%;色氨酸依赖1株(No.24,Try-)占检测菌株的3.57%;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依赖,异亮氨酸半依赖1株(No.21,Phe-、Met-、Val-、Ile±)占检测菌株的3.57%;余下25株表现为对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依赖(Phe-、Met-、Val-)占检测菌株的89.3%。结论新疆准噶尔盆地鼠疫菌株的营养型主要表现为对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依赖(Phe-、Met-、Va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青藏铁路沿线青海省境内鼠疫菌株生物学特点.方法 对2001-2006年青藏铁路沿线青海省境内分离的鼠疫菌株进行生物学表型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 所有被试菌株其生物型为古典型,生态型均为青藏高原型.大质粒65×106菌株主要分布于格尔木唐古拉乡地区,而质粒52×106菌株主要分布于天峻、德令哈地区;除乌兰县铜普乡大南湾地区的2株菌携带65 × 106大质粒外,该县其他地区分离的菌株均携带52×106质粒.格尔木市唐古拉乡地区的菌株基因型均为5型、德令哈市宗务隆地区及乌兰县赛什克乡、柯柯镇、铜普乡的菌株为8型,但有2株乌兰县铜普乡大南湾五沟自旱獭和患者体内分离的菌株为15型.结论 该地区分离的鼠疫菌株均属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的毒力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青藏铁路拉萨-日喀则段(拉日段)的日喀则辖区建设期间鼠疫防治工作。方法对2010~2013年拉日段日喀则辖区沿线的鼠疫监测、宣传教育、防控措施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10~2013年拉日段日喀则辖区建设期间未发生动物和人间鼠疫疫情。结论拉日段沿线鼠疫防治控制措施的落实,对保障铁路施工建设期间起到积极作用,对其他大型工程建设期间的鼠疫卫生学评价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德格县2株疑似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菌株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德格县自毙喜马拉雅旱獭体内分离出的2株疑似鼠疫菌株进行生化特征、毒力鉴定,确定四川省是否存在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方法 菌株鉴定采用细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生化及糖醇类酵解试验、毒力因子、毒力、营养需求、质粒、基因检测及基因分型方法进行.结果 光镜下,2株被检菌株均为革兰染色阴性,呈球杆状,两极浓染、两端钝圆;在赫氏普通琼脂上24-48 h,被检菌株形态呈中心发暗,有黄褐色粗糙颗粒,边缘不整呈锯齿状、薄而透明的花边;在赫氏血琼脂上,菌落隆起,色泽深,花边消失或残留锯齿状痕迹.2株被检菌株均能酵解阿胶糖、麦芽糖、甘油,不酵解鼠李糖、密二糖,脱氮阳性;毒力因子均为F1+、VW+、Pgm+,Pst I+;携带鼠疫菌常见的质粒,相对分子质量(Mr)为6.0×106、45.0×106、65.0×106,具有鼠疫菌的毒力相关质粒基因Pla、calfl、LcrG;对小鼠的毒力试验,绝对致死量(LD100)均为50个菌;营养需求上,对苯丙氨酸、甲硫氨酸依赖;基因型是Genomovar 5;与假结核菌(PTB)在鉴别培养基尿素、奥腾、枸橼酸盐上有明显区别,含鼠疫菌特有的Pst I和F1抗原,22℃下能被鼠疫噬菌体完全裂解.含有鼠疫菌特有的3a片段.结论 四川省德格县喜马拉雅早獭体内分离的2株疑似菌株均为鼠疫耶尔森菌,具有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型鼠疫菌株的特性,四川省存在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Transmission of plague by fleas depends on infection of the proventricular valve in the insect's foregut by a dense aggregate of Yersinia pestis. Proventricular infection requires the Y. pestis hemin storage (hms) genes; here, we show that the hms genes are also required to produce an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a biofilm in vitro,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a transmissible infection in the flea depend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biofilm on the hydrophobic, acellular surface of spines that line the interior of the proventriculus. The development of biofilm and proventricular infection did not depend on the 3 Y. pestis quorum-sensing systems.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enveloping the Y. pestis biofilm in the flea appeared to incorporate components from the flea's blood meal, and bacteria released from the biofilm were more resistant to human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 than were in vitro-grown Y. pestis. Enabling 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 represents a novel function of a bacterial biofilm.  相似文献   

15.
Resistance to infection with Yersinia pestis was found to depend on whether the macrophage can inactivate and withstand the cytotoxic effects of phagocytized Y. pestis. Serum from mice immunized with antigens of Y. pestis enhanced the resistance of monolayers of normal cultures to the cytotoxic effects of Y. pestis and increased the capacity of peritoneal exudate cells from immune mice to inactivate these bacteria. The enhancing component of the serum was not removed by absorption with heat-killed Y. pestis. Similar enhancement was provided by supernatant fluids of spleen cultures from immunized mice but not by those from unimmunized mice. Pretreatment of spleen cells with rabbit hyperimmune antiserum to mouse brain theta-antigen plus complement caused a reduction in the enhancing capacity of the spleen cell culture fluids. Removal of the glass-adherent cell population from suspensions of primed spleen cells prior to in vitro antigenic stimulation resulted in a loss of activity from the subsequently harvested culture fluids. Thus, the enhancing component of the serum appears to be a product of thymus-derived lymphocytes (T-cells). Furthermore, splenic macrophages seem to be required for the interaction of primed T-cells with heat-killed Y. pest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密码子和16S核糖体的角度探讨鼠疫菌的突变和进化.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鼠疫菌的密码子偏好和16S核糖体进行分析.结果 密码子分析发现4株耶尔森菌的低钙反应质粒(PCD1)密码子偏好相似,古老型鼠疫菌的3个质粒中鼠毒素质粒(PMT1)和PCD1质粒密码子相似,而PCD1、鼠疫菌素质粒(PCP1)和云南鼠疫菌PYC(6 kb)质粒的密码子偏好有一定的差异.16S核糖体分析发现11株耶尔森菌的16S核糖体序列相似,其中假结核和鼠疫菌最接近,只有1个碱基的差别,经过分析发现鼠疫菌的这个位点的碱基发生了突变,由G变成T,相应的氨基酸也由甲硫氨酸(M)变成异亮氨酸(I);而鼠疫菌的16S核糖体序列与大肠埃希菌、人蚤有一定的区别.结论 鼠疫菌获得PCP1的时间可能要比PMT1晚,或者说鼠疫菌与PMT1的亲缘性要比PCP1和云南6 kb质粒相近;鼠疫菌16S核糖体核苷酸位点的改变可能会导致16S rRNA功能和结构的改变,而鼠疫菌16S核糖体的序列与人蚤相似性很低,推断其协同进化时间很短,说明鼠疫菌的出现很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