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外线扫温枪在老年科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的老年患者200例,分别采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对照组)和红外线扫温枪测腋部、额部、颈部、内关体温(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测量体温时间与终末消毒时间,5种方法测温效果,患者与护士对红外线测温仪测额部、颈部及内关部位测量使用的认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测量体温时间与终末消毒时间分别为(0.1±0.0)与(0.5±0.0)min,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1,49.71;P<0.01)。红外线扫温枪测额温与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外线腋温、颈温和内关温测量与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与护士对红外线测温仪测颈部及内关部位较认可。结论红外线扫温枪测颈温和内关体温与水银体温计具有同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红外线额温枪、红外线耳温枪、水银体温计在精神障碍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实用性.方法 对52例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红外线耳温计测量耳温,同时用红外线额温枪测量额温,连续测量3d.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3种体温计测量出的体温差别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数据结论和优缺点分析,红外线额温枪更适用于精神障碍患者体温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李彩英  祝瑞琪  冯晓兰  濮怡  赵鑫 《护理研究》2023,(11):2061-2064
目的:评价耳温枪在筛查发热病人中的价值,并确认用于判断发热的最佳界值,为临床使用耳温枪测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5月外科病房病人1 106例,采用同期自身对照方法,同时使用水银体温计和耳温枪测量病人体温。结果:Bland-Altman结果显示耳温口温测量一致性较好。口温与耳温均值在总体组、非发热组和发热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口温为37.3℃~38.0℃发热截断值时,耳温枪精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以口温37.3℃、37.5℃、37.8℃、38.0℃为发热截断值时,相对应耳温的最佳界值为37.15℃、37.35℃、37.45℃、37.55℃。结论:耳温枪快速便捷、交叉感染风险低、灵敏性较高,可以替代水银体温计筛查发热病人,耳温枪筛查发热的最佳界值可根据口温判断发热的温度设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接触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在儿科发热门诊患者的体温筛查中的临床测温效果,以寻找出一种对于儿科患者来说方便快捷、安全准确的测量方法。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发热患儿1334例,同时分别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儿的腋温,用非接触式红外线测量仪测量患儿颈部温度和额温,对测量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为(38.374±0.407)℃,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额温为(37.828±0.416)℃,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颈部温度为(38.466±0.419)℃。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颈部温度与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均数较为接近。结论应用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测量儿童颈部温度可取代测量额温进行体温筛查,且较能准确地筛查出发热患儿。  相似文献   

5.
红外线快速耳温计在精神科临床应用准确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红外线快速耳温计测得的耳温与水银体温计测得腋温的一致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夏、冬两季随机抽取982例次患者,夏季450例次,冬季532例次。其中发热患者190例次作为发热组,正常体温患者792例次作为正常组。发热组夏季发热患者82例次,冬季发热患者108例次。对正常组患者于14:00同时用2种测温计为患者测温,对发热组患者分别于6:00、14:00、22:00采用2种测温计进行测温,并对夏冬两季所测体温值进行比较。结果夏冬两季对正常体温组患者采用红外线快速耳温计测得的耳温比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所测的腋温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夏冬两季早中晚不同时间段对发热组患者采用红外线快速耳温计测得的耳温比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所测的腋温也略高,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同样准确和稳定。精神科临床使用红外线快速耳温计测温数据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不同测温方法测量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合理使用体温检测方法.寻找一种简单、准确、损伤小的测量体温方式。方法随机抽取正常人和门诊患者共计182例,分别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口温和腋温;用红外线额温测量计测量前额和手心;用红外线耳温测量计测量耳温。结果红外线额温测量计测量结果与腋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红外线耳温测量结果与腋温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测量计测量体温是可行的,红外线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测量同样有效,红外线额温测量计测量手心也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筛查发热患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红外线耳式体温计在预诊分诊中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外线耳式体温计已在美国等国家应用多年,2004年我科将耳式体温计应用于预防非典的预诊分诊中。本耳温计是通过接受耳鼓膜散发出的红外线测量人体的温度;为了使人们正确认识红外线耳式体温计测量耳温是测量体温的有效方法,并希望它能推动临床体温测量方法的更新,作者应用效标关联效度,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肛温作为标准,对同一受测者同时采用肛温和耳温两种不同的测温方式,来检测GMl68型红外线耳式体温计的效度,及它们之间内在的规律及联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4月份在门诊预诊分诊时同时接受二种测温方式患儿中的102人,其中男性68人,女性34人,年龄1月~14岁,环境温度为28~29℃。1.2材料北京金远见电脑有限公司生产的GMl68型红外线耳式体温计,测温范围34.0~42.2℃,环境温度范围10~40℃;采用上海医表仪器厂生产的水银柱式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1.3测量方法与步骤1.3.1对同一受试者同时采用红外线耳式体温计测量耳鼓膜温度,水银柱式体温计测量肛温。1.3.2肛温测量方法:把水银柱式肛温表甩至35℃以下,石蜡油润滑肛表的水银球端轻轻插入肛门2.5~3.5cm,测温3min。1.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外线额温测量仪在提高老年科患者体温测量正确性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3~4月的老年科住院患者62例,436人次进行红外线额温与水银温度计腋温的同时测量,比较两种方法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红外线额温与水银温度计腋温的平均差值为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额温测量能客观反应患者的体温值,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具有操作简单、测量速度快,不需要患者配合、无交叉感染和汞污染危险等优点,红外线额温测量仪适合在老年科使用,可为护理信息电子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水银体温计和红外体温计测温结果 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需体温监测的ICU住院患者98例,对同一研究对象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和用红外体温计(根据使用说明,校正后额部或耳垂后温度相当于腋窝温度)测量额部温度和耳垂后温度,记录3个部位所测温度值.结果 对参与研究的全部98例患者总体来说,3个部位体温测量值比较差异显著,比较3个部位体温均值,差值在0.2~0.5 ℃,可以认为腋温>耳温>额温;对于17例水银体温计测温在38.0~38.9 ℃的患者,3个部位体温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比较3个部位体温均值,差值在0.5~1.1 ℃,从临床角度考虑,3个部位体温差别有临床意义,可以认为腋温>耳温>额温;对于30例水银体温计测温在37.0~37.9℃的患者3个部位体温值比较有显著差异,比较3个部位体温均值,差值在0.2~0.7 ℃,可以认为腋温>耳温>额温;对于51例水银体温计测温在35.0~36.9 ℃的患者,3个部位体温值比较无显著差异,比较3个部位体温均值,差值为0℃,可以认为2种方法 所测3个部位体温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在正常范围(35.0~36.9 ℃)的患者,可使用红外体温计替代水银体温计测温.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37.0℃以上的患者,尚不能使用红外体温计替代水银体温计测温.  相似文献   

10.
【】 目的 总结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温的护理体会,比较两种复温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135例,随机对术后低温患者分别应用传统方法复温(对照组,12人)及变温水毯复温(实验组,14人),观察两组术后肛温的变化,总结护理工作的要点。结果 术后发生低温患者26人(19.2%),应用复温方法均能使两组患者恢复正常体温,实验组于开始复温后的1小时及1.5小时较对照组的体温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易发生体温降低且临床表现多样,需要心脏外科监护室护理人员注意观察、勤于监测,尽早发现体温降低的发生以利于早期对症处理,应用变温水毯复温更有利于低温患者体温的恢复及维持。  相似文献   

11.
烧伤患儿肛温和耳温测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使用红外线鼓膜温度计测量0~8岁烧伤儿童的耳温,与传统体温测量方法肛温对照,探讨2种体温测量的相关性。方法同时测量118例烧伤患儿耳温和肛温。结果烧伤急诊单次测量患儿74例,其肛温和耳温的相关系数r=0.716,P<0.05,烧伤住院患儿44例,共测温426次,其肛温和耳温的相关系数r=0.868,P<0.05。<1岁的患儿肛温变异系数CV=0.83%,为各年龄层最小。结论红外线耳温测量仪可以应用于烧伤患儿测量体温,特别适用于急诊患儿和住院患儿的一般测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亚低温脑保护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亚低温组采用33℃~35℃亚低温下给予控制血压、脱水、营养脑细胞等治疗。结果亚低温组20例恢复良好6例(30.00%),死亡6例(30.00%);对照组恢复良好3例(15.00%),死亡9例(45.00%)。亚低温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病人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3.
实习护生岗前针刺伤预防教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岗前针刺伤预防教育效果。方法2008级本科实习护生200名进行实习前针刺伤预防教育作为实验组,2007级本科实习护生160名不进行预防教育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实习结束时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对针刺伤知识的掌握、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以及针刺伤发生率、上报率,伤后正确处理率。结果实验组对针刺伤基本知识掌握合格率100.00%、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100.00%、针刺伤发生率50.00%、上报率100.00%、伤后正确处理率80.00%;而对照组160人中对针刺伤的基本知识掌握合格率仅为50.00%、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40.00%、针刺伤发生率80.00%、上报率20.00%,伤后正确处理率1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习护生岗前针刺伤预防教育是目前提高实习护生职业生涯防护意识,确保护生职业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体外循环术后病人进行多部位体温监测,探讨更便捷、更有效反应体温变化的测温方法.方法 对体外循环术后病人同时监测腋温(AT)、直肠温(RT)和膀胱温(UT).各记录时点分别为术后入监护室即刻(T0)、入室后4 h(T1)、入室后12 h(T2)、入室后24 h(T3).结果 四个记录时点膀胱温和直肠温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腋温和直肠温的正相关性相对较差(P<0.05).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病人膀胱温监测是一种可行、便捷的体温监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焦桂花  黄亦武  邱锡坚 《护理研究》2008,22(6):1666-1667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氯化钠配合甘露醇清洁肠道对身体的不良反应及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5月入住妇科择期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病人于术前1d10:00口服20%甘露醇500mL,要求病人在10min内饮完,术前常规禁食8h、禁水6h。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方法上,还要求每解大便1次,饮温葡萄糖氯化钠100mL~200mL,至术前日22:00止,然后观察体温及身体的不良反应比较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前体温及身体的不良反应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葡萄糖氯化钠配合甘露醇行手术前肠道准备,具有操作简单,病人易于接受.可减少因泄泻脱水引起的体温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将38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鼻咽部温度34 ℃、肛温(35.0±0.2)℃,持续72 h;对照组维持正常体温,常规治疗同治疗组.分别监测两组患儿不同时间心率、呼吸、血压等.结果:治疗组12~72 h患儿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是安全、可行的,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护和细致护理,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原因分析及防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医疗锐器伤发生时段、发生率、损伤原因及护防方法。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180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疗锐器伤127名,占总调查人数70.56%。锐器伤发生时间:10:00~12:00为64人次,占50.39%;8:00~10:00为20人次,占1575%;14:30~16:30为16人次,占1260%。护龄≤5年组护理人员与〉10年组人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与主管护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锐器伤多发生在护理工作相对集中的上、下午高峰时段,且常见于操作中、后时段。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对锐器伤高发时段的管理,以降低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将采用传统额颞手术的35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颅内压、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颅内压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额颞手术相比,大翼点入路手术可有效降低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经验。方法 将发病后12h内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48例),前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后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 患者随访3个月,按GOS标准评定,亚低温组死亡10例(20.00%),对照组死亡20例(41.67%),两组病死率的差别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存活患者,亚低温组恢复良好者25例(50.00%),对照组恢复良好者15例(31.25%),其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早期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寻求一种有效、患乐于接受的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方法 100例妇科肿瘤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1d 12:00口服20%甘露醇液250ml,饮水600~800m1;对照组术前1d 12:00口服50%硫酸镁50ml,5%糖盐水 生理盐水1500~2000ml。两组患均于手术当日晨进行清洁灌肠。结果 观察组患的肠道准备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口服20%甘露醇液加饮水是一种较好的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