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肾功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入院肾功能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718例STEMI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组(A组)和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和院内预后。结果:133例STEMI患者存在中重度肾功能不全。与A组相比,B组患者年龄大、女性较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病史多;B组的患者住院期间新出现的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院内死亡率亦显著增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是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增加,院内死亡率增高,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科危重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及死亡危险因素,总结分析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6-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外科危重住院围术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39例,分为死亡组(45例)和生存组(94例),从抗感染治疗、机械辅助通气、液体管理、营养支持方面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 肺源性疾病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占61.9%.病例来源以普外科(50.4%)和胸外科(29.5%)为主.多脏器功能衰竭(X2=13.469)、脓毒症(X2=18.169)、肺部感染(X2=24.861)与急性呼吸衰竭的预后相关(P值均=0.000).死亡组中无创通气构成比及时间均显著低于生存组(P值均<0.05),生存组每日进量和每日液体净量均显著少于死亡组(P值均<0.05).生存组早期采用肠内营养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死亡组(P<0.01).结论 外科危重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可由全身多种疾病引起,当合并其他疾病时死亡风险进一步增高.应采取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科学的机械通气辅助策略、严格液体管理、早期营养支持等综合方案治疗危重患者急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肾功能转归。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转归时病情,分为A组(死亡)、B组(肾功能无改善)、C组(肾功能改善)3组,对于肾功能转归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6例感染源自肺部,84例近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急性肾损伤(AKI)分期方面,16例1期,56例2期,56例3期,64例合并脓毒性休克。104例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3组在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评分、真菌培养阳性率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ICU期间,3组的CRRT持续时程、气管插管例数等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Lac水平、MODS评分、CRRT持续时间为患者肾功能转归的相关因素。结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主要感染途径为肺部,其预后与CRRT持续时程、Lac水平及MODS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4.
赵旭文  刘春涛 《西部医学》2011,23(7):1270-1272
目的探讨影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9年3月~2010年9月在华西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死亡病例30例作死亡组,与同期缓解出院的3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大致相似。Ⅱ型呼吸衰竭、肺炎、肺心病、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病、机械通气等方面的病例数及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肺心病(OR8.528,95%CI1.574~46.200)、有创通气(OR55.031,95%CI9.459~320.148)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合并肺心病、需要有创通气死亡风险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48-51+5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呼吸道病毒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7年5月~2019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患者病毒感染情况,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AECOPD患者107例。PCR病毒检测阳性例数41例(38.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PD急性加重患者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为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P=0.035)、烟草暴露(P=0.032)、糖尿病(P=0.001)、呼吸衰竭(P=0.075)四种因素。结论 AECOPD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以鼻病毒及流感病毒最为常见。AECOPD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是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烟草暴露、糖尿病及呼吸衰竭,对于危险因素的识别及预防可降低AECOPD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外重症监护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及死亡危险因素,总结分析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6-2008年医院外科110例胸外重症监护围术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死亡组(40例)和生存组(70例),从抗感染治疗、机械辅助通气、液体管理、营养支持方面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死亡组中无创通气构成比及时间均显著低于生存组(P值均〈0.05),生存组每日进量和每日液体净量均显著少于死亡组(P值均〈0.05),生存组早期采用肠内营养的构成比显著高于死亡组(P〈0.01)。结论:外科危重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可由全身多种疾病引起,当合并其他疾病时死亡风险进一步增高。应采取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科学的机械通气辅助策略、严格液体管理等综合方案治疗危重患者急性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7.
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20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在入院4周内并发MODS分为MODS组(n=42)和非MODS组(n=88)。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入院前时间、损伤部位数目、主要损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III)评分、是否急诊手术、是否输血和是否合并脓毒症等13个临床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主要损伤部位、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I评分、是否急诊手术和是否合并脓毒症共7个临床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入院前时间、损伤部位数目和是否输血共6个临床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损伤部位、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I评分和是否合并脓毒症共6个临床指标是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主要损伤部位、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I评分和是否合并脓毒症。重视主要损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凝血功能和综合病情危重程度的评估,同时有效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及维护内环境稳定并预防感染可降低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收治的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例治疗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通过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指标等可能影响该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氧合指数(PO2/FiO2)、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肺野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MODS、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是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诊治ARDS患者过程中,加强对年龄、合并MODS、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有创机械通气等指标的监测,对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实施围术期肾脏保护和降低住院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8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发生CS?AKI且接受CRRT患者共36例,按出院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资料,对比分析CRRT前和CRRT 24 h后相关指标变化,并对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36例中男24例,女12例,存活组25例,死亡组11例,院内死亡30.56%。死亡组和存活组CS?AKI患者行CRRT 24 h后肌酐、尿素氮、乳酸和血管活性肌力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较CRRT前明显下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评分仅在存活组CRRT 24 h后有明显下降。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前LVEF和NYHA Ⅲ?Ⅳ级患者比例,术后第1天的白细胞计数、MODS评分、VIS,CRRT前MODS评分、VIS,CRRT 24 h后MODS评分、VIS,术后合并出血、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比例,以及AKI到CRRT间隔时间,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RT前VIS高、CRRT 24 h后MODS评分高、合并出血、以及AKI至CRRT时间长是CS?AKI行CRRT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CS?AKI,CRTT治疗确切有效,应尽早上机,尤其建议应在MODS发生之前开始实施。重视高危患者,术后积极处理出血、MODS等并发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有急性肾损伤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死亡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并有急性肾损伤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既往病史,可能病因或诱因(首发部位),衰竭的器官数及临床观察指标。根据MODS严重程度评价标准制表,对以上各系统进行评分,算出MODS总评分及各系统评分总和,并对以上可能影响MODS病人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ODS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为65.9%,多首发于肺部,肺部感染占43.9%。经Logistic回归分析,MODS总评分是以上因素中唯一入选明显影响死亡的因素,其方程分类能力达92.8%。结论首发器官以呼吸系统最高,多为肺部感染,各系统总评分亦是呼吸系统最高,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是MODS总评分;对于并有急性肾损伤MODS患者,不能根据单一系统的情况,而要综合考虑各个系统及全身情况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老年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AMI合并MODS患者病死率,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同时对预后相关情况、合并器官衰竭、治疗策略等30个因素进行组间比较,并将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病死率为56.0%。是否合并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是否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是否出现心源性休克、是否使用IABP、Killip分级、是否使用机械通气及需要监护的时间等8个因素死亡组与存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心源性休克、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肺部感染为AMI合并MODS的3个主要危险因素,OR分别为14.39、12.11及9.20。其中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与心源性休克呈显著正相关(r=0.841,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尤其是出现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及出现肺部感染等情况时,患者预后不良。如何防治血流动力学的急剧改变及肺部感染是改善老年AMI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Emergency Care Unit,ECU)收住的脓毒症(Sepsis)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03年1月-2011年9月之间入住ECU的107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7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中,男性71例(66.4%),女性36例(33.6%),年龄(59.5±16.0)岁,器官衰竭数目(2.8±1.0)个,呼吸道是最常见感染源(49.5%,53/107),心血管疾病(34.6%,37/107)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总病死率75.7%(81/107);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凝血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是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液净化和早期预防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脓毒症并发ARDS的患者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早期运用血液净化等多种抢救措施,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碍有益于降低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行CRRT治疗的59例合并AKI的MODS患者.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CRRT治疗前24h内的指标,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分期,同时计算平均每日液体平衡(MFB),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统计.结果 不同KDIGO分期患者在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少尿和患者死亡例数随着KDIGO分期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死亡患者中的KDIGO Ⅲ期的例数、APACHE Ⅱ评分、衰竭器官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少尿例数和MFB都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KDIGO Ⅲ期、器官衰竭数、少尿和MFB是影响合并AKI的MODS患者行CRRT治疗的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KDIGO分期对行CRRT的合并AKI的MOD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而行CRRT前的脏器衰竭数、少尿和平均每日液体平衡三项指标也是影响合并AKI的MO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小儿心脏手术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发生MODS患者中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科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biODS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6.43±4.65)岁;体重(16.52±9.12)kg。将其中并发MODS的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总结脏器衰竭数目及MODS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本组病死率为51.4%(18/35)。①受累器官的发生率依次为心脏100.0%(35/35)、肺脏80.0%(28/35)、肾脏60.0%(21/35)、肝脏14.3%(5/35)、血液系统11.4%(4/35)及中枢神经系统5.7%(2/35),其中心、肺出现受损的时间最早。②脏器衰竭数目在2、3、4、≥5个时对应的病死率分别是25.O%、45.5%、77.7%、100.0%;MODS评分与本组病死率亦呈显著正相关。③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延长,二次转机、围术期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心肺功能受损是导致小儿心脏术后MODS的原发病,MODS死亡率随脏器衰竭数目和MODS评分的增加而递增,死亡的高危因素为体外循环时间及二次转机、围术期意外事件,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中国危重症住院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KI)的流行病学现状,包括AKI的发生率、临床特征、院内预后及相关危 险因素。方法收集全国9家地区性中心医院2013年间所有成人危重症住院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及血肌酐检验资料,AKI诊断 及分期采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12年提出的AKI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所有纳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合 并症、AKI分期、院内预后、危险因素等指标。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症患者共14305人,其中4298人(30.04%)发生AKI, AKI 1、2、3期患者分别为2240(52.1%)、845(19.7%)及1213(28.2%)。AKI患者死亡716 人,院内死亡率为16.7%,死亡风险优 势比为7.59(95% CI 6.54~8.79, P<0.001)。随着AKI分期升高,患者住院天数延长、日均住院花费增多、死亡率升高(P值均小于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肾脏病(CKD)(OR=5.45, 95% CI: 4.71~6.32, P<0.001),肾外器官衰竭(OR=12.57, 95% CI: 11.24~14.07, P<0.001),休克(OR=2.44, 95% CI: 2.01~2.96, P<0.001),心脏手术(OR=5.96, 95% CI: 5.16~6.87, P< 0.001)等是危重症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血肌酐变化符合KDIGO诊断标准的AKI人群中,仅有5.4%的患者出院有 “AKI”诊断。结论危重症患者中AKI发生率高,预后差。AKI分期与院内预后相关,CKD、肾外器官衰竭、休克、心脏手术是危 重症住院患者AKI主要的危险因素。住院期间多数AKI被漏诊,我们应提高对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AKI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危重病并发D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用免疫法、发色底物法和凝固法分别测定36例危重病并发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抗凝血酶活性(A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等凝血及抗凝指标。结果本组36例危重病患者并发DIC,治愈15例,好转9例,死亡12例;DIC患者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D—D含量明显增高,AT:A明显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AT:A检测具有较高的阳性率(94.4%),且12例死亡病例均发生明显减低(阳性率达100%)。结论危重病患者DIC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治疗关键是祛除原发病,密切观察早期D1C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危重病患者的早期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成人住院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HA-AKI)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预防HA-AKI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成人住院患者中174例确诊HA-AKI的临床资料,观察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并分析具体病因及构成比.根据预后分为治愈好转组和未愈死亡组,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174例HA-AKI患者中,根据病因分为肾前性52例(29.9%)、肾实质性114例(65.5%)和肾后性8例(4.6%).其中,低血容量21例(12.1%)、抗生素37例(21.3%)、化疗药物19例(10.9%)、造影剂26例(14.9%)是主要病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冠心病、糖尿病、低血压、昏迷、机械通气、外伤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HA-AKI的转归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OR=2.130)、糖尿病(OR=1.805)、低血压(OR=3.077)、机械通气(OR=2.914)和MODS(OR=3.538)是HA-AKI患者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A-AKI的病因主要是肾前性和肾实质性.早期关注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预防HA-AKI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风险期、损伤期、衰竭期、丧失期、终末期肾病(risk,injury,failure,loss,end stage kidney disease,RIFLE)和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两种标准评价住院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各临床科室收治的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RIFLE和AKIN标准对已诊断为AKI的病例重新确认AKI诊断并分级,比较两种标准诊断的住院AKI各期患者临床特征、院内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AKI院内病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采用RIFLE标准诊断出1020例、AKIN标准诊断出1027例AKI患者。RIFLE和AKIN标准的所有AKI患者及其相对应各期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住院天数、完全恢复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死亡组AKI患者的年龄、肾前性疾病、院内AKI、机械通气、低血压、多器官功能衰竭数目、急性肾小管坏死个体严重程度指数(ATN—ISS评分)、血清钾离子浓度与存活组患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65岁、院内AKI、低血压、多器官功能衰竭数目、ATN—ISS评分、血清钾离子浓度为影响AⅪ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IFLE和AKIN标准对住院AKI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价具有相同科学价值,且AKI分级与住院AKI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林孙龙 《海南医学》2014,(7):974-976
目的比较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床边指数(BISAP)、Ranson评分和BalthazarCT严重度指数(CTSI)在急性胰腺炎(A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62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BISAP、Ranson、CTSI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三种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结果62例AP患者中轻型AP50例,重型AP12例;2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6例多器官衰竭者,死亡10例,死亡率为16.1%,三种评分系统预测轻、重型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BISAP评分在并发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以及死亡的预判中最佳约登指数最大,显著高于Ranson评分和CTSI评分(P〈0.05)。BISAP预测并发症、MODS、死亡具有较高的ROC面积,显著高于Ranson评分和CTSI评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AP评分、Ranson评分和CTSI对AP的轻重分型评估相当,但BISAP评分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和器官衰竭的发生及死亡均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否改善重症监护室(ICU)危重症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症(SHG)患者的胰岛p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将86例收治于综合ICU的符合SHG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传统治疗组(传统组)、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强化组)两组,每组各43例。传统组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强化组血糖控制在4.4—6.4mmol/L。观察每天6AM血糖、肾功能损害(血肌酐〉221umol/L)及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34.2uol/L)发生例数、住院28天后死亡例数,以及治疗前、治疗72小时后的血清胰岛素(INS)、C肽(C—P)水平,并计算HOM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传统组发生肾功能损害(10例)多于强化组(3例),传统组病死率(44.18%)高于强化组(20.93%),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治疗后HOMA—β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HOMA-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治疗前后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治疗后HOMA—IR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改善SHG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