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住院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术276例。其中男185例,女91例,年龄37~77岁。重点分析其并发症及其临床防治措施。结果:276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中共出现并发症14例,其中恶心、呕吐2例,下肢静脉血栓3例,穿刺部位血肿5例,迷走神经反射1例,血管痉挛2例,造影剂过敏反应1例。结论: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一种有创且安全的检查方法,规范的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会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方法对8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血肿2例(2.5%),局部渗血4例(5%),皮下瘀斑3例(3.75%),假性动脉瘤1例(1.25%)。结论对脑血管造影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规范化处理,可以减少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DSA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全脑血管造影及其治疗,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的表现、造影时间的选择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3年收治的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全脑血管造影及其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全脑血管造影共发现19个动脉瘤;造影时间选择在3d内及2周后的患者共23例,在3 d~2周内进行造影的有5例,动脉瘤的GDC栓塞治疗3例,手术动脉瘤颈夹闭治疗5例,动脉瘤包裹治疗6例。结论全脑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瘤体、瘤颈的形态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在3d内及2周后的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可以提高动脉瘤的检出率;动脉瘤的GDC栓塞治疗相对于外科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是动脉瘤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并分析脑血管造影术(DSA)的并发症情况,探讨脑血管造影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脑血管造影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皮下血肿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颅内血管痉挛1例,皮质盲1例。并发症发生率约为8.51%。结论脑血管造影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并发症,但仍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6,(5):539-54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2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全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成功接受全脑血管造影229例,顺利完成介入治疗22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8.5%,动脉狭窄情况基本得到控制,214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预后良好。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严格遵循全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提高脑血管造影安全性的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需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36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一般造影及针对性造影并发症预防及治疗,分析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造影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之间对比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脑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为患者实施相应的并发症预防及治疗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单纯脑血管造影、介入治疗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给予单纯脑血管造影明确狭窄程度,然后给予介入治疗(PCI),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2例患者经过脑血管造影后有20例血管重度狭窄行介入治疗,并发症有1例,为一过性心动过缓。结论单纯脑血管造影可以明确患者的狭窄程度,合理选择介入材料,优化治疗效果,减少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发症发生可能的原因,并寻找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全脑血管造影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并发症:皮下血肿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动脉夹层1例,对比剂过敏反应1例,神经反射1例,颅内血管痉挛5例。并发症发生率约为4.30%。结论:全脑DSA检查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但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揭毅 《中外医疗》2013,32(19):53-53,55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的临床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1月26日期间进行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的术前、术中、术后操作要点以及对脑血管造影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 150例患者均造影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发生。结论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方法安全可靠;做好全脑造影术前、术中、术后的准备工作并密切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雷生锁 《当代医学》2013,(33):30-30
目的:分析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的并发症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4月-2012年10月进行治疗的80例脑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发症和处理措施。结果80例患者中1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5.0%,分别为穿刺部位血肿5%(4例)、假性动脉瘤1.25%(1例)、颈动脉窦反应2.5%(2例)、高灌注综合征2.5%(2例)、缺血性脑卒中3.75%(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死亡和颅内出血患者。结论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并发症的治疗要从术前、术中预防做起,加强术后护理,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度脑动脉狭窄支架术疗效及风险.方法 根据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结果,全面评估血管狭窄程度、类型、路径、获益/风险后,进行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术,积极防治并发症,术后复查随访.结果 技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控制较好,术后再狭窄率较低.结论 认真评估、熟练操作和防治围术期并发症前提下,重度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大脑中动脉闭塞性所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10μg,静脉点滴,1次/d,14d为一疗程.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及疗效,监测用药前后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4d、28d 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BI评分增加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均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较重,治疗效果差;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所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护理观察。方法:对295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皮下淤斑10例,局部渗血5例,皮下血肿5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对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可以减少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150例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结果示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及动脉炎为SAH主要病因,分别占36.67%,12.67%,8.6%。脑血管造影正常者41.3%,与SAH后病变本身变化或隐匿性血管病变未能被显示有关。早期脑血管DSA检查有利于颅内血管病变的及时诊断与治疗,并可减少SAH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脑膜建减张缝合治疗开颅术中并发脑肿胀1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明浩  李志祥  马文斌 《西部医学》2011,23(8):1536-1537
目的观察脑膜建减张缝合在治疗脑外伤开颅术中出现脑肿胀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因脑外伤行开颅手术并行脑膜建修补术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脑膨出7例,硬膜下积液4例,脑脊液漏2例,颅内感染1例。结论应用脑膜建修补+减张缝合是降低脑外伤术后并发症、治疗术中并发脑肿胀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s,CBT)的诊治经验,探讨CBT的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1例CBT患者术前均行B超检查,8例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13例行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21例术前均行颈动脉压迫试验。10例采用单纯瘤体切除,7例行瘤体与颈外动脉切除,4例瘤体连同部分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颈总动脉一并切除后行颈动脉重建术。结果:21例瘤体均完全切除,术后无死亡、偏瘫和失明病例;发生患侧口角歪斜、霍纳综合征、声音嘶哑、舌歪、饮水呛咳各1例。20例均获随访,时间4个月至15年,无术后复发及转移。结论:术前彩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CBT首选方法,术中减少脑缺血时间和脑神经的保护是预防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出现并发症的病例共28例,统计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本组发生并发症28例,其中穿刺部位渗血3例,皮下瘀血8例,单纯血肿5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静脉瘘1例,血管迷走反射2例,造影剂过敏1例,脑梗死2例,消化道出血1例,肾功能损害3例,经积极治疗均治愈。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及熟练的操作技巧可有效减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CBT)诊断、手术治疗以及防治术后并发症的经验。方法整理15例CBT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15例按照Shamblin分型,I型2例,Ⅱ型8例,Ⅱ型5例。术前影像学评估包括B超、CT、MR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64排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CTA。行手术切除14例,手术方式包括伴或不伴颈外动脉切除的完整剥离;瘤体连同颈内-颈总动脉切除血管重建。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所有患者经3个月~9年4个月随访,出现单侧喉返神经麻痹2例,单侧舌下神经麻痹1例,单侧颈交感神经损伤1例,无脑血管意外及死亡,均无局部复发。结论64排CTA可作为CBT术前诊断、评估的首选方法。而正确诊断、周密完善的术前评估及合理的手术方案能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庞刚  肖泉  刘若平  叶劲  蓝胜勇 《广西医学》2007,29(3):324-326
目的探讨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对45例47个颅内动脉瘤患者行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33个动脉瘤100%栓塞,10个动脉瘤95%栓塞,3个动脉瘤90%栓塞,1个动脉瘤栓塞率〈80%。血管造影随访3例未完全栓塞动脉瘤残腔增大。5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过度栓塞2例,急性血管痉挛1例。结论Matrix电解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段,定期随访血管造影评价栓塞效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21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术前均接受Allen′s试验检查,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径路,使用6F桡动脉专用鞘管,5F桡动脉造影导管和6F指引导管。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119例,成功率为98.3%;造影成功112例,成功率为92.5%,9例失败,其中7例为老年女性患者;14例行PCI治疗。局部血肿1例(0.9%),术后无桡动脉闭塞、出血、夹层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少,病人更乐意接受,值得推广。选择病例时对于身材矮小、桡动脉搏动细弱的老年女性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