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睡醒后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如果说诸葛亮辅佐刘备,北伐中原,复兴汉室,其充沛的精力,高超的智慧,得益于早年隐居南阳“草堂春睡足”,那么,他后来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最终病死于五丈原,则恰恰因其“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殚精竭虑,严重睡眠不足所致。现代医学证实,良好的睡眠,能将人的体温、血糖、新陈代谢调节到最佳状态。清代作家李渔认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胃,睡能坚骨强筋。”一般来说,成年人…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七擒孟茯的故事。话说刘备在成都建立汉(蜀)国后 ,不久病殂 ,遗诏诸葛亮扶助幼主刘禅创基立业。时南中地区 ,包括现在的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的少数民族首领 ,聚众闹事 ,扰乱汉(蜀)国的安全 ,诸葛亮毅然挥师南下过泸水 ,进入莽莽原始森林。在擒纵郡帅孟获的过程中 ,不幸 ,大部分将士不服水土 ,中了山岚瘴气 ,发生病疫和身上生长无名肿毒。眼看部队要被病疫拖垮 ,诸葛亮忧心忡忡。一日 ,诸葛亮众军来到一个小村寨。由于战乱 ,寨中青壮年都被孟获强掳入伍了 ,剩下的老弱妇女儿童因缺衣少吃而面黄饥瘦 ,孔明恻隐之心油…  相似文献   

3.
《健康必读》2009,(2):56-56
《三国演义》第89回,诸葛亮为平南蛮擒孟获,进军秃龙洞,先头部队兵士误饮“哑泉”之水,腹痛不能言。诸葛亮大惊,遂自驾小车前来,只见一潭清水,深不见底,水气凛凛,军不敢试。诸葛亮下车,登高望之,匹壁峰岭,鸟雀不闻,心中大疑。  相似文献   

4.
相传在三国时代,有一个贫穷的小村庄里住着一对夫妇,生有一双孪生女儿,取名为金花和银花。姐妹俩心灵手巧,且精通医术,常常上山采药.免费为百姓治病,深得乡亲们的赞赏。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大部分将士由于水土不服,中了山岚瘴气,高热不退,且全身起红色斑丘疹,死伤无数。后经过这个小村庄时,见村民面黄肌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赈济.村民们十分感激。  相似文献   

5.
传说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很多将士水土不服。后经一小村寨,见村民面黄饥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们十分感谢,一土著白发老人得知许多蜀兵患了热毒病时,便叫来自己的一对孪生孙女:“金花、银花,你们去采几筐仙药来为蜀军解难。”然而三天后,姐妹仍未归来。人们多方寻找,在一处山崖,只见两只药筐中已采满了草药,筐边有野狼的足迹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蜀军将士吃了草药得救了,而金花、银花却为此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她们,人们就把这种草药开的花叫作“金银花”。  相似文献   

6.
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89回描述诸葛亮率数万蜀军南征,四擒孟获后遇到可致人于死的瘴气密布及哑、灭、黑、柔四眼毒泉。许多将士中毒,身经百战,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一筹莫展,深感有负汉帝重托、活着不如死去,欲投崖自尽。恰于此时幸遇一老者授计:“此去正西数里,有一高士号为‘万安隐者’,其草庵前生长着一种仙草名曰‘韭叶芸香’,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诸葛亮依言而行,得隐者帮助,将上各人口含一叶而瘴气不侵,终于取得了南征的胜利。究竟这种神奇的“韭叶芸香”是何仙草?经考证乃为常见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大蒜。因其叶如韭,有浓  相似文献   

7.
三国豆腐宴     
四川剑门关镇有个三国战场,“剑门天下险”的陡峭险峻处,曾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的出川古道。剑门镇有一条“豆腐街”,大大小小经营豆腐的饭店、酒店近100家。剑门豆腐闻名遐迩,有“剑门雄关险,剑门豆腐绝”和“不吃剑门豆腐,枉游剑门雄关”之说。在这豆腐的大世界中,林国宾馆和它的“三国豆腐宴”是一枝独秀。该宴有上中下三档,每档皆有凉、热、汤菜和小吃。凉菜有“三分天下”、“茅庐三丝”、“桃国三义”、“钟会豆腐干”、“张  相似文献   

8.
诸葛亮为何英年早逝?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其死因有二:一是操劳过度。“事无巨细,咸决于亮”,长年疲劳,积劳成疾。二是食居无常。“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说明睡眠不足,营养欠佳。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难道他还不懂得养生之道吗?非也。这个问题诸葛亮早就作过回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但以我看来,诸葛亮也有不可逾越的心理障碍。具体地说,他有一个“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由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  相似文献   

10.
《健康必读》2007,(6):37-37
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但以我看来,诸葛亮有一个“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因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  相似文献   

11.
一是攀比心理;二是逆差心理,这是指人们的利益,因出现某种实际的或仅仅是观念上的“负差”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三是失衡心理;四是守旧心理;五是失落心理;六是惧怕心理;七是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2.
王斌 《家庭医学》2021,(10):22-23
正三国故事中,关于"涕"的记载很多。在第一次北伐前,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出战书",就是令人感动的前《出师表》。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这里的"涕",到时底是什么?古代有"涕、泗、泪"的三种说法。一般"涕"指眼泪,"泗"指鼻涕。比如《荆轲刺秦王》:"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捕蛇者说》:"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吉林省卫生健康委严格落实“三保一统筹”要求,坚持做到“六个必须”“六个坚持”,确保“七个到位”,全方位部署、全社会动员、全覆盖防控,充分发挥防控工作主战场、主力军作用,统筹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4.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缅怀诸葛亮的诗句。诸葛亮是怎样死的呢? 从史书上看,诸葛亮早年在隆中“躬耕陇亩”,其“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体质大致还是不错的。但是自从受到刘备三顾之请,出来辅佐蜀汉,与魏、吴争雄之日起,他就抱定“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决心,殚精竭虑,奋力驱驰,不以自己的健康为意,为刘备争了三分天下。刘备死后,刘禅无能,一应朝事,全靠诸葛亮一人操持,真是日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吃文化的王国,吃贵莫过于“八珍”。对于“八珍”的提法’最早是指八种珍贵食品的烹饪方法。“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馐用品百二十品,珍馐有八种”(《周礼·天官·膳夫》)。所谓八珍,是指淳熬(把  相似文献   

16.
《家庭健康》2009,(11):58-58
2009年8月14日,肾癌患者张明德在“缓释库疗法”治疗六年后出现病情进展住进济南保法肿瘤医院;2009年9月2日,肝癌患者张波在“缓释库疗法”治疗七年后出现病情进展,再次来济南保法肿瘤医院进行复查。二位患者治疗前均为常规治疗效果差的患者,经“缓释库疗法”治疗后一位生存超过六年才出现病情进展,一位生存七年才出现病情进展,可以说已经创造了奇迹。  相似文献   

17.
所谓六字诀是指在呼气时发出“嘘、呵、呼、咝、吹、唏”六字的音,再配合吸气,来达到锻炼内脏,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六字诀是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正式提出的,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咝,皆出气也。”练六字诀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呼吸、姿势、吐音;第二阶段转到处理意念、吐字出气流。练“嘘”字功,睁眼练,其他字可以闭目吐。每个字吐六次。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瘪肚子。吐字呼气,吐尽吸气,嘴呼鼻吸。预备功:头顶如…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大大小小战役有数百个。其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双方参战人数最多的,当数赤壁之战。在这场战争中,诸葛亮和周瑜仅用八万人马,巧用火攻,大败曹操的八十万大军,连曹操本人也险些被擒。  相似文献   

19.
全国统计工作会议确定了到本世纪末实现统计工作现代化的“六化”奋斗目标。从现在起步,要力争今后七年内,即一九九○年以前,打下“六化”基础。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生命统计属于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的一个飞跃,就是由一人升空变成两人升空。由“一日游”。变成“五日游”。时隔三年,我国近日宣布,将要发射的“神舟七号”,将载一个三人团队上太空“度假”五天。同时.“神七”也载着中华民族一个更伟大的梦——出舱,实现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