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胎龄28周者的活体产婴儿称极早早产儿或未成熟儿[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极早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提高[2]。随着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氧自由基损伤的认识,早产儿的吸氧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鼻导管吸氧是新生儿常用的供氧方式,标准鼻导管吸氧的流速低于自主呼吸吸气流速,相反,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igh flow nasal cannula,  相似文献   

2.
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新生儿或小儿吸氧等操作,保持气道通畅和气体交换良好,这种过程通常称为气道管理[1].目前临床对婴幼儿吸氧仍常使用鼻导管法,鼻导管会对鼻腔黏膜产生机械性刺激,导致患儿哭闹,从而影响供氧和抢救效果[2].为克服上述缺点,本院使用塑料输液瓶自制了一次性吸氧面罩,经过80例婴幼儿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鼻导管吸氧是最常用的一种改善呼吸的治疗及抢救手段。鼻导管吸氧必须保证鼻塞在鼻孔内才有治疗效果,临床发现鼻氧管活动扣环不牢固易滑动导致鼻氧管脱落,特别是危重患者缺氧状态,会烦躁、躁动不安,鼻氧管从耳后松脱,鼻塞完全滑出,不能达到改善缺氧状态的目的,危及生命。临床经常会用胶布将鼻塞两边的导管固定在两侧面颊上,防止脱落,但是影响了患者的舒适度及美观,也会造成鼻部及面颊部的皮肤损伤。为了防止鼻导管吸氧患者导管脱落及造成皮肤损伤,确保吸氧安全有效,笔者经过多次临床试验和探索,设计了一种带支撑结构的鼻氧管,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儿科常用的氧疗方案,因儿科资料的缺乏,大多参照成人经验制订。随着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及氧自由基损伤认识的深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吸氧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1]。新生儿氧疗的方法包括:鼻导管吸氧、一侧鼻塞吸氧、氧气头罩、双侧鼻塞吸氧[2]、暖箱内吸氧、改良鼻导管吸氧等。由于儿童及新生儿在病理生理方面与成人差异较大,简单应用成人经验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而且计算FiO(2吸入氧浓度)的公式主要适用于鼻导管或鼻塞吸氧者[3]。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氧流量时患儿的实际吸入氧浓度,探讨了鼻导管吸氧、改良鼻导管吸氧和暖箱内供氧3种新生儿常用的吸氧方式的临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多见于早产儿,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是新生儿期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近年来早产儿数量逐渐增多,对其呼吸支持的关注突显出了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新生儿使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这种新型无创呼吸支持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对该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22-924
目的探究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呼吸暂停新生儿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儿舒适度、家属接受度。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消失时间、有创通气比率、治疗72h内呼吸暂停次数和总用氧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潴留、心率加快、鼻损伤、气胸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不良反应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舒适度、家属接受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加湿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儿舒适度、家属接受度。  相似文献   

7.
一次性吸痰管在小儿给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氧法是一项改善呼吸功能的护理措施,也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措施,鼻导管给氧法是临床较为常用的给氧方法.固定较好,不易脱出,适合于持续吸氧,但患儿年龄较小,对所实施的吸氧法不能有所认识和理解,很难配合,且小儿鼻腔较小,一般单腔的鼻导管头端较大,使小儿鼻腔黏膜受伤的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在儿科,吸氧时鼻导管的固定一直是我们护理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新生儿及烦躁患儿,经常抓脱导管。传统的固定方法,都是用胶布进行固定,存在固定不牢及易引起皮肤过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科将3M敷贴应用于导管固定,效果良好,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双侧鼻导管1根,3M无菌敷贴1张,剪刀1把。  相似文献   

9.
常规鼻导管吸氧与加用湿纱布覆盖后吸氧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艳红 《现代护理》2004,10(7):637-638
目的 验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口鼻区覆盖湿纱布后鼻导管吸氧的氧疗效果。方法 对 36例COPD患者 ,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 ,比较在吸氧流量 3L/min、吸氧时间 2 0min时 ,常规鼻导管吸氧和湿纱布覆盖后鼻导管吸氧的动脉血气及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湿纱布覆盖后吸氧与常规鼻导管吸氧相比 ,PaO2 、SaO2 分别提高了 9.5 9mmHg和 1 .35 % ,P <0 .0 1 ;PaCO2 和心率、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 ,P >0 .0 5。结论 COPD患者湿纱布覆盖后鼻导管吸氧可以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一般吸氧病人均使用一次性吸氧导管进行吸氧。一次性吸氧导管采用无毒聚氯乙烯材料制造,经环氧乙烷灭菌消毒,临床上病人经常会因不能耐受吸氧导管的异味,而拒绝吸氧,或拒绝护士每日更换双鼻氧头。为此,我院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消除这方面的因素,使用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给患者吸氧,常用鼻导管及鼻塞给氧法(无鼻腔病变及鼻腔流血的患者).鼻塞法使用方便,对鼻粘膜刺激性小,但不易固定,易压迫鼻前庭,引起不适,且堵塞一侧鼻孔,影响CO2呼出;鼻导管法常用细导尿管作导管给氧,需8h换管1次[1].针对这两种方法的不足,从1994年5月以来,我们使用一次性头皮静脉针自制吸氧鼻导管给患者吸氧,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吸氧是临床用于外科手术后、呼吸衰竭、冠心病等纠正患者缺氧的治疗方法,长期吸氧的患者给氧管固定于耳后可引起不适、氧气管脱落、松动,影响给氧效果,同时造成患者不便。而鼻导管的固定方式多式多样,本院从2014年起巧用可拆式硅胶运动耳挂固定鼻导管,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除备好吸氧装置外,另准备可拆式硅胶运动耳挂1对,规格  相似文献   

13.
1方法1.1心理指导临床观察约有40%—55%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抑郁及焦虑等情感障碍[1],担心出院后病情加重,在没有医生和护士的情况下呼吸喘憋缺氧而死。表现为顾虑重重、情绪不稳、甚至失眠,其产生的原因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故护理人员应注意心理治疗,加强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给患者讲解疾病产生、发展、治疗、护理及预防的相关知识。1.2吸氧工具及其清洗情况家庭氧疗一般使用10L压缩氧气钢瓶。间歇用面罩,鼻导管或鼻塞方式吸氧。连续吸氧时应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每8—12h更换鼻导管…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治疗中,根据病情需要吸氧,一般常采用一次性面罩给氧或一次性鼻导管给氧两种方式.但气管切开患者鼻导管头端插入一次性气管套管内时,易使患者不舒适甚至影响自主呼吸;当患者翻身、叩背、咳嗽、躁动等鼻导管易脱出.为此,我们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对气管切开患者吸氧导管及其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疗效,为轻度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寻求较好的吸氧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吸氧前缺氧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5例温箱内吸氧者为观察组,66例鼻导管吸氧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吸氧后2、6、24 h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三凹征、鼻翼扇动、紫绀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最后转归等,统计各组的平均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将两组各观察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吸氧后24 h的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氧后24 h与吸氧前各观察值相比,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三凹征、鼻翼扇动、紫绀等明显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P<0.01),两组最后转归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比对照组平均吸氧时间短(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箱内吸氧与鼻导管吸氧治疗轻度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均效果良好,但温箱内吸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于鼻导管吸氧,且平均吸氧时间缩短,新生儿温箱内吸氧优于鼻导管吸氧.  相似文献   

16.
给病人吸氧时 ,为防止吸氧橡胶管对鼻导管的牵拉 ,传统方法是用安全别针将吸氧橡胶管固定在枕旁或大单上 (见陈维英主编《基础护理学》第 3版 ) ,临床工作中我们改用小夹子固定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  橡皮筋圈 1个 ,上穿 1个小夹子 ,将橡皮筋在吸氧橡胶管上距离鼻导管约 10cm处松紧适宜缠绕几周 ,夹子夹在枕旁或大单上即可。2 优点  制作简单 ,固定牢固 ,使用快捷方便 ,夹子可以和橡胶管连在一起消毒。此法可用于留置鼻饲管开口端的固定。输氧橡胶管固定方法的改进@田东延$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艳秋$河…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一次性吸氧管在临床上非特殊性科室使用较少 ,一般科室备用不多。在急诊室偶尔遇到新生儿窒息、心衰一类需吸氧的患儿时 ,发现了一种巧妙连接和制作一次性新生儿鼻导管的方法 ,经临床使用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制作方法  (1 )材料。一次性成人鼻室吸氧管 1根和一次性头皮针 1付 (5、7、8号均可 )。 (2 )装接方法。将一次性成人鼻室吸氧管盖帽剪去 ,隆起部不要剪 ,再取出头皮针 ,将针柄针头剪去 ,留下皮管及连接管口 ,然后将吸氧管末端隆起部 ,插入头皮针连接管口 ,使其紧密结合 ,在头皮针皮管末端侧管上剪一个洞 ,减缓氧流量 ,给…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口鼻区覆盖纱布后鼻导管吸氧的氧疗效果。方法:对36例COPD患者,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比较在吸氧流量3L/min、吸氧时间20min时,常规鼻导管吸氧和湿纱布覆盖后鼻导管吸氧的动脉血气及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湿纱布覆盖后吸氧与常规鼻导管吸氧相比,PaO2、SaO2分别提高了9.59mmHg和1.35%,p〈0.01;PaCO2和心率、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OPD患者湿纱布覆盖后鼻导管可以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肺心病的氧疗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近十年我们基层医院在收治重症慢性肺心病患者方面 ,积累了一些经验 ,逐步体会到氧疗对呼吸系统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将氧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选择适当的给氧装置及途径鼻导管和鼻塞是最为常见的方法 ,既简单经济 ,又方便可靠 ,适用于呼吸规则的患者 ,以保证恒定的吸氧浓度。在使用鼻导管时 ,量取从鼻尖至耳垂的 2 / 3长度插入鼻孔 ,而在用鼻塞时 ,则可直接插入鼻前庭部 ,避免因使用鼻导管产生的不适。在使用过程中 ,每 12h更换一次鼻孔 ,避免因长时间刺激鼻粘膜引起不良影响。2 低浓度氧疗法  低浓度氧疗方法适用于Ⅱ型呼吸…  相似文献   

20.
黄馨 《当代护士》2016,(1):121-122
目的探讨利用水胶体敷料固定新生儿鼻导管,提高鼻导管的固定效果,同时力求美观,舒适。方法将100例行鼻导管吸氧患儿随机分为传统组和鼻贴组,各50例。传统组采用普通医用胶布进行固定。鼻贴组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鼻导管,并对两组鼻导管的脱落,重新固定﹥2次例数,胶布过敏,湿疹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水胶体敷料固定鼻导管,鼻导管脱落率、重新固定﹥2次例数、胶布过敏,湿疹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用水胶体敷料固定鼻导管,能提高鼻导管固定的有效性,保持皮肤完整,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