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永文  蒲志孝 《中医杂志》2004,45(8):636-637
<正>温阳法是八法之一,又称温里法、祛寒法。主要用于中焦虚寒、亡阳欲脱、寒凝经脉等证。中医认为,糖尿病与消渴基本一致。如《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宋代王怀隐等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阳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治疗组予温阳法中药口服,对照组予西药羟苯磺酸钙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微量白蛋白(24h UAE).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积分、24h UAE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法中药具有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肢倦乏力、消瘦等症状。其病程长,调治失宜易并发多种急性并发症以及慢性神经血管并发症。随着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的迅速增加,进一步探讨相关中医疗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莫睿  李享辉 《光明中医》2011,26(5):1040-1040
消渴(2型糖尿病)不仅是阴虚,还存在着无阳则阴无以化之病机。本文浅谈了用温阳法治疗消渴的临床体会。 1验案 田某,女性,48岁,干部。病史:患者2年前因为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多尿而就诊于市中心医院,化验血糖介于18~22mmol/L,确诊为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5.
例一:消渴(糖尿病) 侯××,女,47岁,职员,门诊号013128,1979年3月21日初诊。病史:患者病消渴十余年。初发时以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见症为主证,化验显示血糖、尿糖均高,诊为糖尿病。十余年来,数发酮症酸中毒,多经中西医药治疗,症情时轻时重,终未能愈。近一年来,病情发作益甚,自述过去服用有疗效的一些中药,现在也大多没效,有些中药服后尚有排尿窘困、腹胀滑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的发病,内因为阳气不足,外因为劳倦内伤、七情。采用温阳法,温通阳气是治疗抑郁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温阳法治疗高血压病40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阳法治疗高血压病40例临床报道吉林化工职工医院(132022)尚春生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温阳法治疗高血压病40例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一般资料40例患者病程均在5年以上,其中5~10年者28例,10~15年10例,10年以上者2例;男性患者2...  相似文献   

8.
温阳法在治疗糖尿病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及古今文献研究 ,认为糖尿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胰岛邻分泌功能调节失常对导致糖尿病代谢紊乱有重要影响。温阳药对机体整体机能 (包括神经、内分泌等 )具有综合调节作用 ,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直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 ,通过中枢调整着机体的整体机能 ,因而对治疗糖尿病有重要意义。临床用温阳法治疗糖尿病已取得了明显疗效 ,古代医家治疗消渴病亦多重视温阳之法。所以临床治疗糖尿病不宜拘泥中医治疗消渴病的传统理论 ,应重视温阳法在治疗糖尿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超 《四川中医》1992,10(10):8-8
冠心病为缺血性心肌疾患,临床类型有:原发性心脏骤停、心绞痛、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属祖国医学的“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范畴。  相似文献   

10.
已故叶涤生老中医,业医50余年,善用温阳法治疗内科杂症。文中列举温养心气疗心悸,温肾纳气咳喘,温经通脉疗肢冷,引火归源除口疳,并分别附以验案,以表明他在临床上灵活应用温阳法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属中医学之“消渴”范畴。近代论及消渴治疗,多偏于滋阴清热之法,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表现阳虚症候,如虽口渴而无舌红少津,反见舌质淡胖或舌边齿痕,舌苔水滑,脉沉细无力,遂用温阳法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兹举一案如下,与各位同道探讨。患者男性,65岁。2005年7月25日初诊。自诉于2005年3月始出现一过性视力下降,行走时有头重脚轻之感,刻下患者口渴喜热饮,夜间尤甚,尿频,色白如米汤,容易凝集成团,纳欠佳,伴见面色白光白,精神委靡,头晕,少气懒言,喜睡,畏寒,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发凉,阳痿,大便成形,每日1次。舌质暗淡胖伴齿痕,苔…  相似文献   

12.
李小丘 《四川中医》2004,22(1):44-45
温阳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其疗效较优,二对半转阴率达44%。温阳法切中了本病阳气不足、湿浊不化之病理,能扶助正气,调整邪正力量的对比,打破邪正相持局面;同时又可以温通温化。消除湿浊,促进疾病痊愈。  相似文献   

13.
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论治消渴病多以阴虚燥热立论,采取滋阴清热之法,药物多用人参、花粉、生地、麦冬、玉竹等益气养阴清热之品。然而古人对阳虚所致消渴亦有所涉及,早在《灵枢·本脏》云:“肾脆,则善病消瘅”,指出肾虚是本病的发病原因,为后世从肾阳虚治疗消  相似文献   

14.
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的古今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医论治消渴病多以阴虚燥热立论,采取滋阴清热之法.然笔者通过大量古今文献研究,认为消渴之病机当以阴虚燥热为标,肾气(阳)虚为本,温阳法在治疗消渴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温阳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认为目前在肿瘤治疗中存在“重寒凉药,轻温阳药”的片面认识,并总结了近年来采用温阳法治疗肿瘤(如肝癌、肺癌、肠癌等)的临床经验,指出中医治疗肿瘤应重视辨证论治,而不可忌用温阳药,亡投清热解毒之品。  相似文献   

16.
消渴灵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宏妮  段英春 《新中医》1994,26(1):26-27,25
应用纯中药制剂消渴灵治疗Ⅱ型糖尿病64例,并随机设立玉泉丸对照组18例,降对照组23例,结果消渴灵组治愈32例,好转24便,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后的血糖,血脂,球结膜微循环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玉泉丸组治愈5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6.7%,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优降糖组治愈9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与治疗组比较无差异。动物实验表明:本方对实验性高  相似文献   

17.
笔者认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阳微阴弦",以"本虚标实"为特点。由于"阳微"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治疗上辨清标本缓急,以温阳为主治其本,佐以散寒、祛痰、活血、益气治其标。  相似文献   

18.
黄芪煎剂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慧中 《光明中医》2011,26(1):91-9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和致死的常见原因,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延长,生活饮食习惯、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且由于治疗方法的改善,生存时间的增加,从而。肾脏及其他并发症也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 “消渴方”系江苏省名老中医,南京市中医院内科谢昌仁主任医师积多年临床经验,行之有效的方剂,用于治疗“消渴”病,亦即现代医学之糖尿病、干燥综合征、尿崩症等病以“消渴”为主要表现者。方剂组成为:石膏20克,知母10克,甘草3克,沙参12克,麦冬10克,石斛12克,地黄12克,山药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花粉15克,内金6克,丹皮6克,共13味药物,具有清热养阴,滋肾生津之功能。  相似文献   

20.
消渴降糖丹治疗糖尿病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学信  邢华旭 《新中医》1994,26(2):21-22,24
按中医辨证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气阴两虚、燥热内盛、肾虚血瘀3例,运用补气滋阴、清热润燥、活血固本的中药复方制剂消渴降糖丹1、2、3号,分别或联合应用治疗。结果:显效48例,有效3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2%。其中以发病时间短、未用过降糖西药者疗效较优。认为本方具有整体调节功能。在服药方法上采用1日4次给药,可避免“黎明现象”,疗效得以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