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言,作为汉语中最具形象化的成分,一种特有的修辞现象,在古典医籍中的运用非常普遍,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历代研究重言的专家学者,在研究和收集重言时,都未能全面涉猎中医古典文献中所反映的资料,对医经重言的研究,显得相当不足。仅以《黄帝内经》为例,共使用重言达187组之多,重复不计凡123组,而《辞源》未收《内经》重言63组,《辞海》未收67组,《联绵字典》未收44组,《辞通》未收67组,《中文大辞典》未收35组。尚有收而无此义项,或义项不全者。可见,深入研讨这  相似文献   

2.
对《广雅》中"疥""痎""痟""■"及与其相关病名进行探讨。利用古代辞书及其旧注,结合相关文献,考证名实关系,梳理病名之间的关系,缕清词义发展演变过程及用字情况,并对当代辞书释义进行补正。认为"疥"字本义为疥疮,又假借为"痎",表示疟疾;"痟"为头痛,又为全身性肌肉酸痛;"■"有两个义项,一指中暑;一指消渴病。"痟■"同"消渴",即今之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一、“胃不和”与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是《素问·逆调论》引《下经》之语,其“卧不安”应包括不能平卧及不得眠。但有的文章认为“卧不安”只是不能平卧,并不包括不得眠,理由是这句话是论证阴阳气逆导致“不得卧而息有音”的,因此“卧不安”就是不得平卧。这种说法在文义逻辑上固有一定道理,但要概而论之,说胃不和只能导致不能平卧的病证就不妥。《内经》阐注式文章有二类,一是后期文章解释前期文章,如《灵枢》中《小针解》释《九针十二原》,是自注,二是注释上  相似文献   

4.
缪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刺其络脉也。王冰对“缪刺”注云:“言所刺之穴,应用如纰缪纲纪也。”“缪”读“谬(miu)”音,“纰缪”是错误之意。丹波元简云:“盖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交错其处,故名缪刺。”按丹波氏的注释应读“庙(miao)”音。。中华大字典》在“缪”字条下注有:“居尤切音尤韵,交错之形也。”从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来看,此处应该读庙(miao)音。 一、缪刺的理论基础 (一)经络相贯,如环无端:经络是运行气血,通达上下内外的通路;脉之直行者为经,支而横者为络。《灵枢经脉篇》云:“经脉十二……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说明络脉是经脉的分  相似文献   

5.
正猴蒜猴蒜学名毛茛,又称毛堇、天灸。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茛乃草乌头之苗,此草形状及毒皆似之,故名。皱后方谓之水茛。又名毛建,亦茛字音讹也。俗字毛堇而有毛也。山人截疟,采叶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呼为天灸,自灸。"李时珍又说:"毛建,毛茛,即今毛堇也,下湿处即多。春生苗,高者尺余,一枝三叶,叶有三尖及细缺。与石龙芮  相似文献   

6.
高中课本对《荀子&;#183;劝学》篇一文中“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这句的“蛇”字没有注解,人们便自然而然认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蛇”。殊不知,这样的理解并不准确。我认为,这里的“蛇”应指“泥鳅”。首先,从语境看,“蛇鳝”并列,按一般的逻辑,并列的二者显然应是较近或同一类属的事物,而“蛇”和“鳝”门类各异,相去甚远,而泥鳅和鳝鱼却生活环境相同,形体又非常接近,从这个意义上考虑,把“鳝鱼”和“泥鳅”并列起来,似乎更具有合理性。其次,从科学角度说,“蟹”居于水底,而“蛇”用肺呼吸,所以不可能在水中有穴,而《劝学》中说“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这又作何解释?再者,“蛇”作“泥鳅”来讲,也有例证。《实用大字典》(中华书局,1983.9第1版)在“蛇”这一词条中便有此义项,说“委蛇,泥鳅也”,例句便是“食之以委蛇”(语出《庄子&;#183;达生》)。另外,“蛇”作“鱼”来讲,我们当地也有这种说法,甘肃张掖这一带的人,便把泥鳅称之为“蛇鱼”,因为它生活在水中,而形状又呈“蛇”形,故得此名。综上所述,我认为把“蛇鳝”之“蛇”当“泥鳅”来讲,似乎更有道理,课文若进行必要的注解,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蛇鳝”之“蛇”怎讲...  相似文献   

7.
<正>《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腧,乃脏腑经气输注之所。颈,《说文解字》言"头茎也"。项,《说文解字注》中的解释为"头后者,在头之后也。"《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周身名位骨度》"颈项"注:"颈项者,颈之茎也。又曰颈者,茎之侧也;项者,茎之后也,俗名脖项。"但是,肝胆之经于颈项部皆无腧穴,而历代医家的看法各有分歧,笔者拟就历代医家的不同注解进行整理,以期拓展其临床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8.
疛疾考略     
中医病症疛录于字书,诸家所释颇有出入."疛"始见于《说文解字》:"疛,从疒肘省声,小腹病."《广雅》则浑言日"病也";《玉篇》谓"心腹疾";《广韵》释为"小腹痛";《类篇》指为"小肠痛";《集韵》《龙龛手镜》承《玉篇》之说,谓其为"心腹病";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及《汉语大字典》谓指"腹水".疛之病位在腹,但具体为心腹或小腹则混乱无定.按《释名·释形体》:"自脐以下日‘水腹’,水汋所聚也;又日‘少腹’,少,小也,比于脐以上为小也."  相似文献   

9.
《内经》成书年代久远,用字每多假借,后世注家每为所囿而曲解经文,致令经义晦涩难通,兹誊录近年读经时因音求义,破读通假字而求新解之训诂心得3则于下,以就正于同道。1 “人者天地之镇”《灵枢·玉版》:“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其不(《太素》无“不”字)可不...  相似文献   

10.
<正>"当齐握热"一词,始见于《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原文:"诸外实者,不可下,下之则发微热,亡脉厥者,当齐握热。"论表实误下之变证。其中,对于"当齐握热"的理解,历代医家认识不一。多数医家认为这是一种表证误下后邪热深陷于内的证候表现,也有医家提出不同看法。1历代注家对"当齐握热"的认识1.1热厥证候说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1]曰:"外实者,表热也,汗之则愈,下之为逆。  相似文献   

11.
《灵枢·海论》记载了"四海"有余、不足之象.称"髓海有余"的表现为"轻劲多力,自过其度".注家每从生理角度释之.诚如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编着《黄帝内经灵枢译释》所说:"四海之有余不足共八条,惟有‘做海有余’而见‘轻劲多力,自过其度’一条,诸家都认为是无病之象."然笔者不敢苟同.认为“髓海有余”的表现是有病之象.  相似文献   

12.
在《内经讲义》的教学中,发现高校五版教材《内经讲义》(程士德主编)的三则注释欠妥,兹陈述管见,就正于高明。1足《素问·生气通天伦》:"高梁之变,足生大了、"教材注释:"足,胡激注:'足,当作是字之误也。是,优则也。"'此以胡注连词"则"训释"足"欠妥、按:足,于此是能原动词:"足够、能够"之义,与"生"构成能愿词组,即"能生大疗"。如吴昆《素问吴注》:"足、能也。"始合经旨。2锡《素问·至真要大论》:"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教材注释:"锡(音西):赐山,引申为给。"此注义非误,注音欠妥。按:锡,当作"赐"。《…  相似文献   

13.
<尔雅>释"平"为"大野日平."<说文解字>释"平"为"语平舒也."<汉语大词典>释"平"的本义是"平坦";<汉语大字典>释"平"的本义是"宁静;安适".其实,"平野、平地"是"平"的本义;"语平舒"是它在中古使用的引申义;"平坦"、"宁静;安舒"是"平"的"平野、平地"义的引申义."平"与"坪"是古今字;"平"最初的形体具有多种.其构意已无法证明.  相似文献   

14.
气至而有效"一语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是指导古今针灸医家临床洽疗的重要理论之一.近人之针灸论著及针灸学讲义,亦无不强调"气至而有效"者.笔者通过复习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认为目前人们关于"气至而有效"之内涵的认识尚有不足,就此不揣谬误,试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伤寒论》中"无大热"一词之确切含义。[方法]对于古今注家有关"无大热"之解释进行归纳整理,并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出现"无大热"的各条文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个人体会,对"无大热"之确切含义作出总结。[结果]"无大热"是仲景用以鉴别阳明腑实中有形之燥屎与邪热相搏结,而出现"身热""恶热""蒸蒸发热"而不为汗衰的大热之证所提出之用词。历代注家对"无大热"一词主要观点有二,即"热在里而不在表"和"表证已罢"说,然并不符合仲景用词之惯例和临床实际。若解释"大热"为阳明腑实之热,则凡涉及"无大热"之经文意义即得通畅,而"无大热"一词之意义亦不致于落空。[结论]"无大热"是仲景用以鉴别阳明腑实中有形之燥屎与邪热相搏结,而出现"身热"、"恶热"、"蒸蒸发热"而不为汗衰的大热之证所提出之用词。厘清"无大热"一词之含义,有助于深刻理解《伤寒论》中涉及本词条文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16.
《华佗神医秘传》(以下简称《秘传》)卷二十二载有《华佗注仓公传(附)》一卷,该卷集《仓公传》中之淳于意医案,并于每案下分别记有所谓“华佗、吴普、樊阿”等人的注文。细读此等注文,不难断为伪作,尤以“樊阿注”为最。本文选其中所谓“樊阿注”五则辨析之,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17.
依据《四库提要辨证》中提供的线索对唐时诸王冰作进一步探讨。余嘉锡书中所言韦抗举荐之王冰与宇文融举荐者可能是一人 ,二者与《素问》的注者在时间上均相重合。而且 ,《列女传》中记载的王琳之子王冰与韦抗、宇文融举荐之王冰、及《素问》注者在时间上也相重合 ,也存在着是一人的可能。而《郎官石柱题名》之王冰则不可考。对于称王者 ,或如诸家所言 ,乃附会杜甫诗而改之 ,其为《素问》注者似不可能  相似文献   

1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是痰饮的治疗总则,但后世又有清热化痰等治法,是否矛盾?如果能明确《金匮要略》"痰饮"概念的实质,解答这个疑惑就易如反掌.仔细推敲可发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论述的内容不是"痰证",而是"饮证".历代《金匮要略》注家中,有的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未能达成共识.许多著作仍然将二者相混而谈,这种误解陈陈相因,造成了今天的疑惑.因此,对《金匮要略》的"痰饮"概念进行辨析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五更泻之所以发生在五更黎明时分,这是天人相应、人体阳气与天时阳气相互感召的结果。《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鸡鸣至平旦是阴中之阳,天时之阳气与人体之阳气均处于逐渐萌动而未隆盛阶段.此时,若人体阳气的升发发生障碍,则阴寒内邪结聚,正邪交争,患者便出现腹痛肠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阳气借天时阳气的资助,足以把阴寒之气驱逐出体外,这时患者便发生泄泻.通过排便,缓解了体内阴寒之气,腑气疏通,人体阳气得以回复,故患  相似文献   

20.
《内经》在医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时间生物医学思想 ,其基本核心是“天人相应”、“毋逆天时 ,是谓至论”。说明了天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都有影响 ,因此治病时应当把握天时因素 ,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疗效。这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子午流注学说等。应运而生的现代时间治疗学具有广阔的前景 ,特别是对于疑难杂症的处治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所以深入研究《内经》这一理论仍是当今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