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民康医学》2015,(9)
目的:对比肺炎支原体用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8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被动凝集法分别对88例患者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比较血清支原体抗体阴、阳率。结果:被动凝集检测法检测出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18.1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出的阳性率为3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凝集法检测为阳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均为阳性,72例被动凝集法检测为阴性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有3例阳性,被动凝集法检漏率为3.4%。结论: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初筛可用被动凝集法进行检验,但两法联合运用,可降低漏检率,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率 ,给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114 3例患儿进行检测血清含量。结果 :114 3例患儿中肺炎、支气管炎患儿占 4 9%发热患儿占 15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占 5 % ,肾病患儿占 4 .7% ,咽炎扁桃体炎患儿占 2 % ,其他患儿 15 %。从年龄段分析 :~ 3岁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占 15 % ,~ 6岁占 2 3% ,~ 9岁的占 32 % ,~ 12岁占 2 9% ,~ 15岁占 2 4 %。结论 :肺炎支气管炎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占比例大一些 ,同时学龄期儿童发病率高 ,学龄前儿童亦有发病 ,有相关报道。提示 :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后要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MP)肺炎(MPP)患儿血清MP抗体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偃师市中医院的60例MPP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组,将30例接受CLIA检测的患儿纳入CLIA组,将30例接受ELISA检测的患儿纳入ELISA组。比较两组血清MP抗体阳性检出率。结果 CLIA组IgM抗体、IgG抗体以及MP抗体阳性检出率均高于ELI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ELISA,CLIA对MPP患儿的血清MP抗体阳性检出率更高,诊断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率,给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 143例患儿进行检测血清含量.结果:1 143例患儿中肺炎、支气管炎患儿占49 %发热患儿占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占5 %,肾病患儿占4.7 %,咽炎扁桃体炎患儿占2 %,其他患儿15 %.从年龄段分析:~3岁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占15 %,~6岁占23 %,~9岁的占32 %,~12岁占29 %,~15岁占24 %.结论:肺炎支气管炎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占比例大一些,同时学龄期儿童发病率高,学龄前儿童亦有发病,有相关报道.提示: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后要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冷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诊断呼吸道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12月~2013年10月共计100份诊断为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比较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冷凝集试验的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及假阴性。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冷凝集试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拟然比和阴性拟然比。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及假阴性分别为95%、3%、97%、5%,冷凝集试验的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及假阴性分别为43%、39%、6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冷凝集试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拟然比和阴性拟然比分别为95%、97%、96%、96.9%、95.1%、31.7%、0.05%及43%、61%、52%、52.4%、51.7%、1.1%、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认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呼吸道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拟然比均明显高于冷凝集试验。 相似文献
7.
《实用医技杂志》2019,(9)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确诊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606例患者的检验结果,评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与胶体金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小儿支气管肺炎住院患者的病历,其中临床诊断为支原体肺炎182例,非支原体肺炎424例,共606例。使用ELISA法对患者血清及胶体金法对患者全血中的支原体抗体含量同时进行检测,并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ELISA法和胶体金法进行诊断价值评估。结果在收治的支气管肺炎的患者中,支原体肺炎发病率为29.9%。使用ELSA法检出支原体的敏感度为0.923,特异性为0.910,曲线下面积(AUC)为0.917[95%可信区间(95%CI)(0.889,0.944),P<0.01];使用胶体金法检出支原体的敏感度为0.648,特异性为0.901,AUC为0.775 [(95%CI)(0.730,0.820),P<0.01]。结论 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胶体金法。 相似文献
8.
《实用医技杂志》2018,(4)
目的比较全自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日本富士明胶凝集法对检测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Ig)G、Ig M的效价与特异性,旨在寻找一种高通量、高特异性的检测MP的方法。方法在我院确诊MP感染患者中,分别留取MP抗体Ig M和Ig G同时阳性标本80份和单纯Ig M阳性标本80份,通过金标准凝集法再次检测Ig总抗体,计算阳性符合率;收集100份体检血清,通过全自动ELISA检测MP抗体,进行特异性评价。结果全自动ELISA检测出的MP抗体Ig M和Ig G同时阳性标本的阳性符合率为100%;单纯MP抗体Ig M阳性标本的阳性符合率为95%;全自动ELISA检测MP抗体的特异性达99%。结论全自动ELISA法检测MP抗体不仅具有被动凝集法的高特异性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特异性检测Ig M抗体、高通量、耗时短、可定量检测的优点,为临床提供更全面更快速的实验室检测信息。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 (Mp)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约占细菌性肺炎的 1 3以上或各种原因引起的肺炎的 10 %。近年来 ,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且可有肺外合并症。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Mp感染进行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取自 2 0 0 0年 12月至 2 0 0 2年 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共 70 6例 ,其中男 394例 ,女 312例 ,年龄 14~ 75岁。所有患者均取静脉血 3ml,分离血清后 - 2 0℃保存 ,2周内测定。1.2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Mp IgG、Mp IgM类抗体。试剂由海华… 相似文献
10.
乙肝E1isa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其临床意义主要是如下几种:早期乙肝感染者,主系传染性,急性乙肝活动期,治疗恢复期,慢性携带者,免疫测定法比较简单,只能提供血清标本HBV的间接证据,而且敏感性低,只能达0.1μg/ml,而PCR法可检测到10^5Pg的HBV—DNA,能检测到乙肝病毒的感染程度及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的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住的肺炎支原体肺炎9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患儿年龄分组:<1岁组11例,1~3岁组17例,3~5岁组41例,>5岁组28例。按患儿肺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分为支气管肺炎组(55例),大叶性肺炎组(4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进行血清学检测,抗体滴度≥1∶80为阳性。比较各组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97例中有39例(40.2%)入院时MP-IgM阴性,出院时阳性,58例(59.8%)血清学检查阳性患儿MP-IgM滴度升高4倍以上。血清学阳转者出院时的MP-IgM平均滴度为1∶160(1∶80~1∶2 560)。血清学阳性者入院时的MP-IgM平均滴度为1∶160(1∶80~1∶640),出院时为1∶640(1∶80~1∶2560)。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5岁,>5岁患儿更容易引起大叶性肺炎和胸腔积液,且发热时间长,伴随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及ESR和CRP升高。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年龄密切相关,由于血清学阳转率比较高以及假阳性的存在,应重视双份血清学检查在临床确诊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 (Mp)、肺炎衣原体 (Cp)的感染情况。方法 Mp检测采用培养法 ,Cp检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 ,对 2 0 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检测 ,并以同期体检的 35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从感染率、感染年龄、感染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感染率、Mp、Cp单项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3岁组Mp、Mp +Cp及总感染显著高于≤ 3岁组 (P <0 .0 5 ,P <0 .0 1) ,Cp感染率和各病原感染部位两组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者有相当高的Mp和Cp感染率 ,Mp感染和Mp +Cp混合感染以 >3岁儿童为主 ,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哮喘患儿支气管灌洗液(BALF)中T细胞功能、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81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MP感染的哮喘患儿39例(MP组)、42例哮喘患儿MP感染阴性(非MP组),30例因上呼吸道感染的非哮喘、非MP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BALF中国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结果:MP组和非MP组患儿的FEV1%测定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三组患儿BALF中T细胞、细胞因子检测结果,MP组患儿的CD3+、CD4+、CD4+/CD8+、INF-γ值均显著的低于非MP组和对照组,CD8+、IL-4、IL-5、IL-4/INF-γ显著的高于非MP组和对照组;非MP组患儿的CD3+、CD4+、CD4+/CD8+、INF-γ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CD8+、IL-4、IL-5、IL-4/INF-γ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结论:MP感染会进一步降低哮喘患儿的T细胞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增高,这可能导致哮喘患儿病情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试验,对3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IgM抗体。从感染性别、年龄、季节、感染部位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男性高于女性,而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女性高于男性。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及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3岁组高于>3岁组。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及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夏秋季高于冬春季。肺炎支原体感染以支气管炎、肺炎为主,衣原体感染以支气管炎为主,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以肺炎为主。结论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男性高于女性,以≤3岁婴幼儿为主,以夏秋季感染为主,以下呼吸道支气管炎、肺炎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为大叶性肺炎的患儿219例,其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者11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大叶性肺炎发生率较高,表现多样。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与阴性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血沉增快、CRP增高提示存在支原体感染可能,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在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与阴性者中无明显差异,其治疗方面倾向于大环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检测bFGF、FN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纤维连接蛋白(FN)在莫西沙星治疗支原体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期间住院的108例成人支原体肺炎(实验组)bFGF及FN水平,以同期住院的102例细菌性肺炎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在莫西沙星治疗后3个月再次检测bFGF及FN水平。结果实验组bFGF及F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莫西沙星治疗后各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使肺组织bFGF水平增加,而bFGF可进一步诱导FN表达增加。我们发现莫西沙星治疗可阻断该过程,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肺间质纤维化过程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与临床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选择99例疑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患儿等用间接血凝法(IHA)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并对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抗体阳性者24例(24/99).其中显性感染占75%;隐性感染占25%.发病年龄多在3~8岁。对MP抗体阳性患儿的针对性治疗后,病痊愈。由此表明:仅靠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有显著的盲目性,易延误患儿病情治疗。提示测定MP抗体协助诊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64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除肺部病变外,还可引起多种肺外病变,且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基础上常合并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结论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应考虑到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免疫反应过度的可能而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双单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脑囊尾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方法 :用抗人IgG单抗包被 ,捕获血清中特异性IgG型免疫复合物 ,通过酶标抗囊尾蚴单抗结合物显色 ,测其OD值。结果 :用本方法测得患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阳性率为 5 3.3 %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5 ) ;循环抗原、抗体皆阴性患者 ,免疫复合物的阳性率为 5 0 % ,与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 ;且免疫复合物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循环抗原的检出率 (P <0 .0 0 5 )。结论 :本法对囊尾蚴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尤其对抗原、抗体皆阴性患者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肿外表现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64例MP感染肺外表现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4例MP感染患儿肺外表现主要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害,分别占25%、50%,心血管系统累及较少,只占125%,累及神经系统者病情严重,占住院MP感染患者的6.3%;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小儿MP的肺外感染发生率很高,累及神经系统者病情严重,临床上应开展新的检查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