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死亡原因.方法对58例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死亡的住院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原因多为多种疾病共同引起.其中死于感染性休克43例次(74.1%),同时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衰竭11例次(19%),ARDS 18例次(31%),肝功能衰竭11例次(19%),肾功能衰竭7例次(12.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例次(8.6%),DIC 4例次(6.9%).围手术期死亡率14.8%(58/392).结论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重视术前并发病处理及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减少其术后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管损伤并发症行再次肝移植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4年8月实施的250例次肝移植,其中5例患者因术后出现严重胆管损伤并发症而再次行肝移植。结果5例再次肝移植患者中,3例治愈,已经分别存活5个月、6个月和8个月;2例分别于手术后8d和43d死亡,1例死于肝移植术后肝脏功能丧失,并发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另外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再次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有腹腔积液、肝脓肿、胆系感染和肺部感染。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严重胆管损伤并发症行再次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正确把握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手术中精细操作,围手术期严密监测和正确处理,是提高再次肝移植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间22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急诊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预后、存活率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22例患者中,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功能衰竭14例,与药物相关性肝功能衰竭8例.术前等待供肝的平均时间为2.3d.围手术期死亡3例(13.6%),1例于术后5个月时死于严重肺部感染,1例于术后6个月时接受再次肝移植治疗,其他受者术后移植肝功能恢复良好.手术并发症主要为腹腔出血2例,胆道并发症2例,无血管并发症.非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22例,肺部感染11例,排斥反应3例,神经与精神症状17例,癫痫1例.术后1、2、3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81.8 %(18/22)、81.8 %(18/22)和81.8 %(18/22),移植物存活率分别为81.8%(18/22)、77.3 %(17/22)和77.3%(17/22).结论 急诊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良好,术前应合理评估供肝和受者情况,减少等待供肝时间,术后有效地处理各种并发症是提高受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降低其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1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5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中,术前死亡9例,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心功能衰竭2例、心源性猝死和呼吸衰竭各1例;术后死亡6例,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心功能衰竭2例、脑梗死和失血性休克各1例.与心脏、肾脏及肺脏相关的死亡分别是10例、6例、2例;直接死于心功能衰竭、心源性猝死、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脑梗死和失血性休克分别是4例、1例、2例、1例、1例、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共占73.33%(11/15).围手术期总病死率是3.11% (15/483),手术死亡率是1.47%( 6/407).结论 死亡原因与影响因素、器官功能密切相关,有效干预影响因素,加强围手术期器官功能的监测与治疗,有利于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结肠癌并发急性穿孔1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结肠癌梗阻并发急性穿孔的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近 15年来收治的18例结肠癌急性穿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死亡 6例 ,感染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是主要死因。结论 及时诊断、积极治疗、简捷有效的手术可降低本病的死亡率。病情允许 ,可做一期切除和一定范围的肠段及淋巴结切除 ,术后辅助治疗 ,有望患者得到较长时间的生存。  相似文献   

6.
活体部分肝移植、全肝移植的临床研究(附22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临床肝移植的经验。方法:对10例活体部分肝移植(包括一例活体肝移植肝动脉栓塞后施行减体积肝移植)和12例全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存活21例,一例原位肝移植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乙型肝炎病人采用拉米夫定加小剂量HBIg治疗,10例病人术后随访1~13月,复查发现K-F环有不同程度变浅。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2例,需再次剖腹探查止血;ARDS5例;急性排斥的反应一例;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结论: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完善的手术技术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肝移植成功的关键,活体部分肝移植是缓解供肝短缺问题又一方向。  相似文献   

7.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体会(附1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肝病患者行17例次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全组手术成功12例次,围手术期死亡5例,死亡原因:脑出血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肝动脉血栓1例,急性排斥反应1例。现存活6例,其中1例存活已超过3年。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3例,脑血管病变2例,ARDS2例,血管并发症2例,胆道并发症3例,急、慢性排斥反应各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结论 肝移植围手术期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能有效地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是提高肝移植术后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0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行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红细胞悬液输注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8例患者中位手术时间为635 min(490~760 min),中位无肝期为66 min(44~240 min),术中红细胞悬液输注量中位数为20U(4~40 U).1例行抢救性经典原位肝移植的患者因严重的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于术后1 d死亡,其余7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3~29个月).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5、6个月因胆源性脓毒血症、胆道铸型、急性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死亡.1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狭窄,行胆肠吻合后痊愈;1例患者左肺转移灶明显缩小和稳定;1例患者术后发生胆管吻合口漏经治疗后痊愈;1例行左半健侧肝脏自体移植的患者,健康生存.结论 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是肝移植的适应证.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和术后长期服用抗包虫药物是预防术后肝泡型包虫病复发和转移的关键.自体肝移植术后因无需免疫抑制剂治疗,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过去2000年8月至2002年1月1日内实施的36例原位肝移植病例,对手术适应证、并发症、死亡病例等进行分析。结果36例病人术后存活25例,近期死于各种并发症9例,19例肝癌病人中有6例术后已经生存14-20个月。乙肝病人有2例1年后乙肝再感染。术后近期主要并发症有:胸、腹腔出血7例,动脉血栓形成3例,肾功能衰竭8例,腹腔或肺部感染5例,急性排斥发应31例次。术前肝功能太差者易发生术中、术后严重出血,从而导致休克、感染、肾衰等并发症,是术后近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肝癌病人凝血状态较好,术后易发生动脉血栓形成。结论 乙肝所致肝硬化和肝癌是肝移植较好的适应证;在病人出现ICU依赖后实施肝移植将增加手术死亡率;恰当地处理病人的凝血状态,可减少出血和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及时检查并调整环孢素A和FK506的血药浓度,提高对急性排斥的临床和病理诊断的认识,将有助于减少和正确处理急性排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例再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式。结果20例再次肝移植均无术中死亡。5例(25%)于术后早期死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和颅内出血等并发症。15例(75%)至今存活,其中1例术后出现胆管吻合口狭窄,经ERCP扩张后痊愈;1例拔除T管后出现胆漏,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再次肝移植情况复杂,应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常见手术方式,认真细致的进行血管和胆道的重建,以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再次肝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治疗急性肝移植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急诊肝移植治疗的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肝衰竭实施肝移植的经验。结果8例患者均于术后12~72h苏醒,未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1例重型肝炎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患者因肺部感染、ARDS于术后第7天死亡。1例于术后12个月因拒绝服用药物出现慢性排斥发应死亡。1例术后14个月出现胆管狭窄及胆泥淤积,存活18个月。余5例患者中,4例随访17个月,1例14个月,生活质量良好,其中有3例已重返工作岗位。结论肝移植是治疗急性肝衰竭(AIJF)的有效方法,术前的重症监护和有效治疗是保证急诊肝移植(EOLT)成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或肾移植术后受者再次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的手术适应证、术后并发症及存活情况.方法 对2003年10月至2008年12月施行的3例肝或肾移植术后再次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的受者进行随访,并进行文献复习.对其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及存活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3.3%(1/3).术后并发症:1例因腹腔出血术后第29天死于肺部感染、急性移植肾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患者均发生了肺部感染;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2例存活患者,从首次移植计算,已经分别存活56个月和228个月;从一期肝肾联合移植计算,已经分别存活40个月和48个月.结论 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肾疾病的有效方法.肝或肾移植术后受者再次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结肠移植食管重建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中段以上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至2006年期间,胃大部切除术后患中段以上食管癌并接受结肠移植食管重建术治疗的18例患者病历资料。结果18例接受结肠移植食管重建术治疗患者均获手术成功。术后1例并发声音嘶哑,2例并发颈部吻合121瘘,3例并发肺部感染,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6/18),除1例术后肺内重症感染患者因呼吸衰竭围手术期死亡外,其余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均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中段以上食管癌采用结肠移植食管重建术治疗是可行、安全的。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应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和精细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4.
肝肾联合移植15例报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3年12月施行肝肾联合移植术的15例患者进行了随访。15例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肾综合征8例、合并尿毒症2例、合并糖尿病肾病1例;多囊肝和多囊肾2例;Caroli病合并多囊肾1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尿毒症1例。对肝肾联合移植患者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和乙型肝炎复发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15例肝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均恢复良好,6个月和1年生存率为100%。1例术前有严重营养不良者,术后给与48d的呼吸机支持后康复。术后创面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各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治愈。胆道吻合口狭窄1例,用内镜下球囊扩张术治愈。1例术后2周发生急性移植肝排斥反应,给予激素冲击治疗后得到控制。1例术后30个月时因停用拉米夫定后乙型肝炎复发死于移植肝功能丧失。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或肾功能损害的安全有效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术后尽早应用拉米夫定和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炎复发。  相似文献   

15.
急腹症与休克(附14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合并感染性或出血性休克时的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便急腹症与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0例病人中感染性休克占55.7%,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出血性休克占44.3%,多为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抗休克治疗后,131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率为68.7%,非手术治疗9例,均死亡。治疗中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4例,总发生率为24.3%,计感染休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手术技术、治疗经验及并发症防治。方法2001年10月至2005年3月进行肝肾联合移植13例。男12例,女1例。年龄41—66岁,平均54岁。原发病:多囊肝、多囊肾并尿毒症3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尿毒症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尿毒症7例,肾移植术后14年丙型肝炎肝硬化导致肝衰竭伴移植肾功能不全尿毒症1例。肝移植采用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式和背驮式肝移植术式,肾移植为常规术式。病肝切除时注意细致分离第三肝门、创面及时止血。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白细胞介素-2受体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诱导,术后服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及激素维持免疫抑制治疗。患者门诊随访,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以及移植物B超等。随访时间12—53个月。结果13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1例,继发性出血1例,心肌梗死1例(死亡),胸腔积液4例,肺部感染3例(1例死亡)。除死亡病例外,所有并发症经相应治疗后逆转治愈。11例存活者肝肾功能正常,其中存活4年5个月者1例,存活3年以上者2例,2年以上者6例,1年以上者2例。1例49岁患者术后18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52岁患者术后13个月死于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结论 肝肾联合移植是肝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娴熟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及时诊治是肝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9年7月间因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接受肝移植手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例为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平均年龄为(44.2±8.7)岁.手术方式均采用附加腔静脉整形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他克莫司或环孢素A联合激素的二联免疫抑制方案,部分患者使用骁悉和熊去氧胆酸.结果 本组11例患者中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死亡,其中1例于术后第5天死于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于术后964 d死于脓毒症和移植肝失功.5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加强免疫抑制治疗后痊愈.9例患者生存良好并存活至今,随访期7~6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受体1年存活率为91%,3年存活率为82%,最长存活期5年.随访期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惟一有效手段,手术时机的正确把握和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是减少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end-stage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ESALD) 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SALD.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1 ESALD cases who underw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 from September 2003 to July 200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re were 2 males and 9 females ( median age, 44. 2 ± 8. 7years). The indication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end stage of primary biliary cirrhrosis (8 cases),autoimmune hepatitis (2 cases), and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 1 case). In all cases, modified piggyback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 venacavaplasty was carried out. Postopera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including tacrolimus (or cyclosporine A) and prednisone, some patients were treated additionally with mycophenolate mofetil and ursodeoxycholic acid. Results Postoperatively 2patients of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died, one of lung infection an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on the 5th postoperative day, the other dying of sepsis and graft dysfunction on the 964th postoperative day. Five cases suffered from episodes of acute cellular rejection within 1 month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was successfully reversed by strengthened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Nine patients recovered satisfactorily and with excellent life quality until now.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rom 7 months to 62 months with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of 38 months. The recipient survival rate at 1 year and 3 years was 91% and 82% ,respectively. One patient has now survived for 5 years. No recurrent ALD case was found during follow up.Conclusions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an exclusive treatment for ESALD. Optimum operation timing and effective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 are very important for decreasing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提高肝移植手术效果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6年3月3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同种异体(尸体供肝)原位全肝移植,其中经典式24例,背驮式6例。结果30例手术全部成功,供肝热缺血时间平均4.5 m in,冷缺血时间5 h。围术期死亡3例。与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有:腹腔内出血4例,门静脉狭窄2例,胆道吻合口狭窄1例、胰漏1例、胸腔积液5例。27例获随访3~30个月,1例术后3月死于胆道铸型综合征并感染,肝癌复发2例。结论确保供肝质量是肝移植成功的前提,良好的血管和胆管重建技术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专业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