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瘘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6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结果 6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47例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21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0例为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7例动静脉内瘘狭窄,3例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出现盗血综合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血管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15年9月已造瘘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测,观察瘘口处动静脉吻合情况、血流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中超声诊断3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动静脉内瘘栓塞22例,动静脉内瘘狭窄7例,动静脉内瘘狭窄伴栓塞2例,头静脉瘤样扩张2例(其中1例伴吻合口栓塞),1例患者先后出现栓塞、狭窄、头静脉瘤样扩张和假性动脉瘤。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造瘘血管状况的监测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动静脉内瘘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例腕部桡动脉-头静脉人工动静脉内瘘进行术前监测和术后1周及6周的动态观察。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人工动静脉内瘘手术32例,30例成功,2例失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监测人工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有效手段,可早期发现并发症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血管。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34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血管内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esistent index,RI)、血流量。结果:34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25例内瘘通畅良好,9例出现不同情况的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各项指标监测中起重要作用,人工动静脉内瘘口内径在3~7 mm,血流量在350~800 mL/min时,可满足正常血透量。  相似文献   

5.
张广俊  游蕴仪  黄圣奇 《吉林医学》2013,34(11):2013-20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9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检查。结果:59例血液透析患者中44例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血液透析量达标,15例发生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估血管通路功能的有效辅助检查方法之一,能及时发现并发症,指导临床治疗,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樊文 《伤残医学杂志》2014,(17):137-138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终末期肾病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的应用。方法:对49例拟行自体动静脉造瘘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选择适宜吻合血管,结合术后情况,评价术前超声。结果:49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42例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6例出现并发症,1例造瘘失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监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术前血管条件选择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血流量减低并发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57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进行超声检查,二维超声观察桡动脉、头静脉及吻合口有无扩张及狭窄,管腔内有无血栓、斑块,血管周围有无血肿等情况,再用多普勒超声观察血管内血流方向、血流充盈及血流速度.结果:57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中,头静脉血栓18例(32%),头静脉管腔狭窄14例(25%),头静脉瘤样扩张9例(16%),桡动脉硬化8例(14%),吻合口狭窄6例(10%),造瘘血管旁软组织内血肿2例(3%).结论:动静脉内瘘患者发生血流量减低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造瘘血管进观察,能够及时发现并发症,指导临床干预治疗,保证患者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5例临床医师发现的血流量不足、瘘口震颤异常、穿刺困难以及穿刺局部包块等动静脉内瘘术后的尿毒症透析患者,通过高频超声观察桡动脉、头静脉及瘘口处的二维结构及血流情况,进而评估动静脉内瘘的功能状态。结果 65例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头静脉瘤样扩张29例,血栓18例,狭窄7例,穿刺局部血管壁增厚5例,血肿3例,内瘘不成熟2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林中能 《浙江实用医学》2011,16(2):148-149,15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透自体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瘘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血透自体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瘘并发症。结果超声诊断内瘘闭塞慢性期4例,吻合口狭窄或可疑狭窄13例,头静脉血栓形成12例,头静脉狭窄9例,头静脉粗大分流支4例,动脉瘤2例,静脉瘤样扩张1例,瘘口周边组织水肿1例,未发现典型的内瘘引起心力衰竭、肿胀手综合征、窃血综合征及感染病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监测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了解内瘘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对指导临床采取相应措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建立前臂动静脉内瘘较为困难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17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前、后的超声表现,术前利用超声选择适宜吻合的动、静脉,扫查有无变异及合并症,描记其走行,确定吻合部位,检测桡动脉和头静脉的通畅程度,测量其内径、血流平均速度,造瘘术后评价动静脉内瘘,测量内瘘口血流速度、动静脉内血流情况与伴随合并症,并对部分并发血栓患者溶栓后进行监测。结果 176例终末期肾病行前臂人工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前超声选择、测量并定位,评价血管情况,术后4~8周内复查,157例患者通路通畅,19例出现合并症(其中7例为2次或以上造瘘),其中12例行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9例瘘管再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中对术前血管的选择、吻合口部位的确定以及造瘘术后评价动静脉内瘘及分析内瘘合并症、相应血管血流情况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三种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方式差异,对比其临床特点和并发症情况,为内瘘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72例手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前臂内瘘手术组、鼻烟窝内瘘手术组和肘关节内瘘手术组,分别进行手术,观察手术持续时间、内瘘成熟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8周内瘘大小、血流量、内瘘静脉直径、对心功能影响等指标.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内瘘成熟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423,P=0.000),在并发症发生、第8周内瘘口大小、血流量、静脉直径及对心脏功能影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临床特点、血管情况进行内瘘手术方式的选择可实现动静脉内瘘的最优化建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1年血管通道的变化情况。方法 19例尿毒症患者,AVF术后2周及1年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头静脉内径、桡动脉内径及内中膜厚度、瘘口直径、内瘘流量。结果 AVF术后1年与术后2周比较:头静脉内径明显增宽,瘘口直径增宽,流量增大,桡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P0.05),桡动脉内径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监测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通道的状况和流量变化对于临床血液透析方案的选择及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动静脉内瘘术围手术期应用中药泡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泡手对动静脉内瘘术围手术期的干预作用。方法:取自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本院42例血管条件差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内瘘术围手术期中药泡手。结果:术毕内瘘通畅率97.6%。有1例患者由于管腔极细,致手术失败,改采用人造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结论:中药泡手治疗有益于动静脉内瘘的吻合,提高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促进内瘘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开放手术辅助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Ⅰ型合并Ⅱ型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  90例已建立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并出现Ⅰ型合并Ⅱ型狭窄接受血透治疗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超声引导下PTA,B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引导下PTA,C组:开放手术辅助PTA。比较3组手术成功率、手术前后血管内径、肱动脉血流量、AVF通畅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C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分别高于A、B组,并发症分别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3组患者的血管内径、肱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即刻和术后1周C组分别大于A、B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术后6、12月时的AVF通畅率及稳定性分别高于A、B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开放手术辅助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Ⅰ型合并Ⅱ型狭窄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恢复内瘘功能,保证患者有效透析,且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部分病例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标准动静脉内瘘开放率的方法,分析内瘘早期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了226例终末期肾衰尿毒症患者在行标准动静脉内瘘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并发症的处理和术后护理方面所采取的综合措施,计算术后6周累积初级开放率、累积次级开放率和内瘘失败率,分析内瘘早期失败的原因。结果术后6周累积初级开放率为85.4%(193/226),累积次级开放率为92.5%(209/226),内瘘早期失败率为7.5%(17/226),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10例)和瘘口狭窄(7例)。结论本组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有助于提高标准动静脉内瘘手术的开放率。血栓和狭窄是内瘘早期失败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肥胖、低血压、瘦弱、老年和女性患者易发生早期内瘘失败。  相似文献   

16.
王伟  秦东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881-288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的手术方式、手术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我科2007年1月—2013年3月施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鼻咽窝内瘘组(82例),腕部内瘘组(24例);术后吻合口急性闭塞探查Fogarty取栓5例,吻合口狭窄并血栓形成再次手术取栓加球囊扩张再通4例。分析手术方式的选择、操作要点、成功率及并发症原因。结果 10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成功98例(92.5%),失败8例(7.5%),取栓后再次闭塞1例,患肢不同程度水肿42例。无高输出量心力衰竭及窃血综合征发生。3个月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瘘血流量大于300 mL/min。结论鼻咽窝内瘘为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式,腕关节内瘘同样可以成功建立透析通路,积极行术后并发症处理,可避免再次内瘘成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病机制。方法96例MHD患者按血管通路分为动静脉内漏组(AVF组)69例和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组(CVC组)27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肺动脉压(PAP)水平,记录AVF组内瘘血流量Q、内瘘血管直径d和内瘘平均血流速度V,同时根据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将MHD患者分为L—PTH、M—PTH、H—PTH三组,测定三组PAP。结果AVF组和CVC组患者共有35例(36.45%)伴有PAH,其中AVF组28例(40.58%),包括轻度7例(10.14%),中度11例(15.94%),重度10例(14.49%);CVC组7例(25.93%),包括轻度2例(7.41%),中度2例(7.41%),重度3例(11.11%),二组在PAH发病率及疾病程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沪TH水平患者,PAH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亚组相关分析显示,AVF组患者PAH发病率与iPTH(r=1.985,P〈0.01)、动静脉内瘘血流量Q(r=2.143,P〈0.01)、内瘘血管内径d(r=1.776,P〈O.01)以及内瘘平均血流速度(r=1.874,P〈0.01)呈正相关。结论MHD患者伴发PAH较为普遍,PAH的发生与-PTH水平以及动静脉内瘘本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支架置入术对良恶性上消化道狭窄和/或食管气管瘘及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5例上消化道良恶性狭窄和/或合并食管气管瘘的患者采用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和主要并发症。结果:良恶性狭窄的吞咽困难、进食困难和食管气管瘘的呛咳症状得到改善,近期疗效达100.00%。主要并发症为疼痛、胃食管反流、支架移位、脱落和食管再狭窄。结论:上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良恶性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对食管气管瘘的封堵效果也很好。并发症处理后大部分能够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