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钴合金裸支架与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特点、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讨钴合金裸支架治疗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单支病变血管直径狭窄>70%的冠心病患者204例,81例冠状动脉内置入钴合金裸支架;123例冠状动脉内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观察术后疗效、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及再狭窄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置入支架的成功率、住院期间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率及12个月随访MACE发生率、再狭窄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钴合金裸支架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宋飞月  戴晓燕 《医学综述》2014,(7):1225-122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已被证明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性缺血率。在当前介入时代,药物洗脱支架(DES)和金属裸支架(BMS)已被广泛使用。使用DES和BMS发生的病死率、心肌梗死、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该文主要总结使用DES和BMS对AMI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紫杉醇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远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8例(共有187处病变)入选本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紫杉醇洗脱支架组59例,裸支架对照组59例.结合冠脉造影结果和心电图或者心肌ECT等显像结果确定冠脉靶血管来植入支架,紫杉醇洗脱支架组患者冠脉96处病变,共植入支架96枚,裸支架对照组患者冠脉91处病变,共植入支架91枚.术后患者随访2年,观察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事件的发生率,复查平板运动试验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两组基本临床特征相似,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有95%的患者完成了2年的随访,紫杉醇洗脱支架组总的MACE事件发生率为5.1%(3/59),裸支架对照组为23.7%(13/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紫杉醇洗脱支架组5.2%(5/96)靶血管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裸支架对照组15.4%(14/91)靶血管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相比紫杉醇洗脱支架组发生率高(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事件发生率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紫杉醇洗脱支架在预防再狭窄及降低MACE方面有优势,治疗冠状动脉病变安全性与裸支架相同.  相似文献   

4.
Han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2):1516-1517
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DES)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里程碑。但是,尽管第一代DES比裸金属支架(BMS)明显降低了再狭窄率,美国心脏学会(ACC)2006年年会公布的巴塞尔支架效价比-晚期血栓事件试验(BASKET-LATE)研究结果显示,接受DES的患者术后6个月停用氯吡格雷后继续随访1年过程中发生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较BMS组高3倍,术后7~18个月晚期血栓事件发生率比BMS组增加1倍,提示停用氯吡格雷后DES治疗的患者迟发性(〉1年)血栓事件导致的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
陆卫华  方庆  龚志刚  杨捍卫  程健  丁世芳 《重庆医学》2012,41(34):3603-3604,3606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RES)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312例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其中包括RES组(n=150)和普通金属支架治疗组(BMS组,n=162)。随访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情况。结果 BMS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17.28%,而RES组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BMS组(P<0.05),同时,RES组的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再狭窄发生率较BMS组明显低(P<0.05);BMS组的心功能改善率为29.63%,而RES组的心功能改善率为63.33%,明显高于BMS组(P<0.05)。结论 RES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既安全又可靠,明显改善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具有较低的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部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多支架术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接受冠状动脉多支架术治疗的患者共913例。根据置入支架的种类不同分为3组,分别记录三组病人的临床基本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特征、支架置入的部位和种类、病人住院期间治疗情况及主要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出院后中位数的随访情况等,对比观察全部置入DES对PCI多支架术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结果:全部置入DES组中既往有血管重建史的患者明显增多。单支病变全部应用DES多,占31.9%,三支病变应用DES和混合组为多,占42.3%,3组在2支病变中支架应用无差异;在左主干病变、前降支近端病变、开口病变、弥漫性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病变中BMS组比例最少。住院期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三组患者均较低。结论:全部置入DES在PCI多支架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背景 目前国内植入金属裸支架(BMS)的比例不足5%,远低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30%~40%。其原因是对植入BMS适应证研究报道较少,BMS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BMS的适应证、效果和安全性受到质疑。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植入BMS的适应证、长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1—2010年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植入BMS和药物洗脱支架(DES)随访资料完整的ACS患者1 20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BMS组491例和DES组712例。患者均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门诊行CT血管造影(CTA)随访,随访时间为12~175个月,平均随访(71.4±36.4)个月。比较两组不同病变类型(A、B1、B2、C型病变)患者随访终点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BMS组与DES组患者心力衰竭、靶血管重建(TVR)、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组患者全因死亡、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靶病变血管重建(TLR)发生率高于DES组,再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ST)发生率低于DES组(P<0.05)。两组A型病变患者全因死亡、总MACE、再发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TLR、TVR、S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组B1型、B2型、C型病变患者全因死亡、总MACE、TLR发生率高于DES组(P<0.05)。两组A型、B1型病变患者支架内再狭窄、节段内再狭窄、支架内再狭窄和/或节段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2型、C型病变患者节段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组B2型、C型病变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再狭窄和/或节段内再狭窄发生率高于DES组(P<0.05)。结论 A型病变ACS患者植入BMS长期全因死亡、总MACE、TLR发生率和再狭窄发生率与DES无差异,远期效果好,安全性高,故可把A型病变ACS作为植入BMS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造影复查的影像资料,寻找不同药物支架再狭窄的特点。方法:收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复查再狭窄患者121例,共159处病变,进行再狭窄形式分析。结果:裸支架(BMS)和药物支架(DES)后再狭窄病变局限性再狭窄分别占39.80%和70.49%(P<0.001);弥漫性再狭窄病变分别占60.20%和29.51%(P<0.001);三种不同类型DES(Cypher,Taxus和Firebird)再狭窄形式没有差异,局限性再狭窄分别为83.33%,55.56%和75.00%(P=0.070);弥漫性再狭窄分别占16.67%,44.44%和25.00%,(P=0.070)。结论:①DES改变了以往BMS再狭窄模式,由弥漫型转为局限型;②不同种类的药物支架再狭窄形式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Firebird支架在冠心病患者中临床应用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194例冠心病患者置入Firebird支架,术前、术后常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治疗冠心病药物,观察Firebird支架置入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住院期间及6个月临床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发生率。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术中和住院期间死亡2例,心肌梗塞2例,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5%,192例患者随访6个月,2例患者死亡,均合并糖尿病。2例进行了靶血管重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6%。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率为4.35%,靶病变重建率为1.09%。结论国产Firebird支架是安全和有效的,其支架内再狭窄率低于普通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10.
左鹏飞  马根山 《现代医学》2012,40(5):621-62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手段,冠状动脉支架在AMI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期应用的金属裸支架(BMS)容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随后出现的药物洗脱支架(DES)能明显降低该类事件的发生率,但却有着发生支架内血栓的风险.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DES应用于AMI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用于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新型药物涂层支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能明显降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后的冠状动脉再狭窄 (CR)率 ,然而CR仍然困扰着我们。近年来 ,新型药物涂层支架的出现有可能为患者带来全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性支架(DES)和裸金属支架(BMS)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成功进行DES植入术患者2734例和BMS植入患者216例术后6个月、1年进行随访,观察其支架内再狭窄(ISR)发生率、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或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率、病死率,分析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6个月、1年时DES组ISR发生率均低于BMS组(9.58%vs 18.98%,18.32%vs 3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CABG或再次PCI治疗率和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随访1年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支架直径≤3 mm、吸烟和年龄是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中,DES的远期疗效优于BMS,但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13.
张臣  赵蕾  马晓海  张兆琪 《疑难病杂志》2012,(12):901-903,995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冠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通畅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拟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患者50例(植入支架59枚),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扫描。2名研究者对CA结果不知道的情况下分别对冠状动脉支架内管腔进行评估。结果与CA结果对比,DSCT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支架为单位)分别为55.6%(5/9),97.8%(44/45),83.3%(5/6)和91.7%(44/48);DSCT对直径≥3 mm支架的再狭窄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4%、100%、100%、94.4%;对直径<3 mm支架的再狭窄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90.9%、50.0%、90.9%。结论与CA结果比较,DSCT对冠脉支架评估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敏感性相对较低。其临床意义在于排除管腔通畅的患者,亦可以作为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无创性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1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论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并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心电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时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心电图的变化规律。 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 1 36例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前后的心电图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 (CAG)资料。 结果 :1 36例患者中 ,1 0 8例术后心电图发生改变 ,占 79.4 1 %。不同病变范围组的心电图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该研究分别从临床症状、诊断冠状动脉的优势类型、病变部位及手术前后累及导联数的改变等几个方面 ,具体探讨了不同病变范围组之间在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提示 ,二支病变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和非ACS患者支架置入前后的心电图改变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2 5 ) ,单支病变时 ,典型胸痛、不典型胸痛及无胸痛者置入支架后心电图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心电图有改变者术前、术后导联数对比分析结果 ,在单支、二支及多支病变组中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 结论 :通过观察手术前后心电图的改变 ,可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心肌血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冠心病患者接受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的近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60例接受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患者实施即刻疗效和临床随访。结果160例中共处理病变210处,植入支架216枚。其中B2型以上复杂病变145处(69.0%),小管径支架(2.5mm~2.75mm)44例(27.5%),长支架58例(36.3%),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100%。130例(81.3%)随访1~17个月,6例患者类似胸痛发作,其中3例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无支架及节段内再狭窄,未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患者近期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贾永胜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0):139-139,142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MSCT)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MSCT对52例患者的76个支架进行评价,并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使用MSCT时,平均只有40%的支架内腔能被显示,另有4个支架内腔不能用于狭窄评价。MSCT显示,57个支架通畅,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相符合者55个;14支架再狭窄和1个支架闭塞,均得到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论:虽然MSCT只能显示部分支架管腔,但在评价支架通畅性方面能提供有用信息,可用于支架术后患者的随访。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Coronary stents are widely used i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procedures. We aimed to explore the incidence, predi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ent thrombosis (ST) after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From data of 18 063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ccessful stent implantation in Shenyang Northern Hospital from 2004 to 2010, we identified patients with definite ST (n=140) and control patients (n=280) matched on age, diagnosis, sex, current antiplatelet medication and stent type. The incidence, predi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 after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ngiographically confirmed ST was 0.78% (140/18 063). The time distribution of ST was acute in 43 (30.7%), subacute in 50 (35.7%), and late in 47 (33.6%) patients.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dentified th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 (odds ratio (OR)=0.472, 95% CI: 0.276–0.807, P=0.006) and heparin (OR=0.477, 95% CI: 0.278–0.819, P=0.007) were associated with an reduced risk of cumulative ST. Stent length (OR=1.042, 95% CI: 1.026–1.058, P <0.001), serum creatinine total (OR=1.020, 95% CI: 1.004–1.035, P=0.04), cholesterol (OR=1.267, 95% CI: 1.021–1.573, P=0.032), glucose (OR=1.086, 95% CI: 1.002–1.176, P=0.044),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OR=1.113, 95% CI: 1.075–1.154, P <0.001) we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cumulative ST.
Conclusion ST is associated with longer stent length and higher level of total cholesterol, glucose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健康行为水平和自我效能,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健康行为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 Ⅱ及自我效能问卷,对106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健康行为得分为(130.08±21.25)分,得分范围为84~180分.47.2%的患者健康行为总体水平为一般和差,52.8%的患者为优秀和良好.(2)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为(71.37±16.32)分,得分范围38~110分.(3)患者的健康行为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均呈正相关(r=0.389~0.916,P<0.01).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人术后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不理想;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重视自我效能对健康行为的促进作用,制定并督导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评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 )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即刻临床效果。 方法 :在 10 0例冠心病患者的靶病变处置入 14 7枚人工支架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法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前、后靶病变血管内径和横截面积的变化。 结果 :支架置入后靶病变处血管内径和横截面积的即刻增益分别为 1.4 4~ 3.74 (2 .4 7± 0 .4 9)mm、2 .6 2~ 12 .18(6 .4 7± 1.87)mm2 ,直径和面积残余狭窄率分别为 - 11.2 8%~ 14 .17% (3.5 0± 0 .0 4 ) %、- 2 1.2 8%~ 2 6 .3% (6 .6 2± 6 .74 ) % ,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机定量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前、后即刻疗效是一种可靠而简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