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该院接诊的癫痫病患者80例进行研究,均采取化学发光法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同时根据监测结果结合临床效果进一步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该次研究80例患者共监测128例次,其中,血药浓度50~100μg/ml有64例次,占50.00%,而血药浓度低于50μg/ml有54例次,高于100μg/ml有10例次;128例次中,单用丙戊酸钠106次,总有效率为82.07%(87/106);此外,80例患者中,有27例经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后调整用药方案,疗效得到改善。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可以为癫痫患者合理用药提供指导与参考,从而改善临床效果,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丙戊酸钠(VPA)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285例癫痫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μg·ml-1的有130例,占45.61%;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之间的有145例,占50.88%;血药浓度>100μg·ml-1的有10例,占3.51%. 结论 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应用丙戊酸钠应根据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癫痫患者218例达治疗剂量血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比较。结果:血药浓度<50μg/ml组总有效率与50~100μg/ml、>100μg/ml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50~100μg/ml组与>100μg/ml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在治疗癫痫患者时血药浓度监测很重要,能够有效地判断临床用药剂量与临床效果关系,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可以调节药物用量,使丙戊酸钠最小剂量发挥最大的临床效果,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临床癫痫患儿合理使用丙戊酸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41例癫痫患儿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50~100ug/ml)内有28例次(68.29%),低于50 ug/ml有9例次(21.95%),高于100ug/ml4例次(9.76%);苯巴比妥、左乙拉西坦、咪达唑仑、奥卡西平、托吡酯、氯硝西泮、硝西泮等与丙戊酸钠联合用药都可影响其血药浓度。结论及时监测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临床丙戊酸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均相酶免疫分析法 (EMIT)对 12 0例癫痫患者进行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 ,并对结果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 9例 (49 2 % )患者血药浓度在丙戊酸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 ,12例 (10 % )未能有效控制症状 ;4 8例 (40 % )低于有效治疗血药浓度 ,13例 (10 8% )高于有效治疗血药浓度。其中 2 9例 (2 4 2 % )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个体化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托吡酯、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治疗脑炎后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脑炎后癫痫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托吡酯40例、丙戊酸钠40例、卡马西平40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3组均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记录统计癫痫的发作频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及脑电图检查,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静脉取血检测血药浓度,监测毒性血药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托吡酯组总有效率为92.5%,丙戊酸钠组为70.0%,卡马西平组为62.5%,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平均血药浓度为卡马西平组(14.37±2.43)μg/ml,丙戊酸钠组(116.6±3.3)μg/ml,托吡酯组(6.6±1.8)μg/ml。结论脑炎后癫痫的患者的治疗首选托吡酯,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其次,根据血药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能够提高给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性别、体重、年龄以及药物剂型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全自动免疫系统监测血药浓度,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55例癫痫患者的性别、体重、年龄、剂型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45.45%)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范围(50-100μg/m L)内,26例(47.28%)低于50μg/m L,4例(7.27%)高于100μg/m L;不同性别患者间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却与年龄、体重以及药物剂型存在相关性。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且受癫痫患者年龄、体重以及药物剂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服药期间应及时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结合患者自身因素,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下称HPRPC)结合紫外吸收衍生法,测定183例服用丙戊酸钠(每日3次,每次0.2g)的成人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其血清丙戊酸谷浓度为52.7±24.33μg/ml,其中89例(48.6%)在有效范围(50g/ml~100μg/ml),88例(48.63%)<50μg/ml,最低者仅13.67μg/ml,6例(3.28%)高于100μg/ml,最高达127.51μg/ml,提示服常规剂量患者间戊酸血药浓度个体差异颇大。  相似文献   

9.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指导儿童癫痫病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昆鹏  李晓晶  李晓丽 《吉林医学》2008,29(23):2201-2202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与剂量对治疗儿童癫痫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给576例儿童癫痫病患者长期口服丙戊酸钠,剂量为15~60mg/(kg·d),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利用SPSSIO.0统计软件对治疗结果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丙戊酸钠的有效浓度范围为50-100μg/ml,中毒浓度〉100μg/ml,观察组中癫痫完全被控制186例,好转331例,总有效率为89.76%。不同个体服用同等剂量丙戊酸钠后,稳态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对治疗儿童癫痫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意义。临床监测其血药浓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 ,为临床提供个体化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 2 6 3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并结合临床疗效优化治疗方案。结果 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4~ 1 2 μg/ml)内占 77 9% ,单用卡马西平的总有效率为 86 1 % ,4 3例在监测血药浓度后 ,通过调整用药方案提高了疗效。结论 监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 ,有利于提高其治疗癫痫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218例儿童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荧光偏振法对218例癫痫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μg·ml^-1的有62例,占28.44%,在50-100μg·ml^-1之间的有148例,占67.89%,血药浓度〉100μg·ml^-1的有8例,占3.67%。结论丙戊酸钠个体差异较大,应监测其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癫痫儿童丙戊酸钠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法对348例次癫痫儿童服用丙戊酸钠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血药浓度结果与剂型、合并用药、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的癫痫患儿其血药浓度偏高;卡马西平可使丙戊酸的血药浓度降低;丙戊酸有效血药浓度的范围较大。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痫儿童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用药时需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3.
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磊  宋述强 《广东医学》2000,21(12):1057-1058
目的 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指导癫痫患者个体化用药。方法 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161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并结合临床疗效优化治疗方案。结果 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之间的占49.4%。54例患者经血药浓度监测后调整用药方案而改善了疗效。结论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丙戊酸的HPLC测定方法,开展丙戊酸血药浓度临床监测。方法以2-溴-对硝基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环己烷羧酸为内标,Shim-pack C18(150×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1 ml/min,柱温为25℃。结果内标环己烷羧酸和丙戊酸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2 min和8.3 min,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0143X+0.0513,r=0.9997(n=5),线性范围为10-180μg/ml,提取回收率≥81.6%,方法回收率≥98.9%,日内和日间RSD≤5.4%;应用该方法监测65例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41例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50~100μg/ml),24例患者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简便,适用于临床丙戊酸的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5.
陈旭  邵传锋 《中外医疗》2013,(32):189-190
目的通过分析与评价服用相同剂量丙戊酸钠缓释片的癫痫患者体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疗效,探讨丙戊酸服药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剂量为0.5 g/次,12 h/次的癫痫患者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用SPSS v19.0软件。结果在78例监测结果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有51例(65.4%),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的有12例(15.4%),高于治疗浓度范围的有15例(19.2%)。结论相同剂量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因此在服药期间应适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实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1 264例次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FPIA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对1 264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 264例次丙戊酸钠测定值在治疗浓度50~100 mg/L内的共715例次,占56.57%;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50 mg/L)共461例次,占36.47%;高于治疗浓度范围上限(>100 mg/L)的共88例次,占6.96%.结论 我院对各患者用药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体重等生理特点,各年龄组血药浓度范围所占比例基本一致,做到较合理的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7.
胡源  杨辉  虞梅 《海南医学》2024,(4):476-480
目的 研究癫痫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所有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同时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将患者按CYP2C19基因型别分为强代谢型(*1/*1) 47例、中间代谢型(*1/*2,*1/*3) 50例和弱代谢型(*2/*2,*3/*3,*2/*3) 18例,比较CYP2C19代谢型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并根据丙戊酸钠治疗效果分为疗效良好组(n=85)和疗效不佳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丙戊酸钠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癫痫患者CYP2C19基因分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CYP2C19弱代谢型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3.80±1.02)μg/mL,明显高于强代谢的(2.67±0.34)μg/mL和中间代谢型的(2.73±0.36)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强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本院2012年儿童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增强免疫分析法(EMIT)测定,对服用丙戊酸钠、苯妥英、卡马西平、地高辛、茶碱、甲氨蝶呤、环孢素、他克莫司的病人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4055例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丙戊酸钠的受检例数最多,2679例(75.89%),平均浓度(58.70±25.97)μg/ml,地高辛的受检例数最少,只有2例。三个免疫抑制剂项目中,甲氨蝶呤的受检例数最多,463例(31.1%)。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指导儿童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儿童癫痫规范化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我院192例癫痫惠儿使用丙戊酸钠或苯巴比妥后的血药浓度进行了576次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服用丙戊酸钠患儿456例次.其血药浓度达到有效范围的占51.97%,服用苯巴比妥患儿120例次,其血药浓度达到有效范围的占45.0%。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于规范化治疗儿童癫痫临床用药的科学合理化、安全有效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丙戊酸钠规范化治疗癫痫儿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规范化治疗癫痫儿童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节个体化给药剂量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单用VPA治疗的癫痫患儿192例,在服药5~7个半衰期(t1/2=5~20h)后,于晨空腹采静脉血2ml,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测定。结果:服药剂量为每日10~30mg/kg时,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在血药浓度监测下调整个体的给药剂量,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