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后路减压固定植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椎板植骨+前路减压椎间钛网植骨并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均手术成功,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加重及死亡,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分级:A级5例,B级6例,C级3例,D级4例。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患者早期行前后路复位内固定植骨,有利于解除脊髓的压迫状态,恢复正常的颈椎序列,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早期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
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Yu ZS  Wei F  Liu ZJ  Ma QJ  Chen ZQ  Dang GT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5):1752-1754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颈椎多节段骨折脱位。方法对1997至2003年9例同时伴有颈椎前后柱损伤的颈椎多节段骨折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24-63岁。7例连续型损伤的病例均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加后路椎板减压侧块螺钉钢板固定;2例Ⅱ型齿突骨折合并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行前路齿突螺钉固定加下颈椎后方侧块螺钉固定。术前均行颅骨牵引,手术在全麻下操作。采用Frankel分级和ASIA运动指数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其中Frankel A 4例,Frankel B 2例,Frankel C 2例,Frankel E 1例。ASIA运动指数评分平均为31.3分。术后平均随访2年7个月。结果随访患者获得满意的复位固定及融合,无手术并发症。无钢板螺钉松动或断裂。3例患者神经损伤有恢复,其中2例神经根功能恢复,1例脊髓功能恢复正常。ASIA运动指数评分平均为63.8分。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内固定的方法,短时间内使多节段颈椎损伤获得减压和稳定,最大限度地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并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是可行的治疗颈椎多节段损伤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伴不全瘫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分析20例下颈椎骨折伴不全瘫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颈椎爆裂性骨折脱位10例(C5~7),颈椎压缩性骨折脱位7例(C5~7),椎体骨折伴急性椎间盘突出2例(C5/61例、C6/71例),椎板骨折伴原发性椎管狭窄1例(C6);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SIA)分级B级7例,C级9例,D级4例;其中中央管综合征9例.手术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联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1~3年,平均22个月.ASIA评分平均提高1~2级.术后第3个月时20例患者X片显示植骨处骨性融合18例,2例形成假关节,6例存在颈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不同程度的丢失,螺钉发生松动1例.结论 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可以更彻底地减压,最大程度恢复颈椎稳定性,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17例合并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全麻下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前路带锁钛钢板固定及自体骨或钛网加自体骨植骨,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结果:本组17例经6~48个月的随访,围手术期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颈椎椎体高度丧失为1.9%,融合率100%,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均提高l~2级。结论:合并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是可行的,对解除脊髓的压迫状态,促进脊髓残留的神经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4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脊髓恢复及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ASIA(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高于治疗前,D~E级所占比例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脊髓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17例,其中简单的缝线棘突基底部固定5例,侧块钉棒固定、棘突间“H”形骨块植骨3例,侧块钉棒固定椎板问植骨9例,然后前路椎管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后随访3~20个月,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及融合情况,有无并发症发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后3~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松动脱出,颈椎稳定性好,按Frankel分级,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0级。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使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满意、脊髓减压彻底,并且能即刻重建颈椎的稳定性,促进脊髓功能的恢复,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对我科4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3种手术方式治疗:前路10例,后路28例,前、后路联合4例,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采用ASIA分级评价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cobb's角评价后凸畸形的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ASIA评分优于术前,cobb's角矫正明显.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路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7月-2012年1月确诊为下颈椎骨折脱位的3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皆行颈椎CT扫描,充分评估下颈椎骨折脱位及脊髓压迫程度。术中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术联合前路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辅以康复治疗效。结果:术后随访7~21个月,39例患者脱位完全复位,损伤节段稳定,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脱出及神经、血管、食管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JOA评分治疗评分改善率为43.17%,神经损伤均有恢复,脊髓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级。结论: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前路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复位术具有有效、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闫鹏  郑伟东  李亮  张季凯  谭云冰  宋成 《吉林医学》2013,34(16):3114-3116
目的:探讨采用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1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前路行减压、植骨、内固定;后路12例行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18例行侧块螺钉钉棒系统固定,1例行棘突间钢丝捆绑固定,术后定期行X线片检查观察损伤节段的融合情况,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后因脊髓损伤平面上升导致呼吸衰竭死亡,2例术后失访,余28例患者获得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4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1级,术后4~6个摄片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采用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可靠、减压充分、增加颈椎的稳定性,方便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减少了长期卧床的并发症,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杨小勇  武东升  吕曦  张建  孙亮 《四川医学》2019,40(11):1158-1161
目的观察一期前路减压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术治疗颈椎外伤后骨折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外伤后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期后路扩大减压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术,观察组给予一期前路减压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术。观察两组围手术期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JOA评分、轴性症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014、-0. 009,P=0. 495、0. 496);两组患者手术前JOA评分无差别,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 885,P<0. 001);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轴性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 182,P=0. 027);两组患者手术前神经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 641,P=0. 958),手术后,观察组患者D级和E级例数明显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 087,P=0. 003)。结论一期前路减压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术对颈椎外伤后骨折脱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颈椎外伤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8例颈椎骨折、脱位伤伴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结果 28例患者经随访3个月至4年,植骨均完全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损伤症状改善满意.术前脊髓损伤Frankel 分级:A级12例,B级4例,C级5例,D级7例,术后恢复至B级2例,E级26例.按日本骨科学会(JOA)疗效评定标准评分,术后改善率平均77.26%.结论 前/后路尽早行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颈椎外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可预防或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等并发症,提供脊柱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上胸椎肿瘤的价值。方法对4例上胸椎肿瘤患者行前后路Ⅰ期手术,前路肿瘤切除椎管减压后行椎问植骨并钢板内固定。后路肿瘤切除后以钩棒或钉棒系统固定。结果4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6-22个月,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对于三柱同时破坏的上胸椎肿瘤患者,Ⅰ期前后路手术有利于切除肿瘤、椎管减压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西部地区县级基层医院开展后前联合入路手术方法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探索适合基层医院治疗颈椎复合性损伤的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基层人民服务。方法:通过选择本院下颈椎骨折脱位、小关节交锁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32例,采用先从颈椎后路切开复位;再从颈椎前路切开,切除后纵韧带,彻底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安放生物膜保护脊髓,取相同大小和形状的自体髂骨块植入间隙内;安放内固定物。然后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和JOA评分、Frankel分级。结果: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及生理弧度。随访期间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JOA评分和ASIA运动功能指数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基层医院后前联合入路加用生物膜治疗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急诊行牵引复位、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访1年,观察颈椎复位、植骨融合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植骨融合率为100%;术后椎体间移位距离明显短于术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2例患者存留Ⅰ°脱位,复位率为93.33%(28/30)。术后1年患者的ASIA分级平均提高1.5级。结论: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宜急诊行牵引复位、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在最短时间内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恢复颈椎高度和曲度,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干预对急性不完全颈脊髓损伤的疗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4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闸北分院收治的462例不完全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组387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83例,前后路联合手术26例,单纯后路减压术78例),非手术组75例.颈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12~27个月,432例患者Frankel分级有不同程度改善,改善率为93.51%,手术组改善率(381例,98.45%)高于非手术组(51例,68.00%).各组治疗后ASI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各组治疗前后ASIA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手术组ASIA评分差值大于非手术组(P<0.05),而且前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ASIA评分差值大于单纯后路手术(P<0.05).结论 急性不完全颈脊髓损伤宜早期外科干预,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鄢安良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0):1156-1157,1159
目的:探讨颈椎结核合并不全四肢瘫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1例颈椎结核合并不全四肢瘫患者采用早期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并行联合化疗。术前Frankel分级:B级12例,C级10例,D级9例。术后随访10~66个月,平均(18.6±3.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Frankel分级D级18例,E级14例。4~6个月X线片显示无骨质破坏复发,植骨处均已骨性融合,无内置物松动、脱落或断裂。死亡2例,其中1例术后4个月死于突发肺部感染,1例术后1年死于脑血管意外。结论:颈椎结核合并不全四肢瘫宜在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尽早外科干预;颈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结核合并不全四肢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脊髓受压型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北京市延庆县医院骨科自2003年8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30例颈脊髓受压型病人及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2008年12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35例颈脊髓受压型患者行不同术式的手术治疗:颈前路减压30例,颈后路减压30例,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5例。按JOA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65例患者均得到9个月至5年门诊或电话随访,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者、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者、退变性椎管狭窄者,选择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1~2个椎间盘突出者选择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或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较大脊髓前后受压者,可选择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18.
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术式选择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术式选择和手术疗效。方法 2004年9月~2010年7月笔者对83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前路、后路和一期后-前路或是前-后-前联合入路(后路撬拨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前路颈椎损伤节段椎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钛板(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比评估的方法,使用测量Cobb角、椎体水平移位和Frankel评分表评价脊髓功能恢复与脊柱损伤重建稳定性等情况。结果 80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在手术参数、术后力学参数方面对其进行比较,联合入路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较单纯前路或后路组长,神经学方面,7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无恢复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1级。术后4~6个月摄片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应用一期联合手术入路在复杂下颈椎骨折脱位方面较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具备更宽的适证,需要掌握严格手术指征和根据病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在颈脊髓受压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7例,其中24例作为用药组,采用一期后路或前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减压前、后10min分别给予MP500mg静脉快速滴入,术后第1天起MP按照200mg、200mg、80mg、80mg逐日减量,共应用4天。此外选取同期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术前、术后5天、术后1月及术后3月时两组患者的脊髓功能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0.3-2.5年;术前ASIA评分用药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5天、术后1月及术后3月两组ASIA评分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颈脊髓受压患者的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可有效促进脊髓神经损害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